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堂「化身」成了浩瀚星空,桐廬這個學校的這堂課太有意思了

2021-01-21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 楊億鑫

戴上輕巧的VR設備,大山裡面的課堂化身為浩瀚無垠的宇宙星空,八大行星在眼前栩栩如生的出現。只需要操作VR上的按鍵,能感知到身體在接近、穿過、遠離、飄蕩在星空,行星的各層特質都在視覺領域一一展現。

這種奇妙充滿吸引力的VR體驗,在桐廬莪山畲族鄉的莪山民族小學裡,已經變成了學生們每周都能嘗試並且愛上的課程。

今天(12月7日),在桐廬縣莪山鄉舉辦以「小小的VR 大大的世界」為主題的數字教育活動,同時進行「桐廬縣全國教育+VR先行示範區建設」項目新聞發布會。

「5G+教育」是桐廬縣莪山畲族鄉創建「全國少數民族5G示範應用第一鄉」的重要舉措之一。莪山民族小學的學生和老師,率先體驗到了數字鄉村給學習及校園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在科學老師吳軍偉的公開體驗課上,通過5G和VR技術,大家都沉浸於線上教學的魅力之中,學生們踴躍發言,已經很習慣並且喜歡上了5G+VR教育下的新式學習模式。

科學老師吳軍偉是莪山老師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吳軍偉在莪山民族小學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了。作為一名老教師,他經歷的教學手段一直在隨著時代而變化,從最初的一隻粉筆、投影儀、幻燈片、到後面的電腦多媒體、白板技術等。

沒想到,有一天會在大山的學校,吳軍偉老師開始用上VR技術教學了。「其實第一次使用VR上課,還挺緊張的,我也是在一邊學習一邊教學。」

一段時間的VR課程後,吳老師對新型的教學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科學課程中,VR能通過技術把抽象的概念具體模擬出來,對於小學生來說,更容易接受能引發他們的興趣。」

不止科學課中能感受到VR帶來的好處,語文課中能將詩詞中的意境表現出來,數學課中能直觀的表現奧秘的計算,音樂課中強調音符的互動,越來越多的科目加入了VR教育。目前,VR已經進入了莪山小學教學大綱課件,孩子們實實在在的上課,VR不再是一門選修課。

莪山數字鄉村項目規劃設計者、杭州數字治理科技公司董事長唐琦說,「數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願意學習、更喜歡學習。通過5G+VR,教師們有了新的教學手段,能有效地營造一個新的教學環境,創設虛擬的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能夠更形象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教學思想與內容,改變過去平面課件呈現教材內容的方式,以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形式呈現,使學生更直觀、更容易理解學習思想與學習內容,提升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VR課程落戶莪山民族小學,打造全國首所5G-VR課程應用教學大綱學校是數字鄉村建設中的重要一環。

桐廬縣相關負責人表示,VR技術豐富了教師教學手段,加速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同時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建設數字鄉村,做好鄉村的數字教育,能更好地縮短空間距離,實現教育平衡。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青年科學家走進課堂 讓孩子們愛上浩瀚星空
    天文科學家「火星叔叔」鄭永春: 青年科學家走進課堂 讓孩子們愛上浩瀚星空 鄭永春去年底去了趟安徽金寨縣國子園實驗學校,在這所位於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學校裡,他給四到六年級的學生上了堂科學課。  和之前在貧困地區上課一樣,他發現很多孩子對一些最基本的科學概念都沒聽過,更不說熟悉最新的科學進展了。「我曾給北京海澱區的一所小學上課,那兒的孩子知識面之豐富,可是把科學家都問懵了。」
  • 【小記者專享】學校裡聽不到的天文課堂,領略四季星空的別樣奧秘
    孩子們將收穫1、觀察和認識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2、知道四季星空的變化與地球公轉有關3、會通過星座辨認方向4、意識到觀測星空需要恆心和毅力,科學探索需要持之以恆分享課程介紹1第一課為什麼四季的星空不一樣
  • 春風化雨入課堂|清華大學全校師生同上一堂課
    【MBA中國網訊】2月3日上午10點,無論身處何方,全體清華師生的電腦、手機屏幕都在這一刻整齊劃一,調整為同一個畫面!2月1日,學校向全校師生發出通過雨課堂平臺同上一堂課的通知,兩天之內師生們迅速在雨課堂平臺完成實名註冊並進入課堂。
  • 華僑城中學建成天文臺,讓更多的孩子可以仰望星空
    深圳這個城市經常雲厚星疏,光汙染往往使得晴天也看不到幾顆星星,但這些從來不是擋住深圳的孩子們仰望星空的理由,隨著深圳中小學4點半課堂的不斷開展,這裡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深圳孩子開始仰望星空。近日,在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中學,一個以「燕晗山」命名的天文臺正式啟用了。首次天文開放日之後,燕晗山天文臺成為了學生家長朋友圈中的網紅打卡地。
  •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解密「第一堂課」:15首曲目有精心考慮
    這堂時長2個多小時的音樂課曲目體裁豐富,涉及合唱、交響詩、歌劇等,俞峰執棒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寧波交響樂團帶來《黃河大合唱》《紅旗頌》《我的祖國》《一個老師的牽掛》《我想飛》《在燦爛陽光下》等15部音樂精品。在這個不平凡的抗疫之年,全國中小學、高校按下了校園生活的「暫停鍵」,9月份的開學來之不易。
  • 這個中學老師在《半條命》上講數學,一堂課被觀看50萬次
    大數據文摘授權轉載自狂丸科學 一堂網課被觀看50萬次,是什麼水平?而且,教的還是很多人的一生之敵:數學。 這什麼情況?外國疫情已經轉變成外星人入侵了? 當然,這個場景並不是來自真實世界,它來自一款VR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半衰期:愛莉克斯》。
  • 【科學向日葵】天文課堂第三十二課——認識秋季星空(三)
    在上兩期的節目中,我們了解了秋季星空中比較容易見到的幾個星座,只要燈光汙染不是很嚴重的晴天裡,我們還是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今天,我們將開始認識一下秋季星空中的「小」星座,在這些「不太亮」的星座中,也會有很多奇妙的故事。今天晚上9點,面向東方,在飛馬座和仙女座的四顆亮星下方,會有一個不是很亮的星座——雙魚座。
  • 北京開放性科學實踐課火爆 將送教到郊區縣學校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杜燕)這周末,遍布京城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又一次開課。儘管遇上入冬以來首場雨雪帶來的低溫天氣,今天,在各個實踐活動授課點,不乏有家長帶著孩子驅車2個多小時,從遠郊區縣趕來上心儀的實踐課。據悉,此次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還專門設有送教到郊區校的環節,包括30個流動實驗基地的50個活動項目。
  • 習近平總書記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吉林高校引起...
    「思政課教師一定要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要闡述理論的魅力;要提升本領,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提升思政課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講好思政課,還要把有意義的內容講得有意思,把有深度理論講得有溫度。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僅是明理的,還是動情的;不僅是仰望星空的,還是腳踏實地的。」  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吳宏政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講到的「八個統一」印象深刻。
  • 四年級作文:難忘的一堂課
    這次,大家都精神飽滿地上完這節課。這節課讓我充滿精神,所以這節課我很難忘。篇二:難忘的一堂課作文400字四年級王梓如我喜歡寫作文,暑假裡,在紐維思學校我們上了一堂難忘的作文課。這真是難忘的一堂課!我不但收穫了知識,還很快樂。我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探索更多的科學奧秘。篇三:難忘的一堂課作文400字四年級李昶輝今年暑假期間,我上了一堂難忘的作文課。
  • 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三問科學課進課堂
    ——三問科學課進課堂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8月31日,河北邢臺經濟開發區留村小學科學課老師宋麗紅科學課現存短板如何補齊,怎樣更科學上好科學課?  新科學課程體系有哪些變化?  記者梳理發現,科學課進入小學課堂其實已經有16個年頭。2001年,依據國務院《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指導精神,我國開始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當時將「自然」課更名為「科學」,起始年級從一年級變為三年級。
  • 數學課解決剎車追尾 小學語文講懂詹天佑 3200多堂錄播課怎樣讓...
    截至目前,長寧區中小學教師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錄製了3200多堂錄播課發現,教學設計上真正關注學生的課,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學習主動。如何讓課堂真正「活」起來?  「課堂工程」特等獎獲獎者江蘇路第五小學李碧雲老師,怎樣將這堂課上活?    詹天佑在設計京張鐵路過程中,首創設計了一條「人字形」線路,以此達到火車行駛過程中減緩坡度的目的。
  • 開福區:俯身耕耘課堂 抬頭仰望星空
    本次活動主要由北雅中學何野老師執教《從福中來》,何野老師在課堂上從康熙與福字的故事中進入課堂,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隸書圓融厚重的特點、筆畫中的一波三折逐一引導;語言生動有趣,帶入課堂中的不僅是書法技法,更有書法中厚重的文化內涵。示範環節,讓學生十分清楚地看到教師書寫時的提、按、頓、挫。
  • 「置辦好成績,過個快樂年」 丹秋名師堂學校為你精心準備的教育...
    來丹秋名師堂學校 領「教育年貨」對於廣大學子來說,新年能否過得好,全看期末分數高不高。為了讓孩子們取得一個不錯的期末成績,擁有一個快樂充實的寒假,以最幸福的姿態迎接新年。深耕教育22年,關鍵教方法的丹秋名師堂學校再一次溫情出手,推出「教育年貨,滿滿乾貨」家長學子搶年貨活動。
  • 把脈實效課堂 問診英語課改
    榮縣教研室副主任詹明榮,榮縣首席備課室樊鈺、陳靜、楊昭仙三位老師,樂德片區教研中心鄭英、代木忠教研員,榮縣河口鎮學校以及榮縣樂德職業中學校英語教師參加了此次教研活動。  上午第二節課,樂德職中馬玲老師承擔了一節英語教學研究課。課前,榮縣樂德職業中學校英語教研組協同馬玲老師針對教學內容《Where’s my schoolbag 1a-1c》進行了集體備課、磨課。
  • 構建智慧課堂,壽光市世紀學校打造「世紀樣本」
    學校以先進的辦學理念促進學校發展,以一流的師資隊伍提供優質教育,以完善的課程體系滿足學生成長需求,以豐富的教育資源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以多元化開放辦學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通過技術賦能教育,先後榮獲「濰坊市課改先進單位」、「濰坊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濰坊市規範化學校」、「壽光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得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教育報刊社社、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領導的高度評價。
  • 太有趣了!笑個不停的課堂小遊戲
    今天的語文課堂上,趙教師組織我們進行了一項有趣的活動——「連詞成句」。活動開始前,趙老師先讓全班同學分成四個組,每個組按分工不同寫下規定的內容,然後再連詞成句。第一組寫時間、第二組寫人物、第三組寫地點、第四組寫事件。
  • 世界美如斯——讀《七堂極簡物理課》
    在我的少年時代,就對宇宙的奧妙、世界的構成等終極問題充滿興趣與想像,讀罷《七堂極簡物理課》,它勾起了我更多追問渺遠的衝動,也讓自我在哲學意味濃厚的文筆中歷經了一次探索宇宙物理的歷險。   《七堂極簡物理課》(後簡稱《物理課》)的作者卡洛•羅韋利是義大利物理學家,也是圈量子引力理論的開創者之一。加之帶有詩性的文筆,羅韋利的這本科普小書可讀性頗高。
  • 雲教學來了,單堂可容納3萬人的「空中課堂」是怎麼煉成的
    課前、課中、課後,全場景打造「空中課堂」為保障學校開學不延期,樂課網聯合華為雲幫助全國教育部門、學校、教育機構等快速搭建在線教育平臺,迅速開展在線教學,包含教學資源、課堂互動、精準複習、實時反饋、教學管理等多項功能,力求「把平臺變成講臺,把房間變成教室」,滿足一切在線教學需求。
  • 遠古化石做課堂互動獎品,「認識武漢」公選課探秘武漢「上下四億年」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通訊員石瓊)「武漢這個城市與水密不可分。我們現在站立的地方,幾億年前,也曾經是一片海洋。」5日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課堂內,徐世球教授以「滄海桑田四億年 武漢環境變遷」為題,帶領學生們在一堂課的時間裡,縱橫上下四億年,探秘江湖大武漢。原本枯燥的地質科學,在徐世球的口中,趣味盎然,「誰知道第一個將武漢稱作『江城』的人是誰?三萬八千年前的海洋動物化石,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