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大殷平課題組揭示藍光受體CRY2激活的分子機制

2020-11-20 BioArt植物

Nature Plants | 華中農大殷平課題組揭示藍光受體CRY2激活的分子機制


責編 | 逸雲


光受體是光調控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媒介,在植物整個生長周期中都起到關鍵作用。隱花色素Cryptochromes (CRYs)是一類廣泛存在於動植物中的藍光受體。在植物中,CRYs主要參與調控光形態建成、開花時間、生物節律性等重要生長發育過程。CRYs在植物中還發揮其他的功能,包括植物晝夜節律、氣孔開放、根系生長、滲透脅迫反應、避蔭、葉片衰老等的調節。


CRYs有兩個結構域,N端的PHR結構域及C端的CCE 結構域。CRYs的PHR結構域非共價結合一分子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CRYs被藍光激活後會產生多種響應,包括FAD的光還原、寡聚化等等。藍光激活的CRYs發生寡聚化是一種在進化上極為保守的現象,與生物體內CRYs的光反應特性高度相關。寡聚的CRYs蛋白可以與下遊的轉錄因子(CIBs、PIFs、IAAs等)或生長調控因子(COP1/SPA1等)互作,從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得益於這種光調控的聚合性質,CRYs也被廣泛應用於光遺傳學中。但藍光如何誘導CRYs發生寡聚化至今並不清楚。


2020年11月16日,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殷平教授實驗室在Nature Plants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photoactivation of Arabidopsis CRY2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植物藍光受體隱花色素CRY2光激活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開發了一套方法,在製備冷凍電鏡樣品前用藍光處理CRY2蛋白,在光照後極短的時間(<7s內迅速將蛋白冷凍停留在寡聚激活狀態。通過這種方法,成功解析了藍光激活的CRY2四聚體狀態的冷凍電鏡結構,解析度為3.1 Å(圖1)。通過與此前報導的黑暗狀態下單體CRY2的晶體結構比對以及化學計算,該研究發現,藍光激活CRY2的FAD結合口袋的體積變大。通過生化分析驗證發現,FAD結合口袋的鬆弛會導致CRY2蛋白的寡聚化。該研究闡明了CRY2光誘導寡聚化的分子機制,也闡明了FAD光還原如何導致其寡聚化的分子機理。


圖1. 光激活的CRY2四聚體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殷平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發表論文報導了BIC2蛋白抑制CRY2激活的分子機制(點擊查看:植物藍光受體CRY的結構和光激活機制)。這一系列的關於藍光受體CRY2的激活和抑制研究將會促進深入理解植物光信號傳導調控,為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提供有用信息,也為CRYs在光遺傳學操作中調控蛋白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馬羚博士為本論文第一作者,殷平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學龔欣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華中農業大學校級蛋白質平臺為該研究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前期冷凍樣品製備和樣品篩選主要在華中農業大學電鏡平臺完成,冷凍電鏡數據收集在南方科技大學冷凍電鏡中心完成。該研究受到了科技部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校自主創新基金的資助。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0-00800-1

相關焦點

  • 柴繼傑課題組與合作者首次揭示植物TNL類抗病蛋白激活的分子機制
    assembly of an NLR immune receptor complex to form a holoenzyme 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了植物TNL類抗病蛋白RPP1直接識別其效應蛋白ATR1後激活並形成全酶的分子機制。
  • 生命學院柴繼傑課題組合作揭示植物TNL類抗病蛋白激活的分子機制
    清華新聞網12月8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課題組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種研究所的Jane Parker課題組、Paul Schulze-Lefert課題組合作,發文揭示了植物TNL類抗病蛋白RPP1直接識別並結合效應蛋白ATR1、形成抗病小體並作為全酶催化NAD+水解的分子機制。
  • 化學學院金長文課題組與合作者揭示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多樣性的...
    ,並結合功能實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了GPCR信號轉導多樣性的分子機制。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GPCR在失活和激活狀態下的晶體及電鏡結構解析,人們對於這一大類受體的激活機制有了愈發深入的了解。然而,GPCR受體的失活和激活結構僅代表信號轉導過程起始和終止時相對穩定的構象狀態,受體在激活過程中發生了複雜多樣的動態構象變化。這些變化很可能與不同配體引起的信號轉導多樣性相關。目前,GPCR在激活過程中的動態構象變化仍不清楚,國際上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
    構建首個油菜泛基因組和比較基因組生物信息平臺近日,華中農大生物信息團隊陳玲玲和楊慶勇課題組與廣西大學合作在植物學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線發表了題為"BnPIR: Brassica napus Pan-genome Information
  • 【學術前沿】王朝/熊偉/李健潮合作揭示GABAA受體轉運調控的分子機制
    【學術前沿】王朝/熊偉/李健潮合作揭示GABAA受體轉運調控的分子機制 2021-01-13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農業大學竇道龍課題組鑑定到大麗輪枝菌一個新MAMP分子及其免疫受體!
    2020年11月18日,植物科學權威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竇道龍課題組(點擊查看課題組最新研究進展:EMBO Reports  | 中國科學院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揭示大豆受體激酶
  • 遺傳發育所合作研究揭示植物小肽-受體激活機制
    遺傳發育所合作研究揭示植物小肽-受體激活機制 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9-02   今日/總瀏覽:3/3824
  • 清華大學柴繼傑組揭示RALF多肽的受體識別分子機制
    清華大學柴繼傑組揭示RALF多肽的受體識別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8 16:18:45 近日,清華大學柴繼傑課題組與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Cyril Zipfel課題組合作報導了植物中
  • 科學家揭示腫瘤細胞遷移分子機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閻錫蘊課題組與中科院動物所劉峰小組合作發現,細胞黏附分子CD146作為Wnt5a的受體,激活了非經典Wnt通路,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遷移。
  • 衛濤濤課題組合作揭示蛇床子素舒張氣道平滑肌的分子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傳統中藥蛇床子的主要活性成分蛇床子素(osthole)可以舒張氣道平滑肌、抑制哮喘疾病模型的氣道高反應性,繼而從動物模型、組織切片、培養細胞及酶學反應等不同水平確定了蛇床子素的作用靶點是蛋白磷酸二酯酶4(PDE4);進一步通過共結晶及X射線晶體衍射解析了蛇床子素與PDE4相互作用的結構基礎,闡明了蛇床子素抑制PDE4並舒張氣道平滑肌的分子機制。
  • 揭示先天免疫模式識別受體TLR13特異識別單鏈RNA的分子機制
    清華大學柴繼傑研究組在《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發文揭示先天免疫模式識別受體TLR13特異識別單鏈RNA的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9月8日電 8月3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柴繼傑研究組與王宏偉研究組、王佳偉研究組以及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Dekai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細菌Class III轉錄激活機制
    9月28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餘課題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CueR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through a DNA distortion mechanism的研究論文,主要研究細菌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細菌Class III轉錄激活機制
    9月28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餘課題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CueR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through a DNA distortion mechanism的研究論文,主要研究細菌Class III轉錄因子CueR轉錄激活的分子機制。
  •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JACS發文揭示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起始原料的微小差異引發的「蝴蝶效應」,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分子構建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m.Chem.Soc.,DOI:10.1021/jacs.0c09800)。
  • 揭示G蛋白耦聯受體信號轉導機制
    9月8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王江雲課題組和山東大學醫學院的孫金鵬課題組應用最新的非天然胺基酸編碼技術,揭示了G蛋白偶聯受體重要的信號轉導機制
  • ...組合作揭示錳離子激活天然免疫關鍵模式識別受體cGAS的新催化機制
    8月18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蔣爭凡教授課題組與蘇曉東教授課題組合作,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Cell Reports在線發表他們在天然免疫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Mn2+Directly Activates cGAS and
  • 瀋陽生態所揭示超級抗原激活T細胞免疫應答的分子機制
    瀋陽生態所揭示超級抗原激活T細胞免疫應答的分子機制 2020-09-29 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生態課題組研究員徐明愷,依託「瀋陽市超級抗原研究重點實驗室」,聯合運用脂肪酸代謝質譜、海馬生物能量代謝分析等方法,首次從分子到細胞水平揭示超級抗原SEC2及其改構體ST-4可通過激活mTOR/SREB/PPAR信號途徑,增強CD8+ T細胞的脂肪酸合成和脂肪酸攝取能力;通過激活p38-MAPK信號通路,增強線粒體能量代謝過程,從而為CD8+
  • ...佔肖衛課題組在JACS發文揭示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的蝴蝶效應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起始原料的微小差異引發的「蝴蝶效應」,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分子構建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m.Chem.Soc.,DOI:10.1021/jacs.0c09800)。
  • 華南農大劉耀光院士團隊揭示水稻抽穗期感光性演變的分子機制
    New Phytologist 華南農大劉耀光院士團隊揭示水稻抽穗期感光性演變的分子機制責編 | 院士團隊在New Phytologist在線發表了題為Strong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is Controlled by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Hd1, Ghd7 and DTH8 in Rice Heading 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水稻抽穗期感光性演變的分子機制
  • 研究揭示調控水稻光周期開花複合物CCT/NF-YB/YC的轉錄調控機制
    88月25日,The Plant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我校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稻團隊和蛋白質科學研究團隊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兩個團隊利用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和結構生物學技術闡明了CCT 家族蛋白與NF-YB、NF-YC形成三元複合物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並且揭示了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