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大任華中課題組在黃瓜果刺發育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1-02-26 植物研究進展

2018年6月1日,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任華中教授與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署蔬菜作物研究中心/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翁益群教授為通訊作者的題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their expression during fruit spine development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的研究論文。

黃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表皮毛或果刺是果實外觀品質的重要性狀。果刺形成的機制仍不甚清楚,但植物特異性NAC轉錄因子家族可能在果刺起始和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該文對黃瓜全基因組進行了研究,共鑑定出91個NAC同源基因。這些基因被聚類為六個亞家族;每個亞家族含有不同數量的NAC家族成員,且具有相似的內含子-外顯子結構和保守基序。實時定量PCR分析揭示這些基因的表達模式具有組織特異性,其中有10和12個基因分別在莖和果實中優先表達。此外,13個基因在野生型植株中的表達水平比在其近等基因表皮毛突變體中的表達水平高,表明其在果刺發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外源施用四種植物激素促進了黃瓜果刺的形成,並且增加了果刺密度;黃瓜果實幾種NAC基因響應植物激素處理的差異表達具有時間特異性,暗示它們在果實表皮毛髮育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已鑑定的NAC基因中,12個被發現是13個已知的黃瓜miRNA的靶基因。

 

總而言之,該研究結果為進一步解析黃瓜果刺發育過程中NAC基因與表皮毛髮生及發育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信息。

Fig. 7 Hormone treatments increase trichome numbers in cucumber fruit.

推薦閱讀:

中國農大任華中課題組在黃瓜果實表皮毛形成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國農大張小蘭課題組發表黃瓜生殖器官發育調控研究新進展

中國農大在黃瓜莖尖分生組織維持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華中農大別之龍教授團隊在嫁接黃瓜耐鹽的信號轉導機制上取得重要進展

相關焦點

  • Development|中國農大在黃瓜果實心皮數目變異的基因調控網絡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張小蘭課題組在Development雜誌在線發表題為「Gene regulatory
  • The Plant Cell |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金危危教授課題組在玉米花序發育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金危危教授課題組在玉米花序發育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Ectopic Expression of the Transcriptional
  • 清華大學課題組在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3月25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時松海教授和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史航研究員課題組在《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中心體的錨定調控神經前體細胞特性和大腦皮層的形成」(Centrosome anchoring regulates progenitor properties and cortical
  • 華中農大在DNA複製調控研究領域獲重要進展
    本報訊 微生物的DNA複製調控研究一直是當代生命科學最受關注的前沿領域之一。近日,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何正國帶領的課題組在DNA複製和細胞周期調控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人才強校 | 張小蘭教授課題組黃瓜果長調控新進展在Plant Cell發表
    黃瓜野生種 (C. sativus var. hardwickii) 果實小且圓,長度約3-5 cm,而東亞型黃瓜長度一般超過35 cm。在黃瓜栽培馴化過程中,影響黃瓜果實長短差異的關鍵調控因子及其分子機理仍知之甚少。
  • 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生物學院陳三鳳教授課題組在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一種獨特而新穎的固氮調控機制。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GlnR作為一種轉錄因子,同時正負調控固氮類芽孢桿菌中固氮基因的表達。有2個GlnR-binding sites分布於固氮基因簇(nifBHDKENXhesAnifV)啟動子上下遊。
  • 中國農大在基因組印記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Genome Research在線發表中國農大賴錦盛教授課題組題為「Parent-of-origin-dependent nucleosome organization correlates with genomic imprinting in maize」研究論文,在玉米基因印記表觀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
    在精準傳遞系統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近日,華中農大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獸藥製劑團隊在Carbohydrate Polymers國際期刊發表了題為「Composite inclusion complexes containing hyaluronic acid/chitosan nanosystems for dual responsive
  • 生命學院時松海和史航課題組在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機制研究中...
    生命學院時松海和史航課題組在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3月26日電 3月25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時松海教授和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史航研究員課題組在《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中心體的錨定調控神經前體細胞特性和大腦皮層的形成」(Centrosome
  • 餘迪求課題組在茉莉酸調控植物氣孔發育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8年3月1日,Plant Phys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餘迪求研究員和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小蘭副教授為通訊作者題為「Jasmonate negatively regulates stomatal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 cotyledons」的研究論文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在硼緩解柑橘砧木鋁毒害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近日,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姜存倉課題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雜誌發表題為「Boron reduces aluminum deposition
  • 植物維管發育表觀調控機製取得進展
    該研究藉助獨特的擬南芥管狀分子異位誘導系統VISUAL(Vascular Induced System Using Arabidopsis Leaves),通過一系列的甲基化組和轉錄組分析,確定了DNA主動去甲基化在維管發育中的作用,並揭示了木質部管狀分子分化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 華中農業大學在番茄果實顏色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in fruit」的研究論文,克隆了番茄果實顏色GS基因位點,揭示了轉錄因子TAGL1調控番茄果實顏色形成的分子機理。  該研究中,通過對515份番茄核心種質資源性狀調查,其中7份材料果實表現為條斑表型,因此條斑性狀屬於稀有變異,在目前育種材料中保存下來。
  • 溫州大學趙志軍課題組在動物能量代謝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溫州大學趙志軍課題組經過長期研究發現:高溫熱浪天氣會顯著抑制小型哺乳動物哺乳期能量攝入和繁殖輸出乃至繁殖成功率。,及其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策略和能量學調節機制研究。該研究組與John Speakman教授(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Catherine Hambly博士(Aberdeen University of UK)合作研究表明,實驗小鼠和黑線倉鼠的能量攝入和泌乳支出(同位素標記技術)均隨環境溫度升高而顯著減少,在高溫(33°C)下的泌乳能量支出分別比室溫(21°C)降低了82%和22%,後代死亡率分別達到了20%和13%。
  • 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中心等在穀子株型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為提高密植狀態下作物的光合作用及產量,作物育種過程中追求葉片直立(即葉片不下垂)而又緊湊(即葉片與莖的夾角小)。BR是重要的植物生長發育調節激素,圍繞BR信號調控葉片與莖的夾角已經開展了大量深入機理的研究,但關於葉片直立與下垂的遺傳基礎尚缺乏認識,制約了禾穀類作物株型改良的效率和水平。
  • 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取得新進展
    清華大學陳燁光研究組和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韓敬東研究組合作在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文章「Genome-wide mapping of
  • 華中農業大學徐芳森課題組發現茉莉酸信號參與調控缺硼引起的擬南芥生長抑制
    硼是維持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微量礦質元素。土壤有效硼的缺乏已成為全球許多地區農業生產中一個重要的限制因子。缺硼脅迫時植株的最初反應就是根尖的快速生長受到抑制,然而缺硼抑制根尖生長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機制還不清楚。硼主要在細胞壁果膠中交聯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分子(RG-II),保持細胞壁的完整性。
  • 合肥研究院在團簇結構調控和性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帶領的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楊金龍帶領的課題組合作,在金屬納米糰簇的結構調控與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Kernel Tuning and Nonuniform Influence on Opt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Gaps of Bimetal Nanoclusters
  • 生命學院李磊課題組在細胞壁miRNA功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miR775通過靶向一個編碼半乳糖基轉移酶的基因調控細胞壁果膠含量從而決定擬南芥內在器官大小。miRNA對靶基因的轉錄後調控機制在植物中廣泛存在,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植物初生細胞壁也是細胞生長和組織器官發育的重要結構基礎,具有十分複雜的成分和結構組成,細胞壁多糖基質的合成與修飾需要多個基因參與。然而目前還沒有miRNA如何調控細胞壁生物合成的系統性研究。
  • 華中農業大學在納米酶介導的生物固氮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韓鶴友教授課題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發表題為「Cobalt Ferrite Nanozyme for Efficient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via Regulating Reactive Oxygen metabolism」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