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形容大石圍天坑的環境就是:洞底有洞,洞中有河。正是這裡的水哺育了生活在地下深處的萬千生靈,在這樣一個幽深的環境中,竟然形成了一片茂盛的原始森林,面積9.6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
由於獨特的小氣候環境,使這裡的植物大部分迥異於天坑外的植物,讓一些珍奇物種得以生存下來。目前已經發現的植物種類多達上千種,其中已查明的有桫欏、冷杉等珍貴植物,其中桫欏的發現意義十分重大。
桫欏是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它既可製作成工藝品和中藥,還是一種很好的庭園觀賞樹木。在距今約1.8億年前,桫欏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與恐龍一樣,同屬「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誌。由於地質變遷和氣候變化,特別是第四紀冰期的影響,地球上的桫欏大都死亡,分布區也大幅度收縮,僅殘存於熱帶、亞熱帶。由於這種植物極其古老,對研究地質變遷、恐龍興衰、物種的形成等具有重要意義。
科考人員還在這片森林裡發現了許多奇怪的動物。其中有一種被當地人成為「飛貓」,其頭部像貓,爪子尖銳,但尾巴又粗又長,這是一種瀕危物種鼯鼠,也稱飛鼠或飛虎,是松鼠科下的一個族,稱為鼯鼠族。它的生活習慣和蝙蝠很像,白天多躲在懸崖峭壁的巖石洞穴、石隙或樹洞中休息,夜晚則外出尋食,在清晨和黃昏活動的比較頻繁,它行動敏捷,善於攀爬和滑翔。它的四肢有皮翼相連,伸展開時就像一張滑翔傘,可以幫助其在樹中間快速滑行,主要分布於亞洲、歐洲和美洲的熱帶與溫帶雨林中,21世紀初以來,由於大量獵殺,鼯鼠很有滅絕的可能。
除此之外,人們還在這裡發現了大熊貓頭骨化石,可見這裡還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奧秘。千百年來,寂靜幽暗的地下森林一直是一塊無人打擾的聖地,如今,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但願我們能在開發寶貴資源的同時,好好保護這個珍奇的動植物基因庫。
本故事選自馬志飛著《世界地理地質之謎大全集(破解版)》(北京:科學出版社,責任編輯楊瑩、楊凱,2015.5)。
ISBN:978-7-03-043974-1
人類是偉大的,但是相對於地球母親而言,人類又是渺小的。科技發展到今天,地球上許多地理地質之謎依然未能解開。在地球上,那些奇怪的地質現象是如何發生的?那些奇特的地質奇觀是如何形成的?那些珍貴的寶石礦物為何能魅力無限?這一切都吸引著人們探索的腳步。
《世界地理地質之謎大全集(破解版)》從科學角度逐一分析,撥開迷霧,為廣大地理、地質愛好者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本文音頻及文字編輯:小文)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