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由水母基因和《中國國家地理》聯合打造的【生命圖志】「祖源+健康」個人基因組產品在北京隆重發布。該產品是雙方合作的「中國姓氏基因圖譜繪製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了3項祖源基因檢測、286項個人健康基因檢測和一年生命教練指導服務,屬於國內首創,售價為799元。用戶在家,利用網際網路和手機即可完成從樣本採集到查看報告的整個過程。
當天的發布會以「基因溯源·剎那萬年」為主題,現場展示了生命演化和人口遷徙的大事年表。研究表明,人類進化和遷徙路上的每一段足跡、每一個故事,都存儲在我們的染色體和線粒體之中,並代代相傳。歷史刻錄和追溯的關鍵,就在於我們體內有一小部分基因會隨著環境發生突變,這些被稱為遺傳標記的突變,是打開祖源暗箱的鑰匙。基因溯源就是利用基因組中代際相傳的共性,和發生突變後的特性,來鑑別每個時期的族群歸屬,從而找到祖先和失散的親人。
近幾年來,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和價格的降低,讓基因的熱度正在全球範圍內不斷被刷新。2018年伊始,英國就宣布將對50萬英國人的基因組進行測序解碼,以打造世界最大的健康資料庫。此外,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歐美人混血頻繁,用基因檢測來尋根問祖、尋找親戚,成為一股流行風潮。截至2017年,全球已經有140個國家的83萬人參與了美國的「基因地理工程」;而祖源DAN檢測試劑盒在美國市場的銷量更為可觀,總銷量已經超過600萬份。
水母基因首席科學家趙南博士指出,因為中國人混血的情況比較少,測出的民族成分往往都是90%以上的漢族,因此,在我國的祖源檢測上,不能照搬歐美的民族模式,應該根據我國國情和人口特點,從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核心即姓氏文化和姓氏基因入手。
趙南博士解釋說,以父系姓氏為基礎的中國姓氏文化,與Y染色體的代際傳遞可謂「不謀而合」。通過檢測中國男性Y染色體上的標記這個父子相傳的遺傳標記,可以揭示某個姓氏的直接祖先。在此基礎上,再配合姓氏族群遷徙的歷史文化研究,建立起姓氏族譜資料庫,就可以追溯父姓家族的流轉變遷,幫助用戶認祖歸宗,找到血脈的歸屬。
在尋覓祖源的過程中,除了科學助力之外,也有著豐富生動的故事。如欲準確而生動地呈現這些故事,則需要有地理、氣候、考古、文化等多學科打通的深厚研究。
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看來,科技與文化的結合是未來的趨勢。祖源歷史和家族故事對每個人都有重要意義,既能賦予一個人歸屬感、自信心和人生坐標,也能幫助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華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生命圖志】中的祖源追溯,將分為兩條路線:一條是史前社會,從智人走出非洲開始,到進入中國的祖先遷徙歷史;另一條是從我國姓氏出現之後,父姓宗族的遷徙歷史。後者即為當天啟動的「中國姓氏基因圖譜繪製計劃」。
對於用戶而言,他可以通過水母基因(微信公眾號、APP、京東商城)和《中國國家地理》的天貓官方旗艦店等任一網際網路渠道進行購買。此後,他會收到一個基因採集盒,在按說明採樣並寄回給水母基因後,大約3-4周,他就可以通過水母基因的APP,查看到自己的祖先從非洲到現在的遷徙路徑,以及個人的4個地區族系成分(南方漢族、北方漢族、西南地區、東南亞地區)。有趣的是,對於一些地域歧視論者,看到自己的地區族系成分,有可能會大大顛覆他們之前的刻板成見。
除了祖源基因檢測以外,【生命圖志】還包括了水母基因主打的286項個人健康基因檢測和一年生命教練指導服務。
事實上,286項檢測也涵蓋了目前基因檢測應用的6大主流方向,即個人特質、膳食營養、運動特質、疾病風險、遺傳病和藥物反應。對一個用戶而言,酒精代謝能力怎麼樣?是節食減肥有效還是運動減肥有效?未來會有哪些癌症風險?所有上述問題,都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揭示出來,並在APP中呈現結果。
而用戶如何把基因檢測與生活結合起來,才是水母基因產品設計理念所突出強調的:用戶買到手裡的,是採樣工具;在水母基因實驗室的,是檢測流程;而時刻陪伴用戶的,是手機APP裡的檢測報告和「生命教練「(LifeCoach)。
水母基因的醫學、遺傳學、運動學、營養學等領域專業人才,和系統後臺的機器人一起,組成一個健康管理團隊。他們是用戶手機裡貼身「生命教練」,為每一位用戶通俗生動地解讀基因檢測報告,推送專屬於他的專業精準的健康指導,量身定製簡便高效的健康生活方案。
水母基因CEO王小康先生表示,不同領域的跨界整合,能夠創造出全新的價值和商業機會。【生命圖志】是基因科技和人文實力的跨界合作,將為用戶帶來定製的健康服務和祖源故事,也會為近些年湧現的宗親會「尋根潮「提供最新的科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