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英語創始人 洪秀平
2013年北京市教委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有關課程比重調整英語佔分降低,引發社會各界熱議。讚揚者有之:英語教學回歸理性軌道,注重聽說實際應用能力,接軌世界通用考試;擔憂者有之,怕矯枉過正忽視英語基礎教育,對未來國際人才培養帶來滯後弊端。記者近日走訪以「浸泡」培訓見長的平和英語學校,該校創辦人洪秀平對此有獨到見地:中高考課程比重調整後,應用英語培訓必成熱門,可以這樣說,應用英語培訓的春天真正來到了。
洪秀平,這位八十年代的海歸創業者,中學英語考試有過零分記錄,在西湖邊找老外對話,摸索出一條有別於傳統英語學習的路子,從自身學英語的過程中,領悟到以考試為目標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為幫助更多的國內英語學習者走出啞巴英語的困境,他於1998年創辦以提高學員綜合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的平和英語學校,辦學十數年,憑卓越業績獲中國民辦教育協會、中國成人教育協會、頒發「最受歡迎培訓機構」、「優秀成人教育機構」等殊榮,成為中國應用英語界的口語強化基地。
面對中高考課程比重調整,洪秀平認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開設和所佔比例,均以考試比例所佔分值而設定,這種以應試教育為框架的教育模式對培養全面發展國際綜合人才都成了一種制約,有著很大的弊端和局限性,需要在教育發展過程中逐步改革以達到和現行國際教育接軌,而如今,北京教委中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公布,中高考課程比重調整,將英語應試分值的降低,其實就是上述改革中一個有著積極意義的舉措。
這位在中國應用英語培訓領域中的領跑者,一直倡導英語學習重在運用,重在交流,他所領銜的國際教師團隊堅持「浸泡式,全封閉,純英語」的培訓模式,無論在教師培訓、商務英語、還是在出國前的強化培訓方面,均系從改變思維源頭入手,營造真正的純英語環境,把語言文化融入教育全過程中。讓學員不僅僅得到英語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更接受了不同文化的人文薰陶,其收穫的,遠超過語言本身。
全球一體化,世界無疆域,無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發展都需要人們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以適應這種不可逆轉的潮流趨勢。英語作為國際通用的流行語言,是人們國際間交流的工具,掌握英語溝通技能,叩開世界大門,不讓語言成為走向世界的障礙,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現代人才應所具備的基本技能,只要社會是發展的,這個要求將更廣泛更深入到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中高考降低了英語的分值,是不是意味在基礎教育中,英語的地位旁落呢,不,洪秀平給的回答很肯定,他說,中高考課程比例所佔分值比例,一向是我國以應試為主基礎教育側重面的風向標,如今,教育界能夠正視到英語教育中重分數輕應用的現狀,從中高考的分值比例分配上作出重要的宏觀調配意向,實際上也是順應了現行基礎教育中對人才培養機制的重新考量和審視。英語考試在整體中高考中應試分值降低,但更注重實際應用,加重聽說的實際應用部分,也契合了國際通行標準測試。
教育部門對中高考課程比重調整,引導英語教育的重點和精力轉到學習應用上,這是針對英語應試教育一個非常好的遏制和反思。這對長期堅守在應用培訓業的教育者來說,是值得欣慰的:主流部門終於能正視這樣本末倒置的英語教育現狀了,所以,可以這麼說,轉型必成趨勢,應用英語培訓將成主流市場,應用英語培訓的春天是真正到來了。