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繪製出世界首個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2020-11-24 中國科學院

3月18日,中山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石斑魚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這是中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圖譜的建立,對建立魚類性別控制的生物技術途徑和揭示整個脊椎動物性別決定機制的形成及進化途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石斑魚是知名的海水養殖魚類,經濟價值很高,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浩然院士介紹,石斑魚過去主要依靠天然捕撈,而人工養殖困難。從基因組水平進行研究,成為全面解讀石斑魚的重要突破口,基因圖譜的完成,為建立石斑魚基因組輔助育種技術,快速培育抗病、抗逆、優質、高產的優良品種奠定重要基礎。

林浩然表示,魚類的性別決定方式多種多樣,存在雌雄同體和雌雄一體等現象,性別轉化在魚類中較為常見,石斑魚屬於雌雄同體魚類,首次性成熟時全部為雌性,之後再轉換成雄性。「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將提供大量的重要性狀相關功能基因和分子標記,對建立魚類性別控制的生物技術途徑和揭示整個脊椎動物性別決定機制的形成及進化途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華大基因科技合作總裁尹燁表示,魚類的基因很複雜,完成石斑魚基因圖譜繪製對科學和產業的意義都很重大。「一個物種基因組計劃的完成,意味著這一物種學科和產業發展的新開端。」尹燁說。

相關焦點

  • 我國率先繪出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本報訊 中山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日前聯合宣布,石斑魚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浩然表示,這是我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石斑魚類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魚亞科(Epinephelinae),石斑魚屬(Epinephelus),為暖水性礁棲魚類,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
  • 首個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記者李慧)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孫效文研究員牽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哈佛大學、奧本大學等單位組建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完成了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成為國際上首個完成全面解析的異源四倍體硬骨魚類基因組圖譜。
  • 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本報記者 馬愛平   日前,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已繪製完成,該基因組覆蓋約為16.9億鹼基,包含52610個功能基因,功能基因數目是大多數硬骨魚類基因數目的兩倍。
  • 西藏完成世界首個裂腹魚類基因組圖譜
    9月25日,記者從自治區農牧學院水產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區農科院水產所」)了解到,該所牟振波研究員團隊,繪製完成了世界上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異齒裂腹魚的基因組圖譜,為其他高原魚類進化
  • 揭秘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過程(組圖)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剛解鎖石斑魚基因精細圖譜,島城科學家又破譯大毛蛤「基因天書」
    半島記者 韓小偉7月20日半島記者獲悉,黃海水產研究所完成國際首個蚶科基因組參考圖譜。在不久之前,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完成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繪製。該研究利用第二、三代測序和Hi-C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構建了國際上首個染色體水平的蚶科動物基因組參考圖譜。研究揭示魁蚶基因組大小為885 Mb,Scaffold N50達到45 Mb,利用Hi-C技術成功將99.35%的組裝序列掛載到染色體上,經進一步分析發現魁蚶基因組中重複序列高達408 Mb,佔基因組總長的46%。
  • 世界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完成
    科學家獲得甲流病毒廣譜中和全人單抗   近日,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抗體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獲取了甲型流感病毒廣譜中和性全人單抗。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病毒學》。該研究對流感治療性抗體和流感通用疫苗研發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毛白楊基因組序列框架圖
    北京林業大學的科學家們選用百年古樹作為測序的樣本,利用最新的全基因組鳥槍法測序和拼接策略,繪製完成了毛白楊的基因組序列圖譜,標誌著毛白楊分子育種進入基因組時代。 在「985」平臺建設資金支持下,北林大林木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專家們用短短的6個月完成了這一開創性的研究。
  • 繪製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
    中國水科院黃海水產所等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完成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與破譯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宣布完成了世界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與破譯,該研究成果於2012年11月25日在國際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影響因子為35.53)上在線發表。
  • 海洋所科研人員繪製完成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於繪製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誌著基於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譜標準。近年來,我國的海水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 蒙古族人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11年12月19日,由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開展的第一個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工作已經完成。科學家們將此圖譜譽為「天驕一號」,這標誌著我國的人類學、民族學、人類遺傳學及醫學健康研究進入基因組水平。    基因採樣的成年蒙古族男子系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34代孫,具有完善的家族系譜記錄,且沒有和外族通婚史。科學家們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採取了從頭測序和重測序兩種方法分別獲得全基因組序列。
  • 世界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的基因組圖譜誕生
    他們繪製完成了世界上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異齒裂腹魚的基因組圖譜,為其他高原魚類進化、基因組多倍化和極端環境適應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參考。牟振波告訴《中國科學報》,過去5000萬年間,青藏高原一直處於隆升過程,並伴隨著極端地質運動和氣候變化。
  • 科學家繪製出歐洲玉米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歐洲玉米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9 22:42:04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Klaus F. X.
  • 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成功繪製
    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團隊、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
  • 中國科學家繪製成首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2007-10-12 08:45:5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彭勇   中國科學家11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39:49 德國哥廷根大學Nils Stein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 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成功繪製—新聞—科學網
    )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   石斑魚是我國重要的海水養殖經濟魚類。鞍帶石斑魚,俗名龍膽石斑、龍躉,是石斑魚類中體型最大、生長最快的一種石斑魚,具有抗病力強、生長快速、味道鮮美等特點,因而廣泛應用於石斑魚雜交育種和良種選育。作為體型最大的肉食性巖礁魚類,鞍帶石斑魚對於巖礁生態系統亦具有重要影響。
  • 黃海水產所等單位完成鞍帶石斑魚基因圖譜繪製
    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團隊、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
  • 科學網—華中農業大學繪出最完整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3月21日,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在華中農業大學宣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