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2是TET家族的成員,是α-酮戊二酸和Fe2 +依賴性雙加氧酶,催化5-甲基胞嘧啶(5mC)的迭代氧化,已被廣泛認為是正常造血特別是骨髓生成的重要調節劑。TET2的突變和失調有助於多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發展。最近的研究表明,TET2通過促進DNA去甲基化或不依賴其酶促活性,在先天性免疫穩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2020年10月21日,南開大學曹雪濤團隊在Protein Cell 在線發表題為「The function and regulation of TET2 in innate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的綜述論文,該綜述專注於TET2通過表觀遺傳調控和信號網絡引發和解決炎症中的功能。此外,該綜述重點介紹了TET2在各種分子水平上的調控以及相關的炎症性疾病,這將為幹預TET2失調引起的病理過程提供見識。
另外,2020年9月9日,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曹雪濤及姜明紅共同通訊在PNAS 在線發表題為「LncRNA Malat1 inhibition of TDP43 cleavage suppresses IRF3-initiated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在功能上篩選巨噬細胞中不同表達的lncRNA,並確定富含核的lncRNA Malat1作為抗病毒I型IFN產生的負調節劑。該研究發現為控制病毒感染和IFN-I相關的炎性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潛在的靶標。
2020年6月20日,曹雪濤團隊在Immunological Reviews 在線發表題為「Nuclear innate sensors for nucleic acids in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的綜述文章,該綜述總結了鑑定核酸天然先天性感應蛋白(如hnRNPA2B1,IFI16,SAFA)及其在宿主防禦和炎症反應中的作用的最新發現。
2020年4月9日,南開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曹雪濤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44) 在線發表題為「COVID-19: immunopat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的觀點文章,該文章系統總結了SARS-CoV-2產生的免疫學反應及潛在的治療方法,這對於進一步認清SARS-CoV-2的致病機制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作用,同時對於更好的控制COVID-19指引了方向。
先天性免疫應答對於保護宿主免受感染和傷害至關重要,可以有效而及時地調節宿主以維持免疫穩態。多種表觀遺傳機制,涉及DNA修飾,組蛋白修飾,染色質重塑和非編碼RNA(ncRNA)的動態調節,通過建立特定的基因表達模式(特別是在轉錄和轉錄後水平)來參與先天免疫應答的精確調節。
作為最典型的表觀遺傳修飾,DNA甲基化是通過將甲基轉移到胞嘧啶以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該修飾在轉錄沉默和基因組穩定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哺乳動物的發育至關重要。DNA甲基化的異常變化與多種病理疾病有關,例如癌症,肥胖症和炎性自身免疫疾病。
作為白血病中發現的染色體易位伴侶,由於其雙加氧酶活性,TET家族成員TET1,TET2和TET3被證明是DNA去甲基化的關鍵調節劑。具體而言,TET酶將5-甲基胞嘧啶(5mC)的甲基氧化為5-羥甲基胞嘧啶(5hmC),5-甲醯基胞嘧啶(5fC)和5-羧基胞嘧啶(5caC),從而通過DNA複製或胸腺嘧啶DNA糖基化酶(TDG)和鹼基切除修復(BER)途徑誘導主動和被動DNA去甲基化。
TET蛋白介導的DNA甲基化及其氧化的動態調節在很大程度上參與調節淋巴樣和髓樣的分化和功能。在先天免疫細胞中,特別是髓樣細胞中,在TLR配體刺激後,TET2和TET3的表達遠高於TET1,並且TET2的表達增加,而TET3的減少,暗示TET2可能在先天性免疫反應中充當激活誘導的調節劑。
在三個TET家族成員中,TET2被認為是正常造血特別是骨髓生成的重要調節劑。TET2的功能異常已被證實與急性粒細胞白血病(AML),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和其他髓樣疾病有關。最近,大量研究表明,TET2在免疫應答和炎症的發作和消退過程中,通過調節先天的信號網絡和先天的效應子的表達,在各種炎症相關疾病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這篇綜述中,概述了TET2在先天免疫中的功能。此外,該綜述總結了TET2的調控,從轉錄,轉錄後,翻譯後到基因特異性靶向方面,以及它與炎症性疾病的關係,從而暗示TET2作為幹預炎症性疾病的潛在治療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