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Physiol:隱花色素在光周期開花調控中的作用機制

2020-09-17 鹿明蛋白組代謝組

前言

2020 年 7 月,上海師範大學楊洪全教授為通訊作者,在 Plant Physiology 雜誌(IF: 6.902)在線發表了題為「Photoexcited Cryptochrome 2 Interacts Directly with TOE1 and TOE2 in Flowering Regulation」的研究論文,深入解析了隱花色素 2 在開花調控中的作用機制。

文章中酵母文庫實驗由歐易生物完成。



研究背景

隱花色素 CRYs 是藍光受體,參與了動植物中多種光信號的響應。擬南芥中有兩個隱花色素 CRY1 和 CRY2,可以介導包括光周期開花啟動等許多光反應。CRY2 通過與蛋白泛素化 E3 連接酶 COP1 及其增強子 SPA1 結合,以穩定調控蛋白 CONSTANS (CO) 和促進 FT 基因的轉錄,並啟動開花。轉錄因子 TOE1 可以通過間接抑制 CO 轉錄活性、直接與 FT 結合,以實現對 FT基因轉錄和開花的負調控。但 CRYs 與 TOEs 如何協同作用以實現對開花過程的調控?



研究內容

本研究證明 CRY1 和 CRY2 在開花調節中以藍光依賴的方式與 TOE1 和 TOE2 發生直接結合。遺傳研究表明,TOE1 和 TOE2 突變部分抑制了 cry1 cry2 突變植株的晚花表型。藍光觸發的 CRY2 與 TOE1 和 TOE2 的相互作用促進了 TOE1 和 TOE2 與 CO 的解離,從而減輕了它們對 CO 轉錄活性的抑制並增強了 FT 轉錄。本研究還表明 CRY2 抑制了 TOE1 與 FT 增強子內調控元件的結合。這些結果揭示了 TOE1 和 TOE2 作為 CRY2 的下遊組分,通過調節 CO 活性和 FT轉錄部分介導了 CRY2 對光周期開花的調節。



研究結果

1. CRY1、CRY2 可以與 TOEs 直接結合

已有研究表明,CRY1 的 N 端結構域(CNT1)能夠單獨介導下胚軸伸長的藍光抑制。以 CNT1 為誘餌,通過酵母雙雜交進行篩選,結果顯示 TOE1 可以與 CNT1 互作。一對一酵母驗證實驗顯示,在黑暗和藍光條件下,TOE1 都可以與完整的 CRY1 發生互作。同時酵母雙雜交實驗表明 TOE2 也可以分別與 CNT1、CRY1 互作(下圖 A、B)。同樣,CNT2、CRY2 也可以與 TOE1、TOE2 發生互作(下圖 C)。


同時,分段進行 pull-down 實驗表明(下圖 D-G),CRY1、CRY2 的 N 端和 C 端都可以分別與 TOE1、TOE2 發生直接結合。同樣,對 TOE1、TOE2 分段克隆進行酵母雙雜一對一驗證,結果表明與 CRY2 的結合依賴於 TOE1、TOE2 的 N 末端結構域。

圖片說明:A) 酵母雙雜交篩選顯示 CNT1 可以與 TOE1、TOE2 結合;B) C) 不同光照條件下,酵母雙雜交驗證 CRY1、CRY2 與 TOE1、TOE2 結合;D) – G) pull-down 檢測 TOE1、TOE2 與 CRY1、CRY2 不同區段的結合能力


2. CRY1、CRY2 可以在植物細胞內與 TOE1、TOE2 結合

在菸草葉片細胞進行螢光定位實驗(圖 A),結果顯示 TOE1、TOE2 與 CRY1 共定位於相同的核體。BiFC 實驗、雙螢光互補實驗(圖 B-G)也顯示類似的結果,表明 CRY1 可以在植物細胞內與 TOE1、TOE2 結合。


同樣採用上述實驗手段證實,CRY2 也可以在植物細胞內與 TOE1、TOE2 結合。

圖片說明:A) CRY1 與 TOE1、TOE2 螢光共定位實驗;B) – G) 雙螢光互補實驗檢測 TOE1、TOE2 與 CRY1 及其不同區段的相互作用


3. CRY1、CRY2 以藍光依賴的模式與 TOE1、TOE2 結合

為了研究不同光照對 CRY 與 TOE 蛋白結合的影響,semi-in vivo pull-down 實驗顯示,在藍光暴露條件下幼苗中 TOE1、TOE2 可以 pull down 下來 CRY1、CRY2,但無法在黑暗、紅光或遠紅光暴露的幼苗中 pull down(下圖 A-D)。


將過表達 TOE 的 mTOE1-Flag、mTOE1-Flag 分別與過表達 CRY 的 Myc-CRY1-OX、Myc-CRY2-OX 的擬南芥雜交,在雙轉基因系(Myc-CRY1-OX/mTOE1-Flag、Myc-CRY2-OX/mTOE1-Flag、Myc-CRY1-OX/mTOE2-Flag、Myc-CRY2-OX/mTOE2-Flag)中進行 Co-IP。結果顯示,在藍光條件下培養的擬南芥中,利用 Myc-CRY1、Myc-CRY2 可以 IP 到 TOE1-Flag、TOE2-Flag(下圖 E-H)。以上結果表明 CRY1、CRY2 以藍光依賴的模式在植物體內與 TOE1、TOE2 結合。

圖片說明:A) – D) semi-in vivo pull-down 檢測不同光照條件下 CRY1、CRY2 與 TOE1、TOE2 的結合;E) – H) Co-IP 檢測不同光照條件下 CRY1、CRY2 與 TOE1、TOE2 的結合


4. 長日照下 TOE1、TOE2 作為 CRY1、CRY2 的下遊參與開花時間調控

長日照條件下,與 cry1 cry2 雙突變體相比,toe1 toe2 cry1 cry2 四突變體開花時間明顯更早,但又顯著晚於 toe1 toe2 雙突變體(下圖 A-C)。相應地,RT-PCR 也顯示 FT 基因表達量在四突變體中高於 cry1 cry2 雙突變體,但低於 toe1 toe2 雙突變體;CO 表達量變化不明顯。在 cry1 cry2 雙突變體中轉入 mTOE1-Flag、mTOE2-Flag,會導致開花時間進一步延遲(下圖 D-J)。以上結果表明,TOE1、TOE2 作為 CRY1、CRY2 的下遊參與對開花時間的調控。

圖片說明:A) -F) 雙突變體和四突變體開花時間統計;G) H) WB 檢測 TOE1、TOE2 蛋白表達水平;I) J) 在野生型和雙突變體中過表達 TOE1、TOE2 對開花表型影響


5. CRY2 促進了 TOE1、TOE2 與 CO 的分離

TOEs 主要作用是與轉錄因子 CO 結合以抑制其轉錄激活活性。Pull-down 實驗顯示(下圖 A、B),TOE1 可以與 CO 結合,而 CRY2 的存在可以減弱 TOE1 與 CO 的結合。同時,與黑暗條件相比,藍光暴露的 CRY2 過表達幼苗中 TOE1 與 CO 的結合減弱(下圖 C)。雙螢光互補實驗、co-IP 實驗也顯示,在 CRY2 存在的條件下,TOE1 與 CO 的結合受到了抑制。semi-in vivo pull-down 實驗顯示(下圖 K、L),與黑暗培養幼苗相比,在藍光暴露條件下幼苗中 TOE1 可以 pull down 下來 CO 更少,但 cry1 cry2 雙突變體中 CO 蛋白的量不受影響。以上結果表明,藍光條件下 CRY2 與 TOE1 的結合導致 TOE1 與 CO 的結合減弱。


同時,雙螢光報告實驗證實,共表達 TOE1/TOE2 和 CO,FT 表達受到明顯抑制;而同時再共表達 CRY2 後,FT 表達的抑制現象明顯減輕。

圖片說明:A) – C) pull down 檢測 CO 與 TOE1 的結合;D) – I) 雙螢光互補實驗檢測 CO 與 TOE1 的結合;J) Co-IP 檢測 CO 與 TOE1 的結合;K) – L) semi-in vivo pull-down 檢測 CO 與 TOE1 的結合。


6. CRY2 抑制了 TOE1 結合到 FT 3』端調控區

已知 TOE1 通過結合到 FT 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和 3』端調控區以調控 FT 的轉錄。ChIP PCR 顯示(下圖 A、B),與野生型相比,cry1 cry2 雙突變體中 TOE1 顯著富集結合到 FT 基因的區域 R,暗示 CRY2 可能抑制了 TOE1 和 FT 3』 端的結合。


EMSA 實驗顯示,FT 基因上的 TBS-like motif CCTCGAC 對於 TOE1 的結合是必需的,而在 CRY2 存在下 TOE1 與該 motif 的結合減弱(下圖 D)。



研究結論

本研究揭示了一個光周期開花調控的新模式:在長日照條件下,CRY2 表達激活,CRY2 以藍光依賴的模式與 TOE 結合,抑制了 TOE 與 CO 的結合、以及 TOE 對 FT 轉錄的激活作用,最終實現對植物的光周期開花調控。


參考文獻

Shasha Du, Ling Li, Li Li, et al. Photoexcited Cryptochrome 2 Interacts Directly with TOE1 and TOE2 in Flowering Regulation. Plant Physiol 2020; doi: 10.1104/pp.20.00486.


相關焦點

  • 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日照長度由葉片感知後誘導成花素基因FT在維管束的表達,FT編碼的成花素由葉片轉移至莖頂端分生組織,促進植物開花。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
  • 研究揭示調控水稻光周期開花複合物CCT/NF-YB/YC的轉錄調控機制
    開花是被子植物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換的中間過程,是植物一生中最重要的過程之一,在植物的發育過程中受到嚴格的調控,植物的開花時間也受到了光照、溫度、逆境脅迫等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合適的開花時間能夠讓植物繁衍得以生存,而通過對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麥等開花時間的精細控制可以得到更高的產量,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
  • 【科技日報】調節植物響應光周期開花的分子機制闡明
    在基因高度純合的擬南芥中,長日照條件誘導開花啟動因子的表達來加速植物開花。光周期條件對開花啟動因子的激活,主要依賴於轉錄因子一氧化碳的活性。對一氧化碳的轉錄水平、蛋白質穩定性以及生物鐘的調控,是植物響應光周期並誘導植物成花的關鍵機制。擬南芥的ABI5因子結合蛋白2(AFP2),在促進種子萌發過程中起降低負調控脫落酸信號的作用,然而人們對其在調節植物開花時間所起的作用仍不清楚。
  • 植物所在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  從植物到人類的多細胞真核生物中,PcG因子在關鍵發育基因的轉錄抑制中發揮重要作用。PcG複合物本身並不與DNA特異性結合,而是通過Polycomb響應元件(PREs)的募集等方式到達靶基因的染色質。
  • Plant Physiol | 中山大學李陳龍團隊揭示種子休眠調控新機制
    因此,研究種子萌發與休眠調控機理在理論研究和生產應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的研究發現植物激素脫落酸 (ABA) 和赤黴素 (GA) 在控制種子休眠中共同起決定作用,種子休眠時間可能依賴於種子內部的ABA和GA的動態平衡。在種子休眠和萌發過程中,ABA主要在種子成熟過程中促進種子成熟、脫落以及維持隨後的種子休眠過程以等待合適的萌發條件,而GA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種子萌發。
  • PlantPhysiol|中科院植物所程佑發組揭示茉莉酸積累和植物發育的...
    、器官大小和腫瘤發生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當前動物和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植物中相關研究還比較少。MOB1是該通路的核心成員,在酵母、動物和植物中高度保守。程佑發研究組前期發現擬南芥MOB1A在生長素介導的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Cui et al., 2016, PLoS Genetics)。
  • HY5-DEWAX模塊調控植物UV-B耐受性的機制
    Plant Physiol | HY5-DEWAX模塊調控植物UV-B耐受性的機制責編 | 逸雲植物通過不同類型的光受體感知環境光信號變化並誘導植物的適應性響應此外,被子植物的頂端分生組織是植物與環境交互的重要界面,在開花後直接暴露於外界光照,因而常受到UV-B脅迫,但是目前尚不清楚頂端分生組織中不同細胞類型對UV-B脅迫的響應是否不同。
  • Plant Physiol |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朱健康課題組揭示植物...
    長期進化中,植物通過調節植物激素水平,基因表達,氣孔關閉等來應答乾旱脅迫 (Zhu, 2016)。作為光合作用中心的葉綠體在植物抗旱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朱健康研究組的前期工作表明葉綠體蛋白HCF106和THF1相互作用並通過調節光合系統ΙΙ介導的活性氧自由基在護衛細胞中的積累來負調控植物對乾旱脅迫的耐受能力 (Wang et al., 2016)。
  • 科學網— 發現月季開花對光周期不敏感新機制
    他們發現了月季開花對光周期不敏感的新機制,為理解月季的連續開花特性提供了新視角。 根據開花所需的光照時間長短,可以將植物分為長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薔薇屬植物有一年單次開花、偶爾二次開花和連續開花三種類型。連續開花是指不受季節和日照長短的限制,只要生長條件合適就能開花,所以被普遍認為是日中性響應。
  • 華中農大殷平課題組揭示藍光受體CRY2激活的分子機制
    光受體是光調控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媒介,在植物整個生長周期中都起到關鍵作用。隱花色素Cryptochromes (CRYs)是一類廣泛存在於動植物中的藍光受體。在植物中,CRYs主要參與調控光形態建成、開花時間、生物節律性等重要生長發育過程。
  • 蔬菜栽培中光周期的作用
    今天給大家帶來蔬菜栽培中光周期的作用。光周期的作用:植物的光周期現象是指日照的長短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它是植物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論是1年生還是2年生蔬菜的開花結實,都與光周期有關。它不僅影響到花芽分化開花結實、分枝習性,甚至一些地下貯藏器官如塊莖、塊根、球莖、鱗莖等的形成,也受光周期的影響。其實,人們對於植物,尤其是農作物的開花結實受季節的影響,是早有認識的事實。
  • 研究揭示藍光信號與油菜素甾醇信號協同調控植物開花的新機制
    Phytologist 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劉宏濤研究組題為BES1 regulated BEE1 controls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downstream of blue light signaling pathway in Arabidopsis 的研究論文,論文揭示了CRY2介導的藍光信號和內源油菜素甾醇(BRs)信號途徑和協同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機制
  • 每日摘要:擬南芥和番茄中調控胚珠發育的分子機制差異(the plant journal)
    Regulation of ovule initiation by gibberellins and brassinosteroids in tomato and Arabidopsis: two plant species, two molecular mechanismsFirst author: Daniela Barro‐Trastoy; Affiliations
  • Plant Cell| 揭示春化作用使植物的源庫身份發生逆轉的分子機制
    在這一轉變過程中,TST2;1和SUT4(蔗糖轉運子4)被反向調控,伴隨著相應的糖流量從主根到地上部的重定向。該研究將有助於剖析甜菜抽薹的代謝和發育觸發因素,為實現甜菜的抗抽薹和抗寒性提供了新的基因編輯目標。
  •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9-30   今日/總瀏覽:2/4188
  • 研究揭示O-糖基化修飾調控生物鐘周期的分子機制
    生物鐘是植物細胞中感知並預測光照和溫度等環境因子晝夜周期性變化的精細時間機制,它通過協調代謝與能量狀態以適應環境因子的晝夜動態變化,從而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適應性優勢。生物鐘周期紊亂會嚴重影響植物多種生理和發育關鍵過程,如開花時間和脅迫應答等。生物鐘核心因子的翻譯後修飾如磷酸化和泛素化等,可以精確調控生物鐘周期。
  • Plant Physiol. |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揭示水稻葉枕發育細胞學基礎和調控機制
    該研究通過系統的形態學和細胞學觀察以及高通量基因表達譜分析,揭示了葉枕發育的細胞學基礎和分子調控機制,為水稻葉傾角調控研究和株型改良提供了重要線索。Fig8. A schematic model of rice lamina joint development.
  • 植物所揭示O-糖基化修飾調控生物鐘周期的分子機制
    生物鐘是植物細胞中感知並預測光照和溫度等環境因子晝夜周期性變化的精細時間機制,它通過協調代謝與能量狀態以適應環境因子的晝夜動態變化,從而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適應性優勢。生物鐘周期紊亂會嚴重影響植物多種生理和發育關鍵過程,如開花時間和脅迫應答等。生物鐘核心因子的翻譯後修飾如磷酸化和泛素化等,可以精確調控生物鐘周期。
  • Plant Cell | 種子休眠調控新機制
    2019-04-11 15:25:03 來源: BioArt植物 舉報   種子萌發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重要的發育轉變
  • Plant Cell | 硫化氫調控植物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H2S通過獨立於活性氧的方式負調節擬南芥細胞自噬,但其具體機制尚不清楚。Plant Cell發表了題為Abscisic Acid-Triggered Persulfidation of the Cysteine Protease ATG4 Mediates Regulation of Autophagy by Sulfide 研究論文,揭示了H2S通過過硫化修飾抑制ATG4a蛋白酶活性,從而負調控細胞自噬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