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發育所發現轉錄中介體調控幹細胞不對稱分裂和根形態建成的機理

2020-12-06 中國科學院

  多細胞生物的器官發生和生長發育依賴於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與動物幹細胞類似,植物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和特性維持通常由少數幾個核心轉錄因子控制。因此,核心轉錄因子如何與RNA聚合酶II通用轉錄機器密切溝通從而實現對靶標基因時空特異性表達的精確控制是發育生物學領域的一個重大問題。

  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幹細胞組織中心及其周圍的幹細胞共同構成了根尖幹細胞微環境。其中的皮層/內皮層幹細胞通過不對稱分裂產生皮層和內皮層兩層細胞,它們共同被稱為根基本組織。已有的研究表明,核心轉錄因子SHORT ROOT (SHR)SCARECROW (SCR)在皮層/內皮層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及根基本組織模式建成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們尚不清楚SHR-SCR如何與通用轉錄機器密切溝通,從而精確控制靶標基因的時空特異性表達。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的研究表明,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轉錄中介體亞基MED31通過控制SHR-SCR介導的時空特異性轉錄輸出而調控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他們的研究發現,MED31SCR直接相互作用而不與SHR直接互作。MED31SCRSHR通過形成動態三元複合體而控制靶標基因的時空特異性表達。MED31SHR以濃度依賴的方式競爭結合SCR,從而調控MED31-SCR-SHR三元複合體的動態形成。高濃度的SHR幹擾SCR結合MED31;當SHR處於合適濃度時,SCR可以結合MED31,從而連接RNA聚合酶II通用轉錄機器,啟動下遊靶基因轉錄。該研究成果表明,MED31SCR的動態相互作用控制著SHR-SCR複合體的轉錄輸出,進而決定了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

  這一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轉錄中介體在溝通轉錄因子和通用轉錄機器中的作用方式。該研究於529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發表(DOI:10.1073/pnas.1800592115)李傳友研究組的博士研究生張瀟月、周文焜和山東農業大學教授陳謙是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的資助。

    文章連結

 

圖:MED31-SCR-SHR三元複合體調控幹細胞不對稱分裂的作用模式 

  多細胞生物的器官發生和生長發育依賴於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與動物幹細胞類似,植物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和特性維持通常由少數幾個核心轉錄因子控制。因此,核心轉錄因子如何與RNA聚合酶II通用轉錄機器「密切溝通」從而實現對靶標基因時空特異性表達的精確控制是發育生物學領域的一個重大問題。
  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幹細胞組織中心及其周圍的幹細胞共同構成了根尖幹細胞微環境。其中的皮層/內皮層幹細胞通過不對稱分裂產生皮層和內皮層兩層細胞,它們共同被稱為根基本組織。已有的研究表明,核心轉錄因子SHORT ROOT (SHR)和SCARECROW (SCR)在皮層/內皮層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及根基本組織模式建成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們尚不清楚SHR-SCR如何與通用轉錄機器密切溝通,從而精確控制靶標基因的時空特異性表達。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的研究表明,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轉錄中介體亞基MED31通過控制SHR-SCR介導的時空特異性轉錄輸出而調控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他們的研究發現,MED31與SCR直接相互作用而不與SHR直接互作。MED31、SCR和SHR通過形成動態三元複合體而控制靶標基因的時空特異性表達。MED31和SHR以濃度依賴的方式競爭結合SCR,從而調控MED31-SCR-SHR三元複合體的動態形成。高濃度的SHR幹擾SCR結合MED31;當SHR處於合適濃度時,SCR可以結合MED31,從而連接RNA聚合酶II通用轉錄機器,啟動下遊靶基因轉錄。該研究成果表明,MED31和SCR的動態相互作用控制著SHR-SCR複合體的轉錄輸出,進而決定了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
  這一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轉錄中介體在「溝通」轉錄因子和通用轉錄機器中的作用方式。該研究於5月29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發表(DOI:10.1073/pnas.1800592115)。李傳友研究組的博士研究生張瀟月、周文焜和山東農業大學教授陳謙是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的資助。
    文章連結
 
圖:MED31-SCR-SHR三元複合體調控幹細胞不對稱分裂的作用模式 

相關焦點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
    在基因轉錄過程中,轉錄中介體分別與基因特異的轉錄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廣泛參與二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激素特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但對於轉錄中介體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所知甚少。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實驗室最近的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轉錄中介體複合物在茉莉酸信號途徑中的功能及作用機理。
  • 綜述|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 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遺傳所李傳友研究組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與動物相比,植物的生長發育表現超強的可塑性,這主要取決於其幹細胞組織結構。以模式植物擬南芥根尖分生組織為例,幹細胞組織中心 (靜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 QC)與其周圍幹細胞共同構成根尖幹細胞微環境,為根的生長發育持續不斷地提供的細胞源。
  • 科學家發現茉莉酸調控根器官再生的機理
    植物受到由生物或非生物脅迫引起的物理傷害以後,可以通過激活生長過程完成組織和器官再生。然而,人們尚不清楚植物遭受機械損傷以後激活器官再生的分子機理。在特定逆境脅迫下,植物通過茉莉酸途徑抑制主根生長而促進側根發生(Sun et al., 2009, Plant Cell; Chen et al., 2011, Plant Cell)。
  • Plant Cell:李傳友等發現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新機制
    轉錄中介體 (Mediator)是由多個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物。在基因轉錄過程中,轉錄中介體分別與基因特異的轉錄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 廣泛參與二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激素特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但對於轉錄中介體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所知甚少。
  • 父母親本對轉錄組和胚胎發育貢獻不對等
    10月26日,《自然—植物》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蒙祥團隊題為《父母親本對轉錄組的同等貢獻不等同於對胚胎發育的同等貢獻》的成果,提出了關於父母親本調控植物胚胎發育的新觀點。受精與早期胚胎發生是動植物有性生殖過程中的關鍵發育事件,長期以來一直是發育生物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受精後,動物的早期胚胎是由儲存在卵細胞中的母本信息控制的,父本基因不轉錄。而父母親本對植物早期胚胎發育的貢獻一直沒有定論,爭論了近30年。此前該團隊明確了植物合子基因組在受精後就迅速激活,且父母親本雙方對合子轉錄組具有同等貢獻。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發現控制肥胖及糖尿病轉錄中介體...
    ,該所王綱研究組發現在小鼠肝臟中刪除中介體MED23基因,能減緩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該研究揭示了中介體MED23在肝臟糖脂代謝調控和糖尿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為代謝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可能的新分子靶標。相關成果發表於《細胞研究》雜誌。  據介紹,在控制基因表達的眾多因子中,中介體複合物是一個重要而巨大的蛋白複合物。它能整合環境與發育過程中的眾多信息,精細控制特定基因的遺傳信息得到正確的「閱讀」,並被「轉錄」生成RNA,進而產生蛋白,發揮基因的生物學功能。
  • 動物所發現DNA甲基化調控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
    動物所發現DNA甲基化調控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 來源:中科院動物所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9-13   今日/總瀏覽:1/3197
  • 轉錄中介體的結構和功能獲揭示
    轉錄中介體的結構和功能獲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3 17:12:25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Rafael Casellas和科羅拉多大學 Francisco J.
  • 轉錄中介體Med23亞基參與神經分化
    1月6日,國際學術期刊Development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王綱研究組的研究成果
  • 科學家揭示微管介導的細胞壁各向異性調控葉片扁平化形態建成
    Current Biology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焦雨鈴研究組發現調控植物器官塑形的生物力學機制責編 | 逸雲扁平化是葉片等植物器官最為常見的形狀之一。另一種常見的器官形狀是輻射對稱,如根、莖。不同的器官形狀如何產生是一個基本的發育生物學問題。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
    Plant Cell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根尖分生區幹細胞的不斷分裂分化保證根的持續生長PLT1可以在細胞間移動,產生PLT1蛋白的濃度梯度,高濃度的PLT1抑制細胞分裂,維持根端幹細胞的穩態;中間濃度的PLT1促進細胞分裂;低濃度的PLT1促進細胞分化。儘管PLT1濃度梯度的建立已較為清楚,但是其上遊轉錄調控機制以及PLT1濃度梯度的維持機制尚不清楚。
  •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2017-11-28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例如,水稻中次生壁合成水平與質量直接關係到株高、抗倒伏性等重要的農藝性狀,因而其合成受到嚴格調控。研究發現,大量NAC、MYB等類型的轉錄因子構成複雜的網絡,以應答植物體內外各種信號、精準調控次生壁生物合成。然而,迄今為止鑑定到的負調控因子極少。
  •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2017-06-06 18:24 來源: 科技日報 山東農業大學張憲省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植物幹細胞領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揭示了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活動的分子機理。6月2日,國際植物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植物細胞》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該成果為推動更大範圍植物離體快繁、生物育種和基因工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植物幹細胞主要存在於莖端、根端和形成層,莖端幹細胞通過不斷分裂與分化形成植物的地上部分;根端幹細胞形成植物的地下部分。外源施加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能夠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誘導植株再生,是德國科學家Skoog和Miller在1957年的重大研究發現。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等發現基礎轉錄因子可以特異調控脂類代謝
    細胞內的脂肪主要儲存在脂滴(Lipid Droplet)中。脂滴的大小和動態調控與細胞的功能和代謝狀態息息相關。前人的研究在不同模式系統中發現了許多影響脂類儲存和脂滴動態變化的分子機制,但是人們對脂類儲存和脂滴動態調控的了解仍然不夠透徹。
  • 糖鞘脂的代謝與發育過程和不對稱分裂
    大量研究表明,膜中GSL的組成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發生了重塑。這種重塑是發育程序的必要部分。細胞在特定的發育階段會產生不同的GSL,從而走向不同的命運。globo和lacto系列主要在植入前階段和胃形成過程中表達,神經節系列與腦硫脂在晚期胃化直至產前階段開始合成,並伴隨著胚胎腦的發育(J Cell Sci. 2018 Dec 17;131(24). pii: jcs219204.)。在EMT期間,TGFβ1誘導轉錄因子Zeb1與GM3S啟動子結合併激活其轉錄,並同時抑制GA1S,導致GSL代謝朝著神經節系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