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學家重構 蕨類植物生命之樹
本報訊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蕨類植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組在國際綜合性期刊上在線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蕨類植物孢子囊這個獨特的器官進行了祖先性狀重建,重溯了蕨類植物孢子囊的演化路線。
-
「生命之樹」揭示中國維管植物進化史
本報訊 「生命之樹」用以反映分類群的親緣關係和進化歷史。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陳之端研究組選取能夠代表中國維管植物93%的屬的6098個種,通過5個分子片段重建了中國維管植物屬水平的生命之樹,並開發了可通過輸入物種名單自動生成所需要系統樹的軟體「SoTree」,以方便這一研究成果在相關學科中的應用。 「生命之樹」是達爾文在1859年提出的概念,重建生物類群之間的系統發育關係是所有生物學科的基礎。
-
...大規模,覆蓋度,譜系,辰山,上海,序列,演化,孢子,重構,姊妹...
原標題:辰山植物園專家通過大規模轉錄組數據重構蕨類植物「生命之樹」 現存種子植物就是蕨類植物的姊妹群,但與種子植物不同的是,蕨類植物以孢子繁殖,孢子著生於孢子囊(等同於種子植物的花粉囊),這個被Science雜誌稱為「無弦之弓」的神秘生殖器官,可以藉助於氣壓和水勢的變化將孢子彈射出去。
-
【中國科學報】解密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模式
徐洪河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們開展了古植物學領域的理論性研究,對於早期陸生植物的演化、陸地生態系統的發展以及現代生物學的相關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參照價值。」 證實最早森林的出現 1870年,在紐約州吉爾博阿市的一處採石場,工人在採石爆破時發現了一塊直徑約一米的樹幹化石,這是最早樹木化石的首次亮相。
-
低調的植物——蕨類
在自然界中,有的植物擁有挺拔高大的樹幹,有的植物能開出絢麗多彩的花朵,有的植物世間難尋、貴若珍寶,但也存在著一些生長在山野之間的低調植物,比如蕨類。;蕨類說到蕨類植物,它曾經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可以說,蕨類植物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陸生植物,靠孢子繁衍後代。
-
遠古圖鑑之蕨類植物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家園地球上存在過許多的生命。有的生命比如現生生物是我們能看到的,也有些生命被永遠的埋葬在時光裡只能見到冰涼的化石。現在讓我們重回遠古時代,認識一下那些古老的生命。 一直都再說動物,這次就來說說植物。
-
桫欏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的稱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桫欏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的稱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若你家鄉有這種植物,記得千萬不要破壞它,它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除了人類和動物外,還有植物,在眾多的植物當中,有一些植物隨著時代的變遷,時間的推移,環境的不斷變化,有很多的植物慢慢地死去,變得越來越少
-
蕨類圖譜|奧託手繪植物圖譜中的蕨類植物之美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較原始的一大類群,也是最早的陸生植物。
-
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較早登陸上陸地的一個類群,現代蕨類是由古代蕨類進化來的,通常生長在森林下層陰暗潮溼的環境中。蕨類植物很特別。它們大多數為草本,有根、莖、葉,但不會開花,也不會結出果實和種子。路邊、樹上、石頭縫裡、江河或農田的水面上,都可以找到蕨類植物的蹤跡。蕨類植物到處有,長相也大不相同哦。
-
植物是生命的形態之一,有一顆挪威古雲杉,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樹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植物是什麼?我們隨處可見植物,而且其壽命比動物和人類都要長得多。你知道,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植物是什麼嗎?請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奇妙的植物世界吧。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包含了如樹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
-
戶外可食用植物科普(1):蕨類植物
在野外,你會沮喪地發現,這裡既沒有飯館,也沒有菜市,除了山和樹,就剩下草了。你甚至連一隻長四條腿的動物都難看到。所以收起你那天天打獵、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幻想,做好當苦行僧的準備,老老實實用你的眼睛搜索周圍的植物吧。我不能保證你能大碗喝酒,但大碗喝湯還是可以的。在野外,你必須要摒棄偏食習慣,吃是你生存下去的動力源泉。
-
與恐龍「共舞」的蕨類植物之王:億年滄桑看桫欏
植物界中的蕨類植物,一直以來都有個煩惱:它們的個子比較矮!其實在遠古時期,它們本來都是一些高個子的,可是不知什麼原因,越是進化越變矮,到現在蕨類植物已經矮成草本植物了。不過在蕨類植物中有一個異類,它頑強的保持了遠古時期的樣貌,沒有被這歲月的劫難給踩矮了身體,它依然像樹木一樣昂首挺姿!
-
蕨類植物PPG I分類系統和中國蕨類植物分類
作者介紹:張麗兵博士長期從事蕨類植物研究,是蕨類植物系統發育研究組(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的組織者之一,也是Flora of China的美方項目主任,《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維也納法規)和《國際藻類、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規》(墨爾本法規)的中文譯者,JSE編委,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3月25日,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召開,國內相關部門領導、專家、企業代表、新聞媒體等40餘人參加了會議。植物所憲春研究員當選為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主席。植物所副所長葛頌代表掛靠單位講話。
-
你對苔蘚,蕨類植物都了解嗎
苔蘚植物門分苔、蘚兩類,全世界約有23萬種,中國有苔類約600種,蘚類約1500種。小小的苔蘚看上去不起眼,經常被人忽視,但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卻是不可估量的。苔蘚植物是尾隨細菌、地衣之後自然界的又一拓荒者,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密集叢生,積累水分和浮塵,分泌酸性代謝物腐蝕巖石,促進巖石分化、土壤形成。
-
【中國科學報】石松生物鹼具抗愛滋病毒等活性成分
記者7月15日從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獲悉,該所趙勤實研究組與楊玉榮研究組合作開展了兩個石松類植物生物鹼全合成工作,並已完成一個生物鹼全合成。同時,他們發現了新型抗愛滋病毒、抗流感病毒、抗乙醯膽鹼酯酶化合物和抗糖尿病活性成分,其中若干活性成分正進行全合成、結構修飾及成藥性研究。
-
湖南江華發現植物活化石「蕨類植物之王」桫欏
楊丁香攝中新網長沙11月3日電(楊丁香 王偉)近日,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蔚竹口鄉黃南口村村民在自家後面的山坡上,發現約10來棵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稀有植物——桫欏樹。他介紹,桫欏為白堊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是現今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桫欏科桫欏屬植物,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主要生於林下或溪邊蔭地,產於我國的西藏、貴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世界上其他地區也偶有分布,被譽為「蕨類植物之王」,極其珍貴。在中國早期公布的保護植物名錄中,將桫欏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珍貴植物(桫欏科其餘種類均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
葉子長得像羊的牙齒的植物——蕨類
現代的蕨類植物的葉子都長得像羊的牙齒一樣,因此最早研究它們的科學家就把它們也形象地稱為在地球自然歷史發展過程中,這些「羊齒植物」實際上是最早的高等植物,它們在志留紀晚期已經開始在陸地上出現。 這些最早的陸生蕨類被稱為頂囊蕨或光蕨。此後,蕨類植物分化為兩支,其中一支經志留紀向泥盆紀過渡時期的工蕨發展到後來的石松類;另一支經泥盆紀早期的裸蕨發展出後來的節蕨(也叫木賊或楔葉)和真蕨。
-
科學繪畫||來自泥盆紀時期的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照片(引自網絡)蕨類植物是擁有維管束的孢子植物,其擁有一個世代交替的生命周期,由雙套的孢子體和單套的配子體的兩者進行循環。配子體是一個游離的器官。單葉扇蕨(引自中國蕨類植物圖譜)瓦鱗耳蕨(引自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
【中國科學報】蜈蚣草砷超富集機理獲揭示
【中國科學報】蜈蚣草砷超富集機理獲揭示 2019-02-15 中國科學報 丁佳 【字體:大 中 小】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