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微生物的DNA複製調控研究一直是當代生命科學最受關注的前沿領域之一。近日,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何正國帶領的課題組在DNA複製和細胞周期調控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研究人員發現了古菌的DNA複製起始蛋白和DNA聚合酶之間存在物理和功能性的相互作用,並首次在古菌生命體中闡明了DNA複製起始和延伸兩個過程之間的分子偶聯機制。該項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據介紹,DNA等遺傳物質的精確複製是生命現象最本質的內容。DNA複製及細胞周期調控的紊亂將直接導致人的癌症、衰老等重要疾病的發生。然而,由於人和高等真核生物的這些遺傳調控機制相當複雜,目前主要以微生物為模式材料開展相關的分子機制研究。
古菌是一種常常生活在極端環境,如高溫、高鹽、極端pH等條件下的特殊生命形式,有趣的是在這類特殊生物中發現含有人和高等真核生物的DNA複製調控關鍵酶,因而成為重要的模式材料。
近幾年,國外科學家紛紛轉入利用這種特別的古菌作為研究材料,期望加快疾病機制的研究,促進關鍵調控基因以及新藥靶的發現。
何正國課題組經過長期研究發現,古菌的DNA複製起始蛋白和DNA聚合酶在體內和體外都能發生物理相互作用,同時這些複製起始蛋白還能雙重調控DNA聚合酶的核心複製功能,這些發現首次在古菌生命體中建立了DNA複製起始和延伸兩個關鍵過程之間的分子偶聯機制。鑑於相關的分子細節在高等真核生物中仍然沒有被闡明,因此該發現為最終揭示高等生物的複雜機制提供重要線索。(魯偉 金安江)
《科學時報》 (2009-5-19 A1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