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三問科學課進課堂

2020-11-2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題: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三問科學課進課堂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8月31日,河北邢臺經濟開發區留村小學科學課老師宋麗紅(左)為一年級新生講解高粱的相關知識。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此前,科學課從小學三至六年級設置。本次調整不僅改變了科學課的起始年級,也修訂了課程目標。專家認為,要大力提倡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讓更多科學家走進校園,科學精神應成為每一個家庭重視培養、貫穿人們一生的基本素養。新華社發(陳雷 攝)

  教育部今年初下發通知,要求秋季開學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這種重視程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新的科學課程體系有哪些變化?科學課現存短板如何補齊,怎樣更科學上好科學課?

  新科學課程體系有哪些變化?

  記者梳理發現,科學課進入小學課堂其實已經有16個年頭。2001年,依據國務院《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指導精神,我國開始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當時將「自然」課更名為「科學」,起始年級從一年級變為三年級。

  「過去,科學課在整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小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科版《科學》教材主編鬱波表示,「此前我們在課程開發、師資培訓、教材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滿足不了國家發展需要以及孩子們和老師們的需求。」

  從今年秋季開始的科學課是一套全新的課程體系,性質由啟蒙課程改為基礎課程。新科學課程標準除了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外,還明確新增了技術與工程學,以及對社會與環境的責任。而且,新課標把小學科學課劃分為1至2年級、3至4年級、5至6年級三個階段,階段知識更細化。同時,學習評價體系也由之前的行為表現評價、紙筆測試評價、綜合評價等轉變為課堂教學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以及總結性評價。

  記者翻看教育部部編的一年級科學課課本發現,一年級的科學教材只有植物、比較與測量兩個單元,目的在於幫助孩子認識周邊的植物和辨別生活中常見的材料。

  「一年級科學教材內容比較少、比較淺,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廣州大道南小學校長劉基國仔細閱讀後發現,一年級的科學課教材注重讓孩子從身邊的事物開始探究,記錄探索結果,利於評價、分享。

  南昌大學附屬小學紅谷灘分校科學課教師楊昆認為,越早進行科學教育,越能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越有利於創造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養。

  「受升學等各種因素影響,現實中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很容易隨著年齡增長迅速下降。科學課更早介入,對激發孩子們的科學意識、鞏固科學興趣很有必要。」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朝陽學校科學課教師楊茜說。

  師資設備等短板如何補齊?

  記者在多地採訪發現,不少學校在開設科學課的師資設備等方面存在短板,亟需補齊。

  記者採訪了江西多所農村學校的負責人,均表示基本沒有做專門的準備工作,科學課沒有專職科學教師,大都由語文教師或數學教師擔任。

  即便是北上廣地區,專職科學教師也難以一步到位。北京實驗二小朝陽學校目前配有兩名專職科學課老師,負責3至6年級的所有科學課,一年級的科學課將由數學老師暫時兼任。廣州的一所小學只有1名專職科學教師,主要授課任務靠6名兼職教師。

  與各方麵條件相對完備的學校相比,缺器材設備在一些學校尤為突出。如廣州部分接收外來工子女的民辦學校在開學前一天才拿到教材,與新教材相配套的器材、設備還未跟上。

  科普網站果殼網總編輯徐來說,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增加科學常識教育,總是一件正向的事情。科學課的教學目標能否落到實處,最大的問題在於學校和師資。

  業內人士認為,要儘快補齊師資和設備等短板,這是讓科學課更好走進課堂的基本保障。

  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教育中心研訓科負責人李莉說,為了一年級開設科學課,紅谷灘新區今年新招聘了12名科學課教師。下一步學校將加大對兼職教師的培訓,全面提升師資水平。

  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海壽小學校長張永輝認為,農村學校可以在區域內進行教育共同體合作,如九江鎮就讓鎮內學片區的科學課老師集中備課,到各校上課,師資共享。此外,還可與高校合作,定期請相關老師到校指導。

  南昌市紅嶺學校副校長萬傾波說,開好科學課需要有配套的經費保障機制,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應大力解決科學課經費不足問題。

  也有科學課老師建議,學校除了準備科學試驗需要的諸如試管、鐵架臺、酒精燈、顯微鏡等器材外,由於科學知識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學生生活,教師自己也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科學課怎麼上更科學?

  專家認為,小學科學課地位的提高代表了教育部門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視,但科學教育僅僅依靠課堂是不夠的,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張曉虎認為,家庭要積極營造科學氛圍,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受科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一些社會機構如社區、博物館、商場等都可以找到動手體驗的機會,這些都是科學教育的場所。

  科學教育不僅是學校教育,也是一種社會教育。南昌碟子湖學校副校長陳豔說,家長在家裡也要注重營造科學氛圍,如和孩子一起去發現問題,一起通過科學方法尋找答案,經常帶孩子去科技館,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科學知識的快樂。

  合肥市黃山路小學副校長奚曉雯說,科學課可與學校的各種創新活動相結合,表現優異的選拔參加科技動手類比賽,「只有學校真正重視,科學課才不會變成副課,學生與家長才會認識到科學課的重要性,形成良性循環。」

  開展好科學教育,還要改變家長和教師舊有觀念的制約。楊茜說,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大多數家長更看重「金鵬科技論文」、科技創新大賽等對小升初有用的科學競賽,對孩子科學素養的長期培養往往不那麼上心。一些受訪教師認為,除專職教師配備跟上、培訓跟上、投入跟上外,教育評價體系改革也要跟上。(記者沈洋、傑文津、鄭天虹、汪奧娜、李天啟、趙琬微)

相關焦點

  •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有好奇心,但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  三個鏡頭走進一年級科學課堂  鏡頭一:「孩子們,我們怎樣利用這些短小的正方體木塊,來測量課桌的長度呢?」「我們可以把木塊都連在一起,像一把長長的尺子!」在天津市和平區嶽陽道小學教師張碩所執教的《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一課的課堂上,學生正在熱烈地討論。「把10個小木塊連在一起,數起來就更方便了!」
  • 北京臺灣兩地教師課堂競技玩科學 科學課才生動
    科學課怎麼上才有趣?怎麼讓學生愛上科學課?3月5日,臺灣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的校長、教師代表走進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一小學。兩地教師分別通過科學觀摩課,展示了各自科學教育的理念和先進做法,展示出海峽兩岸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教師的個人魅力。
  • 一年級的科學課該怎麼上
    從電子版課本上看,小學新生要上的第一堂科學課,是「我們知道的植物」,包括「說說我們知道的植物」、「找找大圖中哪些是植物」、「塑料花是植物嗎」、「種一棵植物」。  課本編排以圖片為主,文字量很少。即便是零起點的孩子,也不存在閱讀障礙,知識點都是身邊的科學,都不難掌握。
  • 中醫藥課進小學:中醫與科學矛盾時如何處理?
    中醫藥課進小學:是利是弊?  突然被要求多開一門課,老師們覺得太匆忙。讓科學課老師來教中醫藥與健康課,老師面臨的「選擇題」是:  當中醫與科學的知識之間相互矛盾時,該如何處理?  經過反覆修改,今年4月,《中醫藥與健康》(上、下)兩本教材正式舉行了首發儀式,並宣布於秋季學期在浙江省小學5年級使用。  當科學老師遭遇中醫藥課  直到9月1日,高音鳴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將要學習中醫藥課程,她的女兒剛剛升入杭州時代小學5年級。高音鳴問了其他幾位學生家長,大家都沒有得到任何通知。
  • 時隔16年 科學課重新回到小學一年級的課堂
    低年級的學生上課愛搗蛋,課堂經常是亂糟糟的。可他卻慢慢覺得,這門課「太有意思了」。  1998年,曾寶俊家裡剛裝上座機,為了教授月相知識,他讓學生在每天月亮升起的時候給他家打電話。那段時間,他家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  他還把自然課的教學方法運用到了語文課堂上。
  • 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
    往年科學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才有,從本學期開始,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成為基礎課程,教育部對科學課的重視程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新學期已經開始,南京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低年齡的孩子們對這門新增的課程興趣如何?紫金山記者昨日上午走進南京外國語學校青奧村小學,跟一(6)班的孩子們一起坐在教室裡,上了他們班的第一節科學課。
  • 一年級科學課到底怎麼上?先立規矩再講課 強調觀察、體驗、動手
    若是要問一年級的孩子:科學是什麼?通過現場的課堂觀察,以及和科學老師的交流過程中,記者發現,一年級上科學課對於部分學校的老師來說並不是新鮮事,比如高新實驗學校從建校起,一年級學生就開始上科學課了,那時浙江還沒有對應的教材,因此用的是美國的版本;半山實驗小學則是依託於自然體驗課程,把一年級的科學課上得更加豐富了。  也有學校表示,還沒摸出門道,老師們還在研究中。
  • 小學科學課到底有多重要,再不重視起來,你將要為「科學」買單!
    來杭州之前,完全沒想到科學課在南方竟然如同語數英般存在在小學初中孩子們的課堂裡。它的重要,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這些年非常狂熱的英語。它將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相結合,給到孩子們的是一個新奇而豐富的大自然。
  • 一年級科學課怎麼上?倡導探究式學習,結合實踐和拓展
    大大君說今年秋季學期,全國一年級的小朋友們也新增了一門必修課程:科學課。過去,科學課只在三年級及以上中高年級開放,這也是科學課首次「提前」到一年級來上。一年級科學課上什麼?幾節課下來,小豆丁們還適應嗎?科學課又該怎麼上?近日,記者走訪了廣州部分小學了解情況。
  • 把學生放在課堂最中央 全國小學科學名師新課堂走進育英小學
    全國小學科學名師新課堂首進重慶    這是12月23日,在全國小學科學名師新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走進重慶市沙坪垻區育英小學時,全國知名小學科學特級教師李霞帶來《神奇的材料》示範課上的一幕。    課堂上,李霞尊重兒童的年齡特殊性及個體差異,立足「以學生為本」,從兒童的思維視角出發,以提問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探究。40分鐘的課堂,不僅觸發了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更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此外,全國小學科學教育最優秀的特級教師章鼎兒,全國特級教師徐傑、曾寶俊,沙坪垻區名師陳偉傑,都作為本次活動的名師專家組成員全程參與。
  • 搭配上這個物質科學課,更完美~~
    出發前,我還問阿蛋,你知道什麼是化學嗎?哎喲,你居然講得七九不離十哦~~很有理工後代的氣息啊!!而其中讓小羅很欣賞的一點是,它會聯繫到很多我們生活中的問題,譬如救火、譬如環保,從根源上分析這些問題,不能更棒了!
  • 小學科學課怎樣「立德樹人」
    【思考起點】小學科學課怎樣「立德樹人」小學科學涉獵面廣,有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等方面的知識,與學生生活和今後的學習密切相關。如何讓學生從枯燥的背誦、被動的觀察變為積極主動參與實驗探究,親自感知並得出結論,提高科學探究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小學科學課教學中應該立什麼樣的「德」、樹什麼樣的「人」?
  • 科學課堂「化身」成了浩瀚星空,桐廬這個學校的這堂課太有意思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 楊億鑫戴上輕巧的VR設備,大山裡面的課堂化身為浩瀚無垠的宇宙星空,八大行星在眼前栩栩如生的出現。只需要操作VR上的按鍵,能感知到身體在接近、穿過、遠離、飄蕩在星空,行星的各層特質都在視覺領域一一展現。
  • 做實驗、鼓搗小製作一起動手「玩」科學
    海都超級興趣班的「酷酷蛙科學達人課」,力邀榕城多位青少年科技名師,從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科學現象入手,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和天文地理的「大而全」的系列自然科學課程,配合「小而美」的小班化精品實驗課堂,讓孩子徜徉科學海洋,化身科學「魔法師」。 大而全!分年齡打造全系統科學課 「不同年齡層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程度有區別,這跟孩子們的學習環境和腦力發展都有關係。」
  • 專職老師每年增加仍然缺口較大,小學科學課在摸索中努力前行
    圖為蔡甸六小的乾冰科學課讓課堂瞬間沸騰楚天都市報記者賀俊郭會橋張屏肖揚通訊員周潔去年9月起,小學科學課起始年級從三年級提至一年級,定位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並新增技術與工程領域內容。但記者採訪發現,儘管同為基礎性課程,無論是專職老師數量、排課量還是考察方式等,都無法與語數相比,家長也不太重視,這是目前小學科學課面臨的尷尬。有校長表示,目前小學科學課程存在專業教師少、兼職教師多,課時無法保證、課堂照本宣科等情況。如果校方管理到位,想辦法配備或配齊專職科學教師,科學課程就會相對規範。
  • 乾貨滿滿的科技課堂來啦!快來帶孩子們玩轉趣味科學實驗吧!
    ~趁著暑假還沒結束,家長們快帶上孩子一起打卡吧! 小小工程師課堂,趣味科學挑戰的天堂 本次「啟迪未來發明家」戴森科技課堂設置了空氣科學課、靜電除塵課、動力科學課主題課程。
  • 蓮光小學特色課堂系列報導③科學課:小組合作建地形模型 培養學生...
    科學課應該用什麼教學方法來調動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課堂結束,怎麼才能知道同學們是否已經掌握知識?    在蓮光小學,科學老師餘蕁佑回答了這些問題:「孩子在這個年齡段能夠接觸到的與生活相關的東西,我們都可能會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建造模型,從而反饋學習情況;講解正確的方法,讓學生探究知識,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
  • 「科學調查體驗」進課堂
    原標題:「科學調查體驗」進課堂   12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當天,秭歸縣楊林橋鎮楊林橋小學組織學生進行了「節氣日記——冬至」科學調查體驗活動。
  • 科學精神,從一年級抓起
    為了從小提升孩子們的科學素養,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科學課起始年級從三年級調整為一年級,在課程性質上納為必修。 新調整的科學課有哪些變化?怎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由「啟蒙課程」改為「基礎課程」 「孩子真幸運,一年級就有科學課。」石家莊市一位小學生的家長李紅普說,孩子從小就對變幻無窮的各種自然現象感興趣。
  • 安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生開設《科學》課
    老師正在上科學課。  探訪:臨二小設置專門的科學實驗室  「快看這個龍捲風,通過空氣和水對流以及壓力交換,就能形成兩個玻璃瓶中的龍捲風……」昨天下午,在合肥市臨泉路第二小學的科學實驗室內,科學老師胡成思正在給一年級新生上一節《科學》課,為了讓孩子們看懂各項試驗,學校還特別設置了專門的科學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