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製基因圖譜 意義重大深遠

2021-01-19 OFweek儀器儀表網

  成功繪製出腦瘤分布圖譜

  近日,在利物浦舉辦的英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癌症(NCRI)會議上,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闡述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發現,研究者發現了一種新型蛋白,該蛋白可以幫助清晰地繪製出腦瘤的邊緣圖譜,這樣研究人員就可以利用磁共振成像進行掃描來進行深度研究。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闡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這或將幫助改善科學家們對患者腦瘤圖譜的繪製,也幫助臨床醫生們進行更加有效的療法來治療癌症患者。清楚地繪製腦瘤邊緣的情況對於患者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及放療治療非常關鍵,本項研究成果將幫助科學家們利用新型成像技術來成功移除腫瘤,從而治療患者並且降低患者的癌症復發。

  科學家繪製世界最大蛋白質圖譜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上萬種新的蛋白聯結,約佔蛋白聯結總量的四分之一。為了揭示蛋白質是如何構建細胞與機體,來自多個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篩選了不同生物的細胞,這些細胞從變形蟲到蠕蟲到老鼠到人類,來源十分廣泛。

  如今這項裡程碑式的研究收集了九個物種分子機器的信息,分別包含了麵包酵母、阿米巴蟲、海葵、蒼蠅、蠕蟲、海膽、青蛙、老鼠和人類,並由此可以繪製出一個生命樹圖。這個新的圖譜將蛋白質結合體數目擴大到已知的十倍有餘,並可以讓我們觀察到它們如何隨著時間進行進化的。

  繪製登革熱病毒圖譜

  每年大約有3.9億人感染登革熱病毒,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會有發熱、頭痛或關節痛症狀,但有50萬人受潛在的生命併發症威脅,包括出血、休克。目前還沒有疫苗可以預防登革熱病毒。劍橋大學動物系的研究人員LeahKatzelnick表示,「驚訝的是我們不僅看到了已知四種登革熱病毒之間的差異有多大,我們還看到了每種登革熱病毒之間的差異有多大。這意味著登革熱流行病學中心的假設(抗原差異的重要性)得搬回到桌面上。」

  劍橋大學動物學教授DerekSmith補充道,本研究給人類對登革熱病毒有一個新的認識。如今我們可以回答為什麼登革熱病毒第一次感染是輕微的,但第二次感染卻危及生命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表示,描繪全球登革熱病毒的演變對了解目前疫苗的保護性相當重要。未來,可幫助我們確定將哪些病毒株包含在哪些疫苗的計劃中,同時有助於人類對這種病毒演變的跟進。

  對生物的基因進行鑑定,以此測定它的染色體上的特定位置,然後用圖示的方式把它表示出來

相關焦點

  • 南林大教授10年研究 繪製我國首例林木基因圖譜
    2009年,他選擇回到了自己的母校,開始致力於解開中國林木基因的密碼,並成功繪製出了楊樹基因圖譜,這也成為我國首例「林木基因圖譜」,在節能減排、生物質新能源開發等領域意義深遠。  上月,尹佟明被評為「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星」。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林木遺傳育種研究,國內外都還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我更想為自己的祖國多做貢獻。」
  • 基因表達圖譜繪製
    基因表達圖譜繪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3:04:43 德國亥姆霍茲協會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Nikolaus Rajewsky和以色列希伯來大學Nir
  • 基因研究院稱:個人繪製基因圖譜需近千萬元
    全球首個黃種人基因圖譜在第九屆高交會上揭開神秘面紗後,迅速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昨日,成功繪製出該圖譜的華大基因研究院再次傳出一條爆炸性消息:只要你花費999.9萬元人民幣,將可以收到一份你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圖譜和詳細的相關分析報告。這筆錢的60%用來測繪出資者的基因圖譜,40%將捐助到中國基金健康事業。
  • 韓國人繪製出最連續人類基因圖譜,解讀基因的奧秘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韓國基因測序公司Macrogen近日合作發表研究,完成了目前最連續的韓國人基因圖譜繪製。Jeong-Sun Seo教授的團隊綜合運用PacBio單分子測序技術、Bionano單分子光學圖譜等方法,填補了大量傳統測序中存在的基因序列缺口,成功繪製迄今最連續的人類基因組圖譜。
  • 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2000年6月26日,英國首相布萊爾與美國總統柯林頓通過衛星聯合宣布,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圖譜已經繪製完成,與此同時,中、法、日等國科學家也宣布了這一消息,最後的基因圖將於2003年向世人公布。   基因只佔人類DNA的很小一部分,但卻代表著人類基因組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42:53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Cole Trapnell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今天(12月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 繪製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
    中國水科院黃海水產所等
  • 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成功繪製
    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團隊、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
  • 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漁業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漁業功能實驗室」)陳松林研究員團隊、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
  •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世界首個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3月18日,中山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石斑魚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這是中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圖譜的建立,對建立魚類性別控制的生物技術途徑和揭示整個脊椎動物性別決定機制的形成及進化途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 Science | 繪製SARS-CoV-2的S蛋白三聚體糖基化圖譜
    所以識別糖基化對病毒病理學和疫苗設計具有深遠影響。  糖基化位點的數量,伊波拉病毒有8-15個,流感病毒有5-11個,C肝病毒有4-11個,HIV有20-30個【2】。而SARS-CoV-2的S蛋白共有至少66個糖基化位點,這可能會給疫苗的研髮帶來困難。
  • 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成功繪製—新聞—科學網
    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魚)       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團隊、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
  • 黃海水產所等單位完成鞍帶石斑魚基因圖譜繪製
    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團隊、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
  • 惡性腦腫瘤基因圖譜全版圖完成繪製
    該研究首次發現了兩種新的膠質母細胞瘤分子分型,從而完成了TERTpWT-IDHWT(TERT啟動子野生型-IDH野生型)膠質母細胞瘤基因譜的繪製。該突破性發現有望開發針對致死性腦腫瘤的靶向療法,令更多患者受益。
  •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毛白楊基因組序列框架圖
    北京林業大學的科學家們選用百年古樹作為測序的樣本,利用最新的全基因組鳥槍法測序和拼接策略,繪製完成了毛白楊的基因組序列圖譜,標誌著毛白楊分子育種進入基因組時代。 在「985」平臺建設資金支持下,北林大林木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專家們用短短的6個月完成了這一開創性的研究。
  • 剛解鎖石斑魚基因精細圖譜,島城科學家又破譯大毛蛤「基因天書」
    據悉,近年來青島在水產養殖領域的基因研究走在了全國前列,除了鞍帶石斑魚,先後完成了牡蠣、半滑舌鰨、褐牙鮃、扇貝、花鱸五大養殖海鮮的基因圖譜繪製。產業擴大但質量下降 破譯基因組意義重大日前,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貝類產業技術體系等項目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王崇明研究員團隊、楊愛國研究員團隊與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赫爾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Umberto Rosani博士等合作,成功破譯魁蚶基因組,研究成果於7月9日正式發表在GigaScience
  • 揭秘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過程(組圖)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上海科學家繪製出水稻泛基因組圖譜 基因"導航地圖"助力提升水稻產量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繪製出水稻泛基因組圖譜 基因「導航地圖」助力提升水稻產量  畫一個人的特徵容易,要畫一群人的特徵,就難了。基因組研究也是如此。儘管國際水稻基因組計劃早在2002年就獲得了水稻「日本晴」的精細基因圖譜,可水稻有數千個品種,「日本晴」又怎能以偏概全?
  • 水稻全基因組DNA腺嘌呤甲基化圖譜被繪製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谷曉峰課題組繪製了全基因組腺嘌呤甲基化修飾圖譜,並發現其參與生長發育、光合作用、逆境適應等生物學功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培育高產、穩產、優質等綜合性狀優良的水稻品種是科學研究和生產中的重大需求。作為兩個主要亞種,秈稻和粳稻具有不同的農藝性狀,相對而言秈稻產量較高,粳稻食用品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