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恐龍「共舞」的蕨類植物之王:億年滄桑看桫欏

2021-01-14 小帆求知

植物界中的蕨類植物,一直以來都有個煩惱:它們的個子比較矮!

其實在遠古時期,它們本來都是一些高個子的,可是不知什麼原因,越是進化越變矮,到現在蕨類植物已經矮成草本植物了。

不過在蕨類植物中有一個異類,它頑強的保持了遠古時期的樣貌,沒有被這歲月的劫難給踩矮了身體,它依然像樹木一樣昂首挺姿!

桫欏被稱為「樹蕨」,在所有蕨類植物中可謂是「一枝獨秀」。從名字中可以看出,區別於其他長得像草的蕨類植物,桫欏更像是一棵樹。

它那直立的莖幹,雖然內部中空,但好歹是立起來長的。在自然界中是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所以人們給它冠以「蕨類植物之王」美稱。

1.植物界中的「活化石」

桫欏生長的時代,最早可以追溯到1.8億年前的恐龍時代,算是極為古老的生物物種。恐龍早早的滅絕,而桫欏依舊頑強生存,可見其生命力之堅韌。

在其生長的尼泊爾、印度、緬甸等地,包括我國,都是將其當做國寶級的存在加以保護。畢竟這樣「活化石」級別的生物已極其稀有。

2.無花無種,怎延續?

桫欏不開花,也不結果實,自然沒有種子。這樣的奇怪特性要怎樣延續後代呢?

原來桫欏在葉子的背面會產生許多具有種子特徵的孢子。這些孢子成熟後,隨風飄散,散落在周圍的土壤中,在陽光和雨露的配合下就能長成一棵新的桫欏樹了。

桫欏能生存延續上億年,難道和它這種不需要另一半就能繁殖的特性有關?

這方面還有待考證,可是桫欏繁殖孢子的形成卻是異常困難的。

首先萌發時間長,成熟的孢子往往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來孕育。

其次形成的過程對環境的要求十分嚴格。輕微的溫度和溼度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到孢子的成長。

時間長又要求嚴格,這讓桫欏的孢子雖然產量高,可是死亡的也多。這也是導致桫欏瀕危的原因之一。

3.莖幹是寶,遭人惦記

桫欏的莖幹對於人類有很大用處,裡面含有豐富的澱粉,可以用來提取澱粉食用。

最主要的是,桫欏莖幹的外皮,被中醫認為是一種可以治療跌打損傷、風溼疼痛的中藥。

在以前,能治療「跌打損傷」的藥物可不得了,幾乎可以成為一種普通大眾人見人愛的東西,市場極廣!

所以桫欏被人們大範圍的「扒皮抽筋」,最後終成為國寶級的瀕危品。

4.因小失大

桫欏是一種遠古植物,可在俗世人們眼裡,它們只是一些可以提煉澱粉和藥物的普通植物,滿足一些日常的生活需求。

而在科學家眼裡,它們卻是可以用來研究物種形成和恐龍時代的生態環境,具有很大的科研價值。大面積的砍伐和破壞讓科學家們痛心疾首,人們似乎永遠喜歡做一些因小失大,遺禍後代的事情。

其實桫欏喜歡生在一些隱秘的溪邊坡地,已經儘量避開了這俗世的繁華。可惜就因為身上的那一點點生活實用價值,就被人們狠狠的惦記上了。

桫欏生在億年之前,與恐龍「共舞」。它在物競天擇的法則下沒有進化成一棵草,它的樹冠依舊如巨傘般壯觀,莖幹依舊高大挺直。

可相比自然選擇的殘酷,桫欏在人類面前卻是那樣的脆弱!難道真的是要變成一顆極不起眼的草,才能繼續苟活於世嗎?

相關焦點

  • 桫欏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的稱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桫欏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的稱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若你家鄉有這種植物,記得千萬不要破壞它,它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除了人類和動物外,還有植物,在眾多的植物當中,有一些植物隨著時代的變遷,時間的推移,環境的不斷變化,有很多的植物慢慢地死去,變得越來越少
  • 湖南江華發現植物活化石「蕨類植物之王」桫欏
    江華縣林業局高級工程師劉清元確認,這幾棵桫欏樹屬於粗齒桫欏。他介紹,桫欏為白堊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是現今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桫欏科桫欏屬植物,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主要生於林下或溪邊蔭地,產於我國的西藏、貴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世界上其他地區也偶有分布,被譽為「蕨類植物之王」,極其珍貴。
  • 珍稀的蕨類植物——桫欏
    桫欏,又叫樹蕨,緣故的孑遺植物,早在三億八千萬年前就繁茂地生長在地球上,後和恐龍同生同榮,為其提供營養。滄桑歲月,歷史變遷,經地殼運動和氣候變化的桫欏,絕大多數滅絕了,現在的桫欏都是極少數倖存者的後代,是地球上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具有很高的科考價值和科研價值,以及觀賞價值。
  • 重慶一保護區內「蕨類植物之王」被盜伐!「活化石」桫欏以...
    重慶一保護區內「蕨類植物之王」被盜伐!據澎湃新聞報導,重慶市涪陵區江東桫欏自然保護區發生一起非法採伐案件。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間,在被告人胡某(52歲,是草藥商人)的指使下,被告人彭某(62歲)、冉某(68歲)先後7次非法採伐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桫欏樹111株。目前,涪陵區檢察院已向涪陵區法院依法提起公訴。
  • 見過恐龍的生死 宜賓發現上萬株在地球生活了3億年的植物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郭靜雯)活300000000年是一種什麼體驗?就連恐龍的誕生和滅絕都只是它們生命中的一小段插曲。在最近的全省文旅資源普查中,宜賓興文發現了這樣一種木本蕨類植物——桫欏。這種植物堪稱植物界的鼻祖。它起源古老的冰川時代,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親眼見證了恐龍從食物鏈頂端到滅絕的全過程。
  • 活了300000000年!宜賓發現上萬株這種植物,見證過恐龍生死
    就連恐龍的誕生和滅絕都只是它們生命中的一小段插曲。在最近的全省文旅資源普查中,宜賓興文發現了這樣一種木本蕨類植物——桫欏。這種植物堪稱植物界的鼻祖。它起源古老的冰川時代,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親眼見證了恐龍從食物鏈頂端到滅絕的全過程。它也是地球上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因極其稀少珍貴,被列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
  • 桫欏——恐龍時代的孑遺植物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魚想和大家介紹常被人們稱為&34;的植物——桫欏(suō luó)桫欏[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Tryon],屬於蕨類植物門-蕨綱-真蕨目-桫欏科-桫欏屬的一種樹形蕨類植物。據研究,桫欏是從起源於距今1.8億年前侏羅紀時代的桫欏類植物演變而來,是名副其實的&34;。
  • 我縣發現和恐龍同時代的古老孓遺植物——粗齒桫欏
    近日,縣林業局「景寧蕨類植物調查研究」課題組在石印山公園和金仙寺後山發現桫欏科植物——粗齒桫欏,這是麗水市範圍內發現的首株粗齒桫欏
  • 桫欏: 永遠的樹蕨
    Tryon桫欏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桫欏的莖直立,中空,似筆筒,葉螺旋狀排列於莖頂端。是已經發現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桫欏喜歡稱大王。在最古老的日子裡,天空溼潤得很,也熱得很,它們很開心。這是它們的時代,更是它們的帝國。
  • 農村深山的野樹,有「蕨類植物之王」讚譽,被列為國家一類保護
    今天和大家了解的植物是有「活化石」之稱的桫欏,被列為國家一類保護植物。別名蛇木,是桫欏科、桫欏屬蕨類植物,有「蕨類植物之王」讚譽。桫欏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分布在福建、廣西、廣東、貴州、四川等地。桫欏性喜潮溼,生長在衝積土中或山谷溪邊林下。
  • 四川文旅新發現 | 宜賓發現上萬株3億歲的植物!
    就連恐龍的誕生和滅絕都只是它們生命中的一小段插曲在最近的全省文旅資源普查中宜賓興文發現了一種木本蕨類植物——桫欏這種植物堪稱植物界的鼻祖它起源古老的冰川時代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親眼見證了恐龍從食物鏈頂端到滅絕的全過程它也是地球上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因極其稀少珍貴被列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此次發現的桫欏群位於宜賓市興文縣僰王山鎮凌霄城村和多崗槽村之間的龍潭溝,距省級風景名勝區——僰王山景區10公裡,距宜敘高速僰王山出入口約25公裡。
  • 志·訊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普,瓊島蕨跡,探尋奇妙的蕨類世界
    從水生到陸生的跨越,是地球生命進化史上重要的裡程碑之一,而蕨類植物無疑是這場「革命」當仁不讓的領袖。它們與藻類、苔蘚前後腳登上荒涼、炎熱、被強紫外線籠罩的陸地,依靠自己極強的適應能力大規模「攻城略池」,創造出一個潮溼、豐盈、瞬息萬變的陸地森林王國,甚至一度支撐起不可一世的恐龍時代。
  • 你對苔蘚,蕨類植物都了解嗎
    泥炭蘚還是決定泥炭層深度和沉積度的最主要植物。葳類蕨類植物舊稱羊齒植物,是高等植物中一個較低級的類群,以前也曾歸於低等植物,但比苔蘚植物高級,有真根、莖、葉和較典型的維管系統。蕨類植物有石松綱、水韭綱、松葉蕨綱、木賊綱和真蕨綱五類。石松的孢子粉叫石松粉,用處很多,可作冶金工業上的脫模劑,亦用於照明工業。莖葉還可供藥用,中藥名伸筋草,有去風痺、活經絡的功效。
  • 我們老家有一種蕨類植物黑桫欏,是國家保護植物,是如何繁殖的?
    我們老家有一種植物樹蕨,學名黑桫欏,屬國家保護樹種,這種樹種是如何栽培繁殖的?黑桫欏是蕨類植物門真蕨目桫欏科桫欏屬黑桫欏種,喜愛溫暖潮溼的自然環境,屬熱帶亞熱帶山坡溪澗邊灌木叢,生長在我國海南、臺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地區多雨潮溼的地方,是一種古老的蕨類植物活化石,是屬國家二類重點保護植物。
  • 蕨類植物新介紹,你認識幾種?
    蕨類植物有很多,通常的蕨類植物,都是依靠孢子來繁殖它們的後代的,一般都不會利用到它們本身的種子,所以說,蕨類植物,其實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存在。蕨類植物一般都離不開水資源,這正是因為它們在繁衍後代的時候,都是需要依靠水的幫助,才可以完整地培養出新的後代出來。
  • 江華蔚竹口鄉發現瀕危植物桫欏群
    日前,江華林業部門在該縣蔚竹口鄉一個衝漕處,發現十株瀕危植物桫欏。經現場測量,這些桫欏樹平均株高1米,單株最高2米左右。 為保護好這些植物「活化石」,當地政府要求村幹部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並加強看護,以防遭人為破壞。
  • 桫欏 Alsophila spinulosa
    桫欏(學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別名蛇木,是桫欏科、桫欏屬蕨類植物,有「蕨類植物之王」讚譽。桫欏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桫欏的莖直立,中空,似筆筒,葉螺旋狀排列於莖頂端。是已經發現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
  • 植物那些事兒(12)——那些老「古物」們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已有45億歲之多45億年 滄海桑田 冬去春來真的是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盤點一下 地球上現存的那些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古老植物1、中國崖柏崖柏,柏科崖柏屬植物,被稱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崖柏起源於恐龍時代(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蕨類植物:蘇鐵蕨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蕨類植物:蘇鐵蕨文:花木君世界蕨類植物品種繁多,大多為草本植物,木本蕨類比較少見,諸如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之稱的桫欏,是目前已經發現的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蘇鐵盆景【形態區別】蘇鐵是現存於地球上最為原始的裸子植物,樹形古樸,莖幹堅硬如鐵,頂生大羽葉;一般雌雄異株,成株會開花。蘇鐵蕨屬於孢子植物,莖稈近似木質,滄桑灰褐,葉片青翠,嫩葉緋紅色,孢子囊群沿葉片小脈著生而成匯生孢子囊群。
  • 桫欏:掐我葉子炒菜之前,能念對我的名字嗎?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由堅硬的厚壁細胞構成的組織,植物的形象才有機會印在石頭上,即便經過數億年的時光衝刷,仍然絲縷分明。這些植物的中文名裡有蕨字,但它們並不是蕨類植物。其實,桫欏並不像民間傳說的那樣,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蕨類植物」。來自化石和分子系統學的證據表明,桫欏科的祖先出現於1.45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此時中生代已經過了一多半了,更不要說從維管植物出現已經過了2億5千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