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解密!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

2020-11-23 澎湃新聞

交大解密!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

2020-10-13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繪製人類基因圖譜

是為了

破譯人類遺傳的密碼

同樣,也是為了破譯圓明園

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密碼

為這座皇家園林繪製

「基因圖譜」

一支來自北京交通大學的團隊

一直在努力

打造更豐富的形象

2018年1月,

北京交通大學圓明園研究院成立

。該研究院成立之後立即啟動了六個項目,其中一個尤為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作

「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研究」

「基因圖譜」本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專業術語,為何會與圓明園產生關聯?「這個名稱主要是基於項目的系統性,

它既有別於『歷史文化研究』,也不能簡單歸之為『品牌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我們是要在對圓明園歷史文化進行挖掘和梳理的基礎上,對圓明園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進行分類分級,再將這些文化符號進行可視化轉化

,最終形成一套準確、完整、實用性強的視覺識別系統。」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副院長張野解釋說。

兼任

北京交通大學圓明園研究院執行院長的張野

,負責該項目的設計研究工作。項目的基礎研究工作則由

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副教授劉捷帶領團隊

完成。

圖標、圖案和圖像

,是這個項目設計部分的三個關鍵詞。所謂圖標,就是把圓明園歷史文化中有價值的元素做成簡單的小圖標,這種圖標能應用在導向牌上,也能作為手機App的按鈕。

圖案則更複雜一點,需要一個「轉譯」的過程

,比如將有關圓明園的一些名畫轉化為風格更簡潔和現代的矢量圖,使其能適用於更廣泛的應用場景,比如印在T恤衫或者杯子上。

如果說圖標和圖案是再創造的產物,那麼圖像工作則是一個整理的過程。

「我們從專業角度出發,挑選出更有價值的圖片。比如,有五張同樣是大水法的照片,我們會推薦出對公眾傳播時更好的一張。」張野介紹說。

設計處處有巧思

「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研究」(一期)結題,一年多時間裡,張野等人在

人物、建築、花鳥、文物和名畫

等五類圖譜中均做出了成果。

「一期工作中的人物圖譜主要做的是皇帝。」張野介紹說,在圓明園生活或工作過的皇帝一共有六位。「我們

把這六位皇帝根據古代畫像重畫了一遍,將一些寫實的部分變抽象,然後將其做成矢量圖

。矢量圖的好處是可以無限放大、縮小,不受原圖的限制,應用起來更加方便快捷。」

建築圖譜的繪製是一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張野的團隊用線描的方式將方壺勝境等建築繪製出來,風格更為現代,非常適合應用於文創產品。

此外,圓明園中有代表性的

動植物、為人們熟知的文物和名畫等

,也都在研究團隊的手下呈現出新的面貌。

在這些成果中,圖標設計看起來最不起眼,但張野卻說,它們是最費工夫的部分。

蓬島瑤臺、大水法、萬方安和、春澤齋、福海、九州清晏……要想將這些景致轉化為簡單的圖標,其實並不容易

「比如,人人去圓明園都是奔著大水法。

這個遺址本身是個很複雜的西洋建築,但圖標設計要求我們必須在幾筆之內將它最主要的特點呈現出來,讓大家一眼就能認出這是大水法。

這樣把它放在地圖、導向牌、手機App等載體上面就非常合適。」張野說,「可是難點也就在這裡,

用最少的線條呈現出複雜的東西,又要做到醒目、可識別、美觀,這沒有長時間的反覆訓練是無法做到的

。我們對圖標的要求是少一筆就不成立。為了達到這個效果,我們開了無數次會,

改了幾十稿,花了一年多才做出來。

這種「糾結」在字體選擇上也顯露無疑。此前,與圓明園官方標識搭配的字體並沒有標準模式,有時用宋體,有時用楷體,有時還用英文花體字。「就是怎麼看都彆扭。」張野打趣說。

此次,設計團隊將圓明園標識中的字體定為康熙字典體。

「標識中的字體需要符合兩個原則:

一是要好認,也就是識別性要強,比如行書、草書寫出來大家不好認,就無法使用;二是得有古風,符合清代的文脈,比如宋體、楷體都不能代表這個時代,也不能選。

最後我們確定了康熙字典體,它傳播廣、認可度高、有穩定字庫,是最適合的字體。」

有時,設計人員的巧思也許並不能被人們輕易發現,但卻在實際應用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給圓明園的官方標識設計了幾個版本,有複雜版、簡單版等等。複雜版的線條較粗,縮到很小時就糊成一片了,所以必須要再設計一版線條較細的。

設計工作必須時刻考慮實際應用。」張野說。

為文創產品服務

「設計工作就像是帶著鐐銬跳舞。」

張野說,

「一個優秀的設計既要有美感,更要符合規範。所以做設計的人往往是理性和感性並存。

『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研究』中的設計作品也是

理性和感性結合的產物

。」

在張野看來,與故宮等其他文博機構相比,

圓明園最特殊的一點就在於「非在場」

。「所有的地標都不在現場了,都被燒毀了,

我們只能憑藉古籍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去想像,這需要感性思維。但同時,我們的設計必須要最大程度地體現實用性。

「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研究」中的設計成果最重要的應用方向之一就是文創產品。

研究團隊為圓明園做了系統的文創調研報告,從消費人群調查到競爭對手文創數據分析,再到定價策略、廣告語設計、產品定位等都包含在內。

「這些圖標、圖案和圖片設計好之後,製造文創產品就非常容易了。

比如,將皇帝畫像往礦泉水標籤上一放,再配上『朕知道愛卿渴了』『天乾物燥、喝水美顏』等流行語,就形成了非常好玩的文創產品。

再比如,將我們設計的花鳥圖案放在地圖的相應位置或者導向牌上,就是一個很好的圓明園博物指南。

我們做的是基礎工作,它可以取之不竭,演變成各種應用。

在張野看來,

「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研究」(一期)項目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的完成標誌著圓明園擁有了首個具有獨立原創智慧財產權的圖案設計資料庫系統。

「我們再也不需要去使用別人的設計,別人也無法隨意使用我們的設計,

這讓圓明園整體形象呈現更加規範,質量也更加穩定。」張野說。

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

設計研究工程(一期)項目的完成

標誌著圓明園擁有了

具有獨立原創智慧財產權的圖案設計資料庫系統

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北京交通大學

在路上

來源丨北京交通大學官方微信

編輯丨李陽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圖譜簡介人類起源白種人黃種人世界人種基因圖譜是不同的人體內含有不同人類基因的數據分析圖譜。世界人種基因圖譜:白種人基因:F(印度—斯裡蘭卡基因)、G(巴爾幹-高加索基因)、H(印度-斯裡蘭卡H基因)、I(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基因)、J(阿拉伯-猶太基因)、K(紐幾內亞K基因)、L(印度-斯裡蘭卡L基因)、M(紐幾內亞M基因)、P(中亞基因)、Q(美洲基因)、R1a(印歐東支基因)、R1b(西歐/印歐西支基因)黃種人基因:N(極北基因)、O(中國,東南亞)
  • 保護珍貴文化遺產 圓明園和它的十二生肖
    保護珍貴文化遺產 圓明園和它的十二生肖時間: 2013-01-07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點睛】近日,年逾六十的成龍大哥帶來了他最新出演的第101部作品《十二生肖》,這部成龍自導自演的《十二生肖》被認為是今年賀歲最具賣相和商業氣質的電影。
  • 數位技術讓圓明園 在線上「重生」
    11月10日,關於「重建圓明園」,國家文物局作出官方回應,已經讓圓明園備受矚目。簡單來說核心信息主要是兩點:圓明園被毀也是歷史信息的一部分,不支持實體重建。支持加強圓明園文化價值傳播工作,支持採用數位化等虛擬方式再現圓明園盛景。  其實,這個呼聲頗高的數位化方案已經實施,而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
  • 《不思議迷宮》基因圖譜怎麼玩 基因圖譜玩法技巧教學
    導 讀 不思議迷宮基因圖譜怎麼玩?這是不思議迷宮新上線的玩法,小編這裡帶來了不思議迷宮基因圖譜玩法攻略,想要了解的玩家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學重難點:通過閱讀,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愛,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圓明園的毀滅》
    ——這些各地的名勝都在北京的圓明園中呈現出來。 ——圓明園很大(5200畝),建築精美,歷史悠久,景物很多。 圓明園地圖 了解「許多園子環繞在圓明園周圍」,眾星拱月的樣子。
  • 近日回歸圓明園的馬首,在曾經的圓明園中是何地位?
    而且圓明園的建築藝術也達到了當時的巔峰,法國大文化雨果就曾經將圓明園和雅典的巴黛農神廟並稱為東西方藝術的代表。其認為圓明園就是東方藝術的最高傑作。而在圓明園的整體布局中,以中式園林建築為主體,十二生肖獸首所屬的西洋樓只不過是一個很小的部分。
  • 和辰觀點: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是不同的人體內含有不同人類基因的數據分析圖譜。由持續數十萬年的人類遷徙和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演變形成。不同人類體內的基因種類也不同。人類基因組圖譜表明,人與人之間基因密碼的相似程度高達99.99%,差異僅有0.01%。
  • 為什麼說圓明園不該重建?
    最近,關於重建圓明園的問題再次引起了討論。對於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覆稱,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 水母基因聯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姓氏基因圖譜繪製計劃」
    1月17日,由水母基因和《中國國家地理》聯合打造的【生命圖志】「祖源+健康」個人基因組產品在北京隆重發布。該產品是雙方合作的「中國姓氏基因圖譜繪製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了3項祖源基因檢測、286項個人健康基因檢測和一年生命教練指導服務,屬於國內首創,售價為799元。
  • 基因研究院稱:個人繪製基因圖譜需近千萬元
    全球首個黃種人基因圖譜在第九屆高交會上揭開神秘面紗後,迅速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昨日,成功繪製出該圖譜的華大基因研究院再次傳出一條爆炸性消息:只要你花費999.9萬元人民幣,將可以收到一份你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圖譜和詳細的相關分析報告。這筆錢的60%用來測繪出資者的基因圖譜,40%將捐助到中國基金健康事業。
  • 基因表達圖譜繪製
    基因表達圖譜繪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3:04:43 德國亥姆霍茲協會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Nikolaus Rajewsky和以色列希伯來大學Nir
  • 被基因圖譜改變的生活
    另一個便是2001年2月12日,這一天,美國《自然》雜誌上赫然出現了一張類似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人類基因組草圖——由美、英、法、德、日和中國6國科學家共同完成的國際人類基因組,正式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以及初步分析結果。
  •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這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同時也標誌著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在圓明園正覺寺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裡,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是一個重大新聞。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從皇家私藏到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馬首銅像的故事既是一個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也是一個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契機。 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鑄造於清朝乾隆年間,由宮廷西洋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宮廷造辦處的匠師們精心製作,既揉合了東西方審美,也體現了我國宮廷匠師極高的工藝水準。
  • 圓明園的毀滅之路
    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場,溥儀時期的檔案留下了不少無奈的記錄:「軍人押車每日10餘大車拉運園中太湖石。」實際上,拆賣的情況遠比檔案中記載的嚴重得多。京畿衛戍總司令王懷慶依仗權勢,拆毀圓明園圍牆,大運磚瓦石料,歷時三載。
  • 深度解密上海交大安泰新銳EMBA招生項目
    依託學院師資優勢,交大安泰EMBA著力打造「交大系」課程教授,同時引進國際優秀師資。據了解,在30多年的發展中,交大安泰已經建設成為一個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化商學院,是國內第一家通過AMBA、EQUIS、AACSB三大權威認證的商學院。
  • 圓明園:中國人揮之不去情結 近代史關鍵詞(圖)
    圓明園大劫難》 (法)伯納·布立賽 著  當代文化視野下的圓明園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俊  在當代文化的進程中,載著沉重歷史記憶的圓明園一向是文藝家和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和不惜筆墨反覆描畫的對象。圓明園詩社和圓明園畫家村,成為近30年來與圓明園密切相關的當代文化現象之一。  1977年,北京第六建築公司工人趙振開和從白洋澱插隊返京不久的姜世偉走進沒有圍牆的圓明園,在廢墟上組織起不定期的詩歌朗誦會。他們在這裡賦詩飲酒,思索辯論。  1984年7月,又一批更年輕的詩人來了。
  • 將來看病要帶基因圖譜
    南京日報報導(通訊員 羅靜 記者 談潔)「未來,醫生在為病人診斷時可能先會問:『你的基因圖譜帶來了嗎?』」前天是南京大學醫學院建院20周年慶典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巴德年院士在南大「院士論壇」上說。  巴德年當天的科普報告圍繞「基因與疾病的關係」展開。
  • 繪製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
    中國水科院黃海水產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