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腫瘤基因圖譜計劃暨胃癌課題啟動會在北京召開

2021-01-16 求臻醫學ChosenMed

2019年6月28-30日,北京消化腫瘤國際高峰論壇暨中國胃腸腫瘤臨床研究協作組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消化道腫瘤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致力於推動消化系統腫瘤的診療規範化、臨床研究及藥物研發,提高全國診治水平。

值此大會召開之際,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牽頭、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牽頭開展實施的中國腫瘤基因圖譜計劃胃癌子課題(以下簡稱「CGAC胃癌課題」)啟動會在北京香格裡拉酒店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執行主任高華方研究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呂有勇教授、中國科學院牛北方研究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高靜副教授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位業內專家應邀參加會議。

與會專家合影

CGAC胃癌課題旨在集合國家部委、臨床專家及企業等多方力量,繪製中國進展期胃癌基因圖譜,揭示胃癌療效、預後分子標誌物。課題目的為:制定基於NGS的多基因Panel的國家標準提供確實且詳盡的科學依據;推動腫瘤多基因檢測大Panel的標準化臨床實踐;使更多胃癌患者獲益於胃癌精準治療技術,為推進胃癌個體化治療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  高華方研究員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執行主任高華方研究員為與會專家介紹了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計劃中心的具體工作職能內容,中國腫瘤基因圖譜計劃(以下簡稱「CGAC項目」)是由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牽頭,依託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在全國開展人類遺傳資源的共享及整合工作,切實提高國家人類遺傳資源整合的質量與水平,促進遺傳資源的高效利用,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和服務支撐。全國50餘家大型醫院參與CGAC項目,CGAC胃癌課題計劃招募1000例患者,通過項目實施建立標準流程,建立高通量資料庫和臨床檢測資料庫,推動腫瘤大Panel標準化的臨床實踐。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呂有勇教授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呂有勇教授針對腫瘤基因組、蛋白質組、腫瘤生物學等研究進展進行了介紹,同時以胃癌為重點介紹了與腫瘤侵襲、轉移有關的重要分子標誌物,並提示基因變異的高度異質性決定了腫瘤動態演化的複雜性。呂有勇教授指出,中國胃癌與西方胃癌的特徵突變基因存在顯著差異,提示可能與飲食和生活方式不同有關,胃癌的拷貝數變異的重要性可能會大於點突變。最後,呂有勇教授再次強調,臨床診療策略要尤其注意臨床問題背後的科學問題,促進理論與實踐、科研與臨床的密切結合,切實解決臨床階段尚未解決的難題,相信CGAC可以為腫瘤領域帶來更多的成果和突破。

中國科學院  牛北方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牛北方研究員作為美國癌症基因組圖譜計劃(以下簡稱TCGA)參與成員及腫瘤生物信息著名算法軟體MSIsensor開發者之一,就TCGA及中國人群胃癌數據進行了分析及比對,發現東西方胃癌的突變數目、突變基因及其突變形式具有顯著差異,中國胃癌患者的平均突變數目是西方胃癌的一倍以上,尤其以移框突變、沉默突變及缺失突變為著,東西方差異顯著的基因分別為TP53、RNF43、PIK3CA及MUC6、DST及MUC2等等。求臻醫學的腫瘤大Panel可以在中國胃癌患者中有很好的檢出率,並且在腫瘤突變負荷(TMB)、微衛星不穩定狀態(MSI)等檢測結果可以與全外顯子(WES)檢測有著非常優異的擬合程度,能夠很好的描繪中國胃癌患者的基因突變情況,解決中國胃癌患者的診療問題。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高靜副教授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高靜教授就CGAC胃癌課題的項目內容向與會專家進行了精彩匯報。高靜教授指出,本課題將在全國範圍內前瞻性招募1000例進展期胃癌患者,用下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平臺檢測患者的腫瘤組織及對照樣本,描繪中國人群胃癌分子圖譜,探尋中國人群胃癌臨床療效及預後的分子標誌物及遺傳易感基因分布情況。

求臻醫學高級副總裁  杜興暉

求臻醫學高級副總裁杜興暉表示,作為中國腫瘤基因圖譜計劃的承擔單位及本次啟動會的承辦方,求臻醫學誠摯的歡迎各位專家加入中國腫瘤基因圖譜計劃胃癌課題,參與繪製中國胃癌基因圖譜,相信在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的帶領下,多方攜手,中國腫瘤基因計劃將會成為中國踐行腫瘤精準診療之路的裡程碑事件,項目中前瞻性的數據可以幫助各位專家制定行業標準、指導臨床實踐、發表高水平文章,最終切實幫助解決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造福更多中國患者。



大會主席、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  沈琳教授

會議主席、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做大會總結:中國胃癌臨床實踐中還有諸多尚未解決的問題,例如現有資料庫主要來自於西方,用這樣的資料庫指導中國進展期胃癌治療,臨床實踐會產生偏差。為了更好地指導中國胃癌患者的臨床治療,繪製中國人群胃癌圖譜就顯得非常必要。中國腫瘤基因圖譜計劃由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牽頭,相信在求臻醫學的大力支持及參與專家的共同努力下,規範化的胃癌基因圖譜將很快得以實現,能夠幫助醫生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後提供有效指導,對於攻克胃癌這一中國高發的常見腫瘤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貢獻。


相關焦點

  • 腫瘤診斷 這個方法或比基因檢測更「靈光」
    視覺中國「即便《我不是藥神》中那款所謂『靶向神藥』的原型格列衛,患者使用5年後也會出現耐藥現象。」中國工程院院士、腫瘤病因學家程書鈞說,若干年來,人們希望以基因為線索「鉗制」腫瘤,似乎難以長效。「看到巨大的進步,以為腫瘤要攻破了,幾年後卻會發現這個方法有限。」
  •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今天(12月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 思賢科技受邀參與知識圖譜國家標準研討會暨團體標準啟動會
    7月22日,知識圖譜國家標準研討會暨團體標準啟動會以在線會議形式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標準院」)主辦,思賢科技受邀與來自知識圖譜領域相關開發商、系統集成商、用戶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61家單位的80餘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 中國啟動世界最大規模人類基因組計劃,將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斷,人類的生、老、病、死等都與基因有關。而基因組和基因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人類基因約有25000個,基因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把人體內這25000個基因的密碼解開,從而破譯人類的遺傳信息。此次基因組計劃,就是要繪製我們民族的基因圖譜。相關公司方面,據選股寶主題庫(xuangubao.cn)基因測序板塊顯示,艾德生物 主營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並提供相關的檢測服務。
  • ...西苑醫院「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分中心啟動會(GCP 培訓)啟動
    「京蒙幫扶」巡回醫療活動暨西苑醫院「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分中心啟動會(GCP 培訓)啟動 2020-08-02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啟動暨年度總結會舉行
    12月20日上午,由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立新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植物高光效迴路的設計與系統優化」項目啟動會暨年度總結會在開封順利召開。
  • Nature:腫瘤基因的定序計劃
    英國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學家,在最新出刊的自然 (Nature)雜誌上,刊載最新的一項研究報告結果顯示,該研究團隊的科學家,正進行一項大規模的基因解碼計劃,目標鎖定在 200個特定的腫瘤,範圍包括 500個特定的目標基因,超過二十五億個基因序列的規模。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啟動會召開
    11月17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面向腫瘤精準免疫治療的活體內活性氧自由基動態可視化定量檢測」啟動會以線上會議的方式召開。該項目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分析科學研究中心劉書琳研究員牽頭承擔。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院士出席並致辭。
  • 泰爾茂加速發展中國業務;阿斯利康啟動基層腫瘤創新中心項目 |...
    要聞必讀 1、泰爾茂借心臟醫療器械開拓中國市場 2、阿斯利康攜手跨領域合作夥伴啟動基層腫瘤創新中心項目 3、福瑞至與南加大藥院加速生命科學產業化進程 4、葛蘭素史克CEO或加入微軟董事會
  • DNA甲基化+消化道新型標誌物,探索消化道腫瘤防治新方向
    據統計,全球約50%的消化道癌症發生在中國。胃腸鏡是臨床消化道疾病篩查的金標準,但由於「侵入式」、「不舒適」等諸多因素,許多人不會主動接受胃腸鏡檢查,以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目前,我國約75%的胃癌被發現時已是中晚期,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低於30%。2020年11月12-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隆重召開。
  • 四川省中長期暨「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啟動會圓滿召開
    11月27日下午,四川省科技領導小組召開會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啟動四川省2021—2035年中長期暨「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
  • 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和阿波羅計劃並稱為三大科學計劃,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又一個偉大工程,被譽為生命科學的「登月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由美國科學家於1985年率先提出,於1990年正式啟動的。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我國科學家共同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 「青」聽中國聲音|2021北京泌尿腫瘤青年論壇暨泌尿腫瘤年終盤點
    2021年1月10日,由北京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主辦的「2021北京泌尿腫瘤青年論壇暨泌尿腫瘤年終盤點」以網絡+現場會議形式隆重召開。
  • "千人基因組計劃"鎖定高精度遺傳變異圖譜
    由中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協作組日前在深圳、倫敦和華盛頓同時宣布啟動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該計劃最終將得到一張精度很高而且覆蓋整個人類基因組的遺傳變異圖譜,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快地精確鎖定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點。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延續和發展,千人基因組計劃將成為基因組科學研究向臨床醫學邁進的重要轉折點。
  • Cell觀點文章|癌症登月計劃之人類腫瘤圖譜網絡的建立
    歐巴馬於2016年在國情諮文中宣布啟動癌症登月計劃2016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中提出啟動癌症「登月計劃」,旨在將「美國變成可以治癒癌症的國家」。在上世紀60年代,時任總統甘迺迪提出了「登月計劃」,在當時人們認為人類登上月球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最終人類實現了登上月球這一宏偉目標。
  • 北京腫瘤醫院院長:什麼樣的人要做胃癌篩查?
    導語 常規的檢查,比如CT、超聲、核磁共振,PET-CT、基因檢測等,都不能發現早期胃癌,最好的篩查就是胃鏡加活檢病理。 沈琳教授、主任醫師、博導、北京腫瘤醫院副院長 01
  • 銀豐基因精準與轉化醫學發展醫學暨腫瘤轉化專家研討會圓滿結束
    2020年9月20日,2020銀豐基因精準與轉化醫學發展論壇暨腫瘤轉化專家研討會在濟南銀豐華美達酒店圓滿落幕。值此盛會,銀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有幸參與其中,本次會議是由臨床腫瘤研學聯盟、銀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銀豐生物聯合主辦的面向臨床腫瘤醫生在腫瘤領域技術交流、學術交流、科研交流的學術盛會,會議現場座無虛席,與會人員的熱情高漲。
  • 腦科學日報|改善神經系統疾病的新技術;人類腫瘤圖譜網絡計劃
    1,Cell:人類腫瘤圖譜網絡計劃分享追蹤癌症的策略來源:生物通人類腫瘤圖譜網絡(Human Tumor Atlas Network,HTAN)計劃於2018年9月啟動,屬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資助的癌症登月計劃的一部分。這項計劃旨在利用一系列的單細胞圖譜來定義人類癌症發展過程中的關鍵過程和事件。
  • 中科院啟動「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預期4年完成
    日前,中國科學院宣布啟動該院重點部署項目「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研究包括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建立基因組健康檔案及針對重要慢性病的遺傳信號開展預警和幹預研究等。 中國精準醫學計劃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的交叉學科團隊。
  • 胃癌細胞增殖與相關基因的表達
    這些基因的突變在腫瘤的啟動、促癌以及進展階段具有重要意義,可引起正常胃黏膜上皮細胞轉化並具有無限增殖的特性,最終導致胃癌的形成。 1.1 c-myc基因。當某些抑癌基因存在或生長因子(如igf-1、l-2等)缺乏時,c-myc蛋白可促進細胞增殖,使細胞「永生化」,從而加速細胞增殖,引發腫瘤。研究指出c-myc蛋白隨著胃癌組織惡性轉化,其陽性率逐漸升高,在胃癌中陽性率最高,表明c-myc蛋白過渡表達與胃癌組織惡性轉化有密切關係,c-myc基因異常表達對胃癌凋亡起一個重要調控作用。 1.2 ras基因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