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陳代謝知識點歸納總結,新學期預習/複習必備!
更多高中學習資料
請拉到文章末尾
酶
酶是活細胞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蛋白質、核酸)
特徵:高效性、專一性。需要的適宜條件:適宜溫度和PH
ATP
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形成途徑:動物——呼吸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形成方式:ADP+Pi 或 ADP+C~P
ATP在細胞內含量很少,但轉化十分迅速,總是處於動態平衡。
光合作用
意義:除了將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並貯存在光合作用製造的糖類等有機物中,以及維持大氣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外,還對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作用
藍藻在地球上出現以後,地球大氣中才逐漸含有氧。
水分代謝
滲透作用必備條件:具有半透膜;兩側溶液具有濃度差。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蒸騰作用是水分吸收和礦質元素運輸的動力。
礦質代謝
礦質元素以離子形式被根尖吸收。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對礦質元素的吸收是相對獨立的過程。
營養物質代謝
三大營養物質的基本來源是食物。
糖類:食物中的糖類絕大部分是澱粉。
脂類:食物中的脂類絕大部分是脂肪。
蛋白質:合成;氨基轉換;脫氨基 關注:血糖調節、肥胖問題、飲食搭配。
只有合理選擇和搭配食物,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才能維持健康,保證人體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甘油&脂肪酸大部分再度合成為脂肪。動物性食物所含胺基酸種類比植物性食物齊全。三大營養物質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他們之間可以轉化,但是有條件,而且轉化程度有明顯差異。
內環境與穩態
內環境相關系統:循環、呼吸、消化、泌尿。包括:細胞外液(組織液、血漿、淋巴) 內環境是體內細胞生存的直接環境。內環境理化性質包括:溫度、PH、滲透壓等 穩態:機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
體內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穩態意義:機體新陳代謝是由細胞內很多複雜的酶促反應組成的,而酶促反應的進行需要溫和的外界條件,必須保持在適宜的範圍內,酶促反應才能正常進行。
呼吸作用
分類:有氧呼吸、無氧呼吸 有氧和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都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 生物體生命活動都需要呼吸作用供能
意義:呼吸作用能為生物體生命活動供能;呼吸過程能為體內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 聲明:本文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公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