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9月22日電(記者李慧)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孫效文研究員牽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哈佛大學、奧本大學等單位組建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完成了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成為國際上首個完成全面解析的異源四倍體硬骨魚類基因組圖譜。該研究成果於21日在國際生物學權威期刊《自然-遺傳學》雜誌在線發表。
據孫效文介紹,鯉魚是全球分布和養殖範圍最廣泛的經濟魚類之一,同時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也是我國最有條件利用基因組資源進行品種改良的水產養殖物種之一。鯉魚基因組由100條染色體組成,是迄今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脊椎動物中染色體數目最多的物種,其基因組經歷了四輪複製,因此也是迄今為止完成解析的最為複雜的四倍化脊椎動物基因組之一。
專家表示,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完成,標誌著鯉科魚類重要經濟性狀的遺傳解析和遺傳選育研究全面進入基因組時代,對於解析鯉科魚類生長、品質、抗病、抗逆等重要經濟性狀的分子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研究脊椎動物基因組進化和基因衍化機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模型,為開展全基因組選擇育種,培育品質優良的鯉魚新品種奠定了堅實基礎,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據悉,該研究團隊還開展了全球10個代表性品系(種群)33尾鯉魚的基因組重測序研究,首次繪製了全球鯉魚的單鹼基解析度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此外,通過全基因組多態性掃描和比較轉錄組分析等手段,識別和定位了鯉魚鱗被缺失、體色決定等性狀相關的遺傳位點、功能基因和調控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