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中高考將強化聽說能力考查

2020-12-01 搜狐網

原標題:英語中高考將強化聽說能力考查

昨天,市教委發布《北京市中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改進意見》、《北京市初中科學類學科教學改進意見》,針對英語、物理、化學等科目教學進行重大調整。今後,英語教學將更加側重語言應用能力,在中高考中將強化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考查。而在物理、化學等學科方面,學生初中三年參與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的成績將成為中考成績的一部分。《意見》將於11月27日起實施。

英語教學

重點培養英語運用能力

對於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是本次教學改革的重點。《意見》對小學初中高中分別提出明確的教學方向和目標,其中對高中教學提出的「鼓勵學生嘗試運用英語進行思維」,成為本次教學改革的新亮點。

教學目標

小學階段初中階段

高中階段

畢業時能運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會唱英語兒童歌謠;

重點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保證一定的英語課外閱讀量;

能夠圍繞熟悉話題進行交流,能讀懂供高中學生閱讀的原著簡寫本及英語報刊、英語用戶手冊等,能寫通知、邀請函等應用文。

用網絡推送學習資源

根據學科教學不低於10%的課時用於學生走進社會的要求,今後北京的英語教學將在英語學習的開放性和實踐性上力度加大。《意見》特別提出,市教委將利用網絡向學生推送趣味英語學習資源,並鼓勵學校用好廣播電視、有聲讀物、英文歌曲、影視作品、網絡等英語學習資源,特別為農村學校補充繪本故事、有聲讀物、歌曲童謠、影視作品等形式的英語學習資源。

學生將有個性化作業

對於學生作業和學習評價方面,《意見》也提出了具體要求。通知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科學設計個性化作業。可以採用塗色、配圖、歌曲演唱、對話表演、海報製作等形式增加作業的趣味性、應用性。作業形式兼顧口頭與書面,使學生擁有自主選擇作業內容、形式的空間。同時,要求教師在學習評價上要建立體現學生發展的個性化學習檔案機制。

中高考不過分考語法

對於中考高考,《意見》特別提出,中考按照課程標準五級目標要求命題,高中畢業考試不超過課程標準七級目標要求命題。中高考強化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考查,不過分強調對語法知識的考查,考查學生通過「泛讀」、「速讀」,從閱讀材料中獲取、分析信息答題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英語實用寫作能力。

中高考或將增加口語題型

北京新東方學校初中英語名師李牧人表示,《意見》的發布直指當前英語教學中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不強、公立學校各學段教學銜接不緊密、評價方式單一等現狀。《意見》重新強調了在日後英語的教與學中,英語這門語言學科作為交流工具的實用性。

李牧人認為,過去學生和家長在英語學習中一直存在重語法輕運用的情況,如在多類出國考試中(託福、雅思等),中國學生的聽力口語成績都是所有單項中的最低成績。這次改革是針對中國學生「聾子英語」、「啞巴英語」這一問題的回應。今後,英語聽說能力的訓練將成為英語學習的重點,與之相對應的中高考也將發生重大變化,這意味著,今後的中高考英語試卷中將加大聽力的分值,增加口語的考試題型,這對大多數習慣於「中國應試型」考試的學生來說將危機四伏。

科學教學

初一開設物理化學實踐課

明年起,本市將一改初二開設物理、初三開設化學課的傳統,從新初一年級起即開設此類校本課程,通過學生小製作、小實驗等科學活動的方式,帶學生走進科學類學科的大門。依據新發布的《初中科學類學科教學改進意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將覆蓋義務教育各階段,考核列入中考評價體系。

科學實踐課可在校外

《意見》規定,從初一年級起,物理、化學學科將以校本課程方式出現,每周1課時開展比較系統的科學活動,滲透理化生地等學科知識和能力培養。在初二年級開展每月1-2課時的開放實驗指導課,指導學生開展小實驗、小製作等具體的科學活動,重點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市教委要求,理化生地活動課採用校內外活動結合方式,選擇綜合性主題,整合相關學科知識內容,採用觀察、實驗、製作、參觀、調查等活動方式,突出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引導學生體驗科學與生活的聯繫,體驗科學方法的應用。

全市教師將集中培訓

調整改進後的理化生地等學科,將建立起「剛性知識+柔性活動」的主題活動式課程體系。與此同時,適度加大課程自選的比重,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主、自願選擇學習活動。市教委要求,實踐活動要覆蓋到所有類型初中學校,可安排在周末進行。

《意見》實施之後,北京市教委還將組織市級教研員對全市初中理化生地教師進行集中培訓,開展教學指導,進一步研製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的主題、標準和機制。

實踐課納入中考成績

市教委要求,學生在初中三年學習中,參與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的考核情況將納入中考評價體系,按一定比例折算計入中考物理、化學學科成績。

此外,北京市以及各區縣教委將根據自身特點,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在市、區縣、校網站上為學生提供綜合實踐活動菜單式服務,形成「科學教育超市」。

實踐課有利於知識銜接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臺的《意見》將有望切實解決科學類學科教學以往方式單一、實驗教學薄弱、學生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深層次問題。

據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物理室主任陶昌宏介紹,此前在小學有科學課,裡面涉及一些基礎物理知識。中學後,直到初二才開設物理課。「初二開設的物理課,直接就讓孩子學習阿基米德定律等定論、概念,實際上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很生澀。」同時,陶昌宏認為,從以往的課程設置來看,小學和初中之間的物理學習是「斷檔」的,現在新開設物理實踐活動課有利於將知識銜接起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專家評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強化關鍵能力考查
    2020年新高考英語依據新課程標準和高考評價體系對考試內容進行了改革,全面考查學生的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兼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進一步凸顯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功能定位。一、體現立德樹人時代特徵,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堅持德育為先,為學生樹立好榜樣。
  • 2020高考英語作文出爐,有李華嗎?(附英語試題解讀)
    7月8日17點,2020年高考英語科目結束,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組專家揭秘命題思路。 2020年,高考英語學科依託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加強關鍵能力考查,體現時代性,確保公平性,充分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功能。
  • 關注臨沂高考|新高考英語卷難不難?
    儘管今年的試卷與以往使用的全國I卷試卷結構差異巨大,但圍繞「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定位和聚焦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沒有變。臨沂市高中英語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臨沂四中英語教研組長劉福軍老師分析,試題把握時代精神,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
  • 疫情下的中高考:英語聽說考試,與「不確定性」較量
    6月到7月,是各省市中考、高考開始的日子,漫長的「孤獨」備考,疫情的反覆……都給今年的中高考增添了許多不平凡的色彩。「線上學習」、「戴口罩參加考試」、「高考延期」等熱詞頻被討論。而這些關鍵詞背後,有很多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在2020年中高考英語聽說考試中發生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
  • 鄭外名師點評我省高考理綜試卷:穩中有變,突出學科能力考查
    命題內容突出了力、電、磁等主幹知識,體現了以考查學生五種能力為主的命題思路,很好地體現了「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思想;加強了對學生邏輯推理、信息加工、遷移、模型建構等關鍵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對運用物理知識分析實際問題考查量增多,體現了以考查學生五種能力為主的命題思路,試題科學、靈活、無偏題、特難題、怪題。
  • 2019廣東高考英語聽說考試大綱發布(附考試時間及備考)
    原標題:2019廣東高考英語聽說考試大綱發布(附考試時間及備考) 號外!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2019年廣東省普通高考英語科聽說考試大綱》!英語聽說考試作為我省普通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值佔英語科總分的10%(15分),考試成績計入普通高考成績總分。
  • 2018年高考北京高考英語卷試題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北京卷)(以下簡稱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依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和《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的要求,延續了北京卷一貫的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開放性,著重考查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
  •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出臺:中高考分值語文升英語降_經濟_央視網
    考慮到化學學科在初中階段學習中所佔的時間和比重相對較少,分值也有所下調,但命題時會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化學物質和現象為基本內容,考查學生分析化學問題、解釋生活中簡單化學現象的能力。  對於數學和物理分值未變,市教委負責人的解釋是:數學學科要讓學生利用數學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解決解釋生活學習中遇到、觀察到的簡單數學問題。
  • 北京市教委:近兩年中高考英語試卷結構不變
    法制晚報訊(記者趙穎彥)近期,網傳2016年北京中高考英語試題將進行重大調整。這一看似"重磅"的消息卻使不少家長學生"沒了方向"。昨天,北京市教委回應稱,目前中、高考考試說明編寫工作仍在繼續,同時最近兩年本市英語試卷結構將保持穩定不變。
  • 大智高考研究院:2017年高考英語、物理、化學全解讀
    其次,閱讀方面要求考生能讀懂書、報、雜誌中關於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並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備考閱讀理解訓練時,要注意限時訓練,至少要在15分鐘內做兩篇,或35分鐘內完成一套題中的閱讀部分。在備考中,要注意完形填空訓練必須與閱讀相結合,培養語感,體會語義,體會上下文的邏輯關係,強化對閱讀材料中推理判斷題的訓練。
  • 北京高考英語:注重學以致用、突出北京特色,人工智慧入題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育人功能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進一步強化高考的育人功能。完形填空一文講述了一個背包失而復得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在一個繁華的步行街不小心遺忘了背包,數小時後竟然發現東西仍在原地,完好無損,這讓人感受到了友善的力量。
  • 上海新高考英語該如何應對?英語測試學博士來支招
    1月份的首場英語聽說測試的特點也許能夠為即將到來的英語高考提供一些參考。春考中英語的兩大熱點引起關注:一是考生聽力測試和口語應答採用人機對話,並通過語音識別技術智能評分。二是該部分由學業水平考試升級為高考必考項目並以滿分10分計入高考成績,體現出聽說測試的重要性。
  • 專家評析2020高考英語(北京卷):堅持穩中求進,注重學以致用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育人功能 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進一步強化高考的育人功能。完形填空一文講述了一個背包失而復得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在一個繁華的步行街不小心遺忘了背包,數小時後竟然發現東西仍在原地,完好無損,這讓人感受到了友善的力量。 閱讀A篇介紹了一款語言學習APP,引導考生關注學習手段。
  • 2020年高考文綜、英語、理綜試題解析來了
    命題專家表示,今年的地理試題注重關鍵能力考查,在銜接高考地理學科經過長期實踐所確立的能力考核目標與要求的同時,將高考評價體系落到實處。一方面,以學科素養為導向,重點加強對閱讀理解、應用寫作、語言表達和批判性思維等關鍵能力的考查。以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為例,各套試卷閱讀理解部分精選篇章,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閱讀理解第一節15道小題中,全國I卷中有10道小題,全國II卷有8道小題,考查推斷、歸納和概括等高階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高階閱讀理解能力考查的比例。
  • 2020年北京高考英語試卷權威解析發布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育人功能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進一步強化高考的育人功能。完形填空一文講述了一個背包失而復得的故事。二、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關注考生的全面進步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在命制過程中注重促進考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突出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
  • 中高考課程比重調整預示應用英語培訓的春天
    讚揚者有之:英語教學回歸理性軌道,注重聽說實際應用能力,接軌世界通用考試;擔憂者有之,怕矯枉過正忽視英語基礎教育,對未來國際人才培養帶來滯後弊端。記者近日走訪以「浸泡」培訓見長的平和英語學校,該校創辦人洪秀平對此有獨到見地:中高考課程比重調整後,應用英語培訓必成熱門,可以這樣說,應用英語培訓的春天真正來到了。
  • 北京:中高考分值語文升英語降
    原標題:中高考分值語文升英語降 【新中考】 語文升英語化學降 從2016年中考開始,語文將由120分增加至150分;英語由120分減至100分,聽力佔50分;化學由80
  • 中高考改革英語更注重實際應用 口語能力受重視
    從目前高考的改革方案看來,國家正在努力將英語從死記硬背的應試方向往實際應用方向轉變,如向聽力、寫作、閱讀等方面引導。英語成績3年內有效,意味著學生如果在高一英語考試成績較高的話,後期就可以將時間放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上。很多學生需要在初中階段充分提升英語運用能力,這在高中後期的學習過程中將佔有非常大的優勢。
  • 關注2018高考 | 英語作文品茶 完形填空向善
    6月8日下午,隨著英語考試的結束,今年的高考也拉下了帷幕。用地道英語講中國故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今年英語試卷的突出特點。英語作文以「茶文化」為題,更是倡導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民族自信。從今年開始,高考中的外語聽力考試首次實施一年兩考。
  • 高考英語試題解讀:材料選取契合新課標理念
    今(8)日下午,2018年高考英語科目考試結束。慢新聞邀請了全國優秀中小學外語教師、重慶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陶偉對今年的英語試卷進行解讀。總體來說,今年高考英語試題既注重對基礎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考查,又關注考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