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啟動暨年度總結會舉行

2021-01-09 河南大學新聞網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匡廷雲院士點評

校長宋純鵬致辭

副校長王學路主持開幕式

河南省科技廳社會發展科技處副處長劉軍講話

「植物高光效迴路的設計與系統優化」項目負責人張立新教授匯報

又是一年歲末已至,又是一年碩果盈枝。12月20日上午,由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立新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植物高光效迴路的設計與系統優化」項目啟動會暨年度總結會在開封順利召開。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匡廷雲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所副所長路鐵鋼研究員,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院長劉春明教授,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林宏輝教授,中國科學院藻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承才研究員,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譚保才教授,華南師範大學彭長連教授等專家蒞臨指導。河南省科技廳社會發展科技處副處長劉軍,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財務處副處長、項目財務專家張嶼等領導出席本次會議。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副校長王學路,科學技術研究院負責人,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相關領導和部分師生等百餘人參會。第一階段開幕式由王學路主持。

「儘管室外天寒地凍,但是諸位領導專家的蒞臨指導,使得室內溫暖如春,心情格外愉悅。」宋純鵬致歡迎詞。他代表學校向與會的各位專家表示誠摯歡迎,向科技部對本項目的立項表示由衷感謝,對專家、學者長期以來對學校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誠摯謝意。在向與會專家學者介紹河南大學的厚重歷史與發展現狀後,宋純鵬表示,我校作為牽頭單位承擔項目的實施任務,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今後將切實落實項目法人單位責任,對項目進行制度化管理,做好項目的組織管理,嚴格落實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和財務管理制度,做好項目開展的各項保障工作,為高水準、高質量地完成項目預定目標創造必要條件。他希望與會領導專家為本項目的執行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為進一步凝練科學目標、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學科前沿問題而多提供科學指導。希望學校項目組倍加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認真聽取與會專家的真知灼見,為項目的執行做好科學規劃,全面提升學科建設水平,推動一流學科建設,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劉軍代表河南省科技廳向張立新教授及其課題組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河南大學能夠牽頭承擔此類項目,證明了學校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辦學水平。省科技廳將在科技資源配置方面全力支持學校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培育標誌性科研成果。希望河南大學搶抓機遇、發揮優勢,為提升河南省農業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服務國家糧食核心區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希望項目主持單位河南大學、各參與單位以此次項目啟動會為起點,強化主體責任,做好項目的監督與管理,加強溝通與交流,互學互鑑,優化研究方案,更加科學、合理、高效地完成項目任務。

張嶼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經費管理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項」為題,分別從經費管理的政策依據、經費使用的原則、經費使用的重點內容、經費預算調劑、項目綜合績效評價、常見問題等方面,對專項經費使用進行了詳細解讀。

王學路在主持開幕式時表示,學校將對此項目的團隊建設、平臺研究、學術交流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助力國家合成生物學前沿技術的高水平發展。

第二階段,「植物高光效迴路的設計與系統優化」項目啟動會暨年度總結會由項目負責人張立新教授主持。

張立新從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學、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總體研究目標、考核指標、進度安排、組織實施方案等方面入手,就項目的研究基礎、研究構架、研究思路等向大會作簡要匯報。

基於以上研究基礎與進展,項目組從「新型光能吸收和電子傳遞線路構建」「光合作用高光逆境高效運行模塊挖掘與重構」「C4植物高光效調控網絡與碳代謝迴路優化」「高光效C3植物底盤的設計及優化適配」等四個方面著手研究,這也是項目的四個子課題。子課題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植物所林榮呈教授、山東農業大學盧從明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張治國教授、河南大學特聘教授呂丹丹等分別從主要研究內容、考核指標及評測手段、參與單位及任務分工、工作進展、預期亮點成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在接下來的專家評議階段,匡廷雲、張承才、劉春明、譚保才、路鐵剛、林宏輝、彭長連等專家組成員對此項目獲得立項表示祝賀,對此項目及子課題的實施方案進行了肯定與點評,提出了相關建議,並形成了專家組論證意見。最後,匡廷雲作總結髮言。她說,「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作為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之一,其研究將對國家卡脖子的重大科學問題和技術瓶頸的突破具有重要意義,希望項目全體成員奮力攻堅,高質量完成此項目的預期目標。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植物高光效迴路的設計與系統優化」項目啟動會暨年度總結會的順利召開,標誌著項目實施工作正式啟動。此項目由河南大學牽頭,參與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華南農業大學等5家單位,項目總預算1920萬元,2020年成功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我國科技體制中最高級別的項目類別之一,是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此項目積聚我國在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學領域已做出重要貢獻的優勢隊伍,進行資源整合,開展協同攻關。重點研究光合作用高光效的分子機理及其調控機制等相關重大科學問題,通過基因線路的設計、合成與改造從而構建高效光合作用新體系,推動國家光合成生物學的理論創新和技術發展。

相關焦點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高效生物產氫體系的...
    11月17日,由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立雲特聘研究員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高效生物產氫體系的設計組裝」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召開。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生命科學與前沿技術處處長王德平、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院士出席並致辭。
  • 中國啟動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率先啟動
    中國科學技術部16日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研發專項指南。在59個重點專項中,「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率先啟動。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從2014年底全面啟動,旨在解決制約中國科技計劃引領帶動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重大問題。
  • 中國氣象局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 日前,由中國氣象局科研業務單位牽頭實施的24項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已陸續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整合而成,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突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的技術瓶頸。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重要深海藥源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產生體系...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重要深海藥源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產生體系構」啟動金羊網  作者:李鋼 徐曉璐  2020-05-06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通訊員 徐曉璐
  • 68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匯總
    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指南已陸續公布。據動源君初步統計,截至6月2日,已發布指南(徵求意見)的專項(含定向)43個,其中6月1日新徵求意見的「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 為2020年新增專項,至此,2015年啟動專項試點以來的重點專項數達到68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CO2高效合成重要化學品新技術」項目實施方案...
    」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專項辦」)在北京聯合組織召開了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暨啟動會,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領導,項目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項目諮詢專家組和財務專家,項目牽頭單位及參與單位科研管理部門代表、課題負責人和骨幹成員,總體專家組組長和責任專家,以及專項辦相關成員約5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啟動會召開
    11月17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面向腫瘤精準免疫治療的活體內活性氧自由基動態可視化定量檢測」啟動會以線上會議的方式召開。該項目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分析科學研究中心劉書琳研究員牽頭承擔。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院士出席並致辭。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新聞—科學網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針對事關國計民生需要長期演進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重大國際科技合作,按照重點專項的方式組織實施,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研發布局和協同創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 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 附清單
    「 合成生物學 」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合成生物學以工程化設計理念,對生物體進行有目標的設計、改造乃至重新合成。「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總體目標是針對人工合成生物創建的重大科學問題,圍繞物質轉化、生態環境保護、醫療水平提高、農業增產等重大需求,突破合成生物學的基本科學問題,構建幾個實用性的重大人工生物體系,創新合成生物前沿技術,為促進生物產業創新發展與經濟綠色增長等做出重大科技支撐。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冰雪項目交互式多維度...
    2019年12月23日,由北京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冰雪項目交互式多維度觀賽體驗技術與系統」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大學靜園五院舉行。他希望在以冬奧會為代表的重大國際賽事中充分展示並推廣我國在相關領域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進一步擴大中國科技的國際影響力。
  • 「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啟動
    8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項目——「三大洋相互作用機制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啟動會暨年度進展交流會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吳國雄、陳大可、王會軍等院士專家受邀參會。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航空地球物理勘探...
    2017年11月8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航空重力測量技術裝備研製」、「直升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航空磁場測量技術系統研製」和「典型覆蓋區航空地球物理技術示範與處理解釋軟體平臺開發」4個項目的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京召開,這標誌著「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方向項目已全面啟動。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CO2礦化利用固廢關鍵技術與萬噸級工業試驗...
    」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在成都聯合組織召開了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暨啟動會,四川大學、四川省科技廳高新處負責人等,項目諮詢專家組和財務專家,項目牽頭單位及參與單位科研管理部門代表、課題負責人和骨幹成員,總體專家組組長和責任專家,以及專項辦相關成員約4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新元古代古大陸重建與原型盆地分布預測研究」項目啟動
    10月7日-8日,由同濟大學牽頭承擔、楊風麗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負責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新元古代古大陸重建與原型盆地分布預測研究(編號:2016YFC0601000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及示範」啟動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及示範」啟動 來源: 水保所 科研院 作者: 王兵 王磊 發布日期: 2016-11-10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所李漢傑團隊獲批2020年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2020年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的立項結果,全國共有14項項目獲得立項。
  • 西北大學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近日,由西北大學牽頭,南京工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蘇州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人造蛋白合成的細胞設計構建及應用」啟動會暨年度匯報會在太白校區召開。
  • 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年度工作總結會召開
    1月3日,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2019年度工作總結會議,實驗室主任康振生院士、全體固定研究人員、實驗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科研院、發改處、「雙一流」辦、實驗室安全與條件保障處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副校長錢永華出席會議並致辭。
  • 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等7個重點專項...
    為落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任務,充分發揮專家在專項過程管理中的作用,保障專項任務順利實施,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於2018年5月9日在北京召開「納米科技」等7個重點專項的總體專家組成立大會。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自旋波電子學物理、材料與器件」啟動會在北京...
    2016年10月3-4日,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俞大鵬院士牽頭,北京大學、南京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自旋波電子學物理、材料與器件」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召開。北京大學王傑副校長、科學研究部周輝部長應邀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