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 | 遺傳所周奕華研究組在細胞壁高級結構形成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1-01-14 植物科學最前沿

近日,The Plant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奕華研究組題為「Arabinosyl Deacetylase Modulates the Arabinoxylan Acetylation Profile and Secondary Wall Formation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多糖乙醯酯酶(阿拉伯糖乙醯酯酶,DARX1),並揭示其調控水稻木聚糖乙醯化和細胞壁高級結構的機理。


細胞壁是多糖組成的複雜網絡結構,這些多糖經摺疊、交聯,形成適應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細胞壁高級結構。研究細胞壁高級結構形成的精準調控機制是植物學新的學科前沿。 

 

乙醯化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細胞壁多糖上的修飾形式,可控制多糖構象及多聚物間的交聯,對高級結構的構建至關重要,成為解析細胞壁結構及其功能的突破口。阿拉伯木聚糖是水稻最主要的半纖維素,能結合纖維素和木質素。而乙醯化修飾對木聚糖構象及其與其他細胞壁成分的結合具有重要調控作用。但由於所鑑定的相關酶極為有限,細胞壁乙醯化修飾控制機制仍不清楚。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奕華研究組於2017年在Nature Plants上報導了木聚糖主鏈乙醯酯酶BS1,揭開了多糖乙醯化精準控制研究的帷幕。 

 

在此基礎上,周奕華研究組通過對水稻微粒體蛋白進行分離和酶活測定,獲得木糖和阿拉伯糖酯酶活性較高的分離相,輔以質譜分析,從BS1所屬的GDSL酯酶家族中篩選出參與阿拉伯糖去乙醯化修飾的候選蛋白DARX1。遺傳證據表明,DARX1突變造成木聚糖側鏈阿拉伯糖上乙醯基特異增加,而異常的乙醯基能被酵母中表達的DARX1重組蛋白去除,明確其為阿拉伯糖乙醯酯酶。更重要的是,對細胞壁高級結構進行固相核磁和原子力顯微鏡觀察,發現DARX1突變所引發的阿拉伯糖側鏈過度乙醯化導致木聚糖構象改變,進而擾動導管細胞中纖維素微纖絲的排布和功能。 

 

該研究發現了具有新活性的多糖乙醯酯酶DARX1;它作用於木聚糖側鏈,調控木聚糖構象及與纖維素等細胞壁多聚物的交聯方式,進而控制細胞壁高級結構與功能。因此,DARX1的功能鑑定對揭示細胞壁高級結構的調控機理具有重要的意義。DARX1還可調控纖維細胞和木質部導管的發育,改變水稻植株的機械強度,因而為改良作物抗倒伏性和分子設計育種提供了依據。 

 

圖: 阿拉伯糖乙醯酯酶DARX1調控水稻木聚糖乙醯化和細胞壁高級結構 

 

周奕華組工作人員張蘭軍博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張保才副研究員和周奕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還得到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王拓教授和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Frederic Mentink-Vigier博士的幫助。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青促會的支持。


論文連結:

http://www.plantcell.org/content/early/2019/03/18/tpc.18.00894

來源:遺傳所官網

植物科學最前沿,專著於植物科學前沿進展、資訊、招聘信息的發布及方法軟體共享等。投稿及招聘請後臺回復「投稿」,均為無償;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ID:zwkxqy ;入植物社群聯繫微信ID:zwkxqy2 。


相關焦點

  • 遺傳發育所在細胞壁高級結構形成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細胞壁是多糖組成的複雜網絡結構,這些多糖經摺疊、交聯,形成適應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細胞壁高級結構。研究細胞壁高級結構形成的精準調控機制是植物學新的學科前沿。  乙醯化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細胞壁多糖上的修飾形式,可控制多糖構象及多聚物間的交聯,對高級結構的構建至關重要,成為解析細胞壁結構及其功能的突破口。
  •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2017-11-28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奕華研究組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創製iip4突變體,發現其突變體次生壁厚度明顯增加,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略有上升,表明IIP4負調控水稻次生壁的合成。
  • Plant Cell︱植物根毛細胞命運轉換的分子基礎研究新進展
    文章研究揭示了核糖體生物發生缺陷和逆境條件觸發的轉錄調控途徑,會導致根表皮細胞命運轉換的分子基礎。本研究使用遺傳增強子篩選鑑定到了核糖體生物發生因子(RBF)基因PUMILIO 23 (APUM23)的突變體apum23-4,該突變體導致潛在的根毛細胞轉換為非根毛細胞的命運。研究發現,這種細胞命運的轉換依賴於MYB23。MYB23是一種MYB蛋白,由WER靶基因編碼,並且與WER存在功能冗餘。
  • Plant Cell |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研究團隊揭示茉莉酸信號調控根毛...
    根毛是根表皮細胞特化形成的一種單細胞管狀突出物,它們能有效增加根的表面積,促進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在植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根毛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多種環境因子和內源信號的影響。前人研究發現茉莉酸可以影響植物根毛的發育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晰。
  • Plant Cell:揭秘細胞分裂
    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圖位克隆的方法,在水稻中克隆了植物中首個Bub1同源基因BRK1(Bub1-related kinase1),為解析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組裝提出了新觀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12月15日在Plant Cell雜誌上。
  • JCB:歐光朔研究組在細胞凋亡和自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自體吞噬蛋白從吞噬細胞中被招募到凋亡細胞表面3月26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歐光朔研究組在《細胞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Autophagygenes function sequentially to promote apoptotic cell corpse degradation in the engulfing cell的論文,報導了自體吞噬基因在吞噬細胞中發揮作用,促進凋亡細胞的降解。
  • 遺傳發育所在細胞凋亡及基因組穩定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遺傳發育所在細胞凋亡及基因組穩定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基因組穩定性對於真核生物的正常生長發育以及增殖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 ...分會場介紹—S12 細胞代謝與疾病&S13 植物細胞骨架與細胞壁
    S12細胞代謝與疾病細胞代謝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之一。細胞內重要物質的代謝穩態受精密調控,其異常與人類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腫瘤等密切相關。教授, 浙江大學報告題目:Ferroptosis : New Target to Protect Against Cardiomyopathy楊濤 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報告題目:神經遞質對胰島細胞功能調控的機制研究李小英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報告題目:Progression from NAFLD
  • 遺傳所李傳友研究組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與動物相比,植物的生長發育表現超強的可塑性,這主要取決於其幹細胞組織結構。以模式植物擬南芥根尖分生組織為例,幹細胞組織中心 (靜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 QC)與其周圍幹細胞共同構成根尖幹細胞微環境,為根的生長發育持續不斷地提供的細胞源。
  • Plant Cell | 細胞分裂素信號在玉米葉片發育中的關鍵調控作用
    其中,在包括玉米在內的禾本科植物葉片中,沿著近端-遠端(P-D)軸的極性生長更為明顯,該極性包括近端的鞘、遠端的葉片以及耳廓和葉舌形成的醒目的形態邊界【1】。對葉片模式形成的遺傳基礎研究是植物發育生物學的重點。
  • 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取得新進展
    清華大學陳燁光研究組和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韓敬東研究組合作在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文章「Genome-wide mapping of
  • 韓方普研究組在植物著絲粒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韓方普研究組長期從事植物著絲粒的遺傳和表觀遺傳學研究。並通過著絲粒不分離、錯分裂及花粉輻射等系統詳細研究著絲粒的形成機制,在不同染色體上檢測到不同大小的新著絲粒,新著絲粒是利用染色體臂的基因組DNA序列而發揮著絲粒的功能,取得一系列進展(Fu et al., 2013, PNAS; Zhang et al., 2013, Plant Cell; Liu et al., 2015, PNAS; Su et al., 2016, Plant J; Guo
  • Plant Cell | 硫化氫調控植物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揭示了H2S通過過硫化修飾抑制ATG4a蛋白酶活性,從而負調控細胞自噬的機制。為了探究ABA如何調控葉肉細胞中蛋白過硫化物修飾水平,研究人員用ABA處理擬南芥後進行蛋白組分析其H2S含量,發現AtATG4a在調控細胞自噬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發現Cys170是ATG4蛋白的催化位點,在多種生物中高度保守。AtATG4a的Cys170的過硫化修飾可能影響該蛋白酶的水解活性和生物功能。
  • NPR1調控植物免疫反應過程中的細胞存活
    NPR1調控植物免疫反應過程中的細胞存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8 16:45:19 美國杜克大學Xinnian Dong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植物所在細胞極性生長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細胞極性生長是細胞極性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相比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由於存在著剛性的細胞壁,細胞的定向生長對於植物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形態建成至關重要。   花粉管生長是高等植物雙受精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而且由於體外容易培養並能夠再現真實生長狀態下花粉管的各種特性,使得花粉管也成為一個研究細胞極性生長調控機制的理想單細胞實驗系統。
  • Plant Cell|細胞分裂素調控植株再生新機制
    近日,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發育與環境適應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向鳳寧教授團隊在植株再生調控機制上取得重要突破。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外源細胞分裂素對於離體苗再生至關重要,細胞分裂素信號轉導途徑的多種蛋白質,包括B型ARR,參與調控擬南芥離體苗再生。某些B型ARR(例如ARR1、ARR10和ARR12)通過激活WUSCHEL(WUS)表達來促進離體苗再生。但B型ARR家族成員間如何精確調控植物再生尚不清楚。
  • 杭州師範大學Cell Stem Cell揭示幹細胞表觀遺傳調控
    來自杭州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SIRT6通過表觀遺傳調控Wnt信號控制了造血幹細胞穩態。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4月7日的《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雜誌上。杭州師範大學衰老研究所的鞠振宇(Zhenyu Ju)教授與助理研究員汪虎(Hu Wang)博士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異染色質調控因子Dbp3-Dbp4的結構-功能研究
  • 河南大學宋純鵬教授團隊在植物細胞膨壓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植物氣孔運動受到細胞膨壓變化的嚴格調控。通過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環產生的碳水化合物在膨壓調控中起著重要作用。該研究通過篩選乾旱脅迫下葉片溫度升高株系,從而分離出一種擬南芥突變體bzu1,較之野生型植株,其氣孔變小和抗旱性增強。BZU1編碼一種已知的乙醯輔酶A合成酶ACN1,其在過氧化物酶體中乙酸轉化為蘋果酸代謝途徑的第一步起作用。
  • 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中心等在穀子株型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為提高密植狀態下作物的光合作用及產量,作物育種過程中追求葉片直立(即葉片不下垂)而又緊湊(即葉片與莖的夾角小)。BR是重要的植物生長發育調節激素,圍繞BR信號調控葉片與莖的夾角已經開展了大量深入機理的研究,但關於葉片直立與下垂的遺傳基礎尚缺乏認識,制約了禾穀類作物株型改良的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