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獸醫所在流感病毒複製周期調控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9日訊(記者 常理)流感病毒不斷進化變異,對動物和人類健康構成持續威脅,隨時可能引發新的動物疫情暴發和公共衛生危機。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流感病毒的致病機制,發現病毒複製過程中與之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揭示其參與病毒複製周期調控的機制,為研製新型抗流感病毒藥物以及幹預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在宿主蛋白調控流感病毒複製周期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進一步完善了流感病毒與宿主蛋白形成的相互作用網絡,深化了對流感病毒複製周期的理解,為研製新的抗流感病毒藥物提供了潛在的靶點。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病原學權威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一病原體(PLoS Pathogens)》上在線發表。

  該實驗室博士生羅維玉和碩士生張杰在李呈軍研究員、姜麗副研究員和陳化蘭院士的指導下,篩選到與流感病毒NP蛋白直接互作的宿主蛋白磷脂爬行酶1(PLSCR1),發現PLSCR1通過與NP蛋白結合抑制NP和病毒核糖核蛋白複合體(vRNP)進入細胞核,延緩病毒整個複製周期,進而顯著抑制流感病毒的增殖。進一步研究發現,PLSCR1、NP以及輸入蛋白α(Importin α)三者之間形成三聚體,阻礙細胞核輸入通路關鍵因子輸入蛋白β(Importin β)與Importin α的結合,阻止流感病毒NP和vRNP複合體通過主動輸入途徑進入細胞核,從而抑制流感病毒複製。

(責任編輯:王炬鵬)

相關焦點

  • 流感病毒複製周期調控機制研究取得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日前在宿主蛋白調控流感病毒複製周期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 宿主蛋白抑制流感病毒複製奧秘解開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潛心研究宿主蛋白調控流感病毒複製周期機制並取得突破性進展,進一步完善了流感病毒與宿主蛋白形成的相互作用網絡,深化了對流感病毒複製周期的理解,為研製新的抗流感病毒藥物提供了潛在靶點。
  • 微生物所在流感病毒聚合酶調控RNA合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由於流感病毒易發生基因重配和抗原突變,現有疫苗無法提供持久性保護,再加上流感病毒的耐藥性問題出現得越來越頻繁,開發新型的抗病毒藥物已然迫在眉睫。流感病毒聚合酶對於病毒複製增殖和宿主適應都具有重要作用,並且在不同類型流感病毒中較為保守,是抗病毒藥物研發的重要靶點。因此對於流感病毒聚合酶工作機制的探索一直是研究熱點。
  • 科研進展丨研究揭示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種間限制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示了
  • 哈獸研在B型流感病毒感染種間限制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曉鈞團隊揭示了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種間限制機制,發現宿主ANP32A·B蛋白是決定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的必須關鍵因子。與哺乳動物相比,禽類ANP32家族蛋白因序列差異導致其無法有效支持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複製,因而可能是限制B型流感病毒在禽類中的複製傳播的重要因素。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學(PLoS Pathogens)》。
  • ...發現宿主ANP32A·B蛋白是決定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的必須關鍵...
    【哈獸研在B型流感病毒感染種間限制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曉鈞團隊揭示了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種間限制機制,發現宿主ANP32A·B蛋白是決定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的必須關鍵因子。
  • 湘潭大學在超分子手性反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青年教師葉強博士課題組與國內外課題研究組合作,在單手性分子超分子手性的調控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改變溶劑極性,調節苯環轉動賦予分子具有cis-trans like構象差異, 實現超分子左旋和右旋結構的調控。
  • 華中農大在DNA複製調控研究領域獲重要進展
    本報訊 微生物的DNA複製調控研究一直是當代生命科學最受關注的前沿領域之一。近日,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何正國帶領的課題組在DNA複製和細胞周期調控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RNA的表觀遺傳修飾是RNA調節基因表達的化學基礎,利用新反應技術和新分子工具對RNA修飾進行精準調控對揭示RNA介導的遺傳信息表達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 昆明植物所在光合作用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昆明植物所在光合作用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2019-10-11 昆明植物研究所 【字體然而一直以來,環式電子傳遞介導的跨類囊體膜質子梯度的形成被認為是被子植物適應波動光強的主要調控機制。關於水水循環在被子植物適應波動光強中的調控作用鮮有報導。  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張石寶團隊對被子植物適應波動光強的光合調控策略開展了深入的研究。
  • 南大洋增暖機制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海洋國家實驗室區域海洋動力學與數值模擬功能實驗室青年學者高立寶所率領的中-澳團隊在南大洋增暖機制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研究成果「Recent wind-driven change in近期南大洋的顯著增暖備受關注,2006年以來全球變暖增加的熱量有超過60%被南大洋吸收,它對全球氣候增暖減緩(Hiatus)事件具有重要影響,但南大洋水體顯著增暖機制尚不清楚。
  • 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從植物到人類的多細胞真核生物中,PcG因子在關鍵發育基因的轉錄抑制中發揮重要作用。
  • 海洋所在海洋多糖、寡糖調控小麥碳氮代謝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日前,美國化學會(ACS)出版的農業領域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發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鵬程團隊在海洋多糖、寡糖調控小麥碳氮代謝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研究結果為殼聚糖、殼寡糖作為新型生物刺激素的深度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
  • 植物所在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  從植物到人類的多細胞真核生物中,PcG因子在關鍵發育基因的轉錄抑制中發揮重要作用。PcG複合物本身並不與DNA特異性結合,而是通過Polycomb響應元件(PREs)的募集等方式到達靶基因的染色質。
  • 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取得新進展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傳茂教授實驗室在國際知名細胞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PLK4-phosphorylated NEDD1 facilitates cartwheel assembly and centriole biogenesis initiations」的研究論文
  • 人副流感病毒誘導細胞自噬機制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張歌) 記者從科技部網站獲悉,為了解析和探討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誘導自噬的類型和作用機制,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陳明周課題組經過大量的病毒學和細胞生物學實驗,發現人副流感病毒誘導了線粒體自噬
  • 哈工大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北大張傳茂課題組在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該項工作發現,中心粒外周基質蛋白(PCM)的組分之一NEDD1對於車輪結構裝配和中心粒發生的起始至關重要,並且這個過程受到了PLK4激酶的磷酸化調控,該項工作明確了車輪結構裝配起始的精確位置並闡明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論文截圖中心體是廣泛存在於真核細胞中具有緻密結構的細胞器,它是細胞內最大的微管組織中心,介導雙擊紡錘體的建立並確保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 JCB|張傳茂課題組在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redirectedFrom=fulltext)的研究論文。該項工作發現,中心粒外周基質蛋白(PCM)的組分之一NEDD1對於車輪結構裝配和中心粒發生的起始至關重要,並且這個過程受到了PLK4激酶的磷酸化調控,該項工作明確了車輪結構裝配起始的精確位置並闡明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
  • 中科院在人巨細胞病毒核衣殼出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武漢3月2日電(記者李偉)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人巨細胞病毒核衣殼出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發現宿主細胞蛋白WDR5通過輔助形成出核複合體,在人巨細胞病毒核衣殼出核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病毒學雜誌》。這一研究首次揭示了WDR5在人巨細胞病毒複製周期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機制,加深了對該類重要病原病毒複製過程的認識,也為抗病毒藥物研發提供了新思路。人巨細胞病毒是一種人群感染率極高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