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所李傳友研究組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2021-02-21 植物科學最前沿

固著生長的高等植物能夠不斷調整器官發生和發育進程,從而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條件。與動物相比,植物的生長發育表現超強的可塑性,這主要取決於其幹細胞組織結構。以模式植物擬南芥根尖分生組織為例,幹細胞組織中心 (靜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 QC)與其周圍幹細胞共同構成根尖幹細胞微環境,為根的生長發育持續不斷地提供的細胞源。WUSCHEL-RELATED HOMEOBOX 5 (WOX5)是一個在幹細胞組織中心特異表達的HOMEOBOX家族基因,對於幹細胞組織中心的命運決定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般認為根尖幹細胞微環境的建立和維持受到兩條核心轉錄因子通路的嚴格控制:即縱向的PLETHORA (PLT)途徑和徑向的SHORTROOT (SHR)/SCARECROW (SCR)途徑。但這些轉錄因子如何精細調控WOX5的時空特異表達進而控制幹細胞組織中心的命運決定並不明確。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長期致力於根系可塑性發育的機理研究。他們發現逆境茉莉酸與生長素互作,通過改變幹細胞活性調控根系的可塑性發育,並且調控損傷誘導的組織修復和根系再生過程(Sun et al., 2009, Plant Cell; Zhou et al., 2010, Plant Cell; Chen et al., 2011, Plant Cell; Zhang et al., 2018, PNAS; Zhou et al., 2019, Cell)。 該團隊最新的研究表明,動植物中保守的LIM-domain binding (LDB)家族轉錄調控因子SEUSS (SEU)調控幹細胞組織中心的命運決定。他們發現seu突變體中WOX5表達顯著下降;且該突變體與wox5突變體呈現類似的幹細胞發育缺陷。深入研究表明,SEU作用於SHR/SCR通路正向調控WOX5表達和幹細胞組織中心的建立。SEU通過與轉錄因子SCR直接互作而被招募到WOX5啟動子;然後,SEU通過直接互作招募組蛋白甲基轉移酶SDG4至WOX5啟動子並誘導組蛋白H3第4位賴氨酸的三甲基化(H3K4me3),進而激活WOX5表達。這項研究表明SEU作為支架蛋白整合核心轉錄因子與表觀遺傳因子的功能, 形成SCR-SEU-SDG4轉錄複合體從而精確調控WOX5的時空特異表達和幹細胞組織中心的命運決定。 該研究於2020年9月14日在國際著名期刊The EMBO Journal在線發表(DOI:10.15252/embj.2020105047)。李傳友研究組博士生翟華偉和博士後張瀟月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李傳友研究員和中國農業大學周文焜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王寬誠教育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圖:SEU整合遺傳因子SCR和表觀遺傳因子SDG4激活WOX5表達並調控QC特性建立的分子機制

來源:遺傳所官網

植物科學最前沿,專注於植物科學前沿進展、資訊、招聘信息的發布及方法軟體共享等。投稿及招聘請後臺回復「投稿」,均為無償;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ID:zwkxqy ;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固著生長的高等植物能夠不斷調整器官發生和發育進程,從而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條件。與動物相比,植物的生長發育表現超強的可塑性,這主要取決於其幹細胞組織結構。以模式植物擬南芥根尖分生組織為例,幹細胞組織中心(靜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QC)與其周圍幹細胞共同構成根尖幹細胞微環境,為根的生長發育持續不斷地提供細胞源。
  • 研究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固著生長的高等植物能夠不斷調整器官發生和發育進程,從而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條件。與動物相比,植物的生長發育表現超強的可塑性,這主要取決於其幹細胞組織結構。以模式植物擬南芥根尖分生組織為例,幹細胞組織中心(靜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QC)與其周圍幹細胞共同構成根尖幹細胞微環境,為根的生長發育持續不斷地提供細胞源。WUSCHEL-RELATED HOMEOBOX 5(WOX5)是一個在幹細胞組織中心特異表達的HOMEOBOX家族基因,對幹細胞組織中心的命運決定有至關重要作用。
  • 中科院:研究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固著生長的高等植物能夠不斷調整器官發生和發育進程,從而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條件。與動物相比,植物的生長發育表現超強的可塑性,這主要取決於其幹細胞組織結構。
  • 遺傳發育所發現轉錄中介體調控幹細胞不對稱分裂和根形態建成的機理
    多細胞生物的器官發生和生長發育依賴於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與動物幹細胞類似,植物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和特性維持通常由少數幾個核心轉錄因子控制。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的研究表明,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轉錄中介體亞基MED31通過控制SHR-SCR介導的時空特異性轉錄輸出而調控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
  • 李傳友研究組發現植物激素「核受體」作用機理
    激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方方面面。傳統認為,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膜上。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茉莉酸、生長素等激素的受體卻定位於細胞核中,這非常類似於動物激素的「核受體」。目前,人們對於植物激素「核受體」的生理意義及作用機理尚所知甚少。 茉莉酸是來源於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激素,主要調控植物的免疫反應和適應性生長。對應於病蟲侵害或其它逆境刺激,活性茉莉酸被其「核受體」COI1識別而釋放核心轉錄因子MYC2的活性,進而在全基因組範圍內激活茉莉酸響應基因的表達。
  • 李傳友研究組茉莉酸信號轉導機理獲重要發現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李傳友研究組解析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轉錄重編程
    茉莉酸是來源於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免疫激素。其生物合成途徑和化學結構與高等動物中的免疫激素前列腺素有極高的類似性。對應於機械傷害、咀嚼式昆蟲和死體營養型病原菌的侵害,植物激活茉莉酸信號通路,啟動並級聯放大茉莉酸介導的轉錄重編程,從而產生有效的防禦反應。但目前對茉莉酸激活植物免疫轉錄重編程的機理所知甚少。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長期以番茄為模式研究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分子機理。
  • 李傳友小組發現植物激素「核受體」作用機理—新聞—科學網
    遺傳發育所李傳友小組發現植物激素「核受體」作用機理   本報訊 激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方方面面。傳統傳統認為,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膜上。最近研究表明,茉莉酸、生長素等激素的受體卻定位於細胞核中,類似於動物激素的「核受體」,但對植物激素「核受體」的生理意義及作用機理尚所知甚少。 茉莉酸來源於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激素,調控植物的免疫反應和適應性生長。
  • 研究發現幹細胞譜系自我維持新機制
    細胞命運決定是發育生物學的基本問題。植物中細胞命運雖然靈活性較高,但也高度依賴於細胞譜系:即細胞經歷過的狀態決定當前狀態和未來發育潛能。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焦雨鈴課題組長期研究植物側生分生組織的形成。側生分生組織位於高等植物葉腋,能夠形成新的生長點,與頂端分生組織具有類似的器官發生能力。形成側生分生組織的幹細胞從何而來?研究組前期工作發現,葉腋處一直維持未徹底分化的幹細胞團,是側生分生組織的前體細胞。這個幹細胞譜系持續表達分生組織標誌基因STM。這個幹細胞譜系如何維持?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
    Plant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來源 | 遺傳發育所編輯 | 王一,BioArt植物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作為主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參與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脅迫應對過程。
  • 遺傳發育所等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遺傳發育所等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2018-11-07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這些特定形式的蛋白酶體介導特定蛋白質在特定細胞環境下降解。然而,目前在植物中還沒有關於依賴於細胞特定類型或環境的特異性蛋白酶體的報導。
  • 遺傳發育所等發現增強子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的機理
    然而目前在植物中,如何界定特定基因的啟動子和增強子元件尚未明確,特定生理途徑中增強子的系統鑑定未見報導,增強子與啟動子之間染色質環的形成及其作用機理也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與王秀傑研究組、山東農業大學趙久海研究組合作,系統鑑定了參與茉莉酸信號途徑的增強子並揭示了其作用機理。防禦激素茉莉酸通過啟動全基因組範圍內的轉錄重編程調控植物免疫和適應性生長。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植物所金京波研究組揭示SUMO化修飾調控植物遠紅光信號的新機制
    遠紅光調控植物種子萌發、下胚軸伸長、開花時間和花青素積累等生物學過程。植物通過遠紅光受體phytochrome A(phyA)感知遠紅光信號。FAR-RED ELONGATED HYPOCOTYL 1(FHY1)轉運光激活的phyA到細胞核,起始遠紅光信號。
  • 研究繪製人類幹細胞多譜系分化和重編程的多維表觀遺傳圖譜
    個體發育是指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組織和器官形成,最終發育成個體的過程。其中,幹細胞持續的自我更新和多譜系分化是組織器官形成和個體發育的基礎。因此,幹細胞命運決定的機制解讀將有助於深入理解器官發生和個體發育的生物學過程。
  • 茉莉素:激活植物防禦反應
    植物如何感知茉莉素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謝道昕課題組發現了一種被命名為「COI1」的蛋白是茉莉素的受體,這對茉莉素信號轉導的研究具有深遠影響。  對於茉莉素信號傳導過程,謝道昕課題組闡明了一系列關鍵轉錄因子所組合產出的各種蛋白複合體在茉莉素途經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揭示了茉莉素調控植物抗病抗蟲反應、雄性不育、葉片衰老、花色素苷積累和表皮毛形成的分子機制。
  • 劉光慧等合作繪製人類幹細胞多譜系分化和重編程多維表觀遺傳圖譜
    個體發育是指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組織和器官形成,最終發育成個體的過程。其中,幹細胞持續的自我更新和多譜系分化是組織器官形成和個體發育的基礎。因此,幹細胞命運決定的機制解讀將有助於深入理解器官發生和個體發育的生物學過程。
  • Science:發現神經幹細胞命運的重要決定機制
    研究團隊發現,線粒體還會調控大腦發育過程中的關鍵事件:神經幹細胞如何成為神經細胞。在 8 月 14 日的《科學》雜誌上,一支由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VIK-KU Leuven, ULB)的 Pierre Vanderhaeghen 領導的比利時研究團隊發現,線粒體還會調控大腦發育過程中的關鍵事件:神經幹細胞如何成為神經細胞。線粒體在一段精準的時期內影響神經細胞命運轉換,這段時期在人體內持續的時長是小鼠體內的兩倍。
  • 遺傳發育所研究組聯合揭示蛋白聚集體選擇性自噬調控的新機制
    細胞生物學著名期刊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於2017年4月12日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導師、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楊崇林及其研究組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中科院遺傳發育所郭偉翔及其研究組合作的研究論文「The BEACH-containing protein WDR81 coordin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