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日照長度由葉片感知後誘導成花素基因FT在維管束的表達,FT編碼的成花素由葉片轉移至莖頂端分生組織,促進植物開花。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
-
植物所在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太陽光提供給植物能量以及波長、周期、強度和方向等信號。高等植物監測日照長度(即光周期)的變化,通過調節開花時間以確保繁殖成功。日照長度由葉片感知後誘導成花素基因FT在維管束的表達,FT編碼的成花素由葉片轉移至莖頂端分生組織,促進植物開花。
-
【科技日報】調節植物響應光周期開花的分子機制闡明
在基因高度純合的擬南芥中,長日照條件誘導開花啟動因子的表達來加速植物開花。光周期條件對開花啟動因子的激活,主要依賴於轉錄因子一氧化碳的活性。對一氧化碳的轉錄水平、蛋白質穩定性以及生物鐘的調控,是植物響應光周期並誘導植物成花的關鍵機制。擬南芥的ABI5因子結合蛋白2(AFP2),在促進種子萌發過程中起降低負調控脫落酸信號的作用,然而人們對其在調節植物開花時間所起的作用仍不清楚。
-
Plant Physiol:隱花色素在光周期開花調控中的作用機制
,深入解析了隱花色素 2 在開花調控中的作用機制。擬南芥中有兩個隱花色素 CRY1 和 CRY2,可以介導包括光周期開花啟動等許多光反應。CRY2 通過與蛋白泛素化 E3 連接酶 COP1 及其增強子 SPA1 結合,以穩定調控蛋白 CONSTANS (CO) 和促進 FT 基因的轉錄,並啟動開花。
-
東北師大揭示一種新的轉錄複合體,調控水稻鹽脅迫響應
Plant Cell | 東北師大徐正一課題組揭示一種新的轉錄複合體,調控水稻鹽脅迫響應責編 | 逸雲土壤鹽漬化是農業發展面臨的巨大阻力,約有8億多公頃的土地受鹽害的影響,大約佔全世界灌溉農業面積的20%。
-
全新轉錄調控複合物可抑制轉錄—新聞—科學網
-
研究揭示藍光信號與油菜素甾醇信號協同調控植物開花的新機制
>4月23日,New Phytologist 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劉宏濤研究組題為BES1 regulated BEE1 controls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downstream of blue light signaling pathway in Arabidopsis 的研究論文
-
酵母轉錄中介複合物參與端粒特殊調控
complex is required for telomere heterochromatin maintenance」的文章,發現酵母轉錄中介複合物在端粒調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揭示了轉錄中介複合物這一經典的轉錄調控因子在端粒調控中的特殊功能。
-
轉錄因子調控水稻細胞壁合成機理研究獲進展
近期研究團隊從反向遺傳學途徑,利用酵母單雜技術,對調控水稻細胞壁纖維素合成的轉錄因子OsMYB61進行文庫篩選,獲得NAC家族的一個轉錄因子OsSND2,研究表明OsSND2能夠結合OsMYB61的啟動子,調控OsMYB61的功能表達,影響纖維素的合成,從而導致細胞壁的結構變異。
-
/陳飛合作發現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INTAC並揭示其結構和功能...
今日在線的Science論文首次發現PP2A這一最重要的磷酸酶可與Integrator複合物形成一個全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 INTAC直接調控轉錄,拓展了轉錄調控和PP2A相關領域的研究邊界。有鑑於此,BioArt特別邀請到了長期從事磷酸酶相關研究的馮新華教授和長期從事轉錄調控研究的朱冰教授點評,以饗讀者!
-
研究揭示出一類新的細菌轉錄調控因子的結構功能機制
近年來,在一些梭菌和桿菌中發現一類廣泛存在的σ因子及其共轉錄的抗σ因子——SigI和RsgI,它們的一些結構域和已知蛋白沒有同源性,代表了一類新的特殊的細菌σ/抗σ因子。熱纖梭菌等一些產纖維小體細菌具有8-16對的SigI/RsgI因子,這在其他已知類型的σ/抗σ因子中比較少見。已有的研究表明這些SigI/RsgI因子負責纖維小體的調控表達,但其結構與功能機制仍未闡明。
-
...合作發現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INTAC並揭示其結構和功能,更新對磷…
今日在線的Science論文首次發現PP2A這一最重要的磷酸酶可與Integrator複合物形成一個全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 INTAC直接調控轉錄,拓展了轉錄調控和PP2A相關領域的研究邊界。有鑑於此,BioArt特別邀請到了長期從事磷酸酶相關研究的馮新華教授和長期從事轉錄調控研究的朱冰教授點評,以饗讀者!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H3K27me3識別與轉錄抑制調控的新機制
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組蛋白H3K27me3閱讀器,並揭示了該閱讀器抑制轉錄的一種新的分子機制:通過抑制Pol II末端磷酸化抑制轉錄的起始。組蛋白H3第27位賴氨酸的三甲基化修飾(H3K27me3)是一類重要的轉錄抑制性翻譯後修飾(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在生物進程的各個方面發揮作用。
-
基因轉錄調控:共激活因子的多樣性及調控機制
Roeder教授首先發現了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I、III,從而開創了真核生物轉錄調控領域。隨後Roeder實驗室採用生物化學方法建立了體外轉錄系統,並利用該系統分離和鑑定了眾多關鍵轉錄調控因子,其中包括第一個真核轉錄因子TFIIIA、中介體複合物(mediator)以及多種通用轉錄因子(GTFs),並且揭示了染色質結構(包括組蛋白修飾)在表觀遺傳水平對基因轉錄的影響。
-
研究揭示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調控水稻抗矮縮病毒...
揭示了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調控水稻抗矮縮病毒(RDV)的分子機制。水稻矮縮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是由葉蟬傳播的能夠引起大面積水稻感病並嚴重減產的一種病毒。感染RDV的水稻植株顯著矮縮,分孽增多,不抽穗或半抽穗。
-
Science Advances:揭示核內肌動蛋白調控轉錄機制
響應外界刺激的基因表達調控在細胞水平決定了細胞增殖、分化、遷移和死亡,在器官和生物體水平決定了發育、免疫應答和神經可塑性,其調控異常可能會導致腫瘤。細胞及時響應外界刺激的一個策略是形成轉錄工廠,即將應答刺激的多個基因和多個RNA聚合酶拉到一起進行高效、協同的轉錄表達,但是這一過程如何發生和調控尚不清楚。
-
專家點評|轉錄調控複合物INTAC結構功能更新對磷酸酶PP2A的認知
今日在線的Science論文首次發現PP2A這一最重要的磷酸酶可與Integrator複合物形成一個全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 INTAC直接調控轉錄,拓展了轉錄調控和PP2A相關領域的研究邊界。該項研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 INTAC(16個亞基,分子量近1.5MDa),解析了INTAC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揭示了INTAC作為一個雙功能酶,同時具備RNA剪切和去磷酸化活性,可去除Pol II的多個CTD磷酸化位點發揮轉錄抑制功能。
-
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
在基因轉錄過程中,轉錄中介體分別與基因特異的轉錄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廣泛參與二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激素特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但對於轉錄中介體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所知甚少。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實驗室最近的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轉錄中介體複合物在茉莉酸信號途徑中的功能及作用機理。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揭示水稻適應長期波動光的光合生理調控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耕作與生態創新團隊通過系統分析恆定光與波動光條件下水稻的生長、光合生理和葉片解剖結構差異,發現光合電子傳遞、ATP合酶活性以及非光化學淬滅(熱耗散)的調控是水稻適應波動光的重要生理過程。
-
TPJ︱復旦大學董愛武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研究揭示組蛋白甲基化閱讀器及組蛋白伴侶在調控擬南芥開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對功能缺失突變體mrg1 mrg2、Nrp1 nrp2和mrg1 mrg2 nrp1 nrp2的分析表明,MRG1/MRG2和NRP1/NRP2通過不同的分子機制精細地調節開花基因的轉錄來調控開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