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設科學課 新生要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變化

2020-11-27 溫州新聞網

 

 一年級科學課本封面及內頁

  一年級新生要種植物

  觀察它的生長變化

  溫州網訊 9月開學,小學一年級將新設科學課,新課本已運抵溫州。昨天,市教育教研院專家稱,該教材「有兒童的視角,有實踐的、科學文化的視角」。另外,市區多所學校透露,學校新招聘了科學老師並多輪培訓,在教學上將結合家庭實驗、植物種植等趣味活動。

  一年級的科學課,沒書面作業,只有趣味活動

  小學一年級科學教材分別為《科學》和《科學學生活動手冊》,它們由教育部審定、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一年級上冊《科學》課本共43頁,有「植物」和「比較與測量」兩個單元。

  第一單元「植物」,其中有要求學生種一棵植物、觀察葉子、記錄植物生長、思考植物的作用等。第二單元則有比較大小、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做一個測量紙帶等內容。

  「從一年級就開設科學課,一是國家對早期科學教育更加重視。二是從國際上看,美國等國家從幼兒園起就進行科學教育,並將科學視為核心學科。」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小學(學前)教研室主任施昌魏說,溫州選用的教材,也是全國大多數地方選用的教材,科學性、趣味性、操作性非常強。

  該教材有三大特色:

  -採用大單元結構,不再是傳統的一節課一個內容,而是一個單元圍繞一個科學主題,包含7~8節連貫性的內容,通過1~2個月時間,幫助孩子深入聚焦某一方面科學活動。

  -教材的教學指導性、操作性強,每個單元都設置聚焦、探索、研討、拓展四個階段的教學導線,教授老師和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強調跨學科學習,將科學與語文、美術、數學等其他學科相融合,比如「植物」、「比較與測量」兩個單元都附「科學閱讀」,體現了與語文的關聯與互動,「比較與測量」單元更體現了與數學的關聯和互動。

  「一年級的科學課是生動的、有趣的、好玩的,沒有書面作業,只有趣味活動,倡導在做中學,在遊戲中學,在體驗中學;老師會比較辛苦,需要準備大量教具,做到人人有實驗材料,人人參與實驗觀察,很多教具得自己動手做。」施昌魏說,今年小學三至六年級使用現行科學教材不變。小學二年級科學課程從2018年9月開始開設。

  有學校決定把科學課和「家庭實驗室」結合

  一年級新設科學課,學校自然要早準備。市實驗小學、籀園小學等學校昨透露,師資是最重要的,暑假他們都新招聘了科學老師,多數老師已經接受了多輪的學科培訓。

  各校在備課上也費了不少心思。例如,科學課的「教室」與眾不同,家庭、社區、公園、田野、科技館等都將成為「課堂」。

  籀園小學科學教師薛老師說:「一年級科學教材雖然比較簡單,但對老師是挑戰,把課上得生動有趣很重要。我們經過研討,決定把科學課和『家庭實驗室』結合起來,讓科學走進學生家庭。」

  「我們學校一年級的科學教學將關注孩子觀察能力的培養,比如布置一些觀察活動的作業。同時,學校特別為低年級開闢了一個新實驗室。」市實驗小學科學老師廖貴慧這樣說。

  來源:溫州都市報

  張新彤/文趙亮/圖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寧波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 今年的新生用新教材
    教育部最新消息,2017年9月起,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少於1課時。昨天,記者通過各方證實,今年秋季開始,浙江一年級小學生確實要上科學課了,這裡當然包括寧波的學校了。為什麼突然要開課了?接下來會有哪些變化?
  • 小學一年級新生將迎科學課 不少教材大變樣
      杭州路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到第一天上了一堂科學課。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魏海洋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報導  半島都市報8月25日訊 今年新學期開始後,青島小學一年級將新增一門科學課。從原來的小學三年級開始授課,提前到一年級每周開設一節,並被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如此備受重視的科學課到底上些什麼呢?8月25日,青島杭州路小學新生報到後,老師就帶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趣味科學課,讓小豆丁們感受到知識的樂趣和無窮奧秘。  8月25日上午,位於瑞昌路135號的青島杭州路小學開始熱鬧起來。
  • 浙江小學一年級要開設"科學課"學習內容很有趣
    做個實驗來看看&nbsp&nbsp&nbsp&nbsp小朋友從小要學會觀察、記錄和做實驗&nbsp&nbsp&nbsp&nbsp教育部最新消息,2017年9月起,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少於1課時。三至六年級的課時數保持不變。
  • 一年級的科學課該怎麼上
    浙江在線杭州8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沈蒙和)知道一年級要開科學課後,許多新生家長對此既好奇又忐忑,唯恐孩子太小,接受不了高大上的「科學知識」。昨天,錢報記者採訪了杭州多位一線科學老師,幫大家找答案。
  • 安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生開設《科學》課
    另外,從今年秋季起,全國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課表上將出現一門全新的必修課程——《科學》。昨天,記者探訪臨泉路第二小學,該校今年在新生中首開科學課,並專門設置「科學實驗室」讓新生們體驗科學樂趣。  【語文】小學一年級的課本「胖了一圈」  今年秋季開學,對於全市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蘇教版語文教材已經告別歷史,再有一天,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將和新語文教材「見面」。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臨泉路第二小學,副校長陳慧從教務處拿出一本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  「看起來,比以前的教材要胖一圈。」
  • 一年級科學課到底怎麼上?先立規矩再講課 強調觀察、體驗、動手
    ……  近兩周,記者奔波於杭州多所小學當一年級科學課的旁聽生。通過現場的課堂觀察,以及和科學老師的交流過程中,記者發現,一年級上科學課對於部分學校的老師來說並不是新鮮事,比如高新實驗學校從建校起,一年級學生就開始上科學課了,那時浙江還沒有對應的教材,因此用的是美國的版本;半山實驗小學則是依託於自然體驗課程,把一年級的科學課上得更加豐富了。
  • 孵化蝴蝶卵、養蚯蚓…… 一年級科學課都上些啥
    上周,經教育部確認,從2017年秋季開始,所有小學一年級都要開設科學課。錢報教育微信升學寶第一時間報導了這條新聞,引來眾多家長和學校負責人的關注。   家長關心的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太小,科學課會不會聽不懂?會不會給家長和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   也有些學校負責人給我們留言。
  • 小學一年級增設科學課 怎麼教才科學?
    根據教育部最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一年級將增設科學課,並將其作為基礎性課程。2001年,依據國務院批准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我國開始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將沿用了半個世紀的小學「自然」課更名為「科學」,起始年級也從一年級變為三年級。如今科學課為什麼又重回一年級?新課程標準有哪些變化?
  • 今年9月我省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都市快報
    做個實驗來看看 小朋友從小要學會觀察、記錄和做實驗 教育部最新消息,2017年9月起,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少於1課時。三至六年級的課時數保持不變。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同時公布。 昨天,快報記者從浙江省教研室了解到,今年秋季開始,浙江一年級小學生確實要上科學課了,而在之前,小學科學課是在三年級開始上的。
  • 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
    往年科學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才有,從本學期開始,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成為基礎課程,教育部對科學課的重視程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新學期已經開始,南京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低年齡的孩子們對這門新增的課程興趣如何?紫金山記者昨日上午走進南京外國語學校青奧村小學,跟一(6)班的孩子們一起坐在教室裡,上了他們班的第一節科學課。
  • 一年級科學課怎麼上?倡導探究式學習,結合實踐和拓展
    大大君說今年秋季學期,全國一年級的小朋友們也新增了一門必修課程:科學課。過去,科學課只在三年級及以上中高年級開放,這也是科學課首次「提前」到一年級來上。一年級科學課上什麼?幾節課下來,小豆丁們還適應嗎?科學課又該怎麼上?近日,記者走訪了廣州部分小學了解情況。
  • 時隔16年 科學課重新回到小學一年級的課堂
    用16年回到一年級  接到來自教育部的電話時,曾寶俊正在參加畢業25周年的同學聚會。放下手機,他就興奮地把通話內容告訴了同學們。  那通電話只有幾分鐘,他後來意識到了它的意義。身為江蘇省的一名小學科學課教師,他被邀請加入教育部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組,參與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
  • 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三問科學課進課堂
    (左)為一年級新生講解高粱的相關知識。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此前,科學課從小學三至六年級設置。本次調整不僅改變了科學課的起始年級,也修訂了課程目標。專家認為,要大力提倡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讓更多科學家走進校園,科學精神應成為每一個家庭重視培養、貫穿人們一生的基本素養。新華社發(陳雷 攝)  教育部今年初下發通知,要求秋季開學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
  • 小學科學課內容豐富有趣 就是有的材料不好找
    蔡甸區的楊女士回憶,兒子小學三年級時要寫關於蠶的觀察日記,科學課配套的學具袋裡有蠶卵,但放了好多天都沒有動靜。「我們等不及,就在網上買孵好的蠶寶寶。」蠶寶寶到家後,楊女士全家又到處找桑葉,「蠶好養,可桑葉實在太難找了,最後還是從網上買。」  採訪中,一些媽媽和楊女士有同樣的經歷。
  • 科學精神,從一年級抓起
    石家莊市四中路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們領到嶄新的《科學》課本。 記者 馬 利攝 □記者 馬 利 使用放大鏡、觀察蒲公英、給物體分類……9月1日,石家莊市四中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們從老師的手裡接過嶄新的《科學》課本。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科學素養的積澱。
  •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
    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從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這標誌著小學科學課程進入一個躍升發展的全新階段。  然而,面對新教材和學生,不少教師或多或少都還存在一定的疑惑: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開設這門學科的意義何在?教什麼?如何教?  小學科學新課標究竟新在哪兒?
  • 用16年回到一年級
    那通電話只有幾分鐘,他後來意識到了它的意義。身為江蘇省的一名小學科學課教師,他被邀請加入教育部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組,參與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組裡14名核心成員,有院士、教授,他是唯一一名一線教師。
  • 專職老師每年增加仍然缺口較大,小學科學課在摸索中努力前行
    圖為蔡甸六小的乾冰科學課讓課堂瞬間沸騰楚天都市報記者賀俊郭會橋張屏肖揚通訊員周潔去年9月起,小學科學課起始年級從三年級提至一年級,定位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並新增技術與工程領域內容。東西湖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該區每年都會新增10餘名專任科學課老師,以解決科學課教師不足的問題。採訪中記者還發現,新城區不少學校師資力量缺乏更明顯。蔡甸區一所學校有30多個班級,一年級每周一節科學課,其餘年級每周兩節,全校僅兩名兼職科學老師,還要負責學校的一些行政工作,很多時候上課就是播放視頻,很少動手實踐。目前,科學課面臨的另一尷尬是器材不足。
  • 小學科學課到底有多重要,再不重視起來,你將要為「科學」買單!
    那麼,如此豐富的科學課,到底是什麼呢?還記得在我們小時候,與體育美術一樣有趣的「自然課」嗎,它就是如今科學課的前身。在自然課上我們可以挖土、撿葉子、做標本、抓昆蟲、觀察熱脹冷縮、嘗試用放大鏡點火。2017年,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從三年級調整為一年級。屆時,所有的小豆包從上學開始就要完成每周至少1課時的科學課。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小學的科學課其實真的非常重要!
  • 三水蘆苞鎮實驗小學一年級新生開筆禮
    「童蒙之學,始於衣冠;先正衣冠,後明事理……」1日,蘆苞鎮實驗小學300餘名一年級新生齊聚校園,在「自正衣冠」「互正衣冠」等號令中迎來了開筆禮。今年蘆苞鎮實驗小學首次舉行開筆禮。開筆禮儀式與該校校訓「天道酬學」等校園文化緊密結合,為孩子們進入求學階段增添了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