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考點】新陳代謝、營養物質的代謝、植物的激素調節、生物的...

2020-11-22 搜狐網

原標題:【生物考點】新陳代謝、營養物質的代謝、植物的激素調節、生物的呼吸作用

(馬上點標題下「高中生物」關注可獲得更多知識乾貨,每天更新喲!)

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

1

名詞:1、同化作用(合成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並儲存能量,這叫做~。

2、異化作用(分解代謝):同時,生物體又把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質加以分解,釋放出其中的能量,並把代謝的最終產物排出體外,這叫做~。

3、自養型:生物體在同化作用的過程中,能夠直接把從外界環境攝取的無機物轉變成為自身的組成物質,並儲存了能量,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

4、異氧型:生物體在同化作用的過程中,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製成有機物,只能把從外界攝取的現成的有機物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並儲存了能量,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

5、需氧型:生物體在異化作用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從外界環境中攝取氧來氧化分解自身的組成物質,以釋放能量,並排出二氧化碳,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

6、厭氧型:生物體在異化作用的過程中,在缺氧的條件下,依靠酶的作用使有機物分解,來獲得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

7、酵母菌:屬兼性厭氧菌,在正常情況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條件下,酵母菌將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8、化能合成作用:不能利用光能而是利用化學能來合成有機物的方式(如硝化細菌能將土壤中的NH3與O2反應轉化成HNO2,HNO2再與O2反應轉化成HN03,利用這兩步氧化過程釋放的化學能,可將無機物(CO2和H2O合成有機物(葡萄糖)。

語句:

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異同點:①相同點都是將無機物轉變成自身組成物質。②不同點: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無機物氧化產生的化學能。

2、同化類型包括自養型和異養型,其中自養型分光能自養--綠色植物,化能自養:硝化細菌;其餘的生物一般是異養型(如:動物,營腐生、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數細菌);異化類型包括厭氧型和需氧型,其中寄生蟲、乳酸菌是厭氧型;其餘的生物一般是厭氧型(多數動物和人等)。酵母菌為兼性厭氧型。

3、新陳代謝的類型必須從同化類型和異化類型做答。(硝化細菌為自養需氧型,藍藻為自養需氧型,蘑菇為異氧需氧型,菟絲子為異氧需氧型)。

4、光合作用屬於同化作用,呼吸作用屬於異化作用。

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

2

名詞: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結構複雜、不溶於水的大分子有機物,經過消化,變成為結構簡單、溶於水的小分子有機物。

2、營養物質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無機鹽等在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轉換作用:胺基酸的氨基轉給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胺基酸(是非必需胺基酸)。

5、脫氨基作用:胺基酸通過脫氨基作用被分解成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轉變成為尿素而排出體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為糖類、脂肪。

6、非必需胺基酸: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胺基酸。

7、必需胺基酸:不能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胺基酸,通過食物獲得的胺基酸。它們是甲硫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種。

8、糖尿病:當血糖含量高於160mg/dL會得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於糖的利用發生障礙,病人消瘦、虛弱無力,有多尿、多飲、多食的「三多一少」(體重減輕)症狀。

9、低血糖病:長期飢餓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會出現頭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狀,喝一杯濃糖水;低於45mg/dL時出現驚厥、昏迷等晚期症狀,因為腦組織供能不足必須靜脈輸入葡萄糖溶液。

語句:1、糖類代謝、蛋白質代謝、脂類代謝的圖解參見課本。

2、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並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三類營養物質之間相互轉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轉化的數量不同,如糖類可大量轉化成脂肪,而脂肪卻不能大量轉化成糖類;二是轉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類不能轉化成必需胺基酸;脂類不能轉變為胺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維持在80-100mg/dL範圍內;血糖含量高於160mg/dL,就會產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現低血糖症狀,低於45mg/dL,出現低血糖晚期症狀;多食少動使攝入的物質(如糖類)過多會導致肥胖。

4、消化:澱粉經消化後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胺基酸。

5、吸收及運輸:葡萄糖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主動運輸),經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為脂肪,隨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中。以胺基酸的形式吸收,隨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

6、糖類沒有N元素要轉變成胺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必須獲得N元素,就可以通過氨基轉換作用形成。蛋白質要轉化成糖類、脂類就要去掉N元素,通過脫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澱粉酶消化澱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質;胰液含胰澱粉酶、胰麥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澱粉、麥芽糖、脂肪、蛋白質);腸液含腸澱粉酶、腸麥芽糖、腸脂肪酶(消化澱粉、麥芽糖、脂肪、蛋白質)。

8、胃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大腸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小腸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甘油;胃和大腸都能吸收的是:水和無機鹽;小腸上皮細胞突起形成小腸絨毛,小腸絨毛朝向腸腔一側的細胞膜有許多小突起稱微絨毛微絨毛擴大了吸收面積,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

植物的激素調節

3

名詞:1、向性運動:是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2、感性運動:由沒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轉變、觸摸等)而引起的局部運動,外界刺激的方向與感性運動的方向無關。

3、激素的特點:①量微而生理作用顯著;②其作用緩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體內合成的、從產生部位運到作用部位,並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產生顯著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動物激素:存在動物體內,產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稱為內分泌腺,內分泌腺為無管腺,動物激素是由循環系統,通過體液傳遞至各細胞,並產生生理效應的。

4、胚芽鞘:單子葉植物胚芽外的錐形套狀物。胚芽鞘為胚體的第一片葉,有保護胚芽中更幼小的葉和生長錐的作用。胚芽鞘分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產生生長素和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發生彎曲的部位。

5、瓊脂:能攜帶和傳送生長素的作用;雲母片是生長素不能穿過的。

6、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單側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會使生長素在胚芽鞘的尖端發生從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的運輸,從而使生長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側生長素分布多。

7、生長素的豎直向下運輸:生長素從胚芽鞘的尖端豎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運輸。

8、生長素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兩重性: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一般說,低濃度範圍內促進生長,高濃度範圍內抑制生長。

9、頂端優勢:植物的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由於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地積累在側芽部位,使這裡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使側芽的生長受到抑制的緣故。解出方法為:摘掉頂芽。頂端優勢的原理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應用的實例是棉花摘心。

10、無籽番茄(黃瓜、辣椒等):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塗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籽果實。要想沒有授粉,就必須在花蕾期進行,因番茄的花是兩性花,會自花傳粉,所以還必須去掉雄蕊,來阻止傳粉和受精的發生。無籽番茄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2N。

語句:

1、生長素的發現:

(1)達爾文實驗過程:A單側光照、胚芽鞘向光彎曲;B單側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長也不彎曲;C單側光照尖端罩有錫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生長;單側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生長。

——達爾文對實驗結果的認識:胚芽鞘尖端可能產生了某種物質,能在單側光照條件下影響胚芽鞘的生長。

(2)溫特實驗:A把放過尖端的瓊脂小塊,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側,胚芽鞘向對側彎曲生長;B把未放過尖端的瓊脂小塊,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側,胚芽鞘不生長不彎曲。

——溫特實驗結論:胚芽鞘尖端產生了某種物質,並運到尖端下部促使某些部分生長。

(3)郭葛結論:分離出此物質,經鑑定是吲哚乙酸,因能促進生長,故取名為「生長素」。

2、生長素的產生、分布和運輸: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長素是在尖端(分生組織)產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運輸,頂芽向側芽運輸),而不能反向進行。在進行極性運輸的同時,生長素還可作一定程度的橫向運輸。

3、生長素的作用:a、兩重性:對於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生長,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生長。濃度的高低是以生長素的最適濃度劃分的,低於最適濃度為「低濃度」,高於最適濃度為「高濃度」。在低濃度範圍內,濃度越高,促進生長的效果越明顯;在高濃度範圍內,濃度越高,對生長的抑制作用越大。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不同:根、芽、莖最適生長素濃度分別為10-10、10-8、10-4(mol/L)。

4、生長素類似物的應用:a、在低濃度範圍內: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條,可促進枝條生根成活;促進果實發育;防止落花落果。b、在高濃度範圍內,可以作為鋤草劑。5、果實由子房發育而成,發育中需要生長素促進,而生長素來自正在發育著的種子。

5、赤黴素、細胞分裂素(分布在正在分裂的部位,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脫落酸和乙烯(分布在成熟的組織中,促進果實成熟)。

6、植物的一生,是受到多種激素相互作用來調控的。

生物的呼吸作用

4

名詞: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體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物,並且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2、有氧呼吸:指細胞在有氧的參與下,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的過程。

3、無氧呼吸:一般是指細胞在無氧的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機物分解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

4、發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

語句:1、有氧呼吸:①場所:先在細胞質的基質,後在線粒體。②過程:第一階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細胞質的基質);第二階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線粒體);第三階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線粒體)。

2、無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無氧呼吸進化而來):①場所:始終在細胞質基質②過程:第一階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階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產生酒精(如水稻),(蘋果、梨可以通過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產生乳酸,高等動物和人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區別和聯繫①場所: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的基質中,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階段不需O2;第三階段:需O2,第一、二、三階段需不同酶;無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徹底,無氧呼吸--不徹底。④能量釋放:有氧呼吸(釋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共釋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儲存在ATP中;無氧呼吸(釋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儲存在ATP中。⑤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義: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5、關於呼吸作用的計算規律是: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時,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物質的量之比為1:3②產生同樣數量的ATP時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質的量之比為19:1。如果某生物產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氣量相等,則該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氣,只產生二氧化碳,則只進行無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氣量多,則兩種呼吸都進行。

6、產生ATP的生理過程例如:有氧呼吸、光反應、無氧呼吸(暗反應不能產生)。在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內,形成ATP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無氧呼吸)、葉綠體基粒(光反應)、線粒體(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精選文章推薦

知識點總結:

| | | | | | | | | | | | | | | | | | |

應試技巧:

| | |

老師的微信號:ziluolanzz

高中生物QQ:2831376088

高中生物微信:gaozhongshengwu10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高中生物必背知識點:生物新陳代謝
    需要的適宜條件:適宜溫度和PHATP 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形成途徑:動物——呼吸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形成方式:ADP+Pi 或 ADP+C~PATP在細胞內含量很少,但轉化十分迅速,總是處於動態平衡。
  • 高中生物新陳代謝知識點歸納總結,新學期預習/複習必備!
    高中生物新陳代謝知識點歸納總結,新學期預習/複習必備!
  • 植物激素代謝組學|山東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植物激素介導鹽脅迫綜述
    總結了植物激素,包括ABA在鹽脅迫下如何調節鹽脅迫信號來調節植物的生長適應。以及植物是如何通過控制各種激素的合成、信號傳遞和代謝來構建防禦系統的。在此過程中,也強調了不同植物激素之間的信號交互(crosstalk)。
  •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知識大全!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知識大全! 2019-09-05 11:17 來源:高中生物 作者:
  • 高中生物聯賽複習提綱
    :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3.原始生命的起源過程、現代進化理論、人類起源  自然選擇學說主要內容  生物進化的證據:最可靠:化石  比較解剖學: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  胚胎發育學:早期具有相似的特徵:尾和鰓裂  考點提示:  (一)遺傳病及其分析  1.常染色體顯隱性遺傳病、性染色體顯隱性遺傳病
  • 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調節2》教學設計
    2.原因:植物體表現出向性運動與植物體內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生長素的調節作用有關。  3.意義:向性運動是植物對於外界環境的適應性。  二、生長素的發現  1.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過程:生長素是發現最早的一種植物激素,它是科學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過程中發現的。
  • 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生物學科「植物的激素調節」考點...
    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生物學科「植物的激素調節」考點歸納及典型例題 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0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
  • 觀察植物新陳代謝的實時變化
    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特別是人們的食物和健康,都取決於植物中的新陳代謝。為了了解這些代謝過程如何發揮作用,明斯特大學植物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波恩大學的參與下正在研究調節能量代謝的關鍵機制。現在,首次採用一種新的體內生物傳感器技術方法,使他們能夠實時監控環境變化(例如光、溫度、乾旱、洪水或蟲害侵害)對中心代謝的影響,這項研究已發表在《植物細胞 》雜誌上。
  • 高考生物複習指導(四)
    在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內,形成ATP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無氧呼吸)、葉綠體基粒(光反應)、線粒體(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  名詞:  1、同化作用(合成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並儲存能量,這叫做~。
  • 豁然開朗|高中生物最常考的易錯知識點匯總,熬夜也要看!共117個
    13、雙子葉植物的種子一般無胚乳,但蓖麻例外;單子葉植物的種子一般有胚乳,但蘭科植物例外。14、植物一般都是自養型生物,但菟絲子等是典型的異養型植物。動物一般都是需氧型生物,但蛔蟲等是典型的厭氧型動物。
  • 高三生物必備的複習知識點歸納
    雙子葉植物的種子一般無胚乳,但蓖麻例外;單子葉植物的種子一般有胚乳,但蘭科植物例外。  14. 植物一般都是自養型生物,但菟絲子、大花草、天麻等是典型的異養型植物。  15. 蜂類、蟻類中的雄性個體是由卵細胞單獨發育而來的,只具有母方的遺傳物質;雌性個體由受精卵發育而來。  16.
  • 高考生物易錯知識點大全
    52.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  53.細菌感染性其他生物最強的時期是細菌的對數期  54.紅螺菌屬於兼性營養型生物,既能自養也能異養  55.穩定期出現芽胞,可以產生大量的次級代謝產物  56組成酶和誘導酶都胞是胞內酶。  57.青黴菌產生青黴素青黴素能殺死細菌、放線菌殺不死真菌。
  • 胺基酸、黃腐酸、腐植酸:三大生物刺激劑的作用與區別
    在農化產品分支中,有一個古老而新穎的品類——生物刺激劑。根據歐洲生物刺激劑行業委員會(EBIC)的定義:內含某些成分和(或)微生物的物質,當施用於作物或其根際周圍時,能夠促進作物的自然生理代謝,增強營養物質的吸收及利用,提升非生物脅迫抗性,提高品質和產量。
  • 2019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醫學基礎知識:關於三大營養物質能量代謝的...
    2019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醫學基礎知識:關於三大營養物質能量代謝的聯繫與區別的考點匯總 關於三大營養物質能量代謝的聯繫與區別是有很多考點的,今天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把一些關於三大營養物質能量代謝的聯繫與區別的雜的知識點都給大家羅列一起,讓大家對它有個深刻的認識,同時會做事業單位的題,
  • 高三生物二輪複習計劃及方法
    如水專題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來源、水的排出、水的調節、水的標記、水的生態、水的汙染。  專題二生物的新陳代謝與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礦質營養、人和動物的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細胞呼吸、代謝的基本類型。
  •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 史上最全
    16.活細胞中的各種代謝活動,都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關係。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17.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18.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19.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 通過了解細菌的新陳代謝,提高生物燃料的產量
    細菌通過消耗「食物」來產生化學物質,一項新的研究對細菌如何控制這一過程進行研究,研究成果可用於加強生物體將植物轉化為生物燃料的效率。這項研究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共同進行,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上。
  • 朱健康院士2020年度發表6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及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
    2020年度,來自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的朱健康院士以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共發表了 6 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內容。
  • 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技常識:常識之生物考點
    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技常識:常識之生物考點 2020-10-12 13:36:18| 中公教育 軍轉幹考試備考開始啦,為了幫助大家能夠順利參加考試,山東中公軍人考試網特整理了公基備考素材,下面為大家分享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技常識
  • 前沿研究丨植物愈傷組織培養的生物技術應用
    它們的表達不僅受到轉錄因子的調節,還受到組蛋白修飾和DNA甲基化等表觀遺傳事件的調控。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 Heynh.]可作為多種植物學研究的模式生物。在這些植物中,胚胎愈傷組織中植物激素生長素的梯度通過調節肽基脯氨醯順反異構酶1(PINFORMED1,PIN1)蛋白從而誘導幹細胞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