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水稻的表觀遺傳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圖譜

2020-12-05 科學網

水稻中多種表觀遺傳調控方式的相互作用

表觀遺傳(epigenetics)是指在核苷酸序列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可遺傳的基因表達變化,具體的調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組蛋白修飾(histone modification)、染色質重塑(chromatin remodeling)以及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等。表觀遺傳調控是生物體調節基因表達及染色體行為的重要機制之一,對基因表達調控、轉座子沉默、基因組穩定性以及生物體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調控作用。在植物中,表觀遺傳調控廣泛存在,在植物響應外界環境、調控生長發育可塑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近年來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及其相關技術手段的發展,一幅表觀基因組學「畫卷」也漸漸展現在人們面前。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糧,在漫長的進化與馴化的過程中,人們積累了豐富的水稻遺傳與種質資源。近年來隨著粳稻(日本晴)和秈稻(93-11)品系全基因組序列及3000份水稻品種基因組信息的釋放,科學家在探索水稻複雜農藝性狀的分子機制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而表觀遺傳調控在其中佔據了重要一席。針對表觀遺傳學及表觀基因組學的深入研究將有望對水稻育種等生產實踐領域產生推進作用,為進一步從表觀遺傳角度進行水稻品種改良及分子設計育種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手段。

近期,《國家科學評論》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曹曉風院士等人的綜述文章「Epigenetic regulation and epigenomic landscape in rice」,對近年來水稻表觀遺傳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圖譜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性的介紹。

該綜述首先分類介紹了水稻中的多種表觀遺傳調控方式及其關鍵調節因子,並對水稻的表觀基因組圖譜進行了詳細論述。文中介紹的表觀遺傳類別包括:

  1. DNA甲基化:作為一種高等生物中保守的表觀遺傳修飾,DNA甲基化在維持基因組穩定性、調控基因表達和介導轉基因沉默等生物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介紹了全基因組水平的水稻DNA甲基化圖譜的相關研究,以及水稻DNA甲基化修飾建立、維持和去除過程中所涉及的關鍵酶類,如OsDRM2、OsMET1、OsCMT3、OsDDM1、OsROS1c (DNG701)和OsROS1a等。
  2. 組蛋白修飾:組蛋白修飾可以通過改變染色質結構或者通過招募與其特異性結合的調控因子改變基因轉錄水平,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和環境響應過程。本文對參與水稻組蛋白乙醯化和甲基化修飾的重要因子的生物學功能進行了介紹,並對水稻中多種重要組蛋白修飾的基因組圖譜進行了描述。
  3. 非編碼RNA調控: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內源非編碼RNA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響應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非編碼RNA對水稻重要農藝性狀的形成和調控機制已成為遺傳育種學家關心的熱點和前沿。本文介紹了水稻中微小RNA (miRNA)、小幹擾RNA (siRNA)和長非編碼RNA (lncRNA)的生成及作用方式,對已發現的水稻功能性非編碼RNA進行了匯總,並對水稻中幾種重要的非編碼RNA的生物學功能進行了深入闡述。

在此基礎上,本文還著重討論了水稻中多種表觀遺傳調控方式的關聯和相互作用,以及多種表觀遺傳修飾調控水稻轉座元件的活性研究。如下圖所示,在上述三大類表觀遺傳調控方式之間,存在著複雜的相互調控關係。另外,與模式植物擬南芥相比,水稻基因組中含有大量的轉座元件,進一步針對水稻 「轉座組」的研究對水稻育種和生產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這篇綜述還結合水稻表觀遺傳研究現狀,對這一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提出以下幾方面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內容,包括:對表觀遺傳調控與轉座元件關係的研究;對基因組、表觀遺傳信息和農藝性狀之間關係的研究;對染色質結構和基因組組織方式的研究;對表觀遺傳調控的生物學意義的研究;加快發展相關技術,使表觀遺傳研究結果為發展品種改良方法提供新的科學依據。(來源:科學網)

文章信息:

Xian Deng, Xianwei Song, Liya Wei, Chunyan Liu and Xiaofeng Cao. Epigenetic regulation and epigenomic landscape in rice.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6) 3 (3): 309-327.

https://doi.org/10.1093/nsr/nww042

相關焦點

  • 項目文章|新技術助力表觀研究,染色體狀態圖譜一戰「稻」底
    關注表觀遺傳研究的小夥伴,一定對ENCODE(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並不陌生。自2003年由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發起以來,ENCODE資料庫收集了人、小鼠、果蠅和線蟲的大量表觀遺傳學實驗數據,構建了不同組織、不同層面的染色體功能圖譜,無愧為模式動物表觀遺傳研究中的百科全書。
  • 【學術前沿】頡偉組發表綜述總結哺乳動物早期發育中的表觀遺傳重...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生物學問題是表觀遺傳記憶是如何進行遺傳和重編程以完成親本到合子的發育轉變。近年來,微量細胞表觀遺傳和表觀基因組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在分子層面揭示這一過程的動態調控和功能成為可能。
  • 頡偉組發表綜述總結哺乳動物早期發育中的表觀遺傳重編程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生物學問題是表觀遺傳記憶是如何進行遺傳和重編程以完成親本到合子的發育轉變。近年來,微量細胞表觀遺傳和表觀基因組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在分子層面揭示這一過程的動態調控和功能成為可能。
  • 劉光慧等合作繪製人類幹細胞多譜系分化和重編程多維表觀遺傳圖譜
    細胞重編程是指在特定條件下將代表成體細胞「身份」的表觀遺傳記憶擦除,使之重新獲得多能幹性的過程。經重編程產生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在疾病的機制研究、藥物篩選和細胞移植治療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loop是一種特殊的染色質結構,由RNA:DNA雜合鏈和游離的單鏈DNA組成。R-loop在許多物種中保守存在,且參與調控染色質修飾、DNA複製和基因表達等多種生物學過程。
  • 研究繪製人類幹細胞多譜系分化和重編程的多維表觀遺傳圖譜
    細胞重編程是指在特定條件下將代表成體細胞「身份」的表觀遺傳記憶擦除,使之重新獲得多能幹性的過程。經重編程產生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在疾病的機制研究、藥物篩選和細胞移植治療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loop是一種特殊的染色質結構,由RNA:DNA雜合鏈和游離的單鏈DNA組成。
  • 甘藍型油菜表觀基因組圖譜繪
    該研究構建了目前為止最大的甘藍型油菜表觀遺傳學相關數據集,繪製了其表觀遺傳參考基因組圖譜,解釋了甘藍型油菜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表觀遺傳學基礎,並鑑定出植物中一種新的二價染色質狀態(H3K4me1-H3K27me3),為甘藍型油菜和其他多倍體植物的表觀遺傳學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源。
  • 甘藍型油菜表觀基因組圖譜繪就
    該研究構建了目前為止最大的甘藍型油菜表觀遺傳學相關數據集,繪製了其表觀遺傳參考基因組圖譜,解釋了甘藍型油菜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表觀遺傳學基礎,並鑑定出植物中一種新的二價染色質狀態(H3K4me1-H3K27me3),為甘藍型油菜和其他多倍體植物的表觀遺傳學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源。
  • Nature:發表野生擬南芥表觀基因組圖譜
    我們早已知曉,基因攜帶了遺傳指令,能從一個個體傳遞給其後代。近年來的研究又指出,個體的表觀基因組(基因組上的不會改變DNA序列的化學和結構修飾)也可能參與了遺傳指令。一種化學修飾:DNA甲基化被認為能靶向某種遺傳元件,但是至今科學家們仍不清楚,這種標記中有多少比例是與遺傳信息完全分離開來的。
  • 華中農業大學在油菜表觀遺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構建了目前為止最大的甘藍型油菜表觀遺傳學相關數據集,繪製了其表觀遺傳參考基因組圖譜,解釋了甘藍型油菜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表觀遺傳學基礎,並鑑定出植物中一種新的二價染色質狀態(H3K4me1-H3K27me3),為甘藍型油菜和其它多倍體植物的表觀遺傳學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源。
  • Nature:首張人類表觀基因組圖譜繪製成功
    美國科學家14日公布首張人類表觀基因組圖譜。這一成果將對人類表觀遺傳學研究作出貢獻。表觀遺傳學被稱為基因、疾病和環境之間「迷失的橋梁」。美國薩克研究所(Salk)的研究人員利用功能強大的計算機和新技術繪製了兩種人類細胞的表觀基因組圖譜,它們分別為胚胎幹細胞和肺部纖維原細胞。
  • 水稻全基因組DNA腺嘌呤甲基化圖譜被繪製
    DNA腺嘌呤甲基化是近年來逐漸在多細胞生物中揭示的一類新表觀遺傳修飾,在多個方面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而目前在植物尤其是農作物上的研究及了解很少。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谷曉峰課題組繪製了全基因組腺嘌呤甲基化修飾圖譜,並發現其參與生長發育、光合作用、逆境適應等生物學功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培育高產、穩產、優質等綜合性狀優良的水稻品種是科學研究和生產中的重大需求。作為兩個主要亞種,秈稻和粳稻具有不同的農藝性狀,相對而言秈稻產量較高,粳稻食用品質更好。
  • 表觀遺傳大牛張元豪繼Cell、Science後,在表觀遺傳領域取得新成果(系統總結!)
    到目前為止,細胞與細胞的表觀遺傳變異不能明確地與細胞表型或細胞狀態相關聯。針對特定細胞類型和細胞階段的蛋白質染色有助於指示細胞表型,例如,對於遷移細胞狀態的磷酸化粘著斑激酶或對缺氧環境中的細胞的缺氧誘導因子(HIF1α)染色。雖然已經在增加這些單細胞技術的吞吐量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但細胞表型與單個細胞的染色質變異的直接聯繫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
  • 蓄勢待發,曹雪濤團隊發表最為詳細的表觀遺傳調控先天免疫的綜述
    TET2通過表觀遺傳調控和信號網絡引發和解決炎症中的功能。此外,該綜述重點介紹了TET2在各種分子水平上的調控以及相關的炎症性疾病,這將為幹預TET2失調引起的病理過程提供見識。多種表觀遺傳機制,涉及DNA修飾,組蛋白修飾,染色質重塑和非編碼RNA(ncRNA)的動態調節,通過建立特定的基因表達模式(特別是在轉錄和轉錄後水平)來參與先天免疫應答的精確調節。
  • 表觀遺傳調控或可期待
    但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在基因序列無變化的情況下,基因表達,也即表型,也會發生改變,並遺傳給後代,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內容。表觀遺傳的改變可能是隨機事件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後天的環境、生活習慣等外在條件也可以影響衰老。
  • 朱健康院士2020年度發表6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及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
    2020年度,來自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的朱健康院士以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共發表了 6 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內容。
  • Nature綜述:幹細胞功能的表觀遺傳學調控
    不同細胞的分化程序由轉錄和表觀遺傳學調控保駕護航。不過,人們還不了解表觀遺傳學調控在發育完成之後對組織內穩態做出的貢獻。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雜誌七月十三日發表了題為「Epigenetic control of adult stem cell function」的綜述文章。
  • 「珍藏版」綜述|染色質複製與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
    而目前關於DNA複製、細胞周期以及表觀遺傳組學之間關係的機制分析為複製偶聯的染色質裝配和複製後染色質的維持提供了一些見解。本篇綜述按照時間線進行組織,首先對DNA複製偶聯的染色質組裝的機制進行總結,其次是通過有絲分裂在子代細胞中如何確保染色質的成熟,為染色質複製與細胞表觀遺傳學記憶的研究提供一個全面的匯總。
  • 綜述|全面總結哺乳動物植入前胚胎發育的表觀遺傳調控研究進展
    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經歷了細胞命運的多次轉變,表觀遺傳信息在維持細胞命運和控制基因表達中發揮重要作用,解析表觀遺傳修飾在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的重塑與調控機制,對促進再生醫學以及生殖醫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比較了這些重編程事件在小鼠和人類之間的異同,並探討了表觀修飾如何調控體細胞核移植過程中細胞命運的轉變。
  • 在植物抗逆、表觀遺傳和基因編輯領域新進展
    但是,逆境條件如何激活表觀機制對脅迫響應基因表達水平的重塑?表觀「信號」如何參與到植物的「逆境記憶」過程中並遺傳給後代?除了藉助於模式植物擬南芥,水稻等對相關機制的研究,其它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也可以作為研究對象,從而使人們對於這兩個學科進行更加全面的探索。
  • NIH啟動表觀基因組研究計劃
    這項稱為表觀遺傳學技術開發的項目將會為4到8名研究人員在兩年的時間裡提供350萬美元的經費資助。這項資助的目的是要促進開發出能夠明顯改善表觀遺傳性研究途徑的創新型新工具。        一個附屬的表觀遺傳技術開發計劃將會提供350萬美元贊助3到5個項目開發更為成熟的工具。這些技術開發資助的目標是促進表觀遺傳學方法用於疾病研究、診斷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