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乙醯輔酶A進入三羧酸循環的胺基酸有10個,具體又分為兩組。丙氨酸、絲氨酸、蘇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通過丙酮酸生成乙醯輔酶A,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賴氨酸和色氨酸通過乙醯乙醯輔酶A生成乙醯輔酶A。
屬於丙酮酸途徑的是5個結構簡單的胺基酸,所以反應也相對簡單。丙氨酸通過轉氨即可生成丙酮酸。蘇氨酸的主要降解途徑是琥珀醯輔酶A途徑,次要途徑是被蘇氨酸醛縮酶(threonine aldolase)裂解成甘氨酸和乙醛,乙醛可氧化成乙酸再生成乙醯輔酶A。
絲氨酸可以脫水脫氨生成丙酮酸,由脫水酶催化。不過人類的絲氨酸/蘇氨酸脫水酶缺乏此活性,所以主要靠絲氨酸羥甲基轉移酶(SHMT)催化,轉變為甘氨酸和亞甲基四氫葉酸。此反應也是甘氨酸的主要合成途徑,並且是可逆的。
所以甘氨酸雖小,卻成為一個代謝節點。它的代謝有多種方向,除轉變為絲氨酸外,其降解途徑也不唯一。主要途徑是作為一碳單位供體,由甘氨酸裂解酶複合物(glycine cleavage complex,GCC)催化脫羧,生成亞甲基四氫葉酸和二氧化碳及氨。所以GCC也稱為甘氨酸脫羧酶。
甘氨酸降解的次要途徑是氧化脫氨生成乙醛酸,再氧化成甲酸或草酸。甘氨酸是個多能分子,可參與穀胱甘肽、肌酸、膽鹼、嘌呤、卟啉的合成,還可作為抑制性神經遞質。其受體GlyR是一種配體門控氯離子通道。
半胱氨酸代謝需要脫硫,具體有兩種機制。一種是由半胱氨酸脫硫酶(cysteine desulfurase)催化脫硫反應,直接生成丙氨酸。此酶由NFS1基因編碼,硫的受體是一些具有鐵硫簇的酶。
另一種機制是由半胱氨酸雙加氧酶(CDO)催化,氧化成半胱氨酸亞磺酸。後者是牛磺酸(Taurine,Tau)前體,牛磺酸不僅參與消化,還是重要的抗氧化劑,參與多種生理功能,從發育到細胞保護和多種疾病。
現在有很多能量飲料和保健品添加牛磺酸,但牛磺酸攝入並非多多益善。有研究指出,現有證據不能支持有關提高心理或身體機能的營銷宣傳,長期攝入高劑量可能會給青少年帶來不適,比如認知能力下降,酒精損害增加等(Birth Defects Res. 2017 Dec 1; 109(20): 1640–1648.)。
半胱氨酸亞磺酸過量時可以氧化分解,經轉氨、脫去亞硫酸氫根形成丙酮酸。亞硫酸氫鹽被亞硫酸鹽氧化酶(SUOX)氧化成硫酸。硫酸可作為PAPS原料參與腦硫脂合成(見《糖鞘脂的代謝與發育過程和不對稱分裂》),多餘的硫酸由尿排出。
通過乙醯乙醯輔酶A生成乙醯輔酶A的5個胺基酸都是分子較大的胺基酸,反應也比較複雜。苯丙氨酸由苯丙氨酸羥化酶(PAH)催化生成酪氨酸,這也是酪氨酸的合成途徑,所以酪氨酸是非必需胺基酸。
酪氨酸轉氨生成4-羥苯丙酮酸,被4-羥苯基丙酮酸雙加氧酶(HPD)催化脫羧,生成尿黑酸。尿黑酸本身無色,但在空氣中氧化會生成類似黑色素的聚合物,導致尿液變黑,所以稱為尿黑酸(alkapton或homogentisate)。
正常人的尿黑酸被尿黑酸氧化酶(HGD)繼續氧化分解,所以尿液並不會變黑。但HDG先天缺陷會導致尿液中含有尿黑酸,在空氣中放置後會變黑,稱為尿黑酸症(Alkaptonuria,AKU)。遺傳代謝病研究之父加羅德(Archibald Garrod)首次對其進行系統研究,所以也稱為加羅德症候群。
尿黑酸繼續代謝,會氧化開環,最後裂解成延胡索酸和乙醯乙酸。延胡索酸進入三羧酸循環,乙醯乙酸進入酮體代謝,由琥珀醯輔酶A活化生成乙醯乙醯輔酶A,硫解產生兩個乙醯輔酶A。
亮氨酸代謝也屬於支鏈胺基酸代謝途徑,經BCAT和BCKD催化轉氨、脫羧生成異戊醯輔酶A。因為β-碳上有分支,所以無法像異亮氨酸那樣通過β-氧化降解,只能進行末端羧化,最後生成羥甲基戊二醯輔酶A(HMG CoA),裂解成乙醯乙酸和乙醯輔酶A。
亮氨酸可以激活mTOR途徑,促進蛋白質合成。所以健身人士經常補充亮氨酸,或含支鏈胺基酸較多的乳清蛋白。需要注意的是,過量補充亮氨酸可能導致mTOR途徑過度激活,引起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風險,也會促進阿爾茨海默氏病的發展(Biosci Rep. 2018 Aug 31; 38(4): BSR20180127.)。
賴氨酸代謝也不通過正常的轉氨反應,而是先脫去側鏈氨基,生成α-氨基己二酸半醛(AASA)。這一過程有酵母氨酸和哌可酸兩條分支途徑,多數組織主要通過酵母氨酸途徑降解賴氨酸,但腦組織中哌可酸途徑比較活躍。
酵母氨酸途徑由α-氨基己二酸半醛合成酶(AASS)催化,與α-酮戊二酸縮合成酵母氨酸,隨後放出穀氨酸。此過程也可看作一種兩步的轉氨反應,但酶的催化機制不同,也不含磷酸吡哆醛輔基。
哌可酸途徑先由L-賴氨酸氧化酶催化,進行氧化脫氨,產生的α-酮酸與側鏈氨基環化後再開環,結果是將側鏈氨基轉移到α-位,生成AASA。AASA轉氨生成α-酮己二酸,再脫羧生成戊二醯輔酶A,脫氫、脫羧形成巴豆醯輔酶A,最後水化、脫氫成乙醯乙醯輔酶A。
賴氨酸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合成肉鹼,參與脂肪酸轉運。首先是某些蛋白質中的賴氨酸被賴氨酸甲基轉移酶(KMT)催化,形成三甲基賴氨酸(TML)。然後蛋白降解,放出TML,經過四步反應生成肉鹼。
色氨酸代謝複雜,有不同支路,生成多種活性物質。大致是先氧化開環,然後依次脫去甲醛、丙氨酸,最後經α-酮己二酸生成乙醯乙醯輔酶A。其11個碳原子共生成一個乙醯乙醯輔酶A,一個乙醯輔酶A,4個二氧化碳和一個甲酸。
色氨酸代謝可以產生不同的活性產物,如犬尿酸和喹啉酸等。喹啉酸是合成煙酸的前體,犬尿酸是NMDA(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的非競爭性拮抗劑,與精神分裂症等病理生理過程有關。
胺基酸按照能否作為糖異生的前體,分為生糖胺基酸與生酮胺基酸。因為乙醯乙醯輔酶A不能異生為糖,所以此途徑的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賴氨酸和色氨酸被稱為生酮胺基酸;其他胺基酸稱為生糖胺基酸。嚴格來說,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都有部分碳架可以生糖,所以稱為生糖生酮胺基酸。嚴格生酮的胺基酸只有亮氨酸和賴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