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在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太陽光提供給植物能量以及波長、周期、強度和方向等信號。高等植物監測日照長度(即光周期)的變化,通過調節開花時間以確保繁殖成功。日照長度由葉片感知後誘導成花素基因FT在維管束的表達,FT編碼的成花素由葉片轉移至莖頂端分生組織,促進植物開花。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

  從植物到人類的多細胞真核生物中,PcG因子在關鍵發育基因的轉錄抑制中發揮重要作用。PcG複合物本身並不與DNA特異性結合,而是通過Polycomb響應元件(PREs)的募集等方式到達靶基因的染色質。PcG因子抑制基因表達的活性在染色質水平被TrxG因子所拮抗。PcG和TrxG蛋白分別參與基因抑制和激活,通過形成不同的複合物,維持關鍵發育調控基因的特異性轉錄。

  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關於光周期開花提出了新的問題,如光周期變化是否造成FT染色質狀態的轉換,從而塑造FT的表達?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林榮呈團隊發現葉脈中表達的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長日照結束時激活FT。CO和染色質重塑因子PKL間存在遺傳和蛋白水平的互作,二者結合FT染色質依賴彼此的功能存在。通過分析轉錄因子結合FT的調控區域後發現,黃昏時,CO結合FT位點的區域形成染色質「開放」區域,而在晚上該區域相對「關閉」。PKL突變導致該區域在黃昏和晚上都處於相對「關閉」狀態 (圖1)。因此,PKL對於光周期調控FT染色質激活和抑制狀態的轉變是必需的。

  PcG蛋白介導的對FT的表觀抑制可阻止植物提早開花,在FT的表達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人們對FT表觀抑制的觸發機制並不清楚。林榮呈團隊在FT的第二個內含子到3'UTR之間鑑定到H3K27me3組蛋白修飾高水平富集區域(HTR),該區域存在兩個緊密相鄰的RY元件,該元件介導了對轉基因植物的開花抑制,能夠被轉錄抑制因子VAL1所識別。同時,VAL1蛋白募集PcG蛋白LHP1和MSI1至FT染色質,在HTR處建立H3K27me3,在黃昏前和夜晚直接抑制FT表達(圖1)。因此,DNA順式元件通過招募VAL1介導FT的表觀抑制。

  PcG和TrxG蛋白拮抗調控關鍵基因以維持發育的時空特性在動物中被廣泛報導,在植物中卻研究較少。TrxG因子能否直接激活FT表達?TrxG和PcG因子能否拮抗調控FT的表達?其詳細機制仍有待闡明。林榮呈團隊研究發現:由於FT異位高表達,PcG的擬南芥突變體有明顯的早花表型,將編碼TrxG(類)因子如染色質重塑因子PKL 和COMPASS蛋白ATX1的基因突變後導入其中,FT的表達幾乎回復至野生型水平和模式。PKL與ATX1能夠相互作用,介導FT位點H3K4的三甲基化,從而拮抗PcG蛋白對FT表達的抑制作用(如圖)。該研究揭示了TrxG(類)蛋白拮抗PcG介導的對FT的轉錄抑制,該機制維持了FT的特異且適當表達,從而調控光周期開花。

  上述研究成果揭示了成花素基因FT表觀遺傳調控的分子機制,分別於2019年8月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 正式發表,於2019年7月和8月在Plant Physiology 在線發表。林榮呈研究組副研究員景豔軍為第一作者,林榮呈和景豔軍為通訊作者。這些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青促會專項等的資助。

  文章連結:1 2 3

 

  圖:成花素基因FT表觀遺傳調控的分子機制,紅色框/紫色背景標註的蛋白因子或DNA元件是該研究關注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日照長度由葉片感知後誘導成花素基因FT在維管束的表達,FT編碼的成花素由葉片轉移至莖頂端分生組織,促進植物開花。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
  •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2017-10-26 15:39:00來源:央廣網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17-10-2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這一發現解釋了在營養生長階段擬南芥響應和記憶冬季低溫的分子與表觀遺傳機制。  該項研究揭示了開花後的胚胎發育早期擦除「低溫記憶」,重新激活FLC基因的分子機制;此外,研究發現了植物營養生長期的「胚胎記憶」現象及調控這一現象的表觀遺傳機理。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突破
    2016年12月,何躍輝研究組在Nature Genetics報導了模式開花植物擬南芥在營養生長階段如何利用長期低溫(冬季)沉默開花抑制關鍵基因FLC的表達,並隨後在常溫維持其沉默(「低溫記憶」)的表觀遺傳機制,這一機理使植物具備了在春季開花的能力(春化作用)。
  • 植物維管發育表觀調控機製取得進展
    該研究藉助獨特的擬南芥管狀分子異位誘導系統VISUAL(Vascular Induced System Using Arabidopsis Leaves),通過一系列的甲基化組和轉錄組分析,確定了DNA主動去甲基化在維管發育中的作用,並揭示了木質部管狀分子分化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 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RNA的表觀遺傳修飾是RNA調節基因表達的化學基礎,利用新反應技術和新分子工具對RNA修飾進行精準調控對揭示RNA介導的遺傳信息表達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分子識別與功能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程靚團隊長期從事該領域的基礎研究,發展了一系列針對重要RNA表觀遺傳修飾的高選擇、高靈敏、時空分辨的化學轉化、螢光標記的原理和方法。
  • 朱健康院士2020年度發表6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及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
    該綜述從鹽脅迫誘導的生理反應、氧化脅迫、鹽脅迫感受機制、離子和滲透脅迫信號傳遞、細胞器脅迫、激素調控、基因表達和表觀遺傳調控、離子平衡機制、代謝變化、鹽生植物耐鹽機制等多方面系統闡述了最近20多年在鹽脅迫領域取得的研究進展。
  • 植物所揭示植物中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發育新機制
    在植物中,這種動態的蛋白糖基化與磷酸化修飾調節植物春化作用介導的開花過程,而O-GlcNAc信號與組蛋白表觀遺傳調控的關係尚不清楚。  該研究揭示了植物體內一種新的蛋白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開花的機制,並且建立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的O-GlcNAc修飾參與植物發育過程的新功能。
  • 綜述:水稻的表觀遺傳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圖譜
    表觀遺傳調控是生物體調節基因表達及染色體行為的重要機制之一,對基因表達調控、轉座子沉默、基因組穩定性以及生物體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調控作用。在植物中,表觀遺傳調控廣泛存在,在植物響應外界環境、調控生長發育可塑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近年來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及其相關技術手段的發展,一幅表觀基因組學「畫卷」也漸漸展現在人們面前。
  • 講解擬南芥中表觀遺傳沉默與反沉默機制
    朱健康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講解擬南芥中表觀遺傳沉默與反沉默機制   清華新聞網3月27日電 3月19日,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普渡大學生物化學系和園藝及園林系傑出教授朱健康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講壇,為廣大師生做了一場名為「
  • 植物所揭示種子休眠與萌發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種子休眠與萌發是植物由生殖生長過渡到營養生長的重要發育轉變進程,涉及大量基因的激活或者沉默。組蛋白修飾介導的表觀遺傳基因轉錄調控可能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其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永秀研究組利用遺傳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擬南芥SNL1和SNL2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
  • 研究揭示調控水稻光周期開花複合物CCT/NF-YB/YC的轉錄調控機制
    88月25日,The Plant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我校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稻團隊和蛋白質科學研究團隊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兩個團隊利用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和結構生物學技術闡明了CCT 家族蛋白與NF-YB、NF-YC
  •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種子休眠與萌發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SNL1和SNL2參與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 種子休眠與萌發是植物由生殖生長過渡到營養生長的重要發育轉變進程,涉及大量基因的激活或者沉默。組蛋白修飾介導的表觀遺傳基因轉錄調控可能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其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永秀研究組利用遺傳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擬南芥SNL1和SNL2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2013年,研究人員發現SNL1能夠結合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19,調控組蛋白H3K9K18的乙醯化水平,影響基因轉錄。
  • 【科技日報】調節植物響應光周期開花的分子機制闡明
    在基因高度純合的擬南芥中,長日照條件誘導開花啟動因子的表達來加速植物開花。光周期條件對開花啟動因子的激活,主要依賴於轉錄因子一氧化碳的活性。對一氧化碳的轉錄水平、蛋白質穩定性以及生物鐘的調控,是植物響應光周期並誘導植物成花的關鍵機制。擬南芥的ABI5因子結合蛋白2(AFP2),在促進種子萌發過程中起降低負調控脫落酸信號的作用,然而人們對其在調節植物開花時間所起的作用仍不清楚。
  • 中國農大鞏志忠課題組在植物表觀遺傳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8年3月23日,Plant Phys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鞏志忠教授為通訊作者的題為「METHIONINE ADENOSYLTRANSFERASE 4 mediates DNA and histone methylation
  • 在植物抗逆、表觀遺傳和基因編輯領域新進展
    ABA在代謝水平的動態調節、信號轉導以及對植物生理過程影響等方面的進展。ABA在植物整個生命周期中多種生理過程的調控上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這些過程包括種子成熟、葉發生、幹細胞維持、氣孔運動、光合作用、碳轉運、芽休眠、開花、果實成熟、源庫轉運、衰老等。
  •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9-30   今日/總瀏覽:2/4188
  • 哈爾濱獸醫所在流感病毒複製周期調控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流感病毒的致病機制,發現病毒複製過程中與之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揭示其參與病毒複製周期調控的機制,為研製新型抗流感病毒藥物以及幹預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在宿主蛋白調控流感病毒複製周期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進一步完善了流感病毒與宿主蛋白形成的相互作用網絡,深化了對流感病毒複製周期的理解,為研製新的抗流感病毒藥物提供了潛在的靶點。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病原學權威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一病原體(PLoS Pathogens)》上在線發表。
  • 中國農大在基因組印記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Genome Research在線發表中國農大賴錦盛教授課題組題為「Parent-of-origin-dependent nucleosome organization correlates with genomic imprinting in maize」研究論文,在玉米基因印記表觀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
  • 華中農業大學在油菜表觀遺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構建了目前為止最大的甘藍型油菜表觀遺傳學相關數據集,繪製了其表觀遺傳參考基因組圖譜,解釋了甘藍型油菜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表觀遺傳學基礎,並鑑定出植物中一種新的二價染色質狀態(H3K4me1-H3K27me3),為甘藍型油菜和其它多倍體植物的表觀遺傳學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