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因子調控水稻細胞壁合成機理研究獲進展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水稻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細胞壁的組分是木質纖維素,它們提供了莖稈的支撐力和防禦能力,同時作為最重要的生物質能源,秸稈的降解和轉化也一直受到關注。轉錄因子是水稻農藝性狀形成的一類重要調控因素,涉及產量、株高、生育期等,但如何影響水稻細胞壁的合成鮮有報導。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吳躍進課題組與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傅向東課題組合作,前期通過重離子誘變獲得一個轉錄因子調控的水稻脆稈突變體cef1,研究表明cef1的脆性是由轉錄因子OsMyb103L功能缺失造成的,通過調控纖維素合成來影響細胞壁結構(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15)。近期研究團隊從反向遺傳學途徑,利用酵母單雜技術,對調控水稻細胞壁纖維素合成的轉錄因子OsMYB61進行文庫篩選,獲得NAC家族的一個轉錄因子OsSND2,研究表明OsSND2能夠結合OsMYB61的啟動子,調控OsMYB61的功能表達,影響纖維素的合成,從而導致細胞壁的結構變異。進一步研究還發現OsSND2能夠調控多個與細胞壁合成有關的MYB轉錄因子,是此途徑控制纖維素合成的「總開關」,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該研究揭示了水稻轉錄因子調控細胞壁合成的關鍵機制,為水稻抗倒伏和秸稈還田品種的分子設計育種奠定了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Rice 期刊上,吳躍進課題組助理研究員葉亞峰和已畢業的博士生吳昆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文章連結

 

轉錄因子OsSND2調控細胞壁纖維素的合成

  水稻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細胞壁的組分是木質纖維素,它們提供了莖稈的支撐力和防禦能力,同時作為最重要的生物質能源,秸稈的降解和轉化也一直受到關注。轉錄因子是水稻農藝性狀形成的一類重要調控因素,涉及產量、株高、生育期等,但如何影響水稻細胞壁的合成鮮有報導。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吳躍進課題組與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傅向東課題組合作,前期通過重離子誘變獲得一個轉錄因子調控的水稻脆稈突變體cef1,研究表明cef1的脆性是由轉錄因子OsMyb103L功能缺失造成的,通過調控纖維素合成來影響細胞壁結構(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15)。近期研究團隊從反向遺傳學途徑,利用酵母單雜技術,對調控水稻細胞壁纖維素合成的轉錄因子OsMYB61進行文庫篩選,獲得NAC家族的一個轉錄因子OsSND2,研究表明OsSND2能夠結合OsMYB61的啟動子,調控OsMYB61的功能表達,影響纖維素的合成,從而導致細胞壁的結構變異。進一步研究還發現OsSND2能夠調控多個與細胞壁合成有關的MYB轉錄因子,是此途徑控制纖維素合成的「總開關」,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該研究揭示了水稻轉錄因子調控細胞壁合成的關鍵機制,為水稻抗倒伏和秸稈還田品種的分子設計育種奠定了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Rice 期刊上,吳躍進課題組助理研究員葉亞峰和已畢業的博士生吳昆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文章連結
 
轉錄因子OsSND2調控細胞壁纖維素的合成

相關焦點

  • 綜述 | 植物次生細胞壁生物合成的轉錄調控網絡
    前人研究表明, 以NAC (NAM、ATAF1/2、CUC2)和MYB為核心成員的轉錄因子對植物次生壁的形成起到了關鍵的轉錄調控作用。並且, 這兩類轉錄因子對次生壁的調控不僅存在於雙子葉植物, 如陸地棉(Gossypium hirsutum)中, 也存在於單子葉植物, 如水稻(Oryza sativa)和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中; 不僅存在於草本植物, 如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中, 也存在於木本植物, 如毛果楊(Populus
  •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2017-11-28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例如,水稻中次生壁合成水平與質量直接關係到株高、抗倒伏性等重要的農藝性狀,因而其合成受到嚴格調控。研究發現,大量NAC、MYB等類型的轉錄因子構成複雜的網絡,以應答植物體內外各種信號、精準調控次生壁生物合成。然而,迄今為止鑑定到的負調控因子極少。
  • 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研究發現藍光有助於植物合成堅硬細胞壁
    高等植物直立生長依賴於維管組織細胞通過細胞壁加厚提供的機械支撐力和形成的長距離運輸通道。細胞壁加厚受到遺傳和環境因素的調控,使得不同類型、不同環境條件下生長的植物形成不同厚度、不同組成和結構的次生細胞壁。
  • ...農業大學羅傑團隊鑑定到植物中首個調控支鏈胺基酸合成的轉錄因子
    近日,New Phytologist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海南大學羅傑教授團隊題為Natural variation in the OsbZIP18 promoter contributes to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levels in rice的研究論文
  • 研究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綜述|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
    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多種植物激素的受體都定位於細胞核內,且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深入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人們全面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轉錄中介體(Mediator)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由多個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體,在轉錄調控的多個層面發揮調控作用,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
  • 研究揭示轉錄因子NIN在根瘤菌侵染時的關鍵作用
    Plant and Microbial Sciences; CEPAMS)Jeremy Murray研究組題為NIN acts as a Network Hub Controlling a Growth Module Required for Rhizobial Infection 的研究論文,該文揭示了轉錄因子NIN在根瘤菌侵染時起的關鍵作用。
  • 研究揭示VOZ轉錄因子介導的水稻抗稻瘟病新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發現高等植物特有的維管植物單鋅指(VOZ)轉錄因子是植物抗病的關鍵因子,揭示了VOZ轉錄因子作為橋梁連通泛素連接酶對抗病蛋白調控的分子機制,為創製新的病害防控策略和抗病分子育種奠定了理論基礎。
  • PBJ| OsmiRNA166b-OsHox32模塊通過調控細胞壁生物合成來調節水稻的機械強度
    纖維素和混合鏈葡聚糖(MLG)存在於初生細胞壁中,而纖維素,木質素和半纖維素則存在於次生細胞壁中。細胞壁組分受所有細胞壁生物合成基因的協同調控。  OsmiR166b-OsHox32的模塊轉錄調控與MLG,纖維素和木質素生物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通過短串聯靶模擬(STTM)技術敲低miR166b(STTM166b)或過表達OsHox32(OEHox32)的轉基因植物葉片下垂且莖變脆。
  • 植物免疫研究與抗病蟲綠色防控:進展、機遇與挑戰
    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組結合遺傳學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 發現了水稻廣譜抗稻瘟病基因bsr-d1, 揭示了轉錄因子MYBS1結合bsr-d1啟動子操控活性氧水平和抗病性的分子機理.南京農業大學團隊發現, 光誘導水稻捕光複合物蛋白LHCB5磷酸化, 通過調控葉綠體活性氧積累增強水稻的稻瘟病抗性. MAPK級聯通路是真核生物中保守的信號傳遞激酶, 控制氣孔運動、下遊基因轉錄、次生代謝物合成、細胞死亡等免疫反應. 我國學者發現MAPK等激酶參與植物免疫調控的多種功能和作用機理.
  • 研究揭示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調控水稻抗矮縮病毒...
    近日,PLOS Pathogens雜誌發表了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毅教授課題組題為「Auxin response factors (ARFs) differentiallyregulate rice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rice dwarf virus」的研究論文
  • 科學網—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黃繼榮課題組,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
  • 研究建立快速篩選丁布類代謝物合成和轉錄相關基因的玉米原生質體...
    我國的玉米產量已經超過水稻和小麥,位居第一位,所以玉米對我國的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長期以來大量的玉米蟲害總是威脅著全球玉米的產量,玉米害蟲也多達350種之多。作為玉米最重要的抗蟲化合物,丁布類次生代謝物的生物合成途徑已基本闡明,但是玉米功能基因研究相對緩慢,再加上玉米轉基因技術的眾多缺陷,特別是轉化效率低以及周期長的問題,使得丁布類次生代謝物的調控研究變得十分棘手,玉米抗蟲機理的研究進展比較緩慢。植物原生質體體系具有高效、便捷和經濟等優點,有利於各種植物信號途徑中功能基因的研究,已成為一種研究植物生理生化和分子機理的重要工具。
  • 生命學院李磊課題組在細胞壁miRNA功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研究發現,miR775通過靶向一個編碼半乳糖基轉移酶的基因調控細胞壁果膠含量從而決定擬南芥內在器官大小。miRNA對靶基因的轉錄後調控機制在植物中廣泛存在,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植物初生細胞壁也是細胞生長和組織器官發育的重要結構基礎,具有十分複雜的成分和結構組成,細胞壁多糖基質的合成與修飾需要多個基因參與。然而目前還沒有miRNA如何調控細胞壁生物合成的系統性研究。
  • 轉錄因子沒新意?聊聊非編碼RNA在花青素合成研究中的新思路
    目前,與植物花青素合成相關的非編碼RNA研究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小編整理了3篇前人研究文獻以供大家參考。花青素可以參與楊樹的生物和非生物脅迫應答,前人對於楊樹花青素合成相關轉錄因子和結構基因的研究較為透徹,但目前miRNA在楊樹花青素生物合成過程中的調控作用尚不清楚。
  • The Plant Cell :解析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轉錄重編程機理
    茉莉酸是來源於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免疫激素,其生物合成途徑和化學結構與高等動物中的免疫激素前列腺素有極高的類似性。在受到機械傷害、咀嚼式昆蟲和死體營養型病原菌的侵害時,植物激活茉莉酸信號通路,啟動並級聯放大茉莉酸介導的轉錄重編程,從而產生有效的防禦反應。但目前對茉莉酸激活植物免疫轉錄重編程的機理所知甚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長期以番茄為模式植物,研究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分子機理。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  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