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首次構建豬脂肪和肌肉DNA甲基化圖譜

2021-01-15 中國網

    由四川農業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主導,中、美、英、加等四國共12個單位的50多位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豬脂肪和肌肉組織的基因組甲基化圖譜》,22日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自然-通訊》上發表。

    該研究首次構建了豬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組織的DNA甲基化圖譜,為預防人類肥胖疾病的發生和促進豬肌肉生長和脂肪沉積這一重要經濟性狀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表觀遺傳學基礎。該研究對促進豬作為人類肥胖疾病研究的理想模式動物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肥胖是引發多種疾病的元兇,已成為世界五大流行性疾病之一。預計到2030年,全球大約有58%的成年人可能成為「胖子」,並且世界衛生組織聲稱每年至少有280萬成人死於超重或肥胖。

    論文的第一作者——四川農業大學李明洲副教授談到:「僅依靠DNA序列信息並不能全面地解析肥胖的致病機制。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修飾的一個重要機制,在肥胖發生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豬是最接近人類的模式動物,研究人員選取了中外三個不同豬種(長白豬、藏豬和榮昌豬),從豬的不同部位分別採取了8種脂肪組織和2種骨骼肌組織,隨後進行基因組範圍內的DNA甲基化分析,共獲得1381G的海量數據,成功繪製完成了豬的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

    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華大基因項目負責人吳紅龍指出:「我們發現啟動子中不同甲基化區域能夠抑制一些已知的肥胖基因和新基因的表達,與肥胖相關表型的變異密切相關。此外,我們還發現肌間脂肪組織的甲基化模式與內臟脂肪組織更加相似,這是首次從表觀遺傳學角度證明肌間脂肪組織也是導致肥胖風險的一個重要因素。」

    該研究小組還發現了許多與肥胖表型變異有關的新基因。(記者 鄭小紅)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線蟲基因組存在DNA甲基化現象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線蟲基因組存在DNA甲基化現象   中新社深圳10月18日電(記者 鄭小紅)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首次證實線蟲基因組中存在DNA甲基化現象,從而改寫了傳統觀念中線蟲中沒有該表觀遺傳修飾的歷史,同時也使以DNA甲基化序列做靶標進行抗寄生蟲藥物研發成為可能,為抗旋毛形線蟲病的藥物開發提供了全新思路。
  • 2013諾獎大熱門之DNA甲基化亮點薈萃研究
    生物體內的每個細胞都具有相同的DNA序列(基因組),是DNA序列的差異性表達(基因開啟和關閉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細胞類型。甲基化往往出現在不活躍的基因上,而這項研究首次對原始生殖細胞上的甲基化情況進行了全基因組研究。
  • 首次揭示lncRNA在20種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
    近日,匹茲堡大學楊達課題組在Cancer Cell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研究論文,系統地揭示了20種癌症中長非編碼RNA(lncRNA)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長度超過200個核苷酸的RNA分子,來自於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域, 絕大部分的lncRNA基因功能和作用機制尚不明確。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lncRNA在許多生物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細胞中,LncRNA表達和組織特異性的主要表觀遺傳機制(包括DNA甲基化)調控。與此同時,DNA甲基化改變已被確定為腫瘤發生的重要標誌。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肺腺癌分子圖譜全景
    圖說:中國科學家完成大規模臨床肺腺癌蛋白質組草圖的繪製工作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肺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特別是肺腺癌約佔所有肺癌的一半。蛋白質幾乎是所有藥物的作用靶點。
  • 中國科學家首次構建高效節水穀物糜子全基因組精細圖譜—新聞...
    讀懂糜子的「初心」
  • 中韓培育出轉基因「肌肉豬」 渾身肌肉無脂肪
    新華社記者李健  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導  韓媒稱,韓國和中國的共同研究小組培育出了體格大又幾乎沒有脂肪的「超級豬」。基礎科學研究院(IBS)遺傳體矯正研究團長(首爾大學化學部教授)金鎮洙(音)1日宣布:「我們和中國延邊大學教授尹熙俊(音)一起利用新的遺傳基因修飾(Genetic Modification,GM)技術——基因矯正,培育出了比一般豬的體格更大、肉質更佳的超級豬。」
  • 「轉基因豬」渾身肌肉無脂肪,你敢吃嗎?
  • Cancer Cell首次揭示lncRNA在20種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
    近日,匹茲堡大學楊達課題組在Cancer Cell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研究論文,系統地揭示了20種癌症中長非編碼RNA(lncRNA)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長度超過200個核苷酸的RNA分子,來自於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域, 絕大部分的lncRNA基因功能和作用機制尚不明確。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lncRNA在許多生物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細胞中,LncRNA表達和組織特異性的主要表觀遺傳機制(包括DNA甲基化)調控。與此同時,DNA甲基化改變已被確定為腫瘤發生的重要標誌。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這樣做是為了調節基因表達,區分本地DNA和外來DNA,或者在複製過程中標記舊的DNA鏈。甲基化是由一種叫做甲基轉移酶的酶來完成的,這種酶以特定的模式用甲基修飾DNA,在DNA上形成表觀遺傳層。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努力分辨出哪種酶負責哪種模式。
  • 水稻全基因組DNA腺嘌呤甲基化圖譜被繪製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谷曉峰課題組繪製了全基因組腺嘌呤甲基化修飾圖譜,並發現其參與生長發育、光合作用、逆境適應等生物學功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培育高產、穩產、優質等綜合性狀優良的水稻品種是科學研究和生產中的重大需求。作為兩個主要亞種,秈稻和粳稻具有不同的農藝性狀,相對而言秈稻產量較高,粳稻食用品質更好。
  • Plant Cell | 首次繪製擬南芥mRNA和ncRNA的m5C甲基化圖譜
    RNA進行全轉錄組的甲基化測序,並繪製了首張擬南芥RNA的m5C甲基化圖譜。 RNA作為一種最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遺傳物質,目前已發現其存在100餘種不同的化學修飾形式,這些不同的化學修飾以甲基化為主。RNA的胞嘧啶(C)在轉錄後進行甲基化修飾形成 5-甲基胞嘧啶(m5C),植物中RNA的m5C作為一種重要的修飾具有多種重要功能,例如調控植物對於脅迫的響應、參與幹細胞增殖以及RNA代謝等。
  • 北大團隊首次單細胞水平上剖析早期胚胎甲基化動態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對人類植入前胚胎發育的分子機制進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DNA去甲基化和從頭加甲基化的動態變化、父母本基因組差異甲基化等關鍵特徵,研究成果「Single-cell DNA Methylome Sequencing of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2017年12月19日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上。
  • 中韓科學家培育出轉基因「肌肉豬」(圖)
    英國《每日郵報》6月30日報導,韓國首爾大學分子生物學家金振秀(音譯)和同事利用靶向基因敲除技術「Talen」去掉了豬體內的肌肉生長抑制基因,然後把這些改造過的基因植入豬的胚胎細胞中,讓母豬生下32頭小豬。這些小豬的肌肉細胞會不受限制地生長,變成「肌肉豬」,而不是像同伴那樣長成肥嘟嘟的體型。8個月後,有13隻小豬存活下來,而目前僅存2隻,其中只有一隻被評估為「健康」。
  • 基於DNA甲基化的分子亞型構建發5+分
    ,並根據亞型特異甲基化位點構建COAD的COX比例風險模型預測患者預後,快來學習一下吧!考慮CDF下降坡度小的K值B:Delta Area Plot,展示K和K-1相比,CDF曲線下面積的相對變化(除K=2外)。此處K=5之後,CDF面積僅小幅增長。
  • 中國人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發布
    DNA甲基化是最早發現的基因表觀修飾方式之一,在維持染色體結構、X染色體失活、基因印記和腫瘤的發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美國科學家發現引發癌症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
    近日,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DNA修飾測序,發現了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在全基因組掃描中,我們往往很難定位與癌症關係最密切的基因變異。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通過放大多個正常組織和癌症組織中與DNA甲基化失衡相關的關鍵基因位點,能夠在更廣泛的統計信號下發現引發癌症的新線索。
  • Molecular Cell | 伊成器課題組與合作者聯合繪製人體和小鼠m6A和m6Am甲基化圖譜
    作為一種動態、可逆的RNA修飾,m6A由甲基轉移酶複合物(METTL3/METTL14/WTAP/KIAA1429/RBM15等)催化形成,由FTO和ALKBH5等去甲基化酶去修飾。此外,m6A可以被YTH家族蛋白(YTHDF1/2/3)和hnRNP蛋白(hnRNPA2B1,hnRNPC)識別,從而決定mRNA的命運並參與一系列的生物學過程調控,如調節晝夜節律、精子生成、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神經發育等生命活動。不同於m6A修飾,m6Am主要位於真核生物mRNA 5』端m7G 帽子後的第一個鹼基。
  • Nature:首次構建出線蟲神經系統的完整連接圖譜
    連接組學指的是繪製大腦、大腦區域或神經系統中無數神經連接的圖譜,以找到導致負責特定行為的特定神經連接。論文通訊作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分子遺傳學主任、神經科學系遺傳學教授Scott Emmons博士說道,「結構始終是生物學的核心。DNA的結構揭示了基因如何起作用,蛋白的結構揭示了酶如何發揮功能。
  • 別再管胖子叫豬 人的體脂肪其實比豬還多
    和節目裡的數據相比,這有些觸目驚心:原來我們在健身房揮汗如雨,還不如豬在圈舍裡吃吃睡睡嗎?其實,僅憑藉體脂率這一項數據並不能完全反映人類體型的好壞,對比人與豬的體脂率更沒有意義。而且如果豬的產肉品的質真有這麼好的話,健身教練推薦的食譜裡也就不用避豬肉不及了。豬的脂肪率,標準一籮筐為什麼要測量豬的脂肪率?
  • 19年前的今天,人類基因組圖譜首次被公布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19年前的今天,人類基因組圖譜首次被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