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因子沒新意?聊聊非編碼RNA在花青素合成研究中的新思路

2020-11-02 安諾基因

顏色是植物最重要的品質性狀之一,是植物進化過程中最具適應意義的表型性狀。花青素是使植物呈色的一種重要色素,它對於植物品種色澤改良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此外,花青素還參與了植物環境脅迫應答、病原菌和昆蟲脅迫應答等一系列生物學過程。

目前,與植物花青素合成相關的非編碼RNA研究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小編整理了3篇前人研究文獻以供大家參考。

lncRNA參與蘋果果皮的花青素合成

文獻名稱: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s expressed during light-induced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apple fruit[2]

發表期刊:The Plant journal(IF 6.141)

文庫構建:對開花後120天採收的蘋果進行0,3,5,8天的光照處理,並對每個時段的蘋果果皮進行轉錄組測序

研究內容

花青素有助於蘋果果實的著色,並對其觀賞、食用和市場價值有重要影響。研究人員對「紅富士」蘋果果皮在光誘導下花青素快速積累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變化進行鑑定,通過WGCNA分析、miRNA-lncRNA-mRNA表達調控網絡構建、基因功能驗證等一系列工作證實了lncRNA MLNC3.2和MLNC4.6是miRNA156a的潛在靶標,在光誘導下阻止miR156a對SPL2likeSPL33的降解,從而促進SPL2-likeSPL33的表達和花青素的積累。


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

共表達網絡構建(左)和候選基因功能驗證(右)

miRNA調控楊樹花青素合成

文獻名稱:MiR156 regulates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through SPL targets and other microRNAs in poplar[3]

發表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IF 5.404)

文庫構建:野生型&miRNA過表達楊樹株系幼莖(每組3個生物學重複)

研究內容

花青素可以參與楊樹的生物和非生物脅迫應答,前人對於楊樹花青素合成相關轉錄因子和結構基因的研究較為透徹,但目前miRNA在楊樹花青素生物合成過程中的調控作用尚不清楚。研究人員在楊樹中過表達miR156,綜合小RNA測序、mRNA測序、代謝組測序的結果,鑑定到miR160h和miR858分別通過調節生長素應答因子和MYB轉錄因子,影響楊樹花青素的積累;過表達miR156的轉基因楊樹與野生型相比,其花青素、黃酮和黃酮醇的含量顯著提高。本研究證明了miR156可以通過多種因素(microRNAs、轉錄因子、結構基因)對楊樹的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徑進行調控。

野生型&miR156過表達楊樹株系表型

野生型&miR156過表達楊樹株系轉錄組學分析

lncRNA在沙棘果實花青素合成中的調控作用

文獻名稱:Transcriptomic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unveil the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during sea buckthorn fruit ripening[4]

發表期刊:DNA Research(IF 4.009)

文庫構建:沙棘品種「紅果」的MG、BR、RR三個發育階段的果實(每組3個生物學重複)

研究內容

沙棘果實成熟過程快,果實中營養成分和抗氧化成分含量高,是研究果實成熟的理想材料。研究人員使用高通量測序的方法,對沙棘果實三個發育階段的轉錄組進行分析。通過過表達/沉默實驗,鑑定到LNC1和LNC2可以作為miR156a 和miR828a的靶標,分別降低SPL9的表達和誘導MYB114的表達。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結果顯示這一過程也可影響花青素的含量。本研究首次對沙棘中的lncRNA進行全局表達分析,為果實品質調控提供了新見解。

沙棘果實的轉錄組學分析

候選lncRNA的功能驗證

希望以上花青素合成相關的非編碼RNA研究可以給各位老師的課題研究帶來新思路,說了這麼多~也請讓小編宣傳一波~

安諾基因在轉錄組測序方面擁有多樣化的產品類型,涵蓋了普通轉錄組測序產品、醫學轉錄組測序產品、lncRNA測序產品、醫學lncRNA測序產品、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產品、全轉錄組測序產品等,各類型產品均有豐富的項目經驗及物種經驗,擁有專業的實驗團隊、分析團隊以及領先的二代、三代測序平臺,為大家提供高質量的測序服務,滿足廣大科研工作者們的研究需求,一切只為助力科研。

參考文獻

[1] 戴思蘭, 洪豔. 基於花青素苷合成和呈色機理的觀賞植物花色改良分子育種[J]. 中國農業科學, 2016.03.011.

[2] Yang T , Ma H , Zhang J , et al.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s expressed during light‐induced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apple fruit[J]. The Plant Journal, 2019, 100(3).

[3] Yamei Wang, Wenwen Liu, Xinwei Wang, et al. MiR156 regulates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through SPL targets and other microRNAs in poplar[J]. Horticulture Research, 2020 Aug 1;7:118.

[4] Guoyun, Zhang, Daoguo, et al. Transcriptomic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unveil the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during sea buckthorn fruit ripening[J].DNA Research, 2018.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轉錄因子MYB10的作用
    >請點擊上方「PlantReports」↑關注我們!
  • 中國科大在動物長鏈非編碼RNA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實驗室通過優化的基因編輯技術,對秀麗線蟲中155個基因間的長鏈非編碼RNA(lincRNA)進行逐一敲除(秀麗線蟲已知的全部lincRNA共170個),系統地研究了秀麗線蟲中lincRNA的功能。這是第一篇在多細胞動物中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全基因組水平上、對一個種類的長非編碼RNA進行敲除並系統分析其在動物中生理功能及功能機理的研究。
  • 揭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轉錄的新模式
    近年來隨著高通量DNA測序技術的發展,研究表明80%的人類基因組序列雖然能夠轉錄表達並產生RNA ,卻不能編碼和翻譯成蛋白。由此產生了大量的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其基因數量(近2萬個)和蛋白編碼基因相當。目前人們對它們的了解還非常有限,lncRNA被認為是生物學中的暗物質。探索lncRNA的功能和生物學意義,對於人們認識非編碼基因組、生物體的多樣性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 非編碼RNA研究與應用研討會在西北工業大學順利召開
    西工大新聞網1月3日電(吳子祥)2018年12月28日,由西北工業大學,中國非編碼RNA與腫瘤研究專家委員會,陝西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陝西省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非編碼RNA研究與應用研討會」在我校國際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成功召開。
  • 【盤點】非編碼RNA與癌症關聯性研究進展
    隨著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的發展,尤其是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大量應用,科學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非蛋白編碼的轉錄單元(即非編碼RNA,ncRNAs),長非編碼RNA在許多重要的生物進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在哺乳動物早期發育過程中lncRNA能調節多種細胞中的基因表達,癌細胞中lncRNAs的改變也被發現與腫瘤形成、發展和轉移密切相關,近期的研究還發現,非編碼RNA
  • 我校研究團隊在對動物長鏈非編碼RNA研究中取得進展
    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非編碼RNA功能及功能機理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期刊《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發表了題為《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 elegans lincRNAs with CRISPR knockout mutants》的文章,報導了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成果。
  • 崔慶華:在長非編碼RNA的世界中,一定存在著長非編碼RNA中的P53, PTEN
    LncRNADisease在儲存了人類的非編碼RNA研究信息的同時,還收錄了其他物種的相關信息。另外,在這項資料庫的創建過程中,序列、基因組位置等信息都被納入我們的考慮範圍中。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初步完成,人們發現「能夠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只佔全部基因組的2%左右」,而之後的ENCODE計劃揭示了非編碼RNA佔據了剩下的98%人類基因組中的大量份額,非編碼RNA在生物信息領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有關非編碼RNA的研究也多次入選「世界科學十大進展」或「世界醫學十大進展」。但是,目前相對於蛋白質編碼基因,人們對非編碼RNA的了解十分有限。
  • 科學網—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黃繼榮課題組,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
  • RNA的轉錄與RNA聚合酶
    mRNA是信息分子,用於把蛋白質的一級結構信息傳遞到細胞質中;非編碼RNA一般是功能分子,可以形成特定的結構,以實現某種功能,比如基因表達調控等。RNA聚合酶與轉錄機制的研究也是生命科學中的重要內容。2006年,羅傑·科恩伯格(Roger D. Kornberg,亞瑟·科恩伯格長子)「因其對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非編碼RNA參與顱內動脈瘤病理機制的研究進展
    非編碼核糖核酸(noncoding RNA,ncRNA)在顱內動脈瘤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基因的轉錄和翻譯過程中,大部分基因(97%~98%)轉錄為ncRNA。研究發現miR-29通過轉錄後機制抑制蛋白表達影響動脈瘤的形成、進展和破裂。有研究對經過篩選的miRNA進行生物信息學和功能分析,發現9個靶基因與動脈瘤發病相關。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  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羅克明團隊發現MYB6促進毛白楊花青素合成,但抑制次生細胞壁的...
    研究表明,許多轉錄因子參與苯丙烷途徑不同分支的調控。類黃酮生物合成主要由MYB-bHLH-WD40轉錄因子的三元複合物(MBW複合物)控制,其中MYB轉錄因子在類黃酮代謝以及植物次生細胞壁形成中發揮作用。之前研究表明,擬南芥中MYB75和KNOX轉錄因子KNAT7(KNOTTED ARABIDOPSIS THALIANA7)可以形成功能性複合物以抑制花序莖中的次生細胞壁形成。
  • 秀麗線蟲長鏈非編碼RNA研究取得進展
    單革實驗室在2017年發表的Developmental Cell文章基礎上,於Genome Biology發表了題為《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 elegans lincRNAs with CRISPR knockout mutants》的文章,報導通過優化的CRISPR-cas9 系統對秀麗線蟲中155個基因間的長鏈非編碼RNA(lincRNA)進行逐一敲除(秀麗線蟲已知的全部
  • Nature:種子中的非編碼反義RNA轉錄體
    擬南芥開花抑制因子FLC在由Polycomb調控蛋白調節的一個過程中被「春化」關閉。現在,FLC的非編碼反義RNA轉錄體被發現存在於冷處理的種子中,並對溫度變化有響應,這說明它們在低溫感應和FLC沉默中有可能扮演一個角兒。這種類型的反義轉錄事件(源自基因的3′端)也許是調控相應「正義」轉錄的一個普遍機制。
  • 轉錄因子調控水稻細胞壁合成機理研究獲進展
    轉錄因子是水稻農藝性狀形成的一類重要調控因素,涉及產量、株高、生育期等,但如何影響水稻細胞壁的合成鮮有報導。近期研究團隊從反向遺傳學途徑,利用酵母單雜技術,對調控水稻細胞壁纖維素合成的轉錄因子OsMYB61進行文庫篩選,獲得NAC家族的一個轉錄因子OsSND2,研究表明OsSND2能夠結合OsMYB61的啟動子,調控OsMYB61的功能表達,影響纖維素的合成,從而導致細胞壁的結構變異。
  • 非編碼RNA研究技術大盤點
    非編碼RNA可火了,miRNA大火燒了十幾年,現在慢慢地把lncRNA的領域也給點著了。現在可能連實驗室的插槍頭阿姨都知道絕大多數的RNA分子並不翻譯,這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包括miRNA、lncRNA等。
  • 長鏈非編碼 RNA DANCR 在部分腫瘤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約 75%的人類基因組可以轉錄為RNA,其中只有約不到 2%的RNA可被翻譯為蛋白質[4].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s,ncRNAs)在人類轉錄組中佔據了大部分比例,而在非編碼RNA家族中,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家族中佔比最高的成員。
  • RNA的合成(轉錄)
    RNA的合成(轉錄)   考點:  原核生物 RNA聚合酶的各種亞基,轉錄起始,轉錄延伸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原核生物的轉錄終止的兩種形式;  真核生物 RNA聚合酶的特點,轉錄起始、延伸及終止。真核與原核生物RNA合成比較。
  • 【盤點】非編碼RNA與人類疾病關聯性亮點研究
    隨著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的發展,尤其是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大量應用,科學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非蛋白編碼的轉錄單元(即非編碼RNA,ncRNAs),長非編碼RNA在許多重要的生物進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在哺乳動物早期發育過程中lncRNA能調節多種細胞中的基因表達,癌細胞中lncRNAs的改變也被發現與腫瘤形成、發展和轉移密切相關,近期的研究還發現,非編碼RNA,尤其是microRNA參與了炎症反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