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學歷造假深圳一富豪被追回博士學位:身家逾20億元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近日,中南大學官網發布《關於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生證書的決定》、《關於追回劉萍博士學位證書的決定》稱,經查實,劉萍報考博士研究生時提交的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造假。經2020年12月17日校務會議研究,決定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博士學位證書,並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證書無效。

公開資料顯示,劉萍為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丹邦科技」)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該公司成立於2001年,於2011年在中小板上市,是專業從事撓性電路與材料的研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總資產25.40億元,或受上述消息影響,1月6日,丹邦科技股價下跌4.72%,最新市值26.57億元。

《2020年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顯示,劉萍以22億元財富位列榜單第2204名,較去年縮水4億元,降幅約15.4%。

丹邦科技近期麻煩不斷。公司此前多次被前高管實名舉報營收造假,侵佔公司資產,還被深圳證監局問詢,並出具警示函。

金融行業分析師王赤坤對時間財經表示,學歷造假對一個上市公司董事長影響不大,對上市公司的正常經營也沒有影響。

時間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丹邦科技董秘辦,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董事長學歷被收回屬於個人事件。公司的信息披露以學信網為準,中南大學宣布收回之前是有效的,所以公司不涉及信披問題。但劉萍作為董事長,此事對公司名譽還是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至於舉報材料和問詢函,上述人士表示,證監局去年進行現場檢查,最後發布的是警示函,並未進行立案調查等,其實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公司的情況。

被前高管「狙擊」三次

2020年10月8日,鄒盛和、王李懿在網上公開了此前向證監會及深圳監管局提交的舉報函件,實名舉報丹邦科技實控人劉萍及其配偶譚芸、丹邦科技董事劉文魁及其配偶存在重大信息不披露、欺詐發行、侵佔上市公司租金1100萬元的違法行為。

丹邦科技公告顯示,王李懿曾為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鄒盛和曾是公司監事會主席。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二人在丹邦科技二股東丹儂科技公司分別持股25%。

去年10月11日,二人再度發文,舉報丹邦科技實控人劉萍博士涉嫌學歷造假及財務造假、騙補騙稅等系列問題。舉報信稱,作為公司首席科學家、研發總監的劉萍實際或只有中學學歷。

10月17日,丹邦科技公告稱,實控人劉萍辭去總經理職務,董事劉文魁、財務負責人鄧建峰、董秘、副總經理莫珊潔、公司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陳東東均提出辭職。但公司未回應上述舉報內容。

隨後的12月15日,舉報人再一次出擊,發布致證監會的舉報材料稱,「2011年上市前後,丹邦科技60%以上的固定資產系偽造;近5年以來,80%以上的營業收入造假。」

12月17日晚間,丹邦科技發布公告表示,不存在網名為「鄒盛和」的用戶所稱「公司存在財務造假、技術造假、信息披露違規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情形。公司2018、2019年度報告數據均經過會計事務所審計。

丹邦科技還披露了各生產基地用電量和社保在保人數等數據,證明公司生產經營處於正常狀態。公司還表示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公司不存在違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鄒盛和曾公開表示,舉報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劉萍近期連續減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為,申請在違法犯罪行為被查明前,監管部門能對劉萍披露的相關減持計劃採取限制交易措施。

丹邦科技的歷史公告顯示,自2015年以來,劉萍控制的丹邦投資逐步減持公司股份,持股比從2015年年初的40.03%降至今年9月的22.15%。

實際上,鄒盛和、王李懿早就與劉萍方面有多次官司交鋒。2018年,劉萍的配偶譚芸與鄒盛和、王李懿因為丹儂科技的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打起了官司。(2018)粵民申8211號民事裁定書顯示,譚芸稱鄒盛和、王李懿竊取公司營業執照等進行法定代表人的非法變更登記,進而獲得公司的控制權。不過,最終因為證據不足,譚芸的再審申請被駁回。

2020年11月發布的(2019)粵03民初1489號民事判決書顯示,劉萍侄子劉文魁將鄒盛和、王李懿告上法庭,理由與譚芸相同。

法院稱,本案為股票權利確認糾紛。本案訟爭的標的為登記在丹儂公司名下的3240萬股丹邦科技公司股票。劉文魁主張丹儂公司僅為持股平臺,股票的所有權應由其享有。法院認為,劉文魁未能提交證據證明,其與丹儂公司之間存在代持協議。

鄒盛和、王李懿還提到,雙方的官司遠不止這兩起。劉文魁和譚芸等人,對其提起了股東資格之訴[一審(2015)深南法民二初字第00377號,二審(2016)粵03民終21433號]、損害股東利益之訴[(2018)粵0305民初20712號]、股權轉讓合同無效之訴[(2019)粵0305民初3363號]、公司解散之訴[(2018)粵0305民初14717號]等。

法院還稱,劉文魁與丹儂公司股東鄒盛和、王李懿確實存在糾紛,丹儂公司經營實際已進入僵局,劉文魁如認為其股東權益受到損害,可另行途徑解決。

應收帳款佔營收136%

丹邦科技主營FPC、COF柔性封裝基板、COF產品及關鍵配套材料聚醯亞胺PI膜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鄒盛和此前公開介紹,丹邦科技的生產鏈條比較長,涵蓋了FCCL(柔性覆銅板)、FPC(柔性線路板)兩個產業,在未上市之前,丹邦科技贏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特別在席捲全國的「山寨機風潮」期間,很多仿製摩託羅拉、三星的翻蓋手機(包括手機維修市場)都需要FPC,「那時山寨機廠商提著現金在公司工廠等貨成交。」

隨後,丹邦科技業績出現下滑。2015年至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9億元、2.71億元、3.17億元、3.44億元和3.47億元,淨利潤6686.95萬元、2458.99萬元、2537.36萬元、2541.52萬元、1733.50萬元。

丹邦科技2020年三季報顯示,去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2億元,同比下滑12.09%,淨利潤-511.35萬元,同比大降121.80%。期末公司應收帳款3.28億元,佔當期營收的136%。

丹邦科技應收帳款佔營收比例持續高企。2017年至2019年末,丹邦科技期末應收帳款佔當期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0.475、67.44%和80.40%。對於公司應收帳款高企等事項,深交所曾連續對丹邦科技2018年及2019年報發出問詢函。

鄒盛和方面稱,丹邦科技虛增了大量收入,如果沒有對應的成本支出,會導致虛增的收入全是利潤,形成極不合常識的利潤率。為了平衡帳目,劉萍通過設在港的私公司及上市公司的公司進關聯交易,幅度提進設備價格,虛增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出,以套取資,一部分套取的資金用於借給上市公司,在帳上形成對控股股東的欠款,另一部分解決虛增後的回款壓力。但由於缺太大,導致報表上還留有量應收帳款。

丹邦科技曾在回復問詢函時稱,同行業公司應收帳款佔流動資產比例集中在30%-50%,而本公司佔比相對較高的原因:公司2019年為了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穩定規模優質客戶,公司對部分信用級別高、合作時間長的優質客戶適當延長了信用期,公司的應收帳款餘額增加。由於公司以銷定產,存貨所佔用流動資金較少,對流動資產的佔用大多體現在應收帳款中,因此應收帳款佔流動資產的比例較高。

應收帳款之外,最新的監管問詢函將關注點投向丹邦科技海外設備採購、毛利率偏高和香港子公司等方面。

2020年12月14日深圳證監局對丹邦科技發布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其以及關聯方廣東東邦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至今向境外供應商採購機器設備的具體情況,說明丹邦科技全額預付機器設備採購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超過合同約定交貨時間或預付設備款滿一年後,公司仍未收到相關機器設備的原因,說明是否存在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情形。

丹邦科技產品銷售以外銷為主,2018年、2019年銷售毛利率分別為40%和42%,同行業上市公司外銷業務毛利率約為20%至35%。問詢函要求其說明公司毛利率明顯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原因。

此外,2016年丹邦科技第三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註銷全資子公司丹邦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的議案》,但四年來一直未進行註銷,且丹邦科技還通過丹邦科技(香港)有限公司銀行帳戶進行大額境外支付資金收付,深圳證監局要求其進行說明。同一天,丹邦科技時任高管劉萍、鄧建峰、莫珊潔還被深圳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今年8月起,深圳證監局對丹邦科技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公司存在治理不完善、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不規範、信息披露不完整、境外資金管理不到位、公司年報未完整披露關聯交易、財務會計基礎薄弱等問題,由此深圳證監局決定對丹邦科技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文章來源:時間財經)

相關焦點

  • 學術造假再次曝光:中南大學追回博士研究生學歷和博士學位
    2020年12月29日,中南大學在學校官網發布了《關於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生證書的決定》和《關於追回劉萍博士學位證書的決定》。  「經查實,劉萍報考博士研究生時提交的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造假,經2020年12月17日校務會議研究,決定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博士學位證書。學生若對本決定有異議,可在收到決定之日起的10日內向學校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提出書面申訴。」
  • 公司董事長學術造假,博士學位被追回。網友:幹得漂亮!
    即便國家已經大力出手整治,但仍有不少的投機分子出於種種目的,偽造學歷,偽造學位證書。從李連生(前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得主)到翟天臨(中國內地影視演員),再到本次要提到的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劉萍。學術造假幾乎貫穿了和會各行各業。
  • 丹邦科技董事長本科學歷造假查實 公司財務造假疑雲仍待解
    《華夏時報》記者獲悉,2020年12月30日,中南大學官網發布公告稱,經查實,劉萍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該校博士研究生時所提交的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證書造假,違反國家招生規定,決定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學位證書,並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證書無效。此前,丹邦科技離職高管鄒盛和、王李懿二人通過網絡實名舉報,直指丹邦科技董事長、首席科學家劉萍在內的核心技術人員學歷造假。
  • 上市公司董事長被指本科學歷造假 博士入學考試他人代考
    近日,一封「丹邦科技董事長劉萍學歷造假」的舉報信引發深圳證券交易所和股民關注。信中寫道,「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萍對外宣稱其為中南大學工學博士,但實際上未上過一天大學,無碩士文憑,博士論文涉嫌造假。」
  • 中科院系統一博士生因論文數據造假 被撤銷學位
    中科院系統一博士生因論文數據造假
  • 博士董事長未上過一天大學?某985高校回應,網友:沒這麼簡單
    2020年12月29日,中南大學發布了追回劉萍的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兩則決定。中南大學作為一所985大學,為何會追回本校畢業生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呢?決定中給出的原因是劉萍報考中南大學博士研究生時本科學歷造假,所以學校研究後做出了上述決定。
  • 日本「美女博士」小保方晴子因造假學位被取消
    信息 日本「美女博士」小保方晴子因造假學位被取消 2015日 03:11 來源:京華時報 參與互動    據新華社電日本早稻田大學2日宣布,正式取消「STAP細胞」學術造假事件主角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學位
  • 清華大學回應博士論文造假: 撤銷學位、問責導師,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近日,媒體報導了兩年前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11篇材料科學領域論文因學術不端遭撤稿一事,引發熱議。  記者22日從清華大學獲悉,學校已於2017年4月撤銷了涉事論文作者、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2010級博士生葉肖鑫的博士學位,並就處理結果在校內進行了公告;2017年6月,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停止了葉肖鑫導師唐國翌教授的研究生招收資格,撤銷其材料學科負責人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長職務,目前唐國翌已辦理退休手續。
  • 清華深圳研究生院對博士學位論文造假做出了回應:學位去年被撤銷...
    這篇文章轉移到了自我招聘的學術領域資料來源: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網站,張歌倫·陳餘/科學日報北京青年報10月21日,媒體報導說,兩年前,清華大學材料科學領域的11篇論文因學術不端而被取消,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 姚記撲克:董秘財富驚人 前十名平均身家2.5億
    與平淡無奇的業績相比,姚氏家族擁有的財富更加引人矚目,被稱為「撲克大王」的董事長姚文琛擁有的股權價值為2.73億元,而且,姚文琛的女兒,1979年出生的董秘姚曉麗,也擁有著與父親相差無幾的身家,持股市值高達2.59億元。雖然在眾多上市公司高管中,姚曉麗這樣的「富二代」只是個例,但是擁有巨額資產、堪稱富豪的董秘卻不在少數。
  • 浙大回應「學位造假」:學位證書由菲律賓大學頒發
    本報4月3日6版刊發報導《浙江大學一副校長被指學位造假》,引起社會關注。4月3日23時25分,浙江大學網站刊發題為「關於浙江大學副校長吳平教授學位的說明」的文章對此回應,其中提到吳平的(博士)學位證書由「菲律賓大學」頒發,但浙大的文章並不認為吳平在該校網站關於「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菲律賓)」博士學位表述有「造假」之嫌,而稱履職經歷申報表述「屬事實」。
  • 學歷和學位是什麼關係?「博士後」是指博士以後的學歷嗎?
    我們排除初中和高中不談,僅僅根據大學領域的話,按照高等學歷的大致分類可以分為本科、專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而這僅僅指的是高等學歷,也就是大學學歷。學位目前可以分為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這三個學位的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因此我們不能夠將學歷跟學位混為一談,學歷是學歷,學位是學位,兩者之間沒有一個重複的名稱。我們只有以從低到高的順序來就讀,不可越級。
  • 螞蟻金服百億富豪22人 最高身家1400億元
    螞蟻金服百億富豪22人 最高身家1400億元  Winnie Lee • 2020-07-24 16:39:06 來源:前瞻網
  • 海嘯衝擊 英富豪身家暴跌4成創20年來最大跌幅
    中新網4月2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27日援引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今年的英國富豪榜上的1000名超級富豪與很多人一樣,同受金融海嘯的衝擊,這次的身家縮水,總值2580億英鎊,比去年的4130億英鎊下跌37%。過去1年內,1550億英鎊被蒸發,是富豪榜出版21年以來最大的跌幅。富豪人數也由75人減少至43人。
  • 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難題解決了
    「上個月登錄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網站,想做學歷學位認證,發現新推的快捷認證申請服務。想試試看吧,沒想到1月8日提交的認證申請,第8個工作日就收到了《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 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全流程網上辦
    以留學服務中心現有信息平臺為基礎,逐步建設完成學歷學位認證「網際網路+認證服務」平臺,實現對認證工作的全流程網上辦理。2017年12月20日,中心已開通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外合作辦學認證全流程在線服務,經過近一個月的試運行,2018年1月22日,開通了對所有國別的認證全流程在線服務。
  • 盤點五大背景深厚的網際網路富豪,就算在網際網路,白手起家也不存在
    比如說房地產行業,你看看現在的這些房地產富豪的身家背景,萬達的王健林,曾經是大連的區辦公室主任,父親是老紅軍,富力的張力當年就是在天河區裡面工作,王石就不用說了,看看他的嶽父就知道了。其實就算不是在房地產行業,許多行業中的大富豪,其實都是已經通過了兩代甚至三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比如香港的四大家族,其中李兆基、鄭裕彤家族,都是從他們父輩就已經是富豪了。澳門賭王何鴻燊身家背景就更厲害了,他可以出身在香港第一家族的何東家族。那麼在網際網路就有白手起家的機會了麼?
  • 看看中國五大頂級富豪的學歷 你還相信「高分低能」的論調嗎
    那些生活中高學歷比低學歷更有成就的例子就不說了,小編今天就來談談中國五位頂級富豪的學歷吧。馬雲可能是最差的一位,高考落榜了兩次,家裡都反對他高考了,但人家堅持考了第三次,考上了杭州師範大學。而且人家在校期間一直是全系排名前幾的優等生。而且我們要知道,馬雲上大學的年代,中國的大學生可沒有今天這樣多。
  • 高校理工科論文數據造假導致博士學位被撤銷
    論文數據造假導致博士學位被撤銷2007年7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位評定委員會發布的一則消息曾引來廣泛關注。該消息聲稱,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一名已經取得博士學位的黃姓女博士,發表在化學學術界公認的權威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的論文中存在數據造假的行為。
  • 蔡英文博士學位系造假?畢業論文莫名失蹤
    海外網6月11日電 臺灣民進黨2020初選民調進入關鍵時期,蔡賴陣營爭奪正酣,10日,綠營名嘴突然在社交平臺貼文質疑蔡英文博士學位系造假,稱「在倫敦大學高等法律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Legal Studies——IALS,也是英國的論文匯集中心)網頁寫的是:蔡的論文『missing』(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