來源:新浪博客
鄭重/文
新《證券法》對財務造假可是零容忍,這可不是小事。不過,公眾都明白,至今還沒有發現哪家公司會主動坦白自己財務造假的,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A股不缺妖,而近一年的「妖王」,非誠邁科技莫屬。
從去年9月份的30元多點漲到最高353元(3月17日),市盈率一度打爆計算器,隨後又跌落到6月12日的189.89元,算是坐上了過山車。
鄭重帶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下這隻股票「妖」在何處。
最近這一年的時間,誠邁科技收穫了34個漲停板,最近的一個是6月11日。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司有兩件大事,一是5月上旬推出了18.07億元的定增計劃,二是6月8日、6月10日發布了兩位持股超過5%以上股東分別減持6.73%、1.05%的計劃。
公司股東減持當然是正常的。不過,對於誠邁科技來說,不正常的表現是,自從公司上市以來,前十大股東都是在不斷的減持,至今沒有一家股東增持。尤其是,這些股東減持的時間點,每一次都是在「高位」。
在大股東不停的「精準減持」的同時,5月7日,公司又推出了18.07億元的定增計劃,用於國產作業系統的開發等項目。
不過,這一定增預案公布後,公司立刻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主要有兩點質疑,一是是否有必要;二是項目成功實施的可能性。
股價高也不是問題,業績沒問題也行。比如貴州茅臺(600519.SH),股價已經高達1416.37元,儘管市場質疑者眾,但人家業績擺在那啊。
誠邁科技的問題是,業績根本無法支撐超過1000倍的市盈率。
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其營業收入為6.60億元,同比增長23.62%,歸母淨利潤為1.69億元,同比增加964.29%。不過,這些都是虛的,利潤主要來自於出售資產,公司扣除所有非經常性收益後,歸母淨利潤僅為459萬元,同比下降12.75%。
更糟的是,這已是誠邁科技扣非淨利潤,連續下跌的第三年。
今年的第一季度更慘。一季報顯示,
根據誠邁科技2020年1季度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2365萬元,其中參股子公司統信軟體技術有限公司虧損2600萬元。
同學們就要問了,這麼差的業績,股價是怎麼炒上來的?
業績不夠,概念來湊,這是A股的炒作套路,誠邁科技也不例外。
誠邁科技的概念是「華為」。去年9月底,誠邁科技發布公告,擬將旗下全資子公司武漢誠邁以股權合資的形式與武漢深之度合併成立一家新公司軟體,從事軟體研發。武漢深之度作為一家國產Linux作業系統廠商頗有名氣,曾是華為鯤鵬平臺作業系統軟體產品的合作品牌之一。
由此,誠邁科技一步登天,10月開局就收穫了連續七個漲停, 實現了股價的「一級跳」。
不過,市場對於誠邁科技是不是真的「華為概念股」一直在質疑,但期間包括東北證券在內的幾家專業機構站了出來,將誠邁科技所在開發階段的作業系統各個方面誇了一遍,不論是從產品抑或是研發團隊。
「妖」,就在這裡。面對證券公司的「吹捧」的幾個點,誠邁科技基本上都否認了,當然,也只是含糊其辭的否認,「未直接參與鴻蒙系統建設」、「暫不存在與華為的實質性深度合作」、「不能確認是否為國內最大的作業系統研發團隊」,這絕對是有水平的解釋,反正是讓投資者雲裡霧裡的同時,反而更覺得是真的了。
一方面含糊其辭的解釋,一方面不斷的發布風險提示公告,一方面大股東們不斷的逢高減持,一方面,股價居然依然在呼呼的往上漲,這點實在是讓人看不明白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誠邁科技先後多次收到監管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炒作股價配合大股東減持的情況」。
只是,誠邁科技對於質疑的回應,肯定是「我們沒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誠邁科技每次回應都頗有藝術性。比如5月11日回應定增質疑時,稱本次非公開發行事項尚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並稱不構成公司對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預期效益的業績承諾或盈利預測,其模稜兩可的回應耐人尋味。
監管部門對於誠邁科技的問詢,最嚴厲的一次應該是年報受到了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的問詢。
問詢主要有三點:
第一,營收同比增長,為何經營活動現金流2018年和2019年持續兩年為負。2018年為-5827.71萬元,2019年為-1970.13萬元。
第二,淨利潤同比增加9倍多但是2017-2019年連續三年扣非淨利潤出現下滑。
第三,2017-2019年應收帳款餘額連續三年增長,並且2019年末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近6成以上。
這三個問題最主要也是最明顯的,同時還有勞務輸出業務、境外銷售毛利率出現下滑以及多名董事高管離職等問題。
監管部門要求誠邁科技需要在5月7日前對上述問題作出書面聲明,並且抄送至江蘇證監局。
新《證券法》對財務造假可是零容忍,這可不是小事。不過,公眾都明白,至今還沒有發現哪家公司會主動坦白自己財務造假的,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當然,監管部門或許真的人手不夠,但想這樣讓公司自查自報找出公司的違規違法行為,那是做夢。
或許有同學會說,瑞幸咖啡不是自己坦白的麼?錯。那是在遭到渾水做空之後,迫於壓力推出的自保手段,當然,也根本保不了,畢竟美國對上市公司的監管那可是容不得一點錯。
事出反常必有妖。
早在誠邁科技股價200元左右的時候,鄭重就開始就不斷的提醒同學們落袋為安,當然也因此遭到了不少罵聲,認為鄭重耽誤了他們掙錢。聽不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掙了賠我和我沒有任何關係。
最後再說一句,對於靠炒概念炒起來的妖股,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地雞毛。有暴風集團、樂視網等擺在這,各位自己掂量。
【我是鄭重,江湖人稱光頭幫主,一位做了20年財經記者的投資者。寫文章只是因為愛好,所有提示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