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過程(組圖)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專家表示,這項在基因組科學領域裡程碑式的科學成果,對於中國乃至亞洲人的DNA、隱形疾病基因、流行病預測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該項目由來自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的科學家共同發起並承擔。該項目執行博士王俊說,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中華民族,在長期的進化發展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對環境適應和疾病的發生也有著不同於其他族群之處。建立中國人和亞洲人的參照基因組圖譜,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果將這個基因組序列寫成一本書,高度將與384米的深圳地王大廈相同。」王俊這樣描述合作研究團隊的工作量。到10月初,該合作研究團隊已經完成了第一個中國人的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測序工作,下一步將是進行上百個乃至更多的個體基因組分析,發現亞洲人基因組多態性的規律。

  - 揭秘

  10年內,花1萬元即可繪製個人基因身份證

  昨天,「炎黃一號」中國人基因組序列圖譜,以一系列神秘的符號展現在人們面前。這些神秘的符號揭示了某個人的遺傳密碼,他的祖傳命運、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病變。

  王俊介紹說,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可能人手一份「基因身份證」,裡面記錄了只屬於你自己的遺傳信息。特別是某些遺傳病缺陷會被早發現早治療,祖先的命運因此而不必在你身上重演。

  據王俊博士介紹,目前完成的「炎黃一號」的中國人基因組序列圖譜只是全部研究工作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選取100人做出中國人基因組標準序列圖譜。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中國人的個體化醫療體系。」

  王俊介紹說,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繪製的第一個白種人的基因組耗資20億美元,而中國的研究團隊繪製「炎黃一號」的中國人基因組序列圖譜花費在2000萬人民幣。

  目前,在美國為一個人進行所有的基因檢測費用高達2000萬美元,在國內的價格也達到200萬人民幣。因此目前完整的基因檢測還無法普及。但到2010年,在現有科學發展水平上為一個人繪製出基因圖,可能只需要20萬,10年內,可能只需要1萬元就可以為每個人繪製一份基因身份證。」

  120名年輕科學家參與

  今年6月,120餘名科學家正式進駐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開始了被命名為「炎黃一號」的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的測序工作。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負責人之一、新聞發言人薄宏向記者介紹說,這批科學家平均年齡不到35歲,其中,25%具有博士學位及「海歸」背景,50%以上有碩士學位。這些科研人員都是涵蓋了生物、數學、物理以及計算機類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位於鹽田區梧桐山恩上村,是今年4月4日剛剛成立的。該研究院由華大基因、生物信息系統國家工程中心、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發起組建的一家民營公益性科研機構,主要發起人華大基因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

  - 展望

  將繪製大熊貓基因圖譜

  在完成「炎黃計劃」之後,深圳華大基因還計劃用3年時間開展並完成有重要科學和產業意義的基因組研究項目,如熊貓行動、健康項目等等。大熊貓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生態、分類、繁養、疾病診治等方面,基因組水平上的研究完全是空白狀態。深圳華大基因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的繪製工作,預計可在明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完成,並向全世界發布。綜合新華社、《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報導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繪製成首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2007-10-12 08:45:5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彭勇   中國科學家11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世界首個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3月18日,中山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石斑魚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這是中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圖譜的建立,對建立魚類性別控制的生物技術途徑和揭示整個脊椎動物性別決定機制的形成及進化途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今天(12月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 世界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完成
    結果發現,該海域儲存了大量甲烷,海冰對甲烷的區域循環具有雙重作用:阻礙海水中甲烷的排放,同時海冰表面或內部存在消耗大氣甲烷的過程。該研究為科學評估北冰洋海域對溫室氣體甲烷的貢獻提供了依據。英國《大氣環境》雜誌日前在線發表了該項成果。
  • 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本報記者 馬愛平   日前,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已繪製完成,該基因組覆蓋約為16.9億鹼基,包含52610個功能基因,功能基因數目是大多數硬骨魚類基因數目的兩倍。
  • 中國人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發布
    來自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繪製完成了中國人全基因組DNA甲基化圖譜(炎黃甲基化項目),該研究對「炎黃一號」的外周血單核細胞DNA樣品進行亞硫酸氫鈉處理並用新一代測序技術進行深度測序,應用自主開發的生物信息學軟體,研究人員繪製了「炎黃一號」高精度的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可以分辨單個鹼基的甲基化水平。
  • 草莓和可可樹基因組圖譜出爐
    英國生物工藝學和生物學研究委員會(BBSRC)和其他4個國家的70名研究人員繪製出了野生草莓完整的基因組圖譜,研究發現,野生草莓共有約3.5萬個基因,是人類基因數量的1.5倍,野生草莓的大部分基因也出現在人工培育的草莓品種中。研究人員首先將野生草莓的基因組分割成數百萬個短小的片段,然後給每個片段排序,接著將所有片段組合起來,從而繪製出了野生草莓完整的基因組圖譜。
  • 中外科學家成功繪製達爾文雀基因組圖譜
    「萬種脊椎動物基因組計劃」(G10K)聯盟和華大基因近日聯合宣布,勇地雀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這是雙方合作完成的首個可在UCSC基因組資料庫中獲取的脊椎動物基因組。專家表示,達爾文雀的表型多樣性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典型例子。本研究將有助於對生活在同一島嶼上的具有豐富遺傳多樣性的近緣物種基因組進行研究,了解這些物種的遺傳學和性狀進化機制。
  • 首個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記者李慧)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孫效文研究員牽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哈佛大學、奧本大學等單位組建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完成了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成為國際上首個完成全面解析的異源四倍體硬骨魚類基因組圖譜。
  • 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Science和Nature對人類基因組研究的報導   2000年6月26日,英國首相布萊爾與美國總統柯林頓通過衛星聯合宣布,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圖譜已經繪製完成,與此同時,中、法、日等國科學家也宣布了這一消息,最後的基因圖將於2003年向世人公布。   基因只佔人類DNA的很小一部分,但卻代表著人類基因組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 基因研究院稱:個人繪製基因圖譜需近千萬元
    全球首個黃種人基因圖譜在第九屆高交會上揭開神秘面紗後,迅速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昨日,成功繪製出該圖譜的華大基因研究院再次傳出一條爆炸性消息:只要你花費999.9萬元人民幣,將可以收到一份你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圖譜和詳細的相關分析報告。這筆錢的60%用來測繪出資者的基因圖譜,40%將捐助到中國基金健康事業。
  • [視頻]中國開始繪製黃種人醫學遺傳多態性圖譜
    進入[新聞60分]>>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繼「炎黃1號」計劃成功繪製出全球首張黃種人基因圖譜後,中國科學家近日又正式啟動「炎黃99」計劃,徵集99位自願基因捐贈人,繪製並構建包括中國人在內的黃種人的醫學遺傳多態性圖譜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完成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與破譯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宣布完成了世界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與破譯,該研究成果於2012年11月25日在國際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影響因子為35.53)上在線發表。
  • 科學家繪製出歐洲玉米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歐洲玉米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9 22:42:04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Klaus F. X.
  • 蒙古族人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11年12月19日,由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開展的第一個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工作已經完成。科學家們將此圖譜譽為「天驕一號」,這標誌著我國的人類學、民族學、人類遺傳學及醫學健康研究進入基因組水平。    基因採樣的成年蒙古族男子系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34代孫,具有完善的家族系譜記錄,且沒有和外族通婚史。科學家們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採取了從頭測序和重測序兩種方法分別獲得全基因組序列。
  •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39:49 德國哥廷根大學Nils Stein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 海洋所科研人員繪製完成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於繪製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誌著基於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譜標準。近年來,我國的海水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 全球首個藥用昆蟲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日前,由四川大學和好醫生藥業集團共同承擔的課題——美洲大蠊全基因組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揭示出全球首個藥用昆蟲美洲大蠊的基因組圖譜。     嶽碧松介紹說,美洲大蠊的基因組十分複雜,經過測序估算,其基因組的大小約為3.2Gb,重複序列高達75%左右,雜合率約為0.7%左右,遠高於大部分其他已測序昆蟲,為基因組測序和組裝帶來極大困難。
  • 全球首個藥用昆蟲基因組圖譜發布
    全球首個藥用昆蟲基因組圖譜發布     四川擬在昆蟲類藥品引入全基因組測序    本報訊(記者 寇敏芳)12月10日,好醫生藥業集團和四川大學共同在北京發布了美洲大蠊全基因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 科學家繪製出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
    一張單細胞水平的人類細胞圖譜浙江大學供圖來源:中國科學報作者 |崔雪芹近日,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在浙江大學繪製成功。3月26日,該校醫學院教授郭國驥團隊的這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這項工作概括來說就是人體細胞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