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一種雌雄同株異花作物,具有獨特的花序結構,其雄花序(雄穗)著生於植株的頂端,而雌花序(雌穗)著生於植株中部的葉腋之中。玉米花序的形態建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眾多基因的精確調控。然而,與擬南芥、水稻等植物相比,目前對玉米花發育分子調控機理的研究仍然較少。
課題組鑑定了一個玉米花序發育缺陷突變體Silky3(Si3),該突變體雌雄花序在發育過程中表現出多方面的缺陷,包括雌雄花序上各類分生組織的確定性和小花中器官身份的缺失,以及雄穗的小穗性別完全顛換等。遺傳分析表明Si3突變受一個半顯性基因控制;利用圖位克隆策略對Si3基因進行克隆,發現該基因是一個功能未知的蛋白。進一步分析表明Si3蛋白可能是一個轉錄調節抑制因子。突變體雄穗幼穗的轉錄組數據也支持Si3基因可能具有抑制基因表達的功能。在Si3突變體中,控制花序發育的相關基因bd1、zmm14和si1的表達模式也發生了相應改變。通過測定雄穗幼穗的茉莉酸(JA)和赤黴素(GA)含量,發現Si3突變體雄穗中的激素平衡變得更加適合於雌蕊發育,通過施加外源茉莉酸能夠完全抑制Si3雄穗小穗性別顛換的突變表型。
綜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Si3基因的異位表達幹擾了多個花發育基因調控通路,從而導致了Si3花序複雜的突變表型。對Si3基因在花序中的調控機制進行解析,將有助於挖掘和完善玉米花發育的調控網絡。
該研究由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玉米改良中心、金危危教授課題組完成。金危危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生羅海山為第一作者;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董朝斌教授也參與了部分工作。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105/tpc.20.00043
中國農業科學微平臺
CAAS_ChinaAgriSci
歡迎關注、分享、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