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Gene和日本Kazusa DNA研究所利用Illumina數據揭示八倍體草莓...

2020-12-05 美通社

以色列 NESS ZIONA 和日本 CHIBA 2017年2月17日電 /美通社/ -- NRGene 利用 Illumina 生成的測序數據,僅在兩周內便完成八倍體雜合子草莓基因組的組裝工作。

全球公認的基因組分析領導者 NRGene,近日完成史上第一個商業化種植草莓複雜基因組的組裝。

大多數植物、動物和人類基因組均為二倍體 ——每個基因含兩個變體。草莓基因組中每個基因包含八個幾乎相同的變體,因而,要對每個基因進行準確定相,依靠原有技術無法實現。這一不可能被 DeNovoMAGICTM 3.0 改變。

NRGene 基於雲計算的 DeNovoMAGICTM 3.0 軟體利用 Illumina 測序數據,僅在兩周內便完成了八倍體雜合子草莓基因組的組裝工作。

「看到 NRGene 如何運用 Illumina 數據,快速且經濟地組裝各種複雜基因組,包括此次的草莓基因組,真是令人興奮。」Illumina 公司農業基因組學副總監Ryan Rapp說,「我們希望這項技術能讓全世界的農業研究人員獲得進入基因組學的權限,從而以更具可持續性和更有效的方式,改善食物供應。」

NRGene 公司的 DeNovoMAGICTM 3.0 利用 Illumina 生成的較長相位序列片段,提供完整和高度精確的基因組組裝。而一旦有了被破解的多個基因組,NRGene 可進一步利用其泛基因組平臺 PanMAGICTM 比對多個單個樣品的完整基因組序列,以捕獲遺傳多樣性,同時更精準地確定所有品種的有益性狀特徵。

「根據 NRGene 提供的基因組數據,草莓育種者將能更快培育性狀更好的草莓品種——生命力更強、更抗病、保質期更長。」日本 Kazusa DNA 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和遺傳學實驗室負責人 Sachiko Isobe 說道。

過去12個月裡,NRGene 已經交付了第一個麵包小麥、二粒小麥和硬質小麥基因組,幾十個新的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基因組,目前還在幫助更新繪製利用之前相對陳舊和低效技術繪製的基因組圖譜。

 「此次草莓基因組組裝表明,NRGene能夠快速準確地繪製即便是較複雜的基因組。NRGene 公司執行長 Gil Ronen 說:而我們技術的最終價值則在於,它可用於分析和組裝跨越所有物種的任何一個基因組。」

更多詳細信息可訪問:http://nrgene.com/strawberry-results

該項目由 NRGene 與日本 Kazusa DNA 研究所合作完成,並由日本農林水產省提供部分支持。

相關焦點

  • 追溯八倍體栽培草莓的二倍體祖先
    現代栽培草莓(Fragaria × ananassa)是18世紀中期在法國由來自北美的八倍體維吉尼亞草莓(F. virginiana)和來自南美的八倍體智利草莓(F. chiloensisEdger等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的八倍體草莓基因組論文(Edger et al., 2019, 51: 541–547)推測其有4個不同的二倍體祖先,分別是森林草莓(F. vesca)、飯沼草莓(F. iinumae)、綠色草莓(F. viridis)和日本草莓(F. nipponica
  • 研究追溯八倍體栽培草莓的二倍體祖先
    現代栽培草莓(Fragaria × ananassa)是18世紀中期在法國由來自北美的八倍體維吉尼亞草莓(F. virginiana)和來自南美的八倍體智利草莓(F. chiloensis)偶然雜交而成的異源八倍體。目前已成為全球廣為栽培的水果。然而,對於其二倍體祖先的爭論持續半個多世紀,至今未解決。
  • Hortic Res 綜述 | 八倍體草莓的研究路線圖
    (Fragaria×ananassa)是一種異源八倍體物種,馴化於近300年前來自美洲的野生祖先。從那時起,草莓已成為世界上種植最廣泛的水果作物,並由於其感官品質和健康益處而廣受歡迎。第一個高質量的染色體規模的八倍體草莓基因組(品種為Camarosa)的最新報導正在推動遺傳學的快速發展,激發科學辯論並引發新的研究問題。來自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Vance M.
  • 茄科植物改良策略對草莓產量和品質改良的啟發
    Fragaria由22個野生物種組成,範圍從二倍體(2n=2x=14)到十倍體(2n=10x=70)。目前主要栽培的草莓Fragaria 3 ananassa(8x)起源於18世紀的歐洲,由兩個八倍體物種Fragaria virginiana(北美洲)和馴化的Fragaria chioensis(南美洲)之間的偶然雜交獲得。
  • 合成八倍體雄魚性別決定系統與有性生殖能力的重新獲得
    然而,多倍體如何突破生殖瓶頸獲得單性生殖能力和其性別決定系統及其生殖方式如何轉移和轉換一直還不清楚。 多倍體鯽複合種包含有行兩性有性生殖的四倍體鯽(Carassius auratus)和行單性雌核生殖的六倍體銀鯽(Carassius gibelio)。
  • 獲得四倍體和八倍體小桐子
    人工誘導獲得多倍體小桐子,可以創製新的種質資源,為其遺傳改良和育種研究提供材料。   版納植物園熱帶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能源植物分子育種研究組與中科大生科院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牛龍見等人在導師徐增富研究員的指導下,採用秋水仙素處理小桐子幼苗的莖尖,成功獲得了四倍體和八倍體小桐子植株。
  • 研究發現合成八倍體雄魚性別決定系統與有性生殖能力的重新獲得
    多倍體鯽複合種包含有行兩性有性生殖的四倍體鯽(Carassius auratus)和行單性雌核生殖的六倍體銀鯽(Carassius gibelio)。銀鯽已被揭示是由含有100條染色體的四倍體鯽再次發生一次額外的同源多倍化演化而來,含有150多條染色體;早期研究還發現,它在行單性雌核生殖的過程中還具有整合外源基因組從而形成更高倍性的合成多倍體的潛能。
  • 科學家揭示人體線粒體DNA複製及分配新機制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東京5月1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日前宣布,發現了人體內線粒體中脫氧核糖核酸(DNA)複製及分配的新機制,解釋了人體是如何保證新生後代的線粒體功能健全性這一問題。這一發現有助於理解生命傳承的基本原理。
  • 研究發現RNA介導DNA甲基化參與調控草莓成熟
    Genome Biology 期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郎曌博研究組和植生生態所張一婧研究組合作完成的題為Downregulation of RdDM during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RNA介導DNA甲基化通路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的調控作用。
  • 多國科學家聯合發現草莓果實色澤變異的遺傳機制
    二倍體野生草莓和八倍體栽培草莓由於具有完全不同的花色素苷積累和分布模式,因此在果實顏色上表現出明顯的自然變異【3】。首先對二倍體野生草莓果實顏色多樣性進行篩選,鑑定了花色素苷合成和果實顏色產生變異的缺失突變體。然後將分析擴展到7種果實顏色存在變異的八倍體栽培草莓品種中,這類果實顏色的變異類型包括白色果肉/紅色果皮、白色果肉/白色果皮或紅色果肉/紅色果皮。研究發現,MYB10的突變是導致二倍體野生草莓和八倍體栽培草莓絕大部分花色素苷積累和分布變化的主要原因。
  • 研究人員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解析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為研究二倍體馬鈴薯自交衰退分子機制和培育二倍體自交系提供了數據基礎,也為其他雜合基因組的組裝和分析提供了借鑑。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上。
  • DNA複製體結構和工作原理首次被揭示
    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楊薇課題組揭示了DNA複製體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上。 DNA的複製由多個蛋白組成的複製體協同完成,這些蛋白包括DNA聚合酶、DNA螺旋酶、引發酶和若干輔助蛋白。早在60年前,人們就已經確認DNA是遺傳物質,並且解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然而直到今天,複製體如何在DNA上組裝並協同完成複製,依然沒有明確的答案。
  • 華大組裝完成人類二倍體基因組序列
    華大組裝完成人類二倍體基因組序列  5月26日,華大基因研究人員首次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開發策略和方法組裝出迄今最完整的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序列,為從頭組裝雜合度高的基因組奠定了基礎。該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  人類基因組是二倍體,完整了解每個染色單體的變異對基因組信息的解讀具有重要意義。
  • 科學網—DNA複製體結構和工作原理首次被揭示
    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楊薇課題組揭示了DNA複製體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上。 DNA的複製由多個蛋白組成的複製體協同完成,這些蛋白包括DNA聚合酶、DNA螺旋酶、引發酶和若干輔助蛋白。早在60年前,人們就已經確認DNA是遺傳物質,並且解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然而直到今天,複製體如何在DNA上組裝並協同完成複製,依然沒有明確的答案。
  • 高彩霞組利用基因組編輯獲得不同含糖量的草莓
    2020年9月3日,Genome Biology雜誌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題為「Fine-tuning sugar content in strawberr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基於之前對基因上遊轉錄起始位點(uORF)進行編輯可以顯著提高基因翻譯效率
  • Genome Res|多組學揭示二倍體基因組三維結構
    責編丨兮幾乎所有高等動物都是二倍體,即生物擁有分別來自父本和母本的兩套基因組。我們的二倍體基因組一般以形態、結構基本相同的同源染色體呈現。因為同源染色體序列高度相似,常見研究一般不區分同源染色體的父本和母本。
  • dna親子鑑定原理和鑑定步驟
    如果檢測到某個dna位點的等位基因,一個與母親相同,另一個就應與父親相同,否則就存在疑問了。利用dna進行親子鑑定,只要作十幾至幾十個dna位點作檢測,如果全部一樣,就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係,有一兩個位點不同,則應考慮基因突變的可能,加做一些位點的檢測進行辨別。
  • 迄今最完整的人類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序列
    2015年5月26日,華大基因研究人員首次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開發策略和方法組裝出迄今最完整的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序列,為從頭組裝雜合度高的基因組奠定了基礎。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在不使用參考基因組序列的前提下,僅憑藉新一代測序(NGS),通過全基因組鳥槍測序法(WGS)結合Fosmid-pooling策略的分級組裝方法,組裝出人類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研究人員通過所開發的方法對之前已完成的第一個亞洲人基因組 YH 1號進行重新測序,組裝出5.15Gb的二倍體基因組序列,其單體型N50長度達到484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