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大在DNA複製調控研究領域獲重要進展

2020-11-29 科學網

 

本報訊 微生物的DNA複製調控研究一直是當代生命科學最受關注的前沿領域之一。近日,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何正國帶領的課題組在DNA複製和細胞周期調控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研究人員發現了古菌的DNA複製起始蛋白和DNA聚合酶之間存在物理和功能性的相互作用,並首次在古菌生命體中闡明了DNA複製起始和延伸兩個過程之間的分子偶聯機制。該項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據介紹,DNA等遺傳物質的精確複製是生命現象最本質的內容。DNA複製及細胞周期調控的紊亂將直接導致人的癌症、衰老等重要疾病的發生。然而,由於人和高等真核生物的這些遺傳調控機制相當複雜,目前主要以微生物為模式材料開展相關的分子機制研究。

 

古菌是一種常常生活在極端環境,如高溫、高鹽、極端pH等條件下的特殊生命形式,有趣的是在這類特殊生物中發現含有人和高等真核生物的DNA複製調控關鍵酶,因而成為重要的模式材料。

 

近幾年,國外科學家紛紛轉入利用這種特別的古菌作為研究材料,期望加快疾病機制的研究,促進關鍵調控基因以及新藥靶的發現。

 

何正國課題組經過長期研究發現,古菌的DNA複製起始蛋白和DNA聚合酶在體內和體外都能發生物理相互作用,同時這些複製起始蛋白還能雙重調控DNA聚合酶的核心複製功能,這些發現首次在古菌生命體中建立了DNA複製起始和延伸兩個關鍵過程之間的分子偶聯機制。鑑於相關的分子細節在高等真核生物中仍然沒有被闡明,因此該發現為最終揭示高等生物的複雜機制提供重要線索。(魯偉 金安江)

 

《科學時報》 (2009-5-19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
    在精準傳遞系統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近日,華中農大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獸藥製劑團隊在Carbohydrate Polymers國際期刊發表了題為「Composite inclusion complexes containing hyaluronic acid/chitosan nanosystems for dual responsive
  • 中國農大任華中課題組在黃瓜果刺發育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年6月1日,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任華中
  • 中國農大在基因組印記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Genome Research在線發表中國農大賴錦盛教授課題組題為「Parent-of-origin-dependent nucleosome organization correlates with genomic imprinting in maize」研究論文,在玉米基因印記表觀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在硼緩解柑橘砧木鋁毒害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近日,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姜存倉課題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雜誌發表題為「Boron reduces aluminum deposition
  • 華中農大在水稻酸性磷酸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 華中農大資源與環境學院植物營養生物學團隊在國際主流植物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 染色質結構形成及DNA複製叉穩定性維持的分子機制研究獲進展
    人細胞染色體DNA大約有30∽50萬個複製叉停頓點。已證明停頓的DNA複製叉是不穩定的,需要嚴格的細胞調控,以維持其穩定、防止它垮塌,保持基因組完整性。也已證明Checkpoint(細胞周期檢驗點)是維持停頓複製叉穩定、防止其垮塌的一個必須細胞調控。如果停頓的DNA複製叉垮塌,將產生各種基因變異。
  • Cell:孔道春等DNA複製叉相關研究獲進展
    在DNA複製過程中,如果DNA複製叉出問題,將會導致基因組穩定性的極度改變。先前的研究表明S期細胞周期檢驗點(the intra-S phase checkpoint)是維持DNA複製叉穩定的必需調控通路。 但是其具體作用機理一直不清楚。孔道春課題組利用生物化學等方法篩選得到了一批S期細胞周期檢驗點的靶蛋白。進一步研究發現其中一個靶蛋白Dna2在維持DNA複製叉穩定中起重要作用。
  • 華中師範大學在電催化還原CO2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能將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物質和燃料,對可再生能源的存儲和緩解氣候變化都至關重要,從而吸引了國際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其中的關鍵是高效催化材料製備以及相關催化機理。
  • 華中農大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華中農大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2020-11-23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脂肪酸合成途徑調控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梁斌課題組在脂肪酸合成途徑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 華中農大殷平課題組揭示藍光受體CRY2激活的分子機制
    Nature Plants | 華中農大殷平課題組揭示藍光受體CRY2激活的分子機制責編 | 逸雲光受體是光調控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媒介,在植物整個生長周期中都起到關鍵作用。在植物中,CRYs主要參與調控光形態建成、開花時間、生物節律性等重要生長發育過程。CRYs在植物中還發揮其他的功能,包括植物晝夜節律、氣孔開放、根系生長、滲透脅迫反應、避蔭、葉片衰老等的調節。
  • 華中農業大學牛病研究團隊在牛支原體致病機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Pathogens刊登了華中農業大學牛病研究團隊題為「An emerging role for cyclic dinucleotide phosphodiesterase and nanoRNase activities inMycoplasma bovis: Securing survival in
  • 科學網—全新DNA複製起始位點調控機制獲揭示
    本報訊(記者李晨陽)12月2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紅和朱明昭課題組聯合在《自然》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組蛋白變體H2A.Z對DNA複製起始位點的調控機制
  • 流感病毒複製周期調控機制研究取得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日前在宿主蛋白調控流感病毒複製周期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 華中農大與密西根州立大學的這項研究 開啟了一個植物學新領域
    2020年4月8日深夜,Nature(《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34;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率先開啟了植物學的新領域——植物菌群失調與植物健康之間的關係。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的副教授陳桃和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博士後Kinya Nomura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的辛秀芳教授和密西根州立大學的Shengyang He(何勝洋)院士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中國農大孫其信與姚穎垠課題組在小麥miRNA調控籽粒發芽勢和穗發芽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發現小麥物種特異的小分子RNA(miRNA9678)通過參與脫落酸/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調控籽粒萌發。該發現不僅在理論上進一步豐富了對小麥萌發調控機理的認識,也為在應用上通過該途徑進行小麥抗穗發芽遺傳改良奠定基礎。
  • 超聲神經調控的分子機理研究獲進展
    超聲神經調控的分子機理研究獲進展 2019-12-19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在離體細胞實驗中證明了機械敏感通道Piezo1在超聲神經調控中的重要作用。
  • Science:朱健康等植物DNA去甲基化調控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編碼一個組蛋白的乙醯化酶IDM1在植物去甲基化作用機制中的重要作用,是近年來表觀遺傳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DNA甲基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標誌,在基因表達、細胞分化和生長發育過程中均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同時也是植物逆境響應的重要機制。
  • 華中農業大學柑橘團隊甜菜鹼積累轉錄調控的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nsive MYC2-BADH-lik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module in Poncirus trifoliata contributes to cold tolerance by modulation of glycine betaine biosynthesis」為題,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柑橘抗逆團隊的研究論文
  • 昆明動物所阿爾茨海默病基因表達譜與調控網絡研究獲進展
    昆明動物所阿爾茨海默病基因表達譜與調控網絡研究獲進展 2017-09-27 昆明動物研究所 AD的遺傳研究近年來取得了巨大進展,但遺傳風險如何影響AD的發生發展,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基因表達是一種介於基因型(genotype)和表型(phenotype)之間重要的中間表型。現有GWAS發現的疾病風險位點約80%都位於基因組非編碼區,這些位點很可能是通過調控基因表達,影響機體正常的基因調控網絡,進而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