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我縣發現和恐龍同時代的古老孓遺植物——粗齒桫欏

2021-02-07 景寧融媒

近日,縣林業局「景寧蕨類植物調查研究」課題組在石印山公園和金仙寺後山發現桫欏科植物——粗齒桫欏,這是麗水市範圍內發現的首株粗齒桫欏。

據了解,粗齒桫欏(Alsophila denticulata)屬桫欏科,由於葉邊緣呈粗型鋸齒狀而得名,是和恐龍同時代的古老孓遺植物,已列入國家珍稀瀕危物種名錄。且形美觀,樹冠猶如巨傘,雖歷經滄桑卻萬劫餘生,依然莖蒼葉秀,高大挺拔,稱得上是一件藝術品,園藝觀賞價值極高。該植物對我國植物專家研究恐龍時代物種的繁衍、生長及物種瀕危的成因,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粗齒桫欏的發現對我市物種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區系的研究具有深遠意義,進一步豐富了「美麗森林大花園」建設載體。(通訊員:藍芳娟)

版權歸景寧視臺所有,其他公眾號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更多精彩請關注《畲鄉新聞》

⊙   紅星街道:搭建助農平臺  讓雨季裡的楊梅成增收「致富果」

⊙ 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到我縣調研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

⊙我縣舉行第六期「中國畲鄉-人文大講堂」

⊙  我縣部署省食品安全縣創建迎檢工作

⊙  我縣開展第28個「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

⊙  簡訊:A.安全宣傳進社區文藝晚會

⊙  簡訊:B.《骨質疏鬆規範診治及患者管理》繼續教育學習班開班

⊙  浙大一院神經外科專家團隊到我縣開展大型診療服務活動

⊙  一周天氣:高溫天氣為主   注意防暑降溫

⊙  拉滾:千峽湖

總 審:李曉榮  董作求

初 審:王麗丹

圖文編輯:杜雯莉 梅鈐 陳強 

微信公眾號:jnbctv0578  

 新媒體採訪熱線:5625103 

相關焦點

  • 威遠發現成片千年植物活化石!
    近日,我縣觀英灘鎮發現成片「恐龍草」桫欏樹,這些桫欏樹分布在一碗水村、青山村。該地溝壑縱橫,竹木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為桫欏樹生長提供了溫暖、潮溼、蔭蔽、水分等適宜的環境。據初步判斷,約有近千株,主要為粗齒桫欏、黑桫欏樹,平均樹高1.2米左右、最高的2米左右。據了解,桫欏樹又名蕨樹、恐龍草,出現於3億多年前,是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植物。桫欏和恐龍同時代,有「蕨類植物之王」的美譽,被科學界稱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變的「活化石」,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 湖南江華發現植物活化石「蕨類植物之王」桫欏
    楊丁香攝中新網長沙11月3日電(楊丁香 王偉)近日,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蔚竹口鄉黃南口村村民在自家後面的山坡上,發現約10來棵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稀有植物——桫欏樹。江華縣林業局高級工程師劉清元確認,這幾棵桫欏樹屬於粗齒桫欏。他介紹,桫欏為白堊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是現今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桫欏科桫欏屬植物,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主要生於林下或溪邊蔭地,產於我國的西藏、貴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世界上其他地區也偶有分布,被譽為「蕨類植物之王」,極其珍貴。
  • 古氣候變化促使 桫欏異源多倍體物種形成
    近日,我國科學家的一項合作研究,揭示了桫欏異源多倍體物種形成機制,豐富了多倍體雜交物種形成理論。 桫欏科植物是侏羅紀孑遺的樹狀蕨類,也是恐龍的食物之一。現存的桫欏科植物與其化石形態特徵幾乎沒有變化,因而也被稱為「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
  • 與恐龍「共舞」的蕨類植物之王:億年滄桑看桫欏
    桫欏被稱為「樹蕨」,在所有蕨類植物中可謂是「一枝獨秀」。從名字中可以看出,區別於其他長得像草的蕨類植物,桫欏更像是一棵樹。它那直立的莖幹,雖然內部中空,但好歹是立起來長的。在自然界中是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所以人們給它冠以「蕨類植物之王」美稱。
  • 桫欏: 永遠的樹蕨
    Tryon桫欏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桫欏的莖直立,中空,似筆筒,葉螺旋狀排列於莖頂端。是已經發現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桫欏喜歡稱大王。在最古老的日子裡,天空溼潤得很,也熱得很,它們很開心。這是它們的時代,更是它們的帝國。
  • 桫欏異源多倍體物種形成研究取得進展
    與其他蕨類普遍存在的多倍體現象相反,多倍體在桫欏科植物非常少見,迄今為止只有分布於中國及日本的小黑桫欏報導為四倍體。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和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科研人員合作,整合形態學、細胞學、系統發育和群體基因組學等手段,系統開展了小黑桫欏的物種形成歷史研究,證實小黑桫欏是異源雜交四倍體,其母本是大葉黑桫欏(二倍體),父本是粗齒桫欏(二倍體)。
  • 桫欏——恐龍時代的孑遺植物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魚想和大家介紹常被人們稱為&34;的植物——桫欏(suō luó)桫欏[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徐克學先生拍攝於廣西桂林植物園桫欏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因為桫欏科植物早在侏羅紀時期就已經存在,作為古老的植物種,
  • 桫欏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的稱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桫欏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的稱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若你家鄉有這種植物,記得千萬不要破壞它,它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除了人類和動物外,還有植物,在眾多的植物當中,有一些植物隨著時代的變遷,時間的推移,環境的不斷變化,有很多的植物慢慢地死去,變得越來越少
  • 江華蔚竹口鄉發現瀕危植物桫欏群
    日前,江華林業部門在該縣蔚竹口鄉一個衝漕處,發現十株瀕危植物桫欏。經現場測量,這些桫欏樹平均株高1米,單株最高2米左右。 為保護好這些植物「活化石」,當地政府要求村幹部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並加強看護,以防遭人為破壞。
  • 珍稀的蕨類植物——桫欏
    桫欏,又叫樹蕨,緣故的孑遺植物,早在三億八千萬年前就繁茂地生長在地球上,後和恐龍同生同榮,為其提供營養。滄桑歲月,歷史變遷,經地殼運動和氣候變化的桫欏,絕大多數滅絕了,現在的桫欏都是極少數倖存者的後代,是地球上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具有很高的科考價值和科研價值,以及觀賞價值。
  • 泉州古城的植物世界 29種珍稀植物63種奇花異木
    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的桫欏;世界上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經過了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孑遺樹種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具有楓香屬和蕈樹屬兩屬間綜合性狀的半楓荷
  • 宜賓發現上萬株這種植物,見證過恐龍生死
    就連恐龍的誕生和滅絕都只是它們生命中的一小段插曲。在最近的全省文旅資源普查中,宜賓興文發現了這樣一種木本蕨類植物——桫欏。這種植物堪稱植物界的鼻祖。它起源古老的冰川時代,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親眼見證了恐龍從食物鏈頂端到滅絕的全過程。它也是地球上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因極其稀少珍貴,被列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
  • 見過恐龍的生死 宜賓發現上萬株在地球生活了3億年的植物
    就連恐龍的誕生和滅絕都只是它們生命中的一小段插曲。在最近的全省文旅資源普查中,宜賓興文發現了這樣一種木本蕨類植物——桫欏。這種植物堪稱植物界的鼻祖。它起源古老的冰川時代,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親眼見證了恐龍從食物鏈頂端到滅絕的全過程。它也是地球上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因極其稀少珍貴,被列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
  • 科學家發現距今1.74億年世界最古老的花朵化石
    電影《侏羅紀公園》或許該改改了——與侏羅紀恐龍同框的,除了高大的蘇鐵、桫欏,還應該加上一抹亮色——鮮花。 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領銜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新近在南京東郊發現了200多塊遠古化石花的標本。研究表明,這些花朵生活的年代距今至少有1.74億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它們的發現將被子植物的起源時間前推大約5000萬年。科研人員將之命名為「南京花」。
  • 四川文旅新發現 | 宜賓發現上萬株3億歲的植物!
    就連恐龍的誕生和滅絕都只是它們生命中的一小段插曲在最近的全省文旅資源普查中宜賓興文發現了一種木本蕨類植物——桫欏這種植物堪稱植物界的鼻祖它起源古老的冰川時代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親眼見證了恐龍從食物鏈頂端到滅絕的全過程它也是地球上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因極其稀少珍貴被列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此次發現的桫欏群位於宜賓市興文縣僰王山鎮凌霄城村和多崗槽村之間的龍潭溝,距省級風景名勝區——僰王山景區10公裡,距宜敘高速僰王山出入口約25公裡。
  • 我們老家有一種蕨類植物黑桫欏,是國家保護植物,是如何繁殖的?
    我們老家有一種植物樹蕨,學名黑桫欏,屬國家保護樹種,這種樹種是如何栽培繁殖的?黑桫欏是蕨類植物門真蕨目桫欏科桫欏屬黑桫欏種,喜愛溫暖潮溼的自然環境,屬熱帶亞熱帶山坡溪澗邊灌木叢,生長在我國海南、臺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地區多雨潮溼的地方,是一種古老的蕨類植物活化石,是屬國家二類重點保護植物。
  • 桫欏:掐我葉子炒菜之前,能念對我的名字嗎?
    圖片:Jpwilson / wikimedia迄今為止,萊尼燧石化石群是裸猿們發現的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陸地生態系統遺蹟,化石中不僅有植物的外形,還保存了精美的細胞結構。其實,桫欏並不像民間傳說的那樣,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蕨類植物」。來自化石和分子系統學的證據表明,桫欏科的祖先出現於1.45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此時中生代已經過了一多半了,更不要說從維管植物出現已經過了2億5千萬年。
  • 桫欏:掐我葉子炒菜之前,能念對我的名字嗎?
    在據說是某個裸猿出生後的第1912個年頭,一頭名叫威廉·麻吉(William Mackie)的裸猿,在裸猿們稱為萊尼(Rhynie,位於蘇格蘭)的地方發現了燧石中的植物化石;隨後,以羅伯特·基德斯頓(Robert Kidston)為首的另外幾頭裸猿鑑定並命名了這些植物。萊尼燧石化石。
  • 桫欏 Alsophila spinulosa
    桫欏(學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別名蛇木,是桫欏科、桫欏屬蕨類植物,有「蕨類植物之王」讚譽。桫欏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桫欏的莖直立,中空,似筆筒,葉螺旋狀排列於莖頂端。是已經發現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
  • 科學留聲機丨桫欏?飛貓?大熊貓化石?快來聽這個神秘地下森林王國的故事!
    由於獨特的小氣候環境,使這裡的植物大部分迥異於天坑外的植物,讓一些珍奇物種得以生存下來。目前已經發現的植物種類多達上千種,其中已查明的有桫欏、冷杉等珍貴植物,其中桫欏的發現意義十分重大。桫欏是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它既可製作成工藝品和中藥,還是一種很好的庭園觀賞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