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全基因組DNA腺嘌呤甲基化圖譜被繪製

2021-01-13 中國日報網

DNA腺嘌呤甲基化是近年來逐漸在多細胞生物中揭示的一類新表觀遺傳修飾,在多個方面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而目前在植物尤其是農作物上的研究及了解很少。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谷曉峰課題組繪製了全基因組腺嘌呤甲基化修飾圖譜,並發現其參與生長發育、光合作用、逆境適應等生物學功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培育高產、穩產、優質等綜合性狀優良的水稻品種是科學研究和生產中的重大需求。作為兩個主要亞種,秈稻和粳稻具有不同的農藝性狀,相對而言秈稻產量較高,粳稻食用品質更好。

「在決定水稻綜合性狀的因素中,表觀遺傳修飾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鑑定全基因組表觀修飾位點和調控網絡是培育優良品種的基礎。」谷曉峰向《中國科學報》介紹。

近年來,谷曉峰課題組和合作者經過持續深入的研究,建立了系統的表觀遺傳技術體系和平臺,揭示了DNA 腺嘌呤甲基化重要位點和調控基因等多個創新性成果。

這次發表的成果,以水稻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中應用廣泛的粳稻「日本晴」和秈稻「93-11」為研究材料,繪製了全基因組腺嘌呤甲基化修飾圖譜,分析發現「日本晴」和「93-11」基因組中的大多數腺嘌呤修飾的基因是蛋白編碼基因。

研究人員將腺嘌呤修飾基因與轉錄組基因表達數據進行關聯分析,結果表明腺嘌呤甲基化與水稻中活躍表達的基因相關聯,其調控基因分布在重要的生物學途徑,參與營養生長、光合作用、逆境適應等生物學功能。

溫度脅迫是影響水稻產量的主要因素,秈稻和粳稻具有不同的適應脅迫的能力。該研究發現,「日本晴」和「93-11」的腺嘌呤修飾在熱激和冷脅迫條件下參與脅迫反應響應,含量變化明顯,顯示腺嘌呤甲基化可能是一個響應環境脅迫的敏感表觀標記。

谷曉峰表示,該研究還大幅度提升了「日本晴」和「93-11」基因組的組裝質量和注釋準確度,可為基因序列分析、功能預測及研究提供基礎,並對高質量水稻基因組的組裝具有指導意義。

和目前常用的「日本晴」和「93-11」基因組相比,新基因組Contig N50分別提升了2.2倍(NIP-BRI)和460倍(93-11-BRI);NIP-BRI基因組中的gap數目從905減少到18個,而93-11-BRI基因組中的gap數目從54600減少到65個;NIP-BRI和93-11-BRI基因組校正了215和9843個基因注釋錯誤。

該研究結果為水稻功能基因組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提供了更完善的基因組和表觀遺傳信息,對水稻產量等重要農藝性狀的定點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記者王方)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發布
    DNA甲基化是最早發現的基因表觀修飾方式之一,在維持染色體結構、X染色體失活、基因印記和腫瘤的發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北京基因組所發現RNA m6A選擇性甲基化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所級中心生物信息室宋述慧課題組,研究發現了RNA的選擇性甲基化現象,並探索了其可能的產生機制。   科研人員採用m6A-seq技術進行了水稻愈傷與葉片兩個不同組織全轉錄組m6A的深度測序,並利用自主開發的軟體MeRIP-PF鑑定和繪製了水稻的首個m6A
  • 上海科學家繪製出水稻泛基因組圖譜 基因"導航地圖"助力提升水稻產量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繪製出水稻泛基因組圖譜 基因「導航地圖」助力提升水稻產量  畫一個人的特徵容易,要畫一群人的特徵,就難了。基因組研究也是如此。儘管國際水稻基因組計劃早在2002年就獲得了水稻「日本晴」的精細基因圖譜,可水稻有數千個品種,「日本晴」又怎能以偏概全?
  • 中國科學家首次構建豬脂肪和肌肉DNA甲基化圖譜
    由四川農業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主導,中、美、英、加等四國共12個單位的50多位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豬脂肪和肌肉組織的基因組甲基化圖譜》,22日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自然-通訊》上發表。
  • 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本報記者 馬愛平   日前,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已繪製完成,該基因組覆蓋約為16.9億鹼基,包含52610個功能基因,功能基因數目是大多數硬骨魚類基因數目的兩倍。
  • 綜述:水稻的表觀遺傳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圖譜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糧,在漫長的進化與馴化的過程中,人們積累了豐富的水稻遺傳與種質資源。近年來隨著粳稻(日本晴)和秈稻(93-11)品系全基因組序列及3000份水稻品種基因組信息的釋放,科學家在探索水稻複雜農藝性狀的分子機制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而表觀遺傳調控在其中佔據了重要一席。
  • 中國科學家繪製成首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2007-10-12 08:45:5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彭勇   中國科學家11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科學網—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構建成功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 通訊員全志武)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完成了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
  • 蒙古族人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11年12月19日,由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開展的第一個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工作已經完成。科學家們將此圖譜譽為「天驕一號」,這標誌著我國的人類學、民族學、人類遺傳學及醫學健康研究進入基因組水平。    基因採樣的成年蒙古族男子系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34代孫,具有完善的家族系譜記錄,且沒有和外族通婚史。科學家們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採取了從頭測序和重測序兩種方法分別獲得全基因組序列。
  • 昆明植物所雙子葉胚乳型種子基因組DNA甲基化研究獲進展
    昆明植物所雙子葉胚乳型種子基因組DNA甲基化研究獲進展 來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5-06   今日/總瀏覽:4/3206
  • 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國際領先
    水稻不僅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由於其基因組較小且與其他禾本科作物基因組存在共線性,以及具有成熟的高效遺傳轉化體系,已成為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的模式植物。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的成果將輻射和帶動其他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引領作物現代育種的技術前沿。
  • 海洋所科研人員繪製完成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於繪製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誌著基於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譜標準。近年來,我國的海水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 科學網—我國科研人員成功構建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穀子遺傳連鎖圖 【科學網 高長安 全志武報導】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聯合成功完成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這些特性使穀子能夠成為基因組分析和研究的一個很好的新的模式作物。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新一代測序技術對一株來自中國北方的穀子品系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和從頭組裝,獲得了穀子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組裝得到的基因組大小約為423Mb,N50達到了1.0Mb)。通過基因組注釋和分析發現,穀子基因組中的重複序列約佔整個基因組的46%,大約含有38,801個蛋白質編碼基因。
  • 中國科研人員繪製完成民豬首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原標題:中國科研人員繪製完成民豬首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新華網哈爾濱11月7日電(記者王建、潘祺)7日,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業大學共同組建的科研團隊對外宣布,已完成民豬的全基因組從頭測序工作,並成功繪製民豬的首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專家表示,這有利於更好地保證中國豬品種的多樣性。
  • 2013諾獎大熱門之DNA甲基化亮點薈萃研究
    【3】Nature:科學家繪製出了人類基因組的動態DNA甲基化圖譜10年前,科學家宣布結束人類基因組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科學家對四種鹼基: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以及胸腺嘧啶的研究,對這些鹼基的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鑑別出編碼人類基因組的25000個基因的功能,但是隨著時間逝去,研究依然沒有獲得突破性的進展。
  •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 | 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
    水稻不僅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由於其基因組較小且與其它禾本科作物基因組存在共線性,以及具有成熟的高效遺傳轉化體系,已成為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的模式植物。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的成果將輻射和帶動其他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引領作物現代育種的技術前沿。
  • CRISPR-Cas9引導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捕獲DNA
    CRISPR-Cas9引導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捕獲DNA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23:55:18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ennifer A.
  • ...中德科學家繪製單子葉植物水稻首個根組織單細胞解析度轉錄組圖譜
    2011年,Nicholas等人開發了單細胞基因組測序技術發了單細胞基因組測序技術;2013年,湯富酬教授課題組開發出了單細胞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檢測技術(scRRBS)。之後,研究人員進一步開創了單細胞Hi-C、單細胞ChIP-seq、單細胞ATAC-seq技術等。2013年,Nature Methods發表了社論文章,單細胞測序技術成為當年度最受關注的技術。
  • 揭秘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過程(組圖)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RNA m6A選擇性甲基化機制獲進展
    M6A(N6-methyladenosine,6-甲基腺嘌呤)是真核生物mRNA內部序列中最常見的一種甲基化修飾,同時受到甲基轉移酶(METTL3,METTL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