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發現控制肥胖及糖尿病轉錄中介體...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發現控制肥胖及糖尿病轉錄中介體基因

2014-11-26 中國科學報 黃辛

【字體:

語音播報

  11月24日,記者從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獲悉,該所王綱研究組發現在小鼠肝臟中刪除中介體MED23基因,能減緩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該研究揭示了中介體MED23在肝臟糖脂代謝調控和糖尿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為代謝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可能的新分子靶標。相關成果發表於《細胞研究》雜誌。

  據介紹,在控制基因表達的眾多因子中,中介體複合物是一個重要而巨大的蛋白複合物。它能整合環境與發育過程中的眾多信息,精細控制特定基因的遺傳信息得到正確的「閱讀」,並被「轉錄」生成RNA,進而產生蛋白,發揮基因的生物學功能。

  王綱研究組此前的研究表明,中介體複合物亞基MED23參與脂肪細胞分化過程, 並且在脂肪和平滑肌分化過程中起到「雙向分子開關」的調控作用。這些結果提示,MED23可能參與代謝的調節與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

  此次研究人員建立了肝臟MED23特異敲除的小鼠,並證明了中介體複合物的MED23亞基在肝臟糖脂代謝調控和Ⅱ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4-11-26 第4版 綜合)

  11月24日,記者從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獲悉,該所王綱研究組發現在小鼠肝臟中刪除中介體MED23基因,能減緩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該研究揭示了中介體MED23在肝臟糖脂代謝調控和糖尿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為代謝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可能的新分子靶標。相關成果發表於《細胞研究》雜誌。
  據介紹,在控制基因表達的眾多因子中,中介體複合物是一個重要而巨大的蛋白複合物。它能整合環境與發育過程中的眾多信息,精細控制特定基因的遺傳信息得到正確的「閱讀」,並被「轉錄」生成RNA,進而產生蛋白,發揮基因的生物學功能。
  王綱研究組此前的研究表明,中介體複合物亞基MED23參與脂肪細胞分化過程, 並且在脂肪和平滑肌分化過程中起到「雙向分子開關」的調控作用。這些結果提示,MED23可能參與代謝的調節與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
  此次研究人員建立了肝臟MED23特異敲除的小鼠,並證明了中介體複合物的MED23亞基在肝臟糖脂代謝調控和Ⅱ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4-11-26 第4版 綜合)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發現控制肥胖及糖尿病轉錄中介體基因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發現下丘腦神經元調控肥胖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郭非凡研究團隊揭示了下丘腦阿黑皮素原(POMC)神經元中激活轉錄因子4(ATF4)調節機體能量平衡和脂質代謝方面的新功能
  • 上海生科院發現調控胰島素敏感性的長鏈非編碼RNA---中國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發現調控胰島素敏感性的長鏈非編碼RNA 2016-09-06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該研究中,翟琦巍指導的博士生王元高等研究發現,通過轉錄組等相關的數據分析,在Sirt1基因的啟動子區發現了一個未知轉錄本,深入的研究顯示該轉錄本是一個長鏈非編碼RNA,並將其命名為Risa(Regulator of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Autophagy
  • 轉錄中介體Med23亞基參與神經分化
    1月6日,國際學術期刊Development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王綱研究組的研究成果
  • 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
    在基因轉錄過程中,轉錄中介體分別與基因特異的轉錄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廣泛參與二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激素特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但對於轉錄中介體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所知甚少。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實驗室最近的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轉錄中介體複合物在茉莉酸信號途徑中的功能及作用機理。
  • 上海生科院發現RNA可變剪接的時序性調控機制
    上海生科院發現RNA可變剪接的時序性調控機制 2016-05-1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該研究首次發現了人類基因組中普遍存在RNA可變剪接的周期性波動,而這種周期性剪接調控也是細胞周期的重要控制機理。研究人員通過RNA測序的方法對兩個連續細胞周期的細胞轉錄組進行了深度測序與分析,發現約有1300個基因會發生細胞周期的可變剪接變化。這些基因中大部分並不在轉錄水平上有周期性變化的影響,提示了周期性可變剪接是不依賴於周期性轉錄的另外一種調控細胞周期的新機制。
  • 上海生科院發現對動脈粥樣硬化具有保護作用的磷脂氧化產物
    上海生科院發現對動脈粥樣硬化具有保護作用的磷脂氧化產物 2017-02-2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北大醫學院教授鄭樂民課題組、首都醫科大學天壇醫院、美國範德堡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合作者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國家自然基金、中科院和科技部等項目經費的支持。  文章連結    圖示:新型磷脂氧化產物對巨噬細胞的生物活性和在動脈硬化中的作用機制。
  • 細胞類型特異性轉錄選擇性依賴中介體
    細胞類型特異性轉錄選擇性依賴中介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 20:47:09 奧地利科學院Georg E.Winter、德國馬普所Patrick Cramer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細胞類型特異性轉錄選擇性依賴中介體。2020年6月1日,《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通過耦合快速亞基降解與正交實驗讀數來量化了中介體調控的RNA聚合酶II(Pol II)動力學。與相分離驅動的轉錄起始模型相一致,在中介體降解後,大量低磷酸化的Pol II簇迅速分解。
  • Plant Cell:李傳友等發現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新機制
    轉錄中介體 (Mediator)是由多個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物。在基因轉錄過程中,轉錄中介體分別與基因特異的轉錄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 廣泛參與二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激素特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但對於轉錄中介體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所知甚少。
  • 轉錄中介體的結構和功能獲揭示
    轉錄中介體的結構和功能獲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3 17:12:25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Rafael Casellas和科羅拉多大學 Francisco J.
  • 上海生科院發表環形RNA研究綜述文章
    上海生科院發表環形RNA研究綜述文章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3-07   今日/總瀏覽:1/3388
  • 上海生科院發現TMC基因調節果蠅幼蟲的位移運動
    上海生科院發現TMC基因調節果蠅幼蟲的位移運動 2016-07-13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舉行新聞發布會
    在側重於瞄準新科技革命可能發生的方向和發展迅速的新興交叉與前沿方向的B類先導專項中,「量子系統的相干控制」專項成功自主構建世界上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速度比國際類似實驗快至少24000倍,入選2017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精密測量物理」專項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在軌獲得的原子鐘信號,3000萬年誤差小於一秒,獲得了更準確的地球守時。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等發現基礎轉錄因子可以特異調控脂類代謝
    脂肪是生物體主要的能量儲存形式,脂肪能量代謝與多種人類重大疾病(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密切相關。細胞內的脂肪主要儲存在脂滴(Lipid Droplet)中。脂滴的大小和動態調控與細胞的功能和代謝狀態息息相關。
  • 營養所研究發現內質網應激介導血糖紊亂的新機制
    內質網應激IRE1通路參與肝臟血糖調節的信號機制9月12日,PNAS(《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所劉勇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PKA phosphorylation couples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北方沙漠化研究獲突破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北方沙漠化研究獲突破 2015-02-03 中國科學報 馮麗妃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重構蕨類植物生命之樹
    為了攻克這一世界難題,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聯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開展了大規模的蕨類植物轉錄組測序。歷經4年採樣、測序、分析了涉及全世界蕨類植物PPG系統的11目38科69種(其中包括了大量隸屬秦仁昌系統的其他科別類群)的高質量轉錄組數據,考慮到蕨類植物多為大基因組、多為古多倍體的遺傳學特徵,研究人員擯棄了傳統的低拷貝基因建樹方法,而直接採用大規模的直系同源基因構建系統樹的策略,分別使用1334個(物種覆蓋度90%)和2391個(物種覆蓋度75%)直系同源基因構建兩個超級基因序列矩陣,最後得到兩個完全一致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構建空間轉錄組測序新方法
    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景乃禾課題組新近創立了一種技術方法,可以獲得具有空間位置信息的少量細胞轉錄組圖譜。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實驗室指南》。  無論是體內組織還是體外細胞系,不同細胞之間都存在著差異性,即細胞的異質性。
  • 萬鋼調研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所
  • 5項研究盤點:宮內環境,後代肥胖和糖尿病
    另外,在之前分享的文章,如《一文盤點:中國糖尿病流行的「罪魁禍首」》,《2型糖尿病的流行:中國饑荒起了多大作用?》,亦曾談到宮內環境對後代的影響。 今天的這篇文章,將為大家盤點一下近期對於這一主題的相關研究及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