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曆 | 19年前的今天,人類基因組圖譜首次被公布
科技日曆 | 19年前的今天,人類基因組圖譜首次被公布 Connor Feng • 2020-02-12 11:42:39
-
科學家今天聯合公布「正式版」人類基因圖譜
中新網北京2月12日消息:被譽為繼人類登陸月球之後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人類基因圖譜」終於繪製完成,科學家今天將正式在華盛頓、倫敦、巴黎、柏林及東京等地同時公布有關資料,並在網際網路免費供人查閱。 科學家去年六月已完成人類基因圖譜草圖,並知道了九成以上鹼基對的位置信息,精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
科學家得到更精確的人類基因組圖譜
新華網倫敦10月21日電(記者曹麗君)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科學家在2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公布了最新的人類基因組圖譜。此次更為精確的計算表明,人類基因數量實際在2萬到2.5萬之間,明顯少於此前的估計。
-
人類基因組「基本信息」首次公布
本報北京2月12日電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美、英、日、法、德、中六國科學家今天共同宣布,經過初步測定與分析,人類基因組約有32億鹼基,包含約3萬到4萬個蛋白編碼基因。這是繼去年6月26日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公布後,科學家首次公布人類基因組第二階段的「基本信息」。
-
公布快20年,才發現「人類基因組圖譜」漏掉了10%的遺傳信息?!
2001年,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初步分析結果首次公布。最新版的人類基因組圖譜名為GRCh38,包含3.1兆億鹼基對的信息。然而,這個被譽為生命科學「登月計劃」的研究項目漏掉了一些重要信息。與其說這是人類DNA的快照,不如說是一種模板和路線圖,可以讓人們有一個大致的概念,並在個人基因組與「參考基因組」之間進行比較。我們知道,參考基因組有其局限性,科學家也一直在對其加以補充完善,以便更好地體現當今人類身上發生的大量變異。然而,上述文章的作者們指出,由於來源有限,參考基因組的用處其實也是有限的。
-
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Science和Nature對人類基因組研究的報導 2000年6月26日,英國首相布萊爾與美國總統柯林頓通過衛星聯合宣布,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圖譜已經繪製完成,與此同時,中、法、日等國科學家也宣布了這一消息,最後的基因圖將於2003年向世人公布。 基因只佔人類DNA的很小一部分,但卻代表著人類基因組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
迄今最大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互作圖譜問世
原標題: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間直接相互作用的圖譜問世 迄今最大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互作圖譜問世 可用於預測與癌症相關的新基因 科技日報多倫多12月1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最新一期《細胞》雜誌報導,由加拿大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了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間直接相互作用的圖譜
-
科學網—小葉茶染色體級別基因組圖譜首次完成
染色體級別的「碧雲」茶樹參考基因組圖譜高立志供圖 本報訊 近日,生物學預印本伺服器(www.biorxiv.org)在線發表了中美科學家聯合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該團隊採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 Hi-C技術,在20多個代表性小葉茶品種中選用雜合度較低的小葉茶良種「碧雲」,將組裝獲得的約2.85Gb 的基因組序列掛載到了15 條假染色體上,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達到染色體級別的茶樹中國茶變種的參考基因組序列
-
科技日曆|12年前,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得到世上首份個人版基因組圖譜
科技日曆|12年前,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得到世上首份個人版基因組圖譜 Connor Feng • 2019-05-31
-
中國人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發布
了解DNA甲基化的機制和功能以及在不同組織或不同個體中的差異將對人類健康與疾病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 來自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繪製完成了中國人全基因組DNA甲基化圖譜(炎黃甲基化項目),該研究對「炎黃一號」的外周血單核細胞DNA樣品進行亞硫酸氫鈉處理並用新一代測序技術進行深度測序,應用自主開發的生物信息學軟體,研究人員繪製了「炎黃一號」高精度的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可以分辨單個鹼基的甲基化水平。
-
/喬傑/高歌等繪製人類中期妊娠胎兒組織細胞的基因組結構圖譜
然而,儘管單細胞RNA-seq技術人們已經獲得了包括人類在內的不同生物的細胞圖譜()【1,2】,但由於單細胞RNA-seq的RNA檢測能力較低,限制了單個細胞中能夠檢測到的基因數量,現有方法幾乎無法提供有關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和調控網絡的信息【3】。單細胞ATAC-seq也已廣泛用於細胞分型,科學家創建了果蠅和小鼠等整個生物體的順式調控圖譜【4,5】。
-
剛剛,所有現生企鵝物種的基因組全部完成測序並公布數據
「企鵝基因組聯盟」今天在開放獲取期刊GigaScience首次公布了所有現生企鵝物種的基因組數據。該聯盟由來自中國、丹麥、紐西蘭、澳大利亞、阿根廷、南非、英國、美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組成。
-
現生哺乳動物的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成功構建
中外科學家攜手合作,以鴨嘴獸、針鼴等哺乳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為基礎,通過比較人、有袋類動物、鳥和爬行動物等多種動物基因組數據,首次成功構建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相關成果發表在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最新上線的《自然》學術期刊。
-
現生哺乳動物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構建成功
本報北京1月7日凌晨電(記者張蕾)中外科學家攜手合作,以鴨嘴獸、針鼴等哺乳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為基礎,通過比較人、有袋類動物、鳥和爬行動物等多種動物基因組數據,首次成功構建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相關成果發表在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最新上線的《自然》學術期刊。
-
人類基因組指導手冊發布:生成了詳細基因組圖譜
基因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層次,不光是野生動植物物種如此,人類也是如此。近日,中國綠髮會國際工作顧問Fred Dubee先生分享了一則來自人類基因組的全球前沿進展。據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2020年8月15日發布的消息:一項歷時17年的研究計劃,如今已經成功的繪製出了一份詳細的基因組圖譜,揭示了數十萬個潛在調控區域的位置,這一資源將有助於所有人類生物學研究向前發展。在人類基因組的30億個鹼基對中,只有2%編碼構建和維持我們身體的蛋白質。
-
高質量中國李基因組圖譜首次發布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何業華帶領的李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團隊首次正式發布了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中國李基因組圖譜,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Gigascience上。李是我國栽培歷史最為悠久的古老果樹之一,世界上共有19~40個李種,其中有些是種間雜交種,存在著其他果樹所沒有的更為豐富的多樣性。
-
蒙古族人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11年12月19日,由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開展的第一個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工作已經完成。科學家們將此圖譜譽為「天驕一號」,這標誌著我國的人類學、民族學、人類遺傳學及醫學健康研究進入基因組水平。 基因採樣的成年蒙古族男子系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34代孫,具有完善的家族系譜記錄,且沒有和外族通婚史。科學家們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採取了從頭測序和重測序兩種方法分別獲得全基因組序列。
-
重磅發布|「人類細胞圖譜計劃」首批38個項目公布,清華大學張學工...
自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之後,人們對基因和基因組的認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細胞才是我們人體最基礎的單位,大多數基因以及其相關作用都是在細胞內進行的。如果我們不了解細胞,那我們將無法了解我們自己。例如,我們想要利用幹細胞培養人體組織,但是我們怎麼能人工製造出一個連我們自己都沒完全搞明白它究竟是什麼組成的東西?
-
染色體級別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繪就—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昆明植物所獲悉,由該所和雲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達到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巴西橡膠樹優良品種
-
首發┃河南農大孫治強團隊公布絲瓜高質量基因組圖譜
近日,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孫治強教授團隊聯合中國農大等單位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布了絲瓜的高質量基因組圖譜,在絲瓜基因組學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Roem. genome」,文中對這一成果進行了詳細報導,這是全球首次發布栽培絲瓜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基因組序列。絲瓜(Luffa cylindrica(L.)Roem.;2n=26)是原產於印度的一種葫蘆科植物,廣泛栽分布於世界溫帶及熱帶地區,我國各地均有栽培,是華中、華南等地的大眾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