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和可可樹基因組圖譜出爐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26日報導,在26日出版的《自然·遺傳學》雜誌上,兩組科學家表示,他們分別解開了野生草莓和克裡奧洛可可樹的基因密碼,新發現有助於育種專家培育出品質更高的草莓和可可樹品種。  

英國生物工藝學和生物學研究委員會(BBSRC)和其他4個國家的70名研究人員繪製出了野生草莓完整的基因組圖譜,研究發現,野生草莓共有約3.5萬個基因,是人類基因數量的1.5倍,野生草莓的大部分基因也出現在人工培育的草莓品種中。研究人員首先將野生草莓的基因組分割成數百萬個短小的片段,然後給每個片段排序,接著將所有片段組合起來,從而繪製出了野生草莓完整的基因組圖譜。

該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丹·薩傑表示:「幾百年來,農民一般採用雜交育種的方式來改進農作物的特性,雜交草莓的基因組圖譜更複雜,但野生草莓的基因數相對比較少,我們能更容易得到所有有用的基因。」

該研究團隊的研究員、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託德·莫克勒表示:「科學家可以據此培育出能更好對抗害蟲、氣味香甜、耐高溫、所需肥料更少、存放時間更長、味道更好或外觀更漂亮的水果。」   

另一法國科研小組表示,他們繪製出了克裡奧洛可可樹76%的基因組圖,並鑑定出了這種可可樹基因組中的2.9萬個基因,科學家可以據此從遺傳學角度改進可可樹作物。人類大約於3000多年前培育出了克裡奧洛可可樹,現在每年會生產約370萬噸可可豆。

相關焦點

  • 科學網—華中農業大學繪出最完整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3月21日,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在華中農業大學宣告完成。
  • 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成功解析
    原標題: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成功解析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近日聯合美國北卡萊羅納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揭示了其基因組演化特徵,為研究毒蛙的演化提供新思路。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著名雜誌《分子生物學與進化》。
  • 【科技日報】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成功解析
    【科技日報】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成功解析 2019-01-25 科技日報 趙漢斌 趙若蘋 【字體,首次成功「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揭示了其基因組演化特徵,為研究毒蛙的演化提供新思路。
  • 科學家成功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
    新華社昆明2月6日電(記者 嶽冉冉)中、美、丹科學家成功破譯了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並揭示其基因組演化特徵。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中國、美國、丹麥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對草莓箭毒蛙進行了基因組測序和組裝分析,發現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大小為67.6億-90億鹼基對,比四足動物要大很多;其基因組大部分區域也是由高度重複的序列組成。
  • 世界首份個人DNA圖譜即將出爐 未來可人手一份
    第1頁:世界首份個人DNA圖譜即將出爐 第2頁:個人版DNA圖譜未來可人手一份 第3頁:「基因競賽」硝煙四起 如今,世界首份個人DNA圖譜將出爐,它的主人就是曾在「人類基因組」圖譜繪製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美國生物學家沃森。
  • NRGene和日本Kazusa DNA研究所利用Illumina數據揭示八倍體草莓...
    全球公認的基因組分析領導者 NRGene,近日完成史上第一個商業化種植草莓複雜基因組的組裝。 大多數植物、動物和人類基因組均為二倍體 ——每個基因含兩個變體。草莓基因組中每個基因包含八個幾乎相同的變體,因而,要對每個基因進行準確定相,依靠原有技術無法實現。這一不可能被 DeNovoMAGICTM 3.0 改變。
  • 科學家解析黑水虻基因組圖譜
    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黃勇平、詹帥和王四寶課題組,與華中農業大學張吉斌、浙江大學張志劍和華中師範大學楊紅團隊等合作,研究揭示了黑水虻(BSF)的高質量基因組圖譜
  • 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對人類基因組研究的報導。   2000年6月26日,英國首相布萊爾與美國總統柯林頓通過衛星聯合宣布,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圖譜已經繪製完成,與此同時,中、法、日等國科學家也宣布了這一消息,最後的基因圖將於2003年向世人公布。   基因只佔人類DNA的很小一部分,但卻代表著人類基因組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 【科技日報】小麥A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完成
    農業生產中廣泛種植的普通小麥,是一個經兩次自然雜交而形成的異源六倍體,含有A、B和D三個基因組,其基因組大而複雜,是水稻基因組的40倍,85%以上基因組DNA為重複序列,給基因組組裝研究設置了不少障礙。據了解,烏拉爾圖小麥是形成多倍體栽培小麥的核心基因組,解析烏拉爾圖小麥基因組,是闡明多倍體小麥基因組結構、功能和進化的關鍵基礎。
  • 科學家構建和解析高質量雉雞基因組序列圖譜[圖]
    (左)雄性雉雞,(右)雌性雉雞,雉雞外形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中國科學報報導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孟和團隊採用多平臺策略成功地構建了染色體層級的雉雞基因組序列圖譜,相關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線發表於《分子生態資源
  • 科學網—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構建成功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 通訊員全志武)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完成了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
  • 揭秘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過程(組圖)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中國人參全基因組圖譜測序完成
    科技參:以國家需求為導向 日前,由中科院、通化市政府、紫鑫藥業共同主辦的「中國人參基因組圖譜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吉林省省長王儒林、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出席了發布會。 人參基因組圖譜測序是破解人參產業精細化、科學化發展瓶頸的前瞻性和戰略性的基礎工作。這項工作是2010年8月由通化市政府、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紫鑫藥業共同啟動的。經過短時間的刻苦攻關,到今年2月底,人參的全基因組圖譜終於得以問世。
  • 中國人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發布
    DNA甲基化是最早發現的基因表觀修飾方式之一,在維持染色體結構、X染色體失活、基因印記和腫瘤的發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19年前的今天,人類基因組圖譜首次被公布
    更新時間:2020-02-12 17:21:00 2001年2月12日,由6國的科學家共同參與的國際人類基因組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初步分析結果
  • 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本報記者 馬愛平   日前,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已繪製完成,該基因組覆蓋約為16.9億鹼基,包含52610個功能基因,功能基因數目是大多數硬骨魚類基因數目的兩倍。
  • 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首次「出爐」!中外科學家共同完成
    封面新聞記者 姚箬君1月7日,封面新聞記者獲悉,近日,中外科學家共同合作,首次成功構建出了包括人在內的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已發表於英國著名的《自然》雜誌。該成果是以該研究團隊獲得的鴨嘴獸、針鼴等哺乳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為基礎,比較人、有袋類動物、鳥和爬行動物等多種動物的基因組數據,最終追根溯源,獲得了距今大約1.8億年前的早期哺乳動物祖先的基因組演化信息。(圖由周暘等繪)「我們這次構建出的哺乳動物祖先序列對於理解包括人在內的哺乳類如何發生輻射性的適應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
  • 小鬚鯨全基因組圖譜獲破譯
    11月25日,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宣布成功破譯了小鬚鯨全基因組圖譜,並對鯨類獨特生理習性的遺傳學機制進行了分析。
  • 我國率先繪出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本報訊 中山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日前聯合宣布,石斑魚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浩然表示,這是我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石斑魚類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魚亞科(Epinephelinae),石斑魚屬(Epinephelus),為暖水性礁棲魚類,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
  • 中國科學家繪製成首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  這一項目是中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專家表示,這項在基因組科學領域裡程碑式的科學成果,對於中國乃至亞洲人的DNA、隱形疾病基因、流行病預測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