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鞘脂的代謝與發育過程和不對稱分裂

2020-10-18 李老師談生化

糖鞘脂(glycosphingolipid,GSL)是由神經醯胺和寡糖鏈構成的結合脂,是真核細胞質膜的普遍成分。GSL對於細胞的識別與通訊起著重要作用,對神經系統尤其重要。

與細胞內膜相比,質膜(PM)富含鞘脂,這導致PM具有獨特的生物物理特性。鞘脂含有疏水性神經醯胺(Cer)骨架,可以產生緊密堆積的厚膜結構,導致PM對離子和肽的滲透性較低,因而對細胞外環境具有較強的「屏障」功能。

乳糖基神經醯胺結構模型

鞘脂與磷脂不完全溶混,這導致膜的橫向相分配,從而導致膜微區的形成。微區的大小和脂類組成不同,對蛋白質會具有不同的親和力。因此,鞘脂可以通過將信號分子募集或隔離在膜微區上來參與信號傳遞事件。而質膜受體也常通過與GSL相互作用來調節活性。

與鞘磷脂(SM)相比,GSL的特點是其神經醯胺和寡糖部分都可以發生改變,從而導致整體結構和功能的變化。GSL中的寡糖殘基數一般在1到20之間,在脊椎動物中有11種不同的單糖構件。因為糖鏈可以具有多種直鏈或分支結構,所以能夠組合出更加豐富的結構種類。

不同結構的GSL可以作為特異性的標籤,以區分細胞類型或分化階段等。所以GSL在細胞異質性方面有重要作用。由於GSL的重要性,所以其代謝受到嚴密調控。GSL中聚糖的延伸不是由模板指導的,而是取決於特定合成酶的相對活性。這是糖類代謝的一個獨特之處。

GSL的合成起始於內質網(ER)的胞質膜小葉,完成於高爾基體。神經醯胺(Cer)作為鞘脂類的共同前體,可以轉化為多種化合物,包括鞘氨醇、神經醯胺-1-磷酸、鞘磷脂(SM)和GSL。SM和GSL在ER和高爾基體之間的界面合成,並構成PM的主要鞘脂。

糖鞘脂的合成。引自J Cell Sci. 2018 Dec 17;131(24). pii: jcs219204.

高爾基複合體(Golgi complex)由單位膜構成的扁平囊疊加在一起構成,朝向ER一側稱為順式面(cis face),朝向PM一側稱為反式面,中間依次分為順式膜囊、中間膜囊、反式膜囊和反式網絡(Trans-Golgi Network,TGN)。在高爾基體進行糖基化修飾的分子一般從順式面進入,依次穿過各層膜囊並逐步形成糖鏈,成熟後從反式面通過運輸囊泡離去。

高爾基體結構。引自百度圖片

在GSL合成過程中,Cer(神經醯胺)可先在ER中被半乳糖基化,產生半乳糖神經醯胺(GalCer,半乳糖腦苷脂),然後通過神經醯胺轉移蛋白(CERT)從ER膜中傳遞到反式膜囊,用於合成Gala系列GSL。此系列多含有硫酸基團,稱為腦硫脂(sulfatides),屬於酸性糖鞘脂。

腦硫脂的結構。引自Postepy Hig Med Dosw (Online). 2016 May 9;70:489-504.

合成腦硫脂用的硫酸需要先消耗2分子ATP生成PAPS,然後被內質網的半乳糖腦苷脂硫酸基轉移酶(CST)轉移到半乳糖殘基的3位。

腦硫脂的合成。引自Postepy Hig Med Dosw (Online). 2016 May 9;70:489-504.

腦硫脂在神經系統中含量豐富,參與髓磷脂的構成。髓磷脂對神經元起到保護和絕緣的作用,所以腦硫脂代謝缺陷會損害感官、行為、認知等功能,與AD、PD等相關。腦硫脂在腎臟,胃腸道以及紅細胞,血小板和粒細胞的膜中也有發現,可能參與腫瘤、糖尿病和一些免疫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

神經醯胺也可以通過小泡運輸至順式膜囊,在其中被糖基化以生成葡萄糖基神經醯胺(GlcCer,葡萄糖腦苷脂)。除腦硫脂外,其他GSL都以GlcCer為前體。GlcCer先轉化為乳糖基神經醯胺(LacCer,Gal-GlcCer),然後可以形成四個分支系列,即globo、ganglio(神經節)、asialo和lacto系列,數量超過400 種。Gb3合酶(Gb3S,A4GALT)、GM3S 、GA2S和Lc3S分別催化GlcCer進入以上四個系列。

GSL進入這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後,在高爾基體繼續進行糖基化加工,形成各種支鏈聚糖結構。聚糖殘基的延長是各種糖基轉移酶有序作用的結果。它們的相對水平,高爾基體的拓撲結構以及多酶複合物的組成是影響最終產物結構的關鍵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膜中GSL的組成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發生了重塑。這種重塑是發育程序的必要部分。細胞在特定的發育階段會產生不同的GSL,從而走向不同的命運。

糖鞘脂與胚胎發育。引自J Cell Sci. 2018 Dec 17;131(24). pii: jcs219204.

在小鼠胚胎發生期間,GSL表達具有顯著的階段特異性變化。globo和lacto系列主要在植入前階段和胃形成過程中表達,神經節系列與腦硫脂在晚期胃化直至產前階段開始合成,並伴隨著胚胎腦的發育(J Cell Sci. 2018 Dec 17;131(24). pii: jcs219204.)。

在EMT期間,TGFβ1誘導轉錄因子Zeb1與GM3S啟動子結合併激活其轉錄,並同時抑制GA1S,導致GSL代謝朝著神經節系列發展。在神經元分化過程中,globo系列合成降低,表觀遺傳調節劑AUTS2結合併激活神經元基因和GM3S啟動子,GM3S基因的表達又促進了神經元分化。在神經元成熟過程中,GM1通過促進GM2S的表達來促進複雜神經節苷脂的合成和神經元成熟。

糖鞘脂代謝的調控通路。引自J Cell Sci. 2018 Dec 17;131(24). pii: jcs219204.

在發育過程中,單個祖細胞要經過特定的分化程序形成特定的形態結構。雖然此過程中有激素梯度存在,但形態發生的起始事件通常發生在統一的環境中,即發生在處於同質環境的遺傳背景相同的細胞之間。

一個解釋是基因表達中的細胞間差異(隨機的或依賴於細胞微環境的)通過改變細胞分化潛能來驅動這些早期事件,即細胞命運決定取決於關鍵因素的振蕩表達。

但在蛋白質與核酸之外,脂類,特別是GSL等小分子也能夠影響細胞分化程序。由於細胞周期階段、局部微環境或代謝循環等,同系細胞群中GSL的組成會有所不同。因此,兩個其他方面都相同的細胞,可能由於GSL組成的不同,而對相同的刺激產生不同的反應,從而導致形態發生中的對稱性破壞。

糖鞘脂與細胞不對稱分裂。J Cell Sci. 2018 Dec 17;131(24). pii: jcs219204.

相關焦點

  • 糖鞘脂的代謝與發育及細胞異質性
    SM和GSL在ER和高爾基體之間的界面合成,並構成PM的主要鞘脂。糖鞘脂的合成。引自百度圖片在GSL合成過程中,Cer(神經醯胺)可先在ER中被半乳糖基化,產生半乳糖神經醯胺(GalCer,半乳糖腦苷脂),然後通過神經醯胺轉移蛋白(CERT)從ER膜中傳遞到反式膜囊,用於合成Gala系列GSL。此系列多含有硫酸基團,稱為腦硫脂(sulfatides),屬於酸性糖鞘脂。
  • 胺基酸的碳架氧化與生糖和生酮胺基酸
    引自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所以甘氨酸雖小,卻成為一個代謝節點。它的代謝有多種方向,除轉變為絲氨酸外,其降解途徑也不唯一。主要途徑是作為一碳單位供體,由甘氨酸裂解酶複合物(glycine cleavage complex,GCC)催化脫羧,生成亞甲基四氫葉酸和二氧化碳及氨。所以GCC也稱為甘氨酸脫羧酶。
  • 遺傳發育所發現轉錄中介體調控幹細胞不對稱分裂和根形態建成的機理
    多細胞生物的器官發生和生長發育依賴於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與動物幹細胞類似,植物幹細胞的不對稱分裂和特性維持通常由少數幾個核心轉錄因子控制。其中的皮層/內皮層幹細胞通過不對稱分裂產生皮層和內皮層兩層細胞,它們共同被稱為根基本組織。
  • 上海科學家新發現:14種鞘脂水平升高 得糖尿病風險就高
    14種血漿鞘脂水平升高,顯著增加了6年後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該研究首次在人群隊列中發現最多種類的鞘脂顯著增加未來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所謂鞘脂,包括神經醯胺、鞘磷脂和鞘糖脂等,是種類繁多和功能多樣的脂質分子。其中,神經醯胺分子被認為是多種代謝性疾病的潛在根源,它能促進胰島素抵抗、破壞胰島β細胞功能等進而導致血糖穩態失衡。目前鞘脂與2型糖尿病的前瞻性人群研究仍較缺乏,且現有大部分研究通常包含鞘脂的種類有限。
  • 鞘磷脂代謝以及神經醯胺和S1P的調控作用
    神經醯胺的合成發生在內質網,然後可以通過神經醯胺轉運蛋白(CERT)或囊泡轉運輸送到高爾基體,通過SMS1 合成鞘磷脂(SM )或糖鞘脂。這些鞘脂可通過高爾基小泡運輸到質膜。S1P代謝,引自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S1P與神經醯胺都被稱作「生物活性鞘脂
  • 【生物考點】新陳代謝、營養物質的代謝、植物的激素調節、生物的...
    6、厭氧型:生物體在異化作用的過程中,在缺氧的條件下,依靠酶的作用使有機物分解,來獲得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 7、酵母菌:屬兼性厭氧菌,在正常情況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條件下,酵母菌將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 Nature|角蛋白在早期胚胎發育中不對稱分配與細胞譜系特化
    而發育生物學家則會將該問題進一步深化,比如你媽怎麼知道哪個是胎盤哪個是你(啊不是),發育生物學家好奇的問題是胎盤和胎兒在發育過程中相應的細胞譜系是如何特化的呢?這是哺乳動物早期發育過程中非常關鍵的問題。
  • Nature:如何通過輕鬆按下代謝開關就能有效減緩腫瘤的生長和進展?
    ,然而大部分的研究人員重點研究了這些飲食如何影響DNA的表觀遺傳學、DNA代謝和抗氧化活性,然而本文中,研究人員識別出了幹預措施對腫瘤脂質所產生的明顯影響效應,尤其是細胞表面發現的腫瘤脂質。當分析了特定酶類對絲氨酸的親和力,並將其與腫瘤中絲氨酸的濃度進行對比後,研究人員確定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Metallo表示,通過將絲氨酸限制與鞘脂代謝相關聯,我們或許就能識別出患者機體的哪些腫瘤會對靶向作用絲氨酸的療法變得敏感。
  • 胺基酸代謝改變對腫瘤抑制作用的調控機制
    他們通過體外對非貼壁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過程和鞘酯類的生物合成的研究以及體內對HCT116異種移植小鼠進行膳食胺基酸幹預,揭開了絲氨酸缺乏抑制腫瘤是由於絲氨酸棕櫚醯轉移酶(SPT)的混雜性和脫氧鞘脂(deoxysphingolipids)的異常產生導致的。
  • 紐西蘭「腸胃清道夫」走紅中國市場 EZZ IWOW控脂糖引領減肥革命
    據了解,這款「控脂糖」的出品方EZZ IWOW是全球知名科技品牌,主要從事健康產品研發生產工作,EZZ IWOW 控脂糖就是其中之一。據了解,與市面上一般減脂產品不同,EZZ IWOW這款控脂糖是專門針對人體腸道問題定向研發製成,能夠靶向鎖定腸道毒素、促進新陳代謝,幫助人體排出毒素、油脂,實現科學美顏瘦身。 「腸道可以說是我們人體最操勞的器官之一,它一生要處理多達70噸的食物,相當於12頭大象的重量!腸道在處理食物的過程中,除了吸收營養外,還會產生大量的代謝物、毒素等等。
  • EZZ IWOW控脂糖讓你輕鬆享瘦
    要說起最新風靡全網的減肥神器,由紐西蘭基因科技品牌EZZ IWOW出品的控脂糖肯定榜上有名。據了解,和很多甜食容易讓人肥胖不同,EZZ IWOW採用全球領先高濃縮同型發酵技術研發的糖果,不僅熱量極低,還具有清理腸道、減脂瘦身、美白抗皺、潤膚嫩膚等功效,打破甜食誤區,讓你輕鬆實現邊吃邊瘦的神奇效果。
  • Cell:cPLA2-MAVS通過代謝調控星形膠質細胞的致病性
    代謝可以調控外周免疫,但其在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症中的作用知之甚少。科研人員通過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轉錄組學等方法相結合,發現星形膠質細胞中的鞘脂代謝引起胞質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C2結構域與線粒體抗病毒信號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半胱天冬酶募集結構域(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ARD)相互作用,激活NF-κB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等發現基礎轉錄因子可以特異調控脂類代謝
    脂肪是生物體主要的能量儲存形式,脂肪能量代謝與多種人類重大疾病(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密切相關。細胞內的脂肪主要儲存在脂滴(Lipid Droplet)中。脂滴的大小和動態調控與細胞的功能和代謝狀態息息相關。
  • 研究揭示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過程中細胞周期調控纖毛形成機制
    動物胚胎如何由一個均一的卵裂球發育為具有頭尾、背腹和左右等不對稱特徵的胚胎,是發育生物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為紀念創刊125周年,Science 雜誌於2005年7月提出了125個重要的科學問題。上述胚胎不對稱性建立的機制,即屬於其中的科學問題之一。左右不對稱(left-right asymmetry)在自然界中很常見。
  • ...揭示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過程中細胞周期調控纖毛形成的重要機制
    責編 | 酶美動物胚胎如何由一個均一的卵裂球發育為具有頭尾、背腹和左右等不對稱特徵的胚胎,是發育生物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為紀念創刊125周年,Science雜誌於2005年7月提出了125個重要的科學問題。上述胚胎不對稱性建立的機制,即屬於其中的科學問題之一。
  • 代謝過程調節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在抗原刺激時,T細胞退出靜止以啟動克隆擴增和效應分化。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參與T細胞靜止和激活的免疫受體和轉錄調節因子,但最近的研究結果強調細胞代謝是這些過程的關鍵調節因子。胸腺細胞發育中的靜止過程幼稚T細胞被積極維持在靜止狀態,其被定義為處於細胞周期的G0階段並且具有低代謝,轉錄和翻譯活性。
  • Leukemia:如何利用促進癌細胞生長轉移的代謝過程抑制癌細胞?
    Warburg在1920s就發現腫瘤細胞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其代謝狀態,這個過程叫做Warburg效應,這個效應一直沒被重視,直到最近的腫瘤研究才發現這個效應對惡性腫瘤的形成至關重要。Richard Moriggl及其同事在Leukemia上發表文章表示:促癌因子STAT5可以整合促進致癌轉化的代謝信號。因此這些來自路德維希玻爾茲曼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也許發現了一個治療癌症的新靶標。
  • 動物所發現DNA甲基化調控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
    脊椎動物早期胚胎全基因組DNA甲基化圖譜研究提示DNA甲基化可能在胚胎發育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關於DNA甲基化修飾在胚胎早期發育中的功能研究尚不全面。脊椎動物體軸形成是胚胎早期發育的重要過程,包括前後軸、背腹軸以及左右軸的建立。除個體差異外,脊椎動物的外觀呈現近乎完美的兩側對稱結構,但內部器官卻是不對稱分布的,這個過程被稱為左右不對稱,在各個物種中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