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基催化乙炔法合成氯乙烯的萬噸級工業試驗通過鑑定
11月17日,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金屬高效利用與替代的納米催化材料」、中國科學院「精細化工綠色化的若干變革技術與產業示範——有毒催化劑的替代技術及產業化」和中國科學院新材料產業基金重點部署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銅基催化劑在萬噸氯乙烯工業性試驗裝置中應用項目」在山東德州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CO2高效合成重要化學品新技術」項目實施方案...
2018年8月30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重點專項「CO2高效合成重要化學品新技術」項目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和高技術中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
-
我國破解油頁巖工業固廢利用難題
開發和利用油頁巖半焦成為煤企等工業行業的關注焦點。據介紹,這家企業每年要產生約60萬噸油頁巖半焦。如果不解決好油頁巖半焦的處置問題,會影響油頁巖的開採利用,制約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工業生產的發展,工業固廢數量日益增加。不僅如此,工業固廢種類繁多,成分複雜,處理相當困難。
-
科學家首次研發出二氧化碳礦化發電技術
「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工業原料進行礦化利用製取各種化工產品,是二氧化碳減排的一種新策略。」謝和平表示,儘管此前,地質封存也是大規模處理二氧化碳的策略之一,且已經在全球不同地區均進行了示範性研究,但人們更應注重對二氧化碳開發利用的研究探索。 記者了解到,所謂「二氧化碳礦化發電」,就是將二氧化碳礦化過程中產生的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
-
2017中國林科院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3項
近10年來,完成清潔製漿、木質纖維材料、食用菌等木質資源利用領域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00餘項,開發了木質資源利用關鍵技術與新產品,轉化科技成果200餘項。,重點研發濱海灘涂溼地恢復及功能提升技術,以及濱海灘涂溼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及生態服務-生態產業一體化開發技術,並研發濱海灘涂溼地綜合整治和利用技術體系。
-
中科院發布「潔淨能源」專項最新成果 完成萬噸級工業試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11月26日,中科院在北京發布該院「變革性潔淨能源關鍵技術與示範」A類戰略先導專項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合成氣制高碳醇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該成果同日在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中國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萬噸級工業試驗
,近期已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萬噸級工業試驗,並於26日傍晚在北京通過科技成果鑑定。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這一重要催化劑研發已列入中科院「變革性潔淨能源關鍵技術與示範」A類戰略先導專項重大科技任務「合成氣制混合醇聯產柴油萬噸/年級工業示範」項目,其階段性研究成果「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最新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新型催化劑獲授權發明專利
-
首屆全國氧化鋁行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論壇在京舉行
論壇圍繞貫徹綠色循環發展國家戰略、促進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先進技術及應用方向、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政產學研跨界合作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技術創新優秀企業代表、北京金亞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首席技術官張勇作了題為《綜合利用赤泥生產巖棉工藝技術成果》的創新專題報告。他重點介紹了其研發團隊與國家級專業實驗室、國內頂尖科研院所專家學者歷經多年合作攻關,成功研發的「綜合利用赤泥生產巖棉工藝技術」在技術創新性、赤泥再利用情況、產品質量,及經濟社會價值等方面的核心優勢,以及未來的產業構想。
-
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京召開 金亞潤工業固廢處理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出席會議的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企業家等與會代表,圍繞「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培育科技創新體系新格局新優勢」主題,就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科技資源優化配置、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科技創新發展以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熱點交流探討、思維碰撞、智慧交流。
-
積存超600億噸 循環利用梗阻多……工業固廢如何走出「埋埋埋」尷尬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受上下遊產業鏈銜接不暢、技術研發創新能力不強、產業規模效應不顯、相關標準體系不完善等多種因素影響,循環經濟「不經濟」的問題仍是制約固廢綜合利用的「腸梗阻」,亟待化解。一年超33億噸 工業固廢隱患重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0.92億噸,到2017年已增加到33.16億噸。
-
「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廢線路板多組份協同利用與定向分離技術...
2019年3月5日,由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廢線路板多組份協同利用與定向分離技術」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人工影響天氣技術集成綜合科學試驗與示範應用」啟動
來源:中國氣象新聞網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周旭 戴豔萍報導9月2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人工影響天氣技術集成綜合科學試驗與示範應用」 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專家論證會在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徐祥德以及相關領域近50位專家學者圍繞項目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和項目實施方案等展開研討。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於我國資源特性的海洋能高效利用創新技術...
8月14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2018年立項項目「基於我國資源特性的海洋能高效利用創新技術研發」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 會上,項目牽頭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院士在致辭中表示,項目研究不僅要在理論上創新,還要解決核心關鍵技術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各參與單位通力合作,圓滿完成項目工作。
-
關於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汙染成因與治理技術「等3個重點專項...
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科技部 財政部關於改革過渡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科發資〔2015〕423號)、《關於組織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CO2合成重要化學品:開闢CCUS高效利用新途徑
CO2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是煤炭實現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徑之一,是我國踐行低碳發展戰略的重要技術選擇。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重點專項支持下,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牽頭的「CO2高效合成重要化學品新技術」項目通過催化劑開發、反應器設計及系統集成創新,開發了以CO2與高能物質環氧乙烷為原料合成碳酸乙烯酯,再分別經醇解生產碳酸二甲酯聯產乙二醇、加氫生產乙二醇聯產甲醇的高值化利用技術路線
-
我國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現狀及問題分析(附:9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
按照我國的分類標準,在我國固體廢物一般分為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固體廢物、醫療廢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四個大類,其中工業固體廢物由於其成分複雜、危害性大等影響,成為固廢處理行業的重點關注領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年鑑數據,我國工業固廢年產生量已經連續多年超過30億噸。
-
CO2捕集、固定與利用(CCUS)技術之研發全景瞭望
近年來,將二氧化碳封存和固定一直是學者們努力的方向和研究重點,並試圖為實現更加徹底高效的碳捕獲和封存引入新的方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與利用(CCUS)。國際能源署(IEA)曾表示,要實現升溫不超過2 ℃的目標,CCUS技術需要在2015—2020年貢獻全球碳減排總量的13%。下圖是的主要CCUS技術的示意圖,包括CO2捕獲、儲存、利用(直接使用)和轉化為化學品或燃料。
-
「863」計劃項目專家組視察「高粘度快速發酵生產燃料乙醇技術研究...
1月16日,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生物質高效轉化與生物煉製」監督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在生物能源與生物基產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和項目總負責人馬隆龍研究員的帶領下,來到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位於四川省資中縣的銀山鴻展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產業化示範現場,視察項目課題「高粘度快速發酵生產燃料乙醇技術研究」開展的萬噸級規模甘薯燃料乙醇產業化示範情況。
-
徵求意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
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文件要求,現將「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和H2O/CO2混合工質熱力...
西安交通大學與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重點專項辦公室於2018年3月14日在西安聯合召開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和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