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杜燕)這周末,遍布京城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又一次開課。儘管遇上入冬以來首場雨雪帶來的低溫天氣,今天,在各個實踐活動授課點,不乏有家長帶著孩子驅車2個多小時,從遠郊區縣趕來上心儀的實踐課。據悉,此次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還專門設有送教到郊區校的環節,包括30個流動實驗基地的50個活動項目。
路遠、雨雪天擋不住探索科學的好奇心
「往左,往後,兩個鍵一塊按」,在北京三十五中機器人足球實驗室,幾個男生圍在「足球場」邊,全情投入到足球機器人對抗賽中。來自延慶四中的張同學一邊操控著足球機器人,一邊說,今天早上四點鐘就從家裡出發了,坐著火車從延慶來到了西城三十五中,「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足球機器人,覺得特別有意思。」
「遙控滑翔機製作」實驗室的學生們正在畫圖製作滑翔機,通州大杜社中學的張星昊一早8點就和媽媽來到了三十五中,「通州的實驗活動我也報名了,但是遙控滑翔機這個項目我特別感興趣,一早上過來的。」
今天,三十五中開放了9個開放性科學實踐,包括遙控滑翔機的製作與調試、橋梁設計與製作、簡易足球機器人、防盜報警器、生物創意製作自動澆水的花盆等。
三十五中科技教育中心主任孫淑萍介紹,學校開設的課程「人氣爆棚」,僅周六一天就有近300名學生來上課,學生們來自大興、東城、密雲、延慶、房山、朝陽等區縣,不少家長打電話希望能夠報名上課。為此,學校在寒假早期和下學期開學前幾天還開設了相應課程,目前,網上都已經報滿了,「我們學校的優質資源不只是面向三十五中的學生,而是希望服務北京所有區縣有需要的學生們。」
大學博導給初中生上機器人課
仿人機器人、足球機器人您可能聽說過,幾何機器人您了解嗎?在北京交通大學機構創新與機器人實驗室開設的幾何機器人課上,北京交通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姚燕安帶領研究生助教,為初中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機器人課。
幾何機器人這個概念是姚博士獨創的,還在2014年為歐巴馬夫人米歇爾一行做過展示課。今天的課堂上,姚教授從機器人的分類開始講起,國外研究的「仿狗機器人」、類似四驅車的輪式機器人、可以過水坑的履帶式機器人等讓學生們大開眼界。
密雲七中的張皖陽嫻熟地在課桌前「手拆機器人」,他認為未來幾何機器人的用處特別多,可以用來打掃窗戶、運送東西、觀測地形、用於軍事等。
「同學們,你們知道數學和科學有什麼區別嗎?」「愛因斯坦提出,科學研究的兩大手段就是用數學建立模型、進行科學實驗研究。所以,數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
易懂的語言和實物講解操作,讓這些初一學生們了解了自然科學的基本學科框架。姚教授提出的MSEA(數學、科學、工程學、藝術)理念,也得到了在場家長的認可。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將送教到郊區
「我們是從密雲來的家長,路上花很長時間,不知道我們在密雲可以上這樣的課嗎?」一位家長問起正在現場聽課的北京市教委委員李奕。
李奕表示,本學期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不僅有學生自選項目和地點的課程,也有送教下校的安排。不同區縣、學校的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自主選課、團體預約和送課到校三種方式進行選課預約。
他稱,對於遠郊區縣學生,還將由30個流動實驗基地提供50個活動項目,送教到校,確保全市學生同等享受豐富、多元的學習資源。
李奕還表示,每學期一次的跨校、跨區選課也讓學生們結識了新朋友和新夥伴,這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也是這次開放性實踐活動提供給孩子們的寶貴資源。
據介紹,幾何機器人課程除了將走進北京城區的學校,還將送教到通州、順義、豐臺、大興等區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