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4日,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俞大鵬院士牽頭,北京大學、南京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自旋波電子學物理、材料與器件」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召開。
北京大學王傑副校長、科學研究部周輝部長應邀出席了會議。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於笑瀟、吳根處長代表項目管理部門出席會議並指導項目啟動的相關工作。王傑首先代表項目承擔單位北京大學熱烈祝賀該項目的正式啟動,對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並表示北京大學將從方方面面對該項目予以應有的支持和配合,預祝項目組取得重大研究突破。周輝對該項目予以厚望,並表示北大科研部將積極配合項目組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項目專家組成員由校內外15位著名的專家學者組成,包括夏建白院士、李樹深院士、沈保根院士、劉明院士、歐陽頎院士、黃如院士、龔旗煌院士,以及王玉鵬研究員、沈健教授、趙建華研究員、韓秀峰研究員、夏鈳教授、肖江教授等。與會專家們對項目給予了專業指導和中肯建議。
會議現場
項目負責人俞大鵬院士代表項目組對項目作了總體匯報,張懷武教授、廖志敏副教授、何亮教授和慄佳研究員分別匯報了各個課題組的人員組成、項目內容和研究方案、技術路線、年度任務和指標等。與會人員圍繞項目的具體內容進行了熱烈發言和深入討論。
與會專家對項目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本項目既有前沿的基礎研究又有強大的應用背景,新穎前沿,現有基礎好,在自旋電子探測手段上獨具特色。與會專家還就下一步在如何高質量完成項目任務、如何體現自身優勢走在世界前沿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專家們建議:加強與自旋波理論研究人員的合作,除了YIG體系外探索新的自旋波電子材料,圍繞國家需求做出有顯示度的工作。項目組成員認真聽取了專家意見和建議,俞大鵬院士表示,項目組將充分吸收專家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研究方案,細化研究制度,建立課題組間的交流機制,保證圓滿完成項目任務。
與會人員合影
項目簡介:
自旋波是在磁有序材料中電子自旋進動的集體傳播過程,具有無熱耗散、非歐姆接觸、極高工作頻率範圍、容易實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磁子超流等宏觀量子效應等優點。基於自旋波的信息傳輸、邏輯計算有可能成為後摩爾時代信息傳輸、處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自旋波電子學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潛力,在自旋波物理、材料和器件上的突破將有可能催生低能耗、可重寫、高頻率的自旋波計算機的誕生。本重點研發項目屬於「量子調控-量子信息」專項、「新型磁性材料、磁結構和自旋電子學」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重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尋找適合於研究自旋波電子器件的極低阻尼係數、低損耗磁性絕緣體/半金屬及異質結材料、拓撲材料以及二維材料、反鐵磁材料、磁電耦合材料等新材料;2、研究自旋波的激發、傳播、幹涉、探測,包括自旋波的多場激發與調控、幹涉、相位調控,特別是自旋波傳播速度與弛豫長度探測等本徵性質;利用增強的SOC效應通過外電場激發和操控自旋波;3、研究磁微結構中的磁疇、磁渦旋、司格明子等自旋波動力學問題;通過應變調控磁彈耦合、自旋軌道耦合;製備自旋波平面波導、自旋波天線、自旋波邏輯器件、存儲器等器件;4、建立建全自旋波全電學探測、矢量網絡分析系統、元素與時間分辨的微區布裡淵光散射譜(BLS)、原子分辨的EMCD譜、球差矯正的洛倫茲成像技術、渦旋電子學等自旋表徵手段。
編輯: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