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邦科技董事長本科學歷造假查實 公司財務造假疑雲仍待解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丹邦科技董事長本科學歷造假查實 公司財務造假疑雲仍待解

本報記者 帥可聰 陳鋒 北京報導

丹邦科技(002618.SZ)董事長劉萍學歷造假已被有關單位查實。

《華夏時報》記者獲悉,2020年12月30日,中南大學官網發布公告稱,經查實,劉萍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該校博士研究生時所提交的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證書造假,違反國家招生規定,決定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學位證書,並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證書無效。

此前,丹邦科技離職高管鄒盛和、王李懿二人通過網絡實名舉報,直指丹邦科技董事長、首席科學家劉萍在內的核心技術人員學歷造假。舉報信還稱,丹邦科技涉嫌財務造假、涉嫌通過高科技項目騙取國家上億元補貼等行為。

目前,劉萍本人尚未就上述相關事項公開作出回應。《華夏時報》記者1月6日通過電話、簡訊等方式多次聯繫劉萍,未獲任何回復。

董事長學歷造假查實

公開資料顯示,丹邦科技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撓性電路與材料的研發和生產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從柔性材料到柔性封裝基板到晶片封裝組件等產業鏈的核心技術。2011年9月,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劉萍,男,1965年出生,畢業於中南大學冶金科學與工程學院,工學博士。2001年起創辦丹邦科技,任公司董事長及研發中心主任。2009年,劉萍被深圳市政府認定為深圳市地方級高層次專業人才。

頭頂著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層次、高科技光環,劉萍和他的公司近期因公開舉報陷入泥淖。相關舉報直指劉萍學歷造假,並稱丹邦科技涉嫌財務造假、虛構高科技項目騙取國家補貼款上億元等。如今,劉萍學歷造假一事被有關單位查實。

2020年12月30日,中南大學官網發布公告稱,劉萍於2010年12月被中南大學授予工學博士學位。經查實,劉萍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博士研究生時所提交的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證書造假,違反國家招生規定,決定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學位證書,並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證書無效。

中南大學公告同時表示,劉萍若對決定有異議,可在收到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學校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提出書面申訴,逾期提出申訴申請的,學校不予受理。

《華夏時報》記者1月6日下午通過學信網查詢發現,目前劉萍博士研究生學歷仍可查詢到。

財務造假疑雲仍待解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實名舉報人鄒盛和、王李懿二人都曾在丹邦科技擔任要職。天眼查信息顯示,鄒盛和自2009年6月起任公司監事,王李懿於2010年3月任副總經理。2016年11月,二人同時退出。

在2020年12月發布的公開舉報信中,鄒盛和、王李懿二人稱,「丹邦科技成立至今,進行長期的、毫無底線的財務造假、技術造假、信息披露違規等違法犯罪行為。2011年上市前後,丹邦科技60%以上的固定資產系偽造;近5年以來,80%以上的營業收入造假,其中,2020年第3季度93.7%的業績造假;包括首席科學家劉萍在內的2/3的核心技術人員學歷造假,其中劉萍的真實學歷僅為初中畢業。」

舉報信還稱,丹邦科技構建了概念百出、資金空轉、海外市場掩體的造假模式。「自成立起,丹邦科技的國內業務規模基本為零,經與劉萍控制的海外平臺及其他海外關聯企業(主要是貿易公司)相互配合,用殘次品或者廢品製造大量關聯交易,虛假出口形成出口收入,騙取出口退稅。丹邦科技通過不斷地偽造、虛增資產騙取銀行循環信貸及市場募集資金數十億,再輪番炒作熱點概念,靠資金循環維持業務空轉。」

此外,鄒盛和、王李懿二人還指,丹邦科技團隊在毫不具備研發能力的情況下,虛構重大科技項目套取國家補貼款上億元。

不過,對於財務造假等相關指控,丹邦科技回應稱不存在相關情形,並試圖以公司用電量等數據來證明公司經營正常。

2020年12月17日晚,丹邦科技在公告中稱,公司2018和2019年度報告數據均經過會計事務所審計,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4億元。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廣東丹邦科技有限公司現有深圳市南山總部和東莞市松山湖兩大生產基地,2020年前三季度兩大基地合計用電量18032320千瓦時,繳納電費為1366.48萬元(含政策性退補),截至2020年9月底,公司及全資子公司社保在保人數為605人。以上數據證明公司生產經營處於正常狀態公司。

股價三個多月「腰斬」

舉報事項纏身之下,二級市場上,丹邦科技的股價早已「慘不忍睹」。

1月6日,丹邦科技股價收報4.85元,跌幅4.72%,最新市值約26.57億元。相較2020年12月初的高點,丹邦科技股價跌幅已超40%;相較2020年9月下旬的高點,跌幅則超過55%,三個多月股價就已「腰斬」。

事實上,即便財務造假子虛烏有,丹邦科技業績不佳也已不容否認。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丹邦科技營收3.47億元,扣非淨利潤不到1100萬元,同比下滑36%;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2.42億元,扣非淨利潤為虧損79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丹邦科技目前正處於監管部門關注當中。2020年12月15日,經過現場檢查之後,深圳證監局下發監管問詢函,要求丹邦科技就關於境外採購機器設備、PI膜產品生產和銷售、公司毛利率等相關事項進行說明,並於30日內作出回復。

問詢函指出,丹邦科技產品銷售以外銷為主,2018年、2019年銷售毛利率分別為40%和42%,同行業上市公司外銷業務毛利率約為20%至35%。深圳證監局要求,丹邦科技結合收入和成本情況,說明公司毛利率明顯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原因。

此外,問詢函表示,2016年4月20日,丹邦科技第三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註銷全資子公司丹邦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的議案》。但丹邦科技四年來一直未註銷丹邦科技(香港),該公司的人員薪酬和境外銷售運輸費等均由關聯方東邦科技(香港)技術有限公司墊付,丹邦科技同時又通過丹邦科技(香港)銀行帳戶進行大額境外支付資金收付。深圳證監局要求丹邦科技說明,四年來一直未註銷香港子公司的原因及上述資金收付方式安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關焦點

  • 上市公司董事長被指本科學歷造假 博士入學考試他人代考
    近日,一封「丹邦科技董事長劉萍學歷造假」的舉報信引發深圳證券交易所和股民關注。信中寫道,「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萍對外宣稱其為中南大學工學博士,但實際上未上過一天大學,無碩士文憑,博士論文涉嫌造假。」
  • 公司董事長學術造假,博士學位被追回。網友:幹得漂亮!
    即便國家已經大力出手整治,但仍有不少的投機分子出於種種目的,偽造學歷,偽造學位證書。從李連生(前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得主)到翟天臨(中國內地影視演員),再到本次要提到的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劉萍。學術造假幾乎貫穿了和會各行各業。
  • 因學歷造假深圳一富豪被追回博士學位:身家逾20億元
    近日,中南大學官網發布《關於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生證書的決定》、《關於追回劉萍博士學位證書的決定》稱,經查實,劉萍報考博士研究生時提交的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造假。經2020年12月17日校務會議研究,決定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博士學位證書,並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證書無效。
  • 學術造假再次曝光:中南大學追回博士研究生學歷和博士學位
    「經查實,劉萍報考博士研究生時提交的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造假,經2020年12月17日校務會議研究,決定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博士學位證書。學生若對本決定有異議,可在收到決定之日起的10日內向學校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提出書面申訴。」
  • 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從貼牌轉向電商網際網路平臺?2021年開年的兩個交易日,「網紅電商概念股」南極電商股價出現閃崩,連續兩日跌停。而在去年,這家公司的市值曾從2020年初的200餘億元飆升至7月份最高的近600億元。南極電商為何出現毫無徵兆下跌?
  • 假疫苗案已經查實確實造假,高俊芳涼了,武漢生物的結果是怎樣?
    假疫苗案已經查實確實造假,高俊芳涼了,武漢生物的結果是怎樣?近日,假疫苗案弄得人心惶惶,前有長生生物的狂犬疫苗造假,後有武漢生物的百白破造假,這些都是危害人民姓名的大事啊。長生生物狂犬疫苗造假,長生生物是國內四大狂犬疫苗生產企業,長生生物的董事長,總經理兼財務總監是高俊芳,高俊芳以十年時間從年薪8萬元做到現在身價60多億,去年高俊芳家族更以身價67億位居福布斯富豪榜上第371位,高俊芳的兒子張洺豪任公司副董事長,老公張友奎任公司副總經理,整個長生生物,高俊芳一家一家獨大。
  • 南極電商「閃崩」調查:財務造假疑雲 貼牌模式雷點
    一位興業證券分析師發布於2019年的研報中關於「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的分析,被市場普遍解讀為指向南極電商財務造假,該質疑或是造成下跌的源頭。1月5日晚,南極電商緊急召開機構投資者電話交流會,向機構投資者釋疑。當晚,公司連夜出臺回購計劃,試圖穩住下跌的股價。但1月6日開盤,南極電商股價跌勢不止,當日收報10.37元/股,跌幅6.49%。
  • 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從貼牌轉向電商...
    而在去年,這家公司的市值曾從2020年初的200餘億元飆升至7月份最高的近600億元。南極電商為何出現毫無徵兆下跌?一位興業證券分析師發布於2019年的研報中關於「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的分析,被市場普遍解讀為指向南極電商財務造假,該質疑或是造成下跌的源頭。1月5日晚,南極電商緊急召開機構投資者電話交流會,向機構投資者釋疑。當晚,公司連夜出臺回購計劃,試圖穩住下跌的股價。
  • 博士董事長未上過一天大學?某985高校回應,網友:沒這麼簡單
    決定中給出的原因是劉萍報考中南大學博士研究生時本科學歷造假,所以學校研究後做出了上述決定。據媒體報導,劉萍現為深圳丹邦科技董事長,2010年從中南大學獲得有色金屬冶煉專業工學博士學位,但是其本科學歷一直備受爭議。早在2020年10月份,原丹邦科技高管、現丹邦科技董事鄒盛和、王李懿就曾發布公開信,質疑劉萍學歷的真實性。
  • 財務造假4年,這家公司或面臨強制退市!
    2019年11月19日,證監會舉行了*ST康得財務造假聽證會,聽證會上證監會工作人員表示,經調查,2015年到2018年期間,*ST康得通過虛構採購、生產等研發費用等方式虛增營業成本和研發、銷售費用,通過這些方式虛增利潤119億元,*ST康得還涉嫌未在相關年度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關聯交易,和為控股股東提供擔保,以及未如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等違法行為,康得新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在聽證會上承認造假
  • 看空研報再度瘋傳,造假疑雲揮之不去,背後真相幾何?
    網絡間亦流傳說,2019年5月,曾有研究員以該公司為例大談體外循環造假,後來該研究員被調離研究所去了後臺。2020年中,再被輿論質疑造假。但公司對此回應並不算多。截至目前,融資餘額仍有3.7億元。據其三季報,持有該公司的機構仍有上百家,股東戶數達3.5萬戶。而從最新的龍虎榜數據來看,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已經有機構出逃了上億資金。那麼,接下來,南極電商將會如何回應市場關切呢?值得關注。
  • 聽說有人居然喜歡被綠——綠大地財務造假案例分
    聽說有人居然喜歡被綠——綠大地財務造假案例分析繼之前的萬福生科和鄭百文之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一家頭頂「不詳」名字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綠大地財務造假案。老規矩,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公司的背景,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綠大地)成立於1996年6月,2001年3月以整體變更方式設立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於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一舉成為國內綠化苗木行業首家上市公司,雲南省首家民營上市企業。綠大地董事長何學葵以實際行動向我們講述了賣花女變身女企業家的勵志故事。
  • 被質疑財務造假的誠邁科技 接下來會怎樣
    來源:新浪博客鄭重/文新《證券法》對財務造假可是零容忍,這可不是小事。不過,公眾都明白,至今還沒有發現哪家公司會主動坦白自己財務造假的,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A股不缺妖,而近一年的「妖王」,非誠邁科技莫屬。
  • 「解局」最新刑法修正案,對金融欺詐造假下重手!
    這份修正案之所以廣受外界關注,是因為大幅調高了對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金融證券犯罪的處罰力度。財務疑雲(圖源:證券時報)一曾經,打擊資本市場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主要依靠行政處罰和民事追責。至於民事追責,此前「大智慧虛假陳述案」中,千餘名投資者通過民事訴訟使造假企業賠償9400餘萬元。若受害投資者過於分散、起訴維權不便,投資者保護機構將作為代表人參加訴訟。周末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則在刑事處罰層面大幅加碼。欺詐發行最高可判15年有期徒刑;信批造假罰金上限不再是20萬元,給造假「開後門」的中介機構相關人員,最高可判處10年有期徒刑。
  • 新華社評「學術造假」疑雲:公眾急需一個擲地有聲的答案
    近日,一封疑似發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舉報信在網絡熱傳,舉報者質疑院士、長江學者及國家傑青獲得者等多名知名科研工作者學術造假。目前,已有涉事科研院所否認研究人員學術造假,還有涉事部門正在組織核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表示,正在調查核實此事。原本專業性極高的學術舉報,如今卻有了「話題出圈」的熱度,反映了人們對學術誠信的高度關切。
  • 偽造單據、虛構收入 財務造假如何防治?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財務造假一直被視為資本市場的「毒瘤」,不僅破壞市場誠信基礎,更損害投資者利益。近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向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提升證券市場註冊會計師行業職業質量。由於制度建設存在短板,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成本較低,近年來發生了多起惡性財務造假案件。據了解,財務造假既有發行人、上市公司故意造假,也有部分審計、評估等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由「看門人」淪為「放水者」。上海檢察機關辦理的中恆通公司欺詐發行私募債券案就是一起典型案件。 中恆通公司由於流動資金不足,準備發行私募債券融資。
  • 高管聯名罷免董事長?剛走出財務造假泥潭,瑞幸咖啡又深陷「宮鬥...
    隨後,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回應稱,「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誰能想到,隨著2021年到了,瑞幸咖啡居然以一場「宮鬥劇」開場。郭謹曾被認為是陸正耀的嫡系昨日晚間, 社交平臺開始發酵一則傳聞,「瑞幸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籤署聯名信,指控郭瑾一涉嫌貪汙腐敗、濫用權力剷除異己、能力低下等問題,集體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瑾一」,聯名信稱,「由於現任董事長和CEO郭謹一的無德無能,公司已經到了存亡的邊緣」。
  • 長期系統性造假!證監會定性:豫金剛石涉重大財務造假,金額巨大
    曾經的「妖股」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20年12月31日,證監會披露,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至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一是連續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億元,二是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億餘元。調查還發現,在上述期間,實際控制人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餘元。
  • 三寶科技遭財務顧問敲詐案開庭 被告人指其2017年營收三成造假
    本報實習記者 鄭丹 記者 郝成 南京報導 融資中介,被指控以偽造偽造的採訪視頻和媒體報導,進行敲詐勒索;原繼子通過合作方,逼原繼父分錢;受害方被指釣魚執法且財務造假……一場上市公司與財務顧問的矛盾,牽出諸多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