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 楊億鑫
戴上輕巧的VR設備,大山裡面的課堂化身為浩瀚無垠的宇宙星空,八大行星在眼前栩栩如生的出現。只需要操作VR上的按鍵,能感知到身體在接近、穿過、遠離、飄蕩在星空,行星的各層特質都在視覺領域一一展現。
這種奇妙充滿吸引力的VR體驗,在桐廬莪山畲族鄉的莪山民族小學裡,已經變成了學生們每周都能嘗試並且愛上的課程。
今天(12月7日),在桐廬縣莪山鄉舉辦以「小小的VR 大大的世界」為主題的數字教育活動,同時進行「桐廬縣全國教育+VR先行示範區建設」項目新聞發布會。
「5G+教育」是桐廬縣莪山畲族鄉創建「全國少數民族5G示範應用第一鄉」的重要舉措之一。莪山民族小學的學生和老師,率先體驗到了數字鄉村給學習及校園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在科學老師吳軍偉的公開體驗課上,通過5G和VR技術,大家都沉浸於線上教學的魅力之中,學生們踴躍發言,已經很習慣並且喜歡上了5G+VR教育下的新式學習模式。
科學老師吳軍偉是莪山老師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吳軍偉在莪山民族小學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了。作為一名老教師,他經歷的教學手段一直在隨著時代而變化,從最初的一隻粉筆、投影儀、幻燈片、到後面的電腦多媒體、白板技術等。
沒想到,有一天會在大山的學校,吳軍偉老師開始用上VR技術教學了。「其實第一次使用VR上課,還挺緊張的,我也是在一邊學習一邊教學。」
一段時間的VR課程後,吳老師對新型的教學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科學課程中,VR能通過技術把抽象的概念具體模擬出來,對於小學生來說,更容易接受能引發他們的興趣。」
不止科學課中能感受到VR帶來的好處,語文課中能將詩詞中的意境表現出來,數學課中能直觀的表現奧秘的計算,音樂課中強調音符的互動,越來越多的科目加入了VR教育。目前,VR已經進入了莪山小學教學大綱課件,孩子們實實在在的上課,VR不再是一門選修課。
莪山數字鄉村項目規劃設計者、杭州數字治理科技公司董事長唐琦說,「數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願意學習、更喜歡學習。通過5G+VR,教師們有了新的教學手段,能有效地營造一個新的教學環境,創設虛擬的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能夠更形象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教學思想與內容,改變過去平面課件呈現教材內容的方式,以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形式呈現,使學生更直觀、更容易理解學習思想與學習內容,提升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VR課程落戶莪山民族小學,打造全國首所5G-VR課程應用教學大綱學校是數字鄉村建設中的重要一環。
桐廬縣相關負責人表示,VR技術豐富了教師教學手段,加速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同時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建設數字鄉村,做好鄉村的數字教育,能更好地縮短空間距離,實現教育平衡。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