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植物新陳代謝的實時變化

2020-09-09 老鐵一起嗨

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特別是人們的食物和健康,都取決於植物中的新陳代謝。

為了了解這些代謝過程如何發揮作用,明斯特大學植物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波恩大學的參與下正在研究調節能量代謝的關鍵機制。

現在,首次採用一種新的體內生物傳感器技術方法,使他們能夠實時監控環境變化(例如光、溫度、乾旱、洪水或蟲害侵害)對中心代謝的影響,這項研究已發表在《植物細胞 》雜誌上。

研究人員團隊在植物內部表達了一種基因編碼的傳感器,以使中央代謝過程從字面上可見。由於植物從外部看起來非常靜態,因此它們必須是細胞內靈活性和適應性的超快大師。

科研人員現在能夠觀察到生活在植物體內的那些動態。

為了測量植物中的代謝過程並產生其圖像,研究人員使用了體內生物傳感,這是一種實時研究活生物體,組織或細胞的方法。

生物傳感器由生物識別元件,與待檢測分子特異性結合的蛋白質和讀出元件組成,一種蛋白質,它將與識別元件的結合轉化為光信號。

現在使用的生物傳感器最初是開發用於神經細胞的。

研究人員對該傳感器進行了改進和開發,使其可以在植物中使用。

傳感器可以直接結合,然後釋放分子NAD +和NADH。

所謂的NAD氧化還原系統對於幾乎所有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的電子轉移至關重要。

傳感器由一種藍綠色螢光蛋白和一種紅色螢光蛋白組成,它們都根據細胞中NAD的狀態而改變其亮度。

活細胞中的傳感器讀數是通過現代共聚焦雷射掃描顯微鏡進行的。

在植物中使用NAD體內感測的可能性為植物研究人員開闢了新的選擇。

這種新方法是方法學方面的一項成就,因為現在我們可以準確了解植物中代謝過程的確切位置。

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只能通過從植物中提取提取物並用生化方法進行分析來研究這種代謝過程。

然而,在這種方法中,細胞和組織被破壞,並且不再可能追蹤確切發生代謝變化的位置。

現在,研究人員可以跟蹤氧化還原代謝的動態變化,除其他功能外,還可以從特定的細胞室(此處為細胞質中)到單個細胞,直至完整的完整器官,為細胞提供能量。

這種方法可以創建整個植物的第一個NAD氧化還原圖,並觀察從亮到暗過渡的氧化還原動態,以及糖狀態,細胞呼吸和氧氣供應的變化。

相關焦點

  • BMC Biotechnology:新技術實時觀察基因表達
    基因表達一直都是科學家們的研究熱點,通過成像技術實時觀察基因的表達情況,聽起來有些玄乎,但是最近BMC Biotechnology發表的一篇文章讓夢想照進現實,實時觀察基因表達的工具誕生啦!這一工具據稱可以實時觀察基因表達第一時間將基因表達情況生物體的行為動作結合起來。
  • 科學家研究發現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對於那些可能想減肥的人來說,植物飲食可能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因為植物飲食會影響新陳代謝 根據研究結果,改用以植物為基礎的低脂飲食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足以燃燒多餘的體重和脂肪--即使沒有劇烈的運動。 醫生責任醫學委員會(PCRM)的研究人員與凱特·彼得森博士和耶魯大學的傑拉爾德·舒爾曼博士合作。他們一起進行了一項為期16周的試驗,幹預組的參與者採用低脂純素飲食。
  • 【生物考點】新陳代謝、營養物質的代謝、植物的激素調節、生物的...
    原標題:【生物考點】新陳代謝、營養物質的代謝、植物的激素調節、生物的呼吸作用 (馬上點標題下「高中生物」關注可獲得更多知識乾貨,每天更新喲!) 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 1 名詞:1、同化作用(合成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並儲存能量,這叫做~。
  • 研究發現植物性飲食能顯著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據外媒報導,一項被稱為「突破性」的新研究發現,食用低脂肪植物性飲食可能會顯著促進新陳代謝從而進一步減輕體重、改善新陳代謝健康。這一發現是基於一項為期16周的實驗。在這項實驗中,一些參與者被指示吃植物性飲食,但每天的熱量攝入沒有限制。
  • 氣候變化引起複雜的植物疾病變化
    人類行為所引起的地球大氣層成分變化,可能改變未來植物所患的疾病。
  • 2.2克顯微鏡可實時觀察腦神經活動
    原標題:2.2克顯微鏡可實時觀察腦神經活動   5月31日,北京大學宣布成功研製出新一代微型化雙光子螢光顯微鏡,重量僅2.2克,可佩戴在動物頭部,實時記錄數十個神經元和上千個神經突觸的動態信號;橫向解析度可達0.65微米,成像質量可與商品化大型臺式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相媲美
  • Metabolism 新陳代謝
    食物在體內發生變化有3個主要階段,根據其發生的順序排列如下:occurrence  [ə'kʌrəns]  n.由此可見,在消化和吸收過程之後,組織內又發生了化學變化,統稱之為新陳代謝.foregoing  ['fɔrɡoɪŋ]  adj. 前述的;前面的;在前的 v. 發生在…之前;走在…之前(forego的ing形式)collectively  [kə'lektivli]    adv.
  • 今日觀察 :植物奶油安全嗎?
    劉戈:不是所有的植物奶油都有問題 而是植物奶油裡的反式脂肪酸對人體有危害(《今日觀察》評論員) 植物奶油就是氫化植物油,現在從醫學的研究上來看,產生危害的是氫化植物油裡面的反式脂肪酸,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植物奶油都有問題,而是裡面的反式脂肪酸。植物奶油是怎麼來的?
  • 突破性研究發現:素食有助於新陳代謝
    該研究結果是基於一項為期16周的實驗,其中一些參與者被指示吃一種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並且不限制每天的熱量攝入。 通過增加你的新陳代謝,會促進你身體燃燒卡路裡,這是一個令人垂涎的現實。
  • 新陳代謝到底是啥?
    你是否常聽說:我的新陳代謝變慢了,所以越來越胖。到底新陳代謝是個啥玩意兒?今天我們來好好的了解一下。
  • CHOM | 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實時構象變化過程
    但是,刺突蛋白如何從『向下』轉變到『向上』,以及有無中間體狀態的實時信息,即動態變化信息是缺失的。圖一 單分子技術smFRET研究刺突蛋白在病毒表面的實時構象變化過程在這項關於新冠的研究中,盧茂林博士等在不影響病毒活性的情況下,成功在刺突蛋白兩個區域引入螢光標記位點,通過實時監測螢光分子之間的能量轉移(smFRET)來反映標記位點之間的相對距離變化
  • 【分析】用於實時監測線粒體溫度的可固定螢光探針
    線粒體作為真核細胞的亞細胞器,在細胞新陳代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大班科學教案:發現植物生長與季節變化的關係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發現植物生長與季節變化的關係 2012-02-22 19:15 來源:[標籤:來源]
  • 一年級新設科學課 新生要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變化
    一年級科學課本封面及內頁  一年級新生要種植物  觀察它的生長變化  溫州網訊 9月開學,小學一年級將新設科學課,新課本已運抵溫州。昨天,市教育教研院專家稱,該教材「有兒童的視角,有實踐的、科學文化的視角」。
  • 高中生物必背知識點:生物新陳代謝
    需要的適宜條件:適宜溫度和PHATP 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形成途徑:動物——呼吸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形成方式:ADP+Pi 或 ADP+C~PATP在細胞內含量很少,但轉化十分迅速,總是處於動態平衡。
  • CHOM|盧茂林等揭示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實時構象變化過程
    刺突蛋白在病毒表面的動態構象變化,一方面釋放能量最終將病毒送入細胞,另一方面協助病毒逃脫免疫系統的檢測 – 免疫逃逸。眾多的結構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具有多種構象/結構,其受體結合域(RBD)具有:『向下』的關閉狀態;與受體結合後『向上』的打開狀態。但是,刺突蛋白如何從『向下』轉變到『向上』,以及有無中間體狀態的實時信息,即動態變化信息是缺失的。
  • 【別構】實時觀察PDZ結構域中配體誘導的別構轉變
    2020年10月,來自弗萊堡大學物理研究所的Gerhard Stock課題組和蘇黎世大學化學系的Peter Hamm課題組合作在PNAS上發表了題為「Real-time observation of ligand-induced allosteric transitions in a PDZ domain」的文章,介紹了一種實時觀察配體誘導的別構轉變的方法
  • Science:現在,我們能「實時觀察」基因突變了
    近日,Science雜誌發表了一項重大的突破性成果:一種被稱為「Mother Machine」的裝置使實時觀察單個細菌細胞中的突變形成
  • 通過了解細菌的新陳代謝,提高生物燃料的產量
    細菌通過消耗「食物」來產生化學物質,一項新的研究對細菌如何控制這一過程進行研究,研究成果可用於加強生物體將植物轉化為生物燃料的效率。這項研究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共同進行,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上。
  • 「七年之癢」與細胞新陳代謝幾乎無關
    「七年之癢」,與大腦中神經細胞突觸連接的變化有關,因為突觸連接的數目和連接強度決定了我們的感官思維記憶。「七年之癢」,也與多巴胺的分泌及基因有關。  現在「七年之癢」已成為感情變化的專用描述,也成為許多人失戀療傷金句。他們這樣解釋七年之癢的理論:人體細胞新陳代謝,每三個月會替換一次,隨著舊細胞的死去,新細胞則誕生。由於不同細胞代謝時間和間隔的不同,將一身細胞全部換掉,需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