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院稱:個人繪製基因圖譜需近千萬元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全球首個黃種人基因圖譜在第九屆高交會上揭開神秘面紗後,迅速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昨日,成功繪製出該圖譜的華大基因研究院再次傳出一條爆炸性消息:只要你花費999.9萬元人民幣,將可以收到一份你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圖譜和詳細的相關分析報告。這筆錢的60%用來測繪出資者的基因圖譜,40%將捐助到中國基金健康事業。

  同時,華大基因研究院還在全部中國人中徵集基因捐贈志願者,普通市民經過嚴格的篩選,也可以被繪製出基因組序列圖譜,構成黃種人基因組標準序列圖譜。

  有知名企業家表達捐贈意向

  昨日下午,「基因組科學與醫學健康產業論壇」在第九屆高交會上舉行。成功繪製出首個黃種人基因圖的華大基因研究院的副院長王俊博士在論壇上說,目前完成的「炎黃一號」黃種人基因組序列圖譜只是全部研究工作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選取99個人繪製出其人體基因組序列圖,構成中國人群的遺傳和多態性標準圖譜。第三步則是在此基礎上開展大眾的基因與健康預測、監測及個體化診斷和治療。

  王俊博士說:「目前,正在開展99個中國人的基因圖譜測繪工作。而我們需要繪製出1萬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圖譜後,才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夠真正利用上基因圖譜。」

  繪製一份基因圖譜大概需要500萬元左右的資金,因此,參考國外科研機構的操作方式,華大基因研究院計劃成立一個專項基金會來籌備科研資金,而基金會將交給政府來管理。

  據王俊博士透露,目前萬科董事長王石先生等知名企業家已經有捐贈意向。

  王俊表示:「歡迎有意為基因與健康事業作出貢獻的有識之士加入這一有劃時代意義的研究中來,請捐贈您的DNA與善款,在收到一份個人基因組序列圖譜和詳細相關分析報告的同時,也成為中華民族基因大業的奠基人之一。」

  華大基因研究院的募資方案中明確寫道:「繪製個人基因圖捐贈費為999.9萬元人民幣,其中試劑成本佔35%,計算成本佔15%,人工成本佔10%,捐助中國基因健康事業佔40%。」

  相關連結

  對基因圖譜使用的預測

  在昨天的論壇上,王俊用一個未來可能發生的例子給觀眾描繪了一張十年後醫療領域廣泛利用基因圖譜的美麗藍圖。

  2018年,25歲的華(人名)突然得知自己家族中有位親屬得了心臟病去世了,華便諮詢家庭醫生楊醫生,楊醫生馬上建議華花費1萬元做一份基因圖譜。做了基因圖譜後,楊醫生告訴華:「按基因圖譜顯示,你患上心臟病的機率是普通人的4倍。不過可以通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藥物治療進行防治。」於是,華按照楊醫生的說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定期服用一些藥物,最後,終其一生,都沒有患上心臟病。

  120歲時還能像年輕人?

  本報深圳訊 據《深圳商報》報導,「人類的生老病死與基因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從基因角度改造,將人類衰老的時鐘向後撥,人類有可能在120歲時還像年輕人一樣活力四射。」「通過基因檢測,人們可以提早發現自己所具有的特殊才能,比如,在數學上的天賦、文學才華、豐富的運動細胞」……

  在昨天下午舉行的第九屆高交會專業論壇——《基因組科學與醫學健康產業》上,第一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的首席科學家、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年輕的王俊博士,美國孟山都醫學院人類遺傳系的王融博士,深圳華大醫學檢驗中心的楊玲博士,以輕鬆而又易懂的語言講述了基因與人類的關係。

  同時,一位研究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的醫學已經知道,一種遺傳基因叫APOE,它有許多種(型),其中是APOE4的人非常容易得動脈硬化,可是APOE3型個體卻不容易得此病。基因APOE4不僅和動脈硬化關係密切,而且與老年痴呆也非常相關,APOE4的人得老年痴呆的機率是APOE3的人的6倍。用通俗的話說,APOE4是個「壞基因」。

  因而,從醫學角度,從預見、預防的意義上說,如果你的基因中含有APOE4,你最好別幹這兩種活兒:拳擊和踢足球。

  普通市民也可擁有圖譜

  王俊博士拋出募資方案後,引起全場一片轟動。不斷有觀眾提出一些尖銳的問題向王俊提問。

  只有有錢人才能被繪製圖譜嗎?

  有觀眾馬上提出:那不是只有99個有錢人才可以被繪製出基因圖譜了嗎?對此,王俊博士說:「捐贈善款絕對不是繪製基因圖譜的必要條件。我們從科研的角度出發,計劃在全部中國人中徵集基因捐贈志願者,普通市民經過嚴格的篩選,也可以被繪製出基因組序列圖譜,構成黃種人基因組標準序列圖譜。我們募集善款是為了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

  同時,王俊還表示,目前挑選普通市民的標準還沒有確定,主要將考慮其種群、民族及個體是否有代表性。

  捐獻的基因有缺陷會有影響嗎?

  又有市民提出:既然捐了錢就能繪製出自己的基因圖譜,構成黃種人基因組標準序列圖譜,那麼這些人的一些有缺陷的基因不就成為黃種人的基因標準之一了嗎,會不會影響以後的參考價值?王俊回答說:「基因並沒有好壞之分,基因圖譜只是描繪出已知的基因之間有何關聯,大家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相關焦點

  • 繪製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
    中國水科院黃海水產所等
  • "千人基因組計劃"鎖定高精度遺傳變異圖譜
    「該計劃的目標是最後得到一張精度很高而且幾乎覆蓋全人類的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以提供人類遺傳變異的基礎信息,用於研究人類各種特定的疾病。」葉葭說。  所謂千人基因組計劃並不只測序1000個人的基因組,而是要測序1000個人以上的基因組。首先是對其個人基因組圖譜進行測序,對整個基因組情況有所了解,然後進行數量較多的個人基因組的比較分析。
  • 基因表達圖譜繪製
    基因表達圖譜繪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3:04:43 德國亥姆霍茲協會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Nikolaus Rajewsky和以色列希伯來大學Nir
  • 水母基因聯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姓氏基因圖譜繪製計劃」
    1月17日,由水母基因和《中國國家地理》聯合打造的【生命圖志】「祖源+健康」個人基因組產品在北京隆重發布。該產品是雙方合作的「中國姓氏基因圖譜繪製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了3項祖源基因檢測、286項個人健康基因檢測和一年生命教練指導服務,屬於國內首創,售價為799元。
  • 最詳盡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發布
    「千人基因組計劃」由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美國國立人類基因組研究所、英國桑格研究所等機構於2008年啟動,旨在繪製迄今最詳盡、最有醫學應用價值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現在報告的是該計劃第一階段的分析成果。
  • 「千人基因組計劃」獲得迄今最詳盡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
    「千人基因組計劃」由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美國國立人類基因組研究所、英國桑格研究所等機構於2008年啟動,旨在繪製迄今最詳盡、最有醫學應用價值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現在報告的是該計劃第一階段的分析成果。
  • 揭秘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過程(組圖)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繪製基因圖譜 意義重大深遠
    成功繪製出腦瘤分布圖譜  近日,在利物浦舉辦的英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癌症(NCRI)會議上,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闡述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發現,研究者發現了一種新型蛋白,該蛋白可以幫助清晰地繪製出腦瘤的邊緣圖譜,這樣研究人員就可以利用磁共振成像進行掃描來進行深度研究。
  • 韓國人繪製出最連續人類基因圖譜,解讀基因的奧秘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韓國基因測序公司Macrogen近日合作發表研究,完成了目前最連續的韓國人基因圖譜繪製。Jeong-Sun Seo教授的團隊綜合運用PacBio單分子測序技術、Bionano單分子光學圖譜等方法,填補了大量傳統測序中存在的基因序列缺口,成功繪製迄今最連續的人類基因組圖譜。
  • 南林大教授10年研究 繪製我國首例林木基因圖譜
    2009年,他選擇回到了自己的母校,開始致力於解開中國林木基因的密碼,並成功繪製出了楊樹基因圖譜,這也成為我國首例「林木基因圖譜」,在節能減排、生物質新能源開發等領域意義深遠。  上月,尹佟明被評為「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星」。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林木遺傳育種研究,國內外都還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我更想為自己的祖國多做貢獻。」
  • 華大海洋聯合發表匙吻鱘基因組染色體圖譜
    近日,華大海洋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次成功破譯了鱘形目、匙吻鱘科、現存唯一物種匙吻鱘(Polyodon spathula)的全基因組序列,構建了首個匙吻鱘高質量染色體圖譜,揭示了鱘魚特有的全基因組複製事件、早期脊椎動物的染色體進化和骨骼礦化機制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42:53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Cole Trapnell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 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成功繪製
    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團隊、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
  • 深圳人物楊煥明:帶團繪製黃種人基因圖譜(圖)
    楊煥明為爭取和主持完成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新華社發  自1980年以來,楊煥明院士長期從事醫學遺傳學與人類基因定位工作,曾為爭取和主持完成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1%項目」立下汗馬功勞。2007年帶領華大基因團隊繪製出第一個黃種人基因圖譜。科技部一位官員這樣評價楊煥明:「上過山、下過鄉、留過洋,有一股韌勁兒」。
  • 俄羅斯科學家繪製出小分子RNA完整基因圖
    俄羅斯科學院普通基因研究所與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聯合課題組共同繪製了人和鼠的小分子RNA完整基因圖,相關成果刊登在《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學期刊上。
  • 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
    繪製人類基因圖譜是為了破譯人類遺傳的密碼同樣,也是為了破譯圓明園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密碼為這座皇家園林繪製「基因圖譜」一支來自北京交通大學的團隊一直在努力
  • 《紐約時報》唱衰基因研究 圖譜未發揮醫學作用
    本報特約撰稿 森堡  基因組學研究是近20年來最受關注的科研項目之一,許多媒體曾宣傳它在癌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疑難雜症治療方面具有廣闊前景,投入大量科研經費的多國政府也對其寄予厚望。6月13日,美國《紐約時報》在頭版刊出「唱衰」基因組學研究的評論文章,認為這項研究還停留在基礎階段,要用於臨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今天(12月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 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漁業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漁業功能實驗室」)陳松林研究員團隊、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
  • 剛解鎖石斑魚基因精細圖譜,島城科學家又破譯大毛蛤「基因天書」
    據悉,近年來青島在水產養殖領域的基因研究走在了全國前列,除了鞍帶石斑魚,先後完成了牡蠣、半滑舌鰨、褐牙鮃、扇貝、花鱸五大養殖海鮮的基因圖譜繪製。「解鎖」體型最大石斑魚基因精細圖譜本月初消息,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完成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繪製。石斑魚是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巖礁魚類,也是我國重要的海水養殖經濟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